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世界玉米市场形势分析与展望
2011-02-02徐伟平
徐伟平
(农业部信息中心,北京 100125)
1 世界玉米生产现状与特点
20世纪末,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产业推动世界玉米生产有了很大发展。1998年世界玉米产量首次突破6亿t,跃居小麦之上成为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并保持年均2.6%的增速,稳居世界首位。
1.1 受气候影响世界玉米产量出现波动,但仍属历史较高水平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玉米生产持续增加。2004年达7.12亿t,创历史最高纪录。2005和2006年,受异常气候因素影响,世界玉米产量连续下降到6.96亿t和6.93亿t,分别比上年减产2.3%和0.5%,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2007年世界玉米产量再度刷新历史纪录,达791.6亿t,比上个纪录增长11.2%。2008年世界玉米产量7.87亿t,比上年度减产0.5%,但仍属于历史次高水平。预计2009-2010年度全球玉米产量8.10亿t,比上年度增产5.04%,由于异常气候变化增加,预计未来世界玉米生产将继续保持波动增长态势。
1.2 世界玉米生产国家和地区相对集中
世界玉米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集中在美国、中国、巴西和欧盟,这四个国家和地区的产量占世界总量的74%左右。其中,美国占世界玉米总量40%以上,高居首位;中国次之,玉米产量占世界玉米总量的19%左右。比较近十年的玉米生产情况,美国和中国玉米产量相对稳定,两国产量合计占世界玉米产量的60%左右。但从近五年的发展看,中国玉米生产相对稳定,连续六年丰收,近五年年均增长和波动幅度均为5.8%。相比之下,美国玉米生产波动较大,美国玉米近五年年均增长4.8%,波动幅度达11.6%,产量占世界比重下降,但处于世界玉米生产第一大国的地位不变(图1)。
图1 全球玉米主要生产国玉米产量变化
1.3 中国玉米生产现状与特点
1.3.1 玉米播种面积增长趋快,波动幅度趋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在波动中增长,1979-2001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由2013万hm2增至2428万hm2,年均增长1.0%,年均波幅4.0%。2002年加入WTO以后,我国玉米面积增长趋快,波动幅度趋小。2008年玉米播种面积达2986万hm2,平均波幅3.7%。
1.3.2 玉米种植面积比重稳步上升 在三大粮食作物中,玉米种植面积比重稳步上升。2001年以前,稻谷、小麦和玉米面积的比重分别为37.1%、31.7%和31.2%,玉米排行一直居第三。
入世后,在稻谷、小麦生产连年滑坡的情况下,玉米生产的稳定表现使其面积比重超过小麦,跃居第二,并接近稻谷。2007年,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再次发生变化,玉米比重超过小麦和稻谷,跃居首位。2008年,稻谷、小麦和玉米面积比重分别为27.4%、22.1%和28.0%,玉米种植面积比重比上年增加了0.1个百分点,保持第一。
1.3.3 在三大粮食作物中玉米产量增长最快 改革开放后,我国玉米产量由1979年的6004万t增长到2008年的1.66亿t,增长了1.97倍(图2)。年均增长4.2%,比稻谷提高3.0个百分点,比小麦提高1.4个百分点。2005年我国玉米产量达1.39亿t,创历史最高纪录,之后三年不断刷新纪录。在三大谷物中玉米产量所占比重快速上升,2008年在三大谷物中的比重达35.3%,比2001年提高5.7个百分点,比改革开发之初提高12.6个百分点,成为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
图2 1978年以来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产量比较
2 世界玉米消费波动增加
2.1 世界玉米主要消费国家和地区相对集中
世界玉米消费主要分布在美国、中国、巴西以及墨西哥、东南亚、日本、加拿大、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分布范围广,但世界半数以上的消费量相对集中在美国和中国。2008-2009年度,世界玉米消费量达到7.756亿t,增长0.7%。美国消费量2.583亿t,占世界玉米消费总量33.3%,居世界首位。中国玉米消费量1.520亿t,占世界玉米总量的19.6%,排名第二。在既是生产国又是消费国的国家中,欧盟和巴西基本满足自给自足。从近年情况看,美国和中国玉米消费比重呈增长态势。相反主要依赖进口玉米的日本和韩国玉米消费呈下降态势。
2.2 工业消费快速增长,引领玉米消费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从消费结构看,以美国为例,近年来饲料和种子用玉米相对稳定,食品和工业用玉米消费量出现了惊人增长,特别是燃料乙醇使用玉米数量增长最快,2006年比2000年增长了2.42倍,其中,2005和2006年分别比上年增长20.9%和34.4%。工业消费快速增长,引领玉米消费继续保持增长态势。2007年,世界玉米的工业用量呈大幅增长态势。主要是用作生物燃料原料的玉米用量迅速增长。作为世界玉米基乙醇产业领头羊的美国,2007-2008年度用于乙醇生产的玉米超过8100万t,比上年度增长37%。根据美国新的能源安全法案,预计到2012年,美国燃料乙醇产量将从2006年接近50亿加仑提高到85亿加仑,将推动玉米工业消费持续增长。
2.3 世界玉米消费恢复增长态势
