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70例临床分析
2011-02-03冀芳
冀芳
产后出血70例临床分析
冀芳
目的进一步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对2002年2月至2011年1月70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68.57%,胎盘因素占22.86%,软产道裂伤占7.14%,凝血功能障碍占1.43%。70例中,产后24 h内出血量在500~1000 ml者65例,占产后出血总数的92.86%,出血量在1000~1500 ml者4例,占5.71%,出血量大于1500 ml者1例,占1.43%。70例产后出血中发生失血性休克5例,输血4例,均抢救成功,无产妇死亡。70例产后出血中剖宫产46例,占产后出血的65.71%。结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其次为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加强孕前健康教育及孕期管理,严密观察产后24 h内产妇的生命体征及阴道出血情况,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对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起着重要作用。
产后出血;高危因素;防治措施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 ~3%[1]。因此,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水平,仍是提高产科质量的重点。现就我单位2002年2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分娩共有70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其高危因素及产后出血的防治措施,
旨在更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2年2月至2011年1月住院分娩数2262例,发生产后出血70例,其发生率3.09%,70例中年龄最小的20岁,最大的44岁,平均27岁。
1.2 测量方法 采用科学可靠的方法测定出血量。①容积法:使用聚血器测定自然分娩产妇24 h出血量;②面积法:按照纱布被血污染的面积计算出血量;③称量法:分别称量聚血器收集血液前后、血染前和血染后纱布的重量,计算重量差,再按血液比重(1.05)换算为实际出血量。
1.3 诊断标准 产后24 h总出量包括产后24 h子宫出血量,会阴伤口出血量和第三产程出血量。孕产妇在胎儿娩出24 h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 ml者为产后出血[2]。
2 结果
2.1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68.57%,胎盘因素占22.86%,软产道裂伤占7.14%、凝血功能障碍占1.43%、见附表1。
表1 产后出血原因及构成比(%)
2.2 产后出血量及预后 70例中产后24 h内出血量500~1000 ml者65例,占产后出血总数的92.86%,1000~1500 ml者4例,占产后出血总数的5.71%,>1500 ml者1例,占1.43%。发生失血性休克5例,均发生在产后24 h内的产后出血。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当或不及时,部分患者会并发垂体功能低下,产褥感染、休克、凝血功能障碍、贫血等症状,既影响了产妇产后的身体恢复速度和心理健康,降低了产妇的生活质量,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后遗症,严重的产后出血甚至会直接导致产妇死亡。产后出血严重威胁到了产妇的健康和生命安全[3],因此降低产后出血率是提高产科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和护理是降低产后出血率的重要措施。在自然分娩、臀助臀牵、剖宫产等分娩方式中,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有46例,比率3.36%,比其他两种分娩方式发生出血率高。
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其中子宫收缩乏力占首位。全国难产与围产会议曾统计子宫收缩乏力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90%[4],本组统计为68.57%,基本接近。导致宫缩乏力的原因主要有:①全身因素:产程长,产妇精神过度紧张,身体过度疲劳,难产等,生产过程中使用镇静剂过多或剖宫产手术中麻醉过深,合并妊娠综合征(妊娠高血压、贫血)等;②局部因素:包括子宫畸形、子宫过度膨胀、羊水过多、双胎、巨大儿,并发子宫肌瘤等。胎儿娩出后,子宫肌过度伸展,不能缩复,不能有效压迫肌束间的血管,引起产后大出血。
在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胎盘就会与子宫分离,使血窦开放而出血,这时要靠子宫肌肉的强烈收缩,使子宫壁上的血窦因受压而关闭,并使血流逐渐缓慢而形成血栓,使出血停止。胎盘因素是产后出血的另一重要因素,近年来,其导致产后出血率逐渐上升,其中包括胎盘粘连、残留、置入、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产后出血与目前育龄妇女流产次数增加,有多次宫腔操作史,手术史有密切关系。本研究中软产道损伤共5例,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14%,多与产程观察和判断不够准确,处理不及时有关,也与医务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有关。产科工作人员对产后出血患者应警惕软产道损伤可能,及时发现,正确处理极为重要。如产程延长、宫颈水肿、手术产及胎儿较大等应更加注意,检查时应仔细地由外向内按解剖部位认真进行,阴道四壁均应采用阴道拉钩充分暴露直到穹窿部,宫颈在直视下用卵圆钳法依次检查,注意裂伤是否上延累及穹窿,如穹窿受累则应警惕子宫下段损伤。检查操作必须轻柔,以免加重损伤,并应予以正确缝合。同时,研究还发现凝血功能障碍1人,占产后出血总数的1.43%,虽然其发生率相对较低,但一旦发现产妇有凝血功能障碍倾向时,应立即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进行凝血功能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发生严重的后果。
笔者认为:预防措施应包括以下几方面:①进一步提高围生期保健质量,加强产前检查及高危妊娠管理,发现异常及时诊治,适当增加检查次数。②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次数增加,胎盘因素所致的产后出血明显增加,特别是多次流产,或多次分娩者,发生产后出血的机率会比较高,要加强卫生宣教,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③重视产前、产时高危因素,临产时严密观察产程,积极防治产程延长,滞产及宫缩乏力,普及新法接生。产时应注意营养和休息,调节好产妇的精神状态,消除其紧张和恐惧的心理,产后24 h内必须在产房严密观察,及时排空膀胱,促进子宫收缩。如发现异常,应立即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④第三产程常规应用缩宫素,同时应耐心等待胎盘剥离,不要过早牵拉脐带或强烈按摩子宫,对既往有人工流产手术史者,如胎盘超过15 min仍未剥离,不应盲目等待,应及早行人工剥离术;胎盘娩出后应仔细检查是否完整,如有缺损或胎盘边缘有断裂血管,须立即在严格无菌下行宫腔探查,最后常规检查软产道,尤其是对手术助产者,应特别注意,如有裂伤或软产道血肿,应及早缝扎止血。⑤剖宫产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2],对于剖宫产者,破膜后,在胎儿即将娩出前,静脉滴注缩宫素,胎儿娩出后子宫肌肉注射缩宫素,这样既有利于胎盘剥离,又加强了宫缩,及时关闭血窦,减少出血。因此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尽量提倡自然分娩,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术中出血。
[1] 田继香.产后出血68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09,4(36):161.
[2]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 .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4-227.
[3] 关俊宏.36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09,4(33):84.
[4] 王世阆,徐黎明.现代妇产科理论与临床.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4-25.
224034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大纵湖镇滨湖卫生院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