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甲双胍和甘舒霖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物失效的临床观察

2011-02-03马敬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11期
关键词:磺脲空腹口服

马敬弟

二甲双胍和甘舒霖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物失效的临床观察

马敬弟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磺脲类继发失效(SFS)后改用二甲双胍联合甘舒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SFS的T2DM患者停用原有口服降糖药,改为三餐前口服二甲双胍,早、晚餐前皮下注射甘舒霖30R,治疗前后测定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胰岛素(Ins)、C肽(C-P),体重指数(BMI)及肝肾功能。结果口服二甲双胍联合甘舒霖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BG)、HbA1C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餐后2 h Ins、C-P明显上升(P均<0.01)。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甘舒霖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继发失效可起到显著改善糖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sulfonylureas,SU)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之一。但SU继发性失效(secondary failure of sulfonylureas,SFS)的发生率每年约5% ~10%[1],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上的难题之一。我院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甘舒霖治疗磺服类药物失效患者,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1997年WHO标准诊断为T2DM患者60例,均为本院内分泌住院或门诊患者。男34例、女26例;年龄31~59岁,平均49.1±20.32岁。糖尿病病程5~16年,平均8.1±11.3年;并符合以下条件为口服降糖失效者[2]:至少1年曾用第二代磺脲类加双胍类和/或α糖苷酶抑制剂治疗有效,在饮食调节及运动量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近三个月连续三次空腹血糖(FBG)均大于10.0 mmol/l;且无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感染、妊娠、使用糖皮质激素、无明显肝肾功能不全。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停服原有药物,改服二甲双胍肠溶胶囊(北京圣永制药公司)0.5 g,3次/d,餐前服用,同时早、晚餐前皮下注射甘舒霖30R,每周选取1~2 d测三餐前后及睡前血糖,根据血糖调整药物剂量,共治疗10周,治疗1、5、10周时抽静脉血复查血糖(FBG、2hBG),治疗前后均监测空腹血糖(FBG)、餐后 2 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Ins)C肽(C-P)、血脂、肝肾功能、体重指数(BMI),并完成标准馒头餐胰岛素、C-P释放试验,即进食100g馒头,分别测空腹,餐后2 h胰岛素、C-P,血糖以葡萄糖氧化酶法,Ins和C-P采用化学发光法,HbA1C采用微柱法,肝肾功能,血脂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 血糖 、HbA1C、血脂 、BMI的变化,见表1。治疗1周后FBG,2hBG已开始下降(P<0.05),治疗10周后FBG,2hBG、HbA1C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TC、TG、BMI无明显变化。

2.2 治疗前后胰岛素、C-P的变化见表2,治疗后空腹Ins,C-P变化不明显,餐后2hIns、C-P均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胰岛分泌功能有恢复。

表1 治疗前后血糖HBAIC血脂、BMI变化(±s)

表1 治疗前后血糖HBAIC血脂、BMI变化(±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治疗前比较P>0.05

10 FBG/(mmol/l) 12.6±2.1 10.±1.5* 9.1±1.6** 7.6±1.8项目 时间/周0 1 5**2hBG/(mmol/l) 17.9±2.7 16.1±2.2* 13.0±2.1** 10.9±2.4**HbA1C/% 10.5±2.3 8.1±1.5**TC/(mmol/l) 5.75±0.81 5.03±0.79***TG/l(mmol/l) 1.90±0.11 1.89±0.12***BMI/lkg/m2 24.5±1.6 24.0±1.7***

表2 治疗前后Ins C-P变化(±s)

表2 治疗前后Ins C-P变化(±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

时间/h Ins/(miu/l)C-P(n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0 10.5±2.11 11.3 ±2.09 1.05 ±0.40 1.11 ± 0.39 2 21.1 ±2.08 34.3 ±3.1* 1.36 ±0.4 3.03 ±0.31*

2.3 其他观察指标 治疗后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治疗中患者对治疗方式均能接受,无退出换药,期间有4例出现低血糖,均予调整用药,1例出现轻度瘙痒,未作处理好转,无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SU是2型糖尿病患者广泛使用的一线有效药物,随着病程的延长,SFS逐年增多,其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机制为:①长期使用SU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使β细胞上磺尿类受体(SUR)减少和亲和力降[3],② SU通过促进β细胞释放出更多的胰岛素,进而增加循环胰岛素水平降低高血糖,但对很多已存在高胰岛素血症的T2DM,增加胰岛分泌可能导致胰岛细胞逐渐恶化功能减退[4],③长期大量应用SU,β细胞对SU产生抵抗,SU刺激反应性下降[5],④胰岛素抵抗。这时,临床上需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或调整口服降糖药种类,而联合胰岛素治疗已列为首选方案,其优点为[6]:①改善口服失效后的血糖控制,减轻高血糖毒性对β细胞功能的抑制及减轻胰岛素抵抗;②胰岛素的使用能给患者增加能量和动力,改善体力,③维持长期良好的血糖控制。

二甲双胍主要作用机制包括提高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通过抑制糖原异生和糖原分解,降低过高的肝葡萄糖输出(HGO);降低脂肪酸氧化率;提高葡萄糖的转运能力;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防止对β细胞的过度刺激,减轻了β细胞的负荷,与胰岛素合用,在降糖方面能产生叠加或协同作用,减少胰岛素用量,减少了低血糖的发生,并避免单纯应用胰岛素引起高胰岛素血症和体重增加。

本组资料显示,二甲双胍联合甘舒霖治疗10周后在降糖的同时,BMI增加较少,说明联合治疗对体重影响较小,空腹血浆胰岛素C-P增加不明显,而餐后增加明显,说明胰岛β细胞的分泌得到一定恢复。

目前,治疗SFS的方案较多,而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SFS的报道不多,本文的研究证实二甲双胍联合甘舒霖能治疗磺脲类药继发失效。

[1] 傅祖植.糖尿病.见:叶任高主编.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14.

[2] 傅祖植.磺脲类药继发性失效及处理.中国糖尿病杂志,1994,2(1):45.

[3] 苏红燕,杨正国.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的新认识.临床荟萃,2002,17(23):1390-1391.

[4] Odawara,M,Sasaki,Yamashitu k a,G to A substitiution at nucleotide position 3316 in mito chondrial DAN is associated with Japanese non insulin 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Bio chem Biophys Res comman,1996,227(2):147.

[5] Tuomr Y,Groop L C,Iimmet P Z,etal Antibodies to glutamic acid decarboxylnse rereal latent autoimmune dibetes,mellitus in adults with non insulin depedend on set of disease Dibetes,1993,42(11):359.

[6] 杨文英,糖尿病的胰岛素的治疗.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2,5(22):151-153.

221400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内五科

猜你喜欢

磺脲空腹口服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BMJ:糖尿病患者换药需谨慎,从二甲双胍更换为磺脲类药物增加不良事件风险
磺脲降糖药应该怎么吃
磺脲类降糖药你用对了吗
空腹喝水
匹多莫得口服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