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免疫抑制的原因与防控

2011-02-03何伟勇

中国猪业 2011年6期
关键词:免疫抑制猪只猪群

何伟勇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 100094)

猪免疫抑制的原因与防控

何伟勇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 100094)

随着集约化养猪业的不断发展,猪群发生免疫抑制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导致疫病控制难度加大。免疫抑制是由各种内外因素作用于免疫系统导致的免疫功能不全或丧失,造成获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造成免疫缺陷症候群的原因非常复杂。只要影响了免疫效应成分产生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导致免疫抑制。如免疫细胞功能失调,病毒感染损害了免疫系统等等。本文就免疫抑制产生的原因及防控要点谈谈个人观点,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猪群常见免疫抑制现象,主要表现在注射疫苗后机体达不到预期的抗病状态,猪群对多种疫病易感,甚至多重混合感染。最终表现为生产性能低下,防疫成本增加。

引起猪免疫抑制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物理、化学、营养、疾病等多种因素。

1 引起免疫抑制的物理因素及防控要点

1.1 引起免疫抑制的物理因素

物理因素包括持续低温、持续高温、断奶、转群、过分拥挤等应激因素。这些物理因素通过改变猪的内分泌系统与机体免疫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猪的免疫功能而诱导免疫抑制。这种免疫抑制通常是可逆的、轻微的,不易被察觉。但是,如果此时饲养环境较差,有可能导致严重的继发感染(空气质量较差时尤其如此)。

1.2 防控要点

规模猪场、散养户应尽量减少导致猪群应激的因素。注意给猪只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例如,断奶后可以通过去母留仔,尽可能降低断奶等一次性应激的强度,以避免对仔猪的不利影响。产房应该尽量保持安静,给母猪营造一个舒适的生产环境。同时,保证满足不同日龄段猪群所需的适宜猪舍温度、湿度,以减少猪只受到的环境压力等。并加强消毒,把环境中病原微生物降低到不损害猪群健康的浓度。

2 引起免疫抑制的化学因素及防控要点

2.1 引起免疫抑制的化学因素

霉菌毒素 (黄曲霉毒素等)、某些药物 (砷制剂、磺胺、地塞米松等糖皮质类激素)、消毒剂、农药等均可对猪的免疫系统造成损害,使免疫力降低,造成免疫抑制。

由表3可知,实验8周后,实验组总体凝聚力和各维度均值的变化都很大,与实验前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知,实验后,实验组成员的团队荣誉感增强,成员间关系更加融洽,交流和沟通更加顺畅,并改善了行为动机;对照组群体任务对个体的吸引力提高很大,与实验前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另外3个维度和总体凝聚力变化较小,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 防控要点

4.2.2防控要点

20世纪60年代,Brigham等通过检测示踪剂随注入水在地层中流动的突破时间和峰值浓度,建立了示踪剂在井间地层中的流动模型,为示踪剂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坚持自繁自养,最好不要从外面引种,严禁从疫区引种。对要引入的种猪必须每头采血样检测猪伪狂犬病毒野毒株抗体 (gE抗体),gE抗体阴性方可引入。严格执行消毒措施:PRV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很强。所以对猪舍地面、墙壁、设施及用具等每周应定期消毒1次以上。发生疫情时则2~3天消毒1次,消毒液可用2%~3%火碱溶液或20%新鲜的石灰水。积极开展防鼠灭鼠工作:鼠是伪狂犬病病毒的携带者,它可通过污染饮水、饲料及猪舍用具而使猪只感染,因此消灭饲养场的鼠类对控制本病具有重要意义。

3 引起免疫抑制的营养因素及防控要点

3.1 引起免疫抑制的营养因素

有些营养成分,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铜、铁、锌、硒等是免疫器官发育、淋巴细胞分化增殖、抗体生成、补体活化等所需的物质。如果缺乏会对免疫组织的正常代谢产生影响而引发免疫抑制。

3.2 防控要点

要给猪只提供营养均衡的全价饲料,提供足够的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确保各个阶段猪只正常发育所需要的营养。

4 引起免疫抑制的疾病因素及防控要点

一些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也能导致免疫抑制。例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猪肺炎支原体等。

猪瘟病毒最初在扁桃体内复制,后转移到周围淋巴结,在局部淋巴结复制,最终经血液分布到脾脏、骨髓、内脏淋巴结和小肠淋巴样组织中大量繁殖,破坏机体的白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引起白细胞减少,造成机体免疫抑制。

4.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PRRSV)

