APP下载

规模化猪场保育猪高热病防治案例分析

2011-02-03于桂阳郑春芳王美玲

中国猪业 2011年6期
关键词:湖南永州热病耳病

于桂阳 郑春芳 王美玲

(1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农学系,湖南永州 425000;2湖南冷水滩区动物防疫监督站,湖南永州425000)

规模化猪场保育猪高热病防治案例分析

于桂阳1郑春芳1王美玲2

(1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农学系,湖南永州 425000;2湖南冷水滩区动物防疫监督站,湖南永州425000)

2006年夏季以来,我国很多中小型猪场先后爆发一种以高热不退,病初全身皮肤发红,尤以腹部、双耳、四肢明显发红,后期变为紫红色,尸体剖检全身淋巴结水肿为特征的疾病,临床称之为猪高热综合征,该病对我国养猪业的危害极大,严重影响了生猪产业发展和猪肉产品市场的有效供给,是目前养猪业重点防范的疫病[1]。目前该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在保育阶段比较严重,可导致大量断奶仔猪死亡,给猪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现将本人最近几年对高热病防控的经验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1 实际病例

湖南永州市年出栏10 000头的某规模化猪场2006年10月以来在保育猪群中发生猪高热病,2006年 10月至2007年1月全场死亡猪只648头,月均死亡216头,死亡猪只集中在断奶前后至保育期,保育舍病弱残猪比例达15%,断奶前后猪只出现急性死亡现象明显增多,病猪临床表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昏睡、流鼻涕、咳喘、有的粪便干燥、皮肤发红或耳尖发紫,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均无效。该场在2009年3月以前又发生类似疫病3次,发病数为520多头,共死亡162头,2009年3月后发生类似疫病2次,发病数420头,死亡32头。

2 临床症状

一般断奶转群后体重长至25 kg的仔猪发病最多,开始保育舍内2~3个猪群发病,3天后波及大部分猪群。大部分猪皮肤发红、嗜睡、不食。体温在40~41℃之间,注射任何药物难见效果,病猪出现神经症状,部分出现41℃以上的高温,少数猪出现紫斑、关节肿大、跛行等症状,体质显著下降,后期出现腹式呼吸,10天后猪群出现两极分化,一部分恢复并开始采食,一部分病情严重甚至死亡。一般成活率在70%左右,其中部分猪成为 “僵猪”。

3 诊断方法

3.1 病猪剖检

解剖病死猪20头,病猪肺脏表现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炎即肺叶肿胀、变硬,呈橡皮样肺,大理石样病变,肺间质增宽,心包积液,肾表面大点状出血呈典型麻雀卵样。淋巴结病变不一,大部分淋巴结水肿,有的边缘肿大,也有呈大理石状病变。胃出血严重,肠呈弥漫性出血。部分病死猪脾脏肿大,颜色变深,边缘或表面可见梗死灶。肝脏肿大变黑,气管、支气管充满黏液呈弥漫性充血。

3.2 实验室诊断

3.2.1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分别采取死亡猪的血液和主要内脏器官,在鲜血琼脂平板及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进行划线分离,37℃培养24~48小时,未分离到致病菌。

3.2.2 PCR检测

采集发病死亡猪的病料和血清送华中农业大学进行病原学检测,病料分别采自发病猪的心、肝、脾、肺、肾、扁桃体、淋巴结。采用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猪瘟和猪蓝耳病呈阳性,猪伪狂犬病呈阴性。根据上述诊断结果判断该病为猪瘟和猪蓝耳病混合感染。

4 防治措施

4.1治疗方法

4.1.1改造饮水系统

设计出较适合小型猪场的饮水改造方法:用PVC管在进水嘴之前接上一个分支,次分支是供药通道,在分支前后各装上一个阀门 (阀门3和1),在次分支上装上一个阀门 (阀门2),再用25 kg容量的塑料桶挂在分支上方,用螺纹管一头联结在分支上,一头插入桶底,关闭主分支后阀门 (阀门1),打开主分支前阀门和次分支阀门 (阀门3和2),等水滴满塑料桶后,关掉主分支前进水阀门 (阀门3),打开主分支后阀门 (阀门1),猪群就可饮到添加药物的饮水了 (见图)。