4.1.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 “猪蓝耳病”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所以叫作弱冠,后来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PRRSV入侵机体后,首先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重要的免疫活性细胞)内复制。尤其是肺泡巨噬细胞,然后转移到局部淋巴组织并进一步扩散至全身多处组织的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中,导致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大量凋亡,数量减少、功能减退 (PRRSV对猪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某些亚群有严格的限制性亲嗜性,这些细胞的分化和活化状态显著影响其易感性)。最终造成多系统多器官疾病,如病毒血症、间质肺炎、血管炎、淋巴结炎、心肌炎和脑炎,并显著增加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造成严重的继发感染。还有研究报道指出PRRSV能通过特异性的细胞因子干扰机体的免疫应答,导致免疫抑制,同时使继发感染增加。

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 (ADE)是PRRSV的一个最重要的生物学特征。病毒增殖的ADE是指抗体的存在可介导和加强感染,即在亚中和抗体水平存在的情况下,通过抗体的Fc受体介导内吞作用,形成病毒-抗体复合物,促进病毒的吸附和进入宿主细胞,能明显增强Fc受体 (FcR)或补体受体(CR)阳性细胞对该种病毒感染,使病毒在细胞上的复制能力得到加强。有研究报道,用加有PRRSV抗体的病毒培养物接种妊娠中期母猪,可增强病毒在胎儿中的复制 (显著高于单纯接种病毒组)。

一旦发生猪瘟,可及时采取4头份细胞苗紧急免疫接种;并进行全场消毒、饮水消毒;淘汰无饲养价值的猪只。

进猪严格检疫:要选择从未发生疫情的地方购进种猪。购买前要查看免疫标识和检疫证明。异地购回种猪和商品猪后,隔离饲养二周以上,检疫合格后方可混群饲养。

加强饲养管理:规模饲养场应实行封闭饲养,育肥猪坚持 “全进全出”,严格限制闲杂人员进入猪舍;高温季节,要做好猪舍的通风和防暑降温,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猪舍通风干燥,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避免应激因素;选用优质饲料,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猪群综合抗病力;同时杜绝猪、狗、猫等动物混养。

搞好消毒灭源工作:猪蓝耳病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和生殖道,患病猪和带毒猪可向空气排毒。如果消毒措施不到位,病毒可在猪舍内长期存在,因此,要搞好环境卫生。规模猪场实行每周两次环境消毒,每周一次带猪消毒和对器具的消毒,进出场的车辆、人员随时消毒。对粪便、垫料等污染物集中堆放,用生物发酵消毒法进行消毒。药物消毒可选用复合酚、消毒灵等有效消毒药。

左达和徐艺同时笑起来,徐艺最后还是被左达的笑惊呆了。左达笑着站起来张开双臂看着天空,又突然转过头来看着徐艺。

及时报告疫情:确诊猪群感染蓝耳病后,要及时隔离病猪,并立即报告当地畜牧兽医部门,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有关规定处理。严禁贩卖病死猪和屠宰病死猪自食。

4.2猪瘟病毒 (CSFV)

4.2.1猪瘟病毒感染抑制免疫机理

起初只是要求将打乱顺序的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进行排序,这样的设计可以考查学生对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特点的掌握程度;之后增加对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 N A分子的数目变化这一重点内容,在游戏的过程中,这对学生具有足够的挑战性。在游戏设计过程中也不应该将太多的知识点包含进来,因为这样将会使游戏的难度过大。

上述各种因素在引起免疫抑制中是互相促进的,最终导致疫病的爆发与流行。下面详细介绍病原微生物感染造成免疫抑制机理及防控要点。

规模猪场、散养户不要给猪饲喂霉变饲料。为了猪只健康生长,可以在饲料中长期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减少霉菌毒素的吸收。许多研究证明霉菌毒素可以抑制免疫。预防因霉菌毒素导致免疫抑制最可靠的方法是选择优质的饲料原料。

规范免疫程序:猪瘟免疫程序根据本场实际进行选择,老疫区建议进行超免,即仔猪出生后吮初乳前接种疫苗,免疫后2小时再吃初乳;非疫区仔猪出生20天免疫一次,60~65天再加强免疫一次。

选择优质疫苗,并注重免疫效果监测。特别是规模化养猪场可根据免疫抗体监测结果评价疫苗质量,或调整免疫时间,选择科学有效的免疫程序。

线路标高由东向西快速由约580 m抬升至3 000 m左右,在跨越少量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后,进入山体风化卸荷作用强烈,不良地质体密集分布的高山峡谷构造剥蚀中高山地貌区。区内崩塌的发生是由其所处的特殊地质环境决定的,是内、外两种地质条件下的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提倡自繁自养,避免猪瘟疫病发生流行。不得不引进种猪时,需隔离21天后全部进行猪瘟免疫。2~3周后无异常再混群。