4.1.2药物配制

用食用葡萄糖按10%配制,再加入腾骏的 “安泰1 500 g+骏维安250 g或抗疫肽500 g”,或用 “治嗽静+绿益泰”,如有必要另按1%的比例加入小苏打。

4.1.3饮水方法

每天药饮4次,每次1.5小时,其余时间都关上阀门不让饮水,夜间自由饮清水。药饮时把不愿起立的病猪强行驱赶起来令其喝水。同时观察猪有无异常情况:体温达40℃以上可注射柴胡0.2 mL/kg·BW;或者用万特肺灵+柴胡或鱼腥草液,慎用安乃近和氨基比林。发现过弱的患病猪应及时淘汰,这样饮水持续10~15天可保证猪只不掉膘,死亡率控制在10%以下。

4.1.4猪群恢复吃料后可加调理性药物

在猪群开始恢复吃料后,在料中加入提高免疫力和修复胃肠道粘膜的生物活性物质腾骏 “抗疫键” (1 000 g/t)或骏维安 (250 g/t)或绿益泰,促进猪只快速康复,避免 “僵猪”的出现。

4.1.5治疗效果

2010年初永州市冷水滩区某猪场爆发了高热病,全场700多头猪前后发病历时40多天,采用上述治疗措施后,死亡51头,其中仔猪拉稀死亡25头,存活下来的猪都生长良好,目前该场生产一切正常。

4.2 防治措施

在保证从产房转来的仔猪健康的前提下,从断奶前三天开始至转入保育舍7天的这段时间内,在仔猪的饮水中加入上述治疗所用的药物,同时适当地减少饲喂量,以防仔猪采食过量而消化不良,一般情况下能够避免仔猪在保育阶段出现大规模的发病,这已得到过验证。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猪高热病可防、可控。

4.2.1免疫接种

主要进行猪蓝耳病、猪瘟和猪口蹄疫的免疫接种,猪瘟脾淋苗2头份/头(上海海利生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 (CH-1R株)3头份/头 (上海海利生产)分别肌内注射。

4.2.2科学投药

为减少肌肉注射带来的应激反应,尽量做到口服投药。饮水中添加高热混感消200 g/t(水溶性多西环素)+强力拜固舒150 g/t(多维)。连用7~10天。每吨饲料中添加 80%支原净 300 g,10%多西环素1 000 g,10%氟苯尼考500 g,鱼腥草3 kg,大青叶3 kg,青蒿2 kg,龙胆草2 kg,车前子1.5 kg,甘草1 kg(中草药粉碎后拌料),口服葡萄糖5 kg,待病情稳定后,采食恢复正常后添加量减半,连用7~10天。

5 小结

高热病是由蓝耳病病毒为主要元凶的一系列混合感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疾病,最近几年猪高热病与2006年比较发生了一些变化,它主要是猪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和口蹄疫病毒等几种病原混合感染,其中蓝耳病目前又没有有效的药物可供防控,因此防控难度较大。目前只有通过提高猪自身的抵抗力才能战胜该病,但事实是该病发生时猪停止采食,营养得不到补充,高热消耗着猪体内的营养,生病几天后猪体质下降,抵抗力也下降,由此形成恶性循环[3]。猪容易感染其他疾病,最终形成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导致猪只死亡[4]。

控制继发感染有利于降低死亡率,饲料、饮水中添加抗生素比肌肉注射对猪的应激要少得多[5]。临床通过饮水给予猪只葡萄糖补充体内能量,采用电解多维调节体质,再用腾骏公司的 “安泰”或 “治嗽静”,控制其他细菌的继发感染。一般经过10天治疗后猪产生了抗体,猪群逐渐恢复健康。

[1]陈键雄.猪夏季无名高热的发生与防制.养猪,2006(03):31-32.

[2]陈键雄.发生猪高热病如何控制.养猪,2006(06):25-26.

[3]蔡雪辉.“猪高热病”的防制及其启示.今日畜牧兽医,2009(10):13-14.

[4]张健,李晓慧,王成达.临床一例猪高热病的诊治.吉林畜牧兽医,2009(10):42-40.

[5]张波,史乐雷.猪高热病的防治措施.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9(09):16-18.

[6]钟勤,郭海兵,石勇耀.当前猪高热病流行状况及防控措施.今日畜牧兽医,2009(08):39-40.

猜你喜欢

湖南永州热病耳病
黄帝内经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文博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血清驯化在猪蓝耳病防控中的应用
猪蓝耳病(PRRS)综合防控对策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守得云开望月圆
论伤寒春变温病夏变热病
趋向出人意料的进程:艾迪斯·华顿的《罗马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