[5][6][7][8][12][13][14][20]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611、1457、1612、1641、1681、1456、1241、1471页。

加强猪场的卫生防疫管理,做好定期消毒,严禁外人进入猪场参观。做好高致病性蓝耳病、口蹄疫的免疫,避免饲养管理不当引发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继发感染猪瘟。

第四,还有歌舞形式。在都市文化空间,舞厅和歌厅大多被政府要求缴纳百分之三十不等的游艺税,但是如果用于慈善义演,则可以申请减免。值得一提的是,歌咏这一形式的义演不仅在都市被广泛运用,因为其形式简单,更容易演唱,而且更加深入人心,抗战期间也诞生了诸多激动人心的抗日名曲,由抗战时期所组织的抗敌演剧队以及战时服务团所辖下各县青年服务社和剧社组织演唱,给予广大农村地区劳动人民以巨大的精神鼓舞,并且也存在通过歌咏筹募救灾资金的案例。

4.1.2 防控要点

4.3 猪伪狂犬病毒 (PRV)

4.3.1 猪伪狂犬病毒感染抑制免疫机理

PRV感染猪后,病毒首先在鼻咽上皮和扁桃体内复制,并随淋巴液扩散至附近的淋巴结,在单核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内复制并损害其杀菌和细胞毒功能,从而降低机体的免疫力。

4.3.2 防控要点

猪群预防和治疗用药要谨慎。规模猪场应该先确诊,并进行药敏试验后,根据病情程度选择敏感药物。根据猪场环境压力进行合理保健,规模猪场和散养户切忌不要长期使用同一类药物,或盲目复制别的猪场的保健方案,以避免病原产生耐药性。有些药物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性,如果应用不当,也会造成免疫抑制 (地塞米松等糖皮质类激素、氟苯尼考等)。选择消毒药物要尽量选择对人畜毒害作用小的消毒药。灭蚊蝇要选择对人畜无害的除虫菊脂类药物 (不要应用六六六、DDT等剧毒杀虫药)。

2)数值计算。数值计算包括数值类型转换、CRC校验等。CRC校验选择A001多项式码的CRC16校验。

目前我国伪狂犬病的发病率较高,流行较广。种猪场应合理免疫接种,提高猪群整体免疫力,降低该病造成的损失。并结合使用鉴别诊断方法,从种猪群中剔除野毒感染猪,净化该病。虽然接种疫苗不能完全阻止猪感染伪狂犬病病毒,但免疫接种仍是预防和控制伪狂犬病的根本措施。

根据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15年版)》,绿色债券可以划分为6大类,分别是节能、污染防治、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清洁交通、清洁能源以及生态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另外由于金融债的特殊性,将其单独作为一类。54只绿色债券资金投向多个类别的用途:其中有45只属于金融债,规模为1294亿元;9只非金融债,规模为59.74亿元。

4.4 支原体

4.4.1 支原体感染抑制免疫的机理

猪支原体可以在猪呼吸道上皮细胞上定植,造成支气管纤毛萎缩,各类病原体更易进入到呼吸道的末段。

4.4.2 防控要点

坚持自繁自养,严格引种检疫。未发病猪场应坚持 “自繁自养”。严格执行产房、保育舍 “全进全出”制度,严禁将上一批病弱仔猪与下一批混养;新引进猪必须隔离观察1~2个月,经确认健康后方可合群饲养。

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充分的了解、认识自己,对自己有很清晰的定位,通过对于自身的定位能够确立生涯目标,随着个人的不断进步,职业生涯也会更加完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也会更加健全。[4]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反应。保证适宜的饲养密度,注意通风和温度控制。断奶后仔猪继续在产房饲养3~7天后再转入保育舍;各阶段换料要逐渐过渡,防止发生应激反应。

定期免疫接种,做好消毒工作。对成年种猪,每年用猪气喘病弱毒冻干疫苗免疫接种1次;后备种猪于配种前免疫接种1次;仔猪于7~12日龄免疫接种1次;每天要及时清理粪便、污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每周坚持对圈舍环境进行1~2次消毒,常用消毒药物有来苏儿、火碱等。

阶段性药物预防。母猪可于产前产后3天、后备母猪于配种前一周投服敏感药物。

猜你喜欢

免疫抑制猪只猪群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厚壳贻贝低分子质量肽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调节作用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不同灸法对免疫抑制兔脾脏、胸腺影响的组织学研究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金线莲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分泌NO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