进入21世纪,世界玉米需求呈稳定增长趋势,2000-2003年增幅1%~2%,2004年后由于美国燃料乙醇工业快速增长,带动玉米工业消费大幅增加,玉米需求增速加快,年均增幅升到4.4%。2004-2005年度世界玉米消费将达6.851亿t,比上年度增长6.0%。此后几年玉米消费增速迅速减小,但世界消费量保持在7亿t以上,属历史高水平。2008-2009年度世界玉米消费将达7.997亿t,比上年度增长1.0%,增速回落近5个百分点(图3)。主要是饲用消费呈下降态势。预计世界饲用消费4.898亿t,比上年减少1.5%,其中美国减少12.4%。据美国农业部10月份供求报告预测,2010-2011年度全球玉米比上年增长3%以上。
图3 全球主要国家玉米消费变化
3 世界玉米供求情况
3.1 世界玉米产不足需供求趋紧
过去十年,世界当年玉米生产不能满足当年消费需求,仅2004年和2007年世界玉米大丰收除外。目前,世界玉米库存处在较低水平,库存消费比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立的17%的世界粮食安全警戒线。据国际谷物理事会(IGC)9月预测,2010-2011年度世界玉米产量将达8.24亿t,增产1.73%;总需求8.37亿t,增长1.82%;贸易量9200万t,增长6.98%;期末库存1.31亿t,为近四年新低,比上年度减少8.39%;库存消费比15.65%,比上年度下降1.75个百分点(图4)。
图4 1992-1993年度以来世界玉米供求
3.2 中国玉米消费的特点与趋势
玉米一度是我国主要的口粮品种,改革开放以后,受畜牧业和工业需求增长拉动,玉米消费由食用转向以饲用为主。近几年由于燃料乙醇需求强劲,玉米工业消费增长迅速,在带动玉米消费保持刚性增长的同时,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呈现“食用消费逐年下降、饲料消费稳步增长、工业消费快速发展”的格局。我国玉米生产持续稳定向好发展,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并且丰年有余。
4 世界玉米贸易量恢复增长态势
4.1 主要出口国集中在少数几个玉米生产大国
玉米国际市场份额是反映某一国家玉米在世界市场上相对重要性的一个指标。比较不同国家玉米的市场份额,可以看出其在世界玉米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美国出口量约占世界的65%,长期占据世界第一出口国位置。其他主要出口国包括阿根廷、巴西等,分别占16%和7%。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2007-2008市场年度,世界玉米出口量为9538万t,同比增长1.7%。其中美国6187万t,占世界玉米贸易量的64.9%;阿根廷1500万t,占15.7%;巴西700万t,占7.3%。
4.2 中国曾是世界主要玉米出口国之一
受国家贸易政策影响中国玉米出口量不稳定,2003年我国玉米出口量曾约占世界贸易量的20%,列世界第二位,但近年来我国玉米出口量呈下降趋势,在世界玉米出口中所占份额明显下降。2010年1~9月,我国累计出口玉米10.7万t。但我国玉米出口具备地域竞争优势,世界两大主要玉米进口国日本和韩国距离我国玉米主产省较近,我国玉米出口到这些国家或地区具有运费少、运输时间短的优势,有利于玉米主产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此外,我国玉米全部是非转基因玉米,也将会为出口带来机会。
4.3 世界玉米主要进口市场集中与分布共存
世界玉米进口约一半集中在日本、韩国和欧盟三个进口市场,另外一半以上的进口分布在亚洲、非洲和中美洲,主要包括日本、韩国、墨西哥、埃及以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进口量最大,约占世界玉米进口总量的20%,其次是韩国,约占10%;墨西哥、埃及等进口也较多。但近两年墨西哥进口增加,进口量名列第二,韩国进口减少,退居第三位。
4.4 未来世界玉米贸易发展趋势
美国虽然是世界第一玉米出口大国,但随着美国燃料乙醇的玉米用量快速增长,预计其玉米出口数量将会下降,而南美和乌克兰等随着生产的发展,在世界玉米贸易中的地位将上升。根据美国农业部预计,2008-2009年度美国玉米出口量将下降到4800多万吨,比上年度减少1300多万吨,世界玉米贸易量也将随之减少到8000多万吨;巴西、乌克兰出口量将分别达到900万t和350万t,分别较上年度增加200万t和135万t,占世界玉米出口量的比重将提高到10.9%和4.3%。
4.5 未来中国玉米进出口趋势
2010年1~9月,我国累计出口玉米10.7万t,同比增长25.13%;进口量122.7万t,同比分别增长87.10倍。净进口111.9万t,创1997年以来我国净进口量新高。未来我国玉米进出口仍将取决于国内玉米供求形势的变化。鉴于国内玉米连续多年产大于需,供求趋紧形势得到较大缓解,预计增加出口的可能性较大。进口方面,由于国际价格大幅度回落,海运费也大幅走低,国外玉米到达我国港口的价格已接近国内玉米价格,未来进口量可能增加,但考虑到国际供求关系趋紧,玉米库存水平很低,预计进口量仍将维持在较低水平。
5 世界玉米价格具备长期上涨条件
在世界供求趋紧和美国玉米出口需求拉动下,2010年下半年国际玉米价格开始出现反弹,9~10月呈大幅上涨态势。中国玉米大国效应显现,2010年中国玉米再获丰收,价格随新玉米陆续上市呈季节性回落,但仍高于2009年同期。
5.1 2010年玉米国际价格先降后升
2010年玉米国际价格先降后升。其中上半年以降为主,下半年以来强劲反弹。上半年价格下降,主要是受美国玉米面积增加、播种期气候有利以及美元走强等因素影响。6月美国墨西哥湾2号黄玉米离岸价为153美元/t,同比跌15.0%,比年初跌10.0%;芝加哥期货平均价格为138美元/t,同比跌18.3%,比年初跌8.6%。下半年以来走高,主要是受俄罗斯严重旱情及其限制小麦出口的禁令引发国际饲用谷物供应预期趋紧、美国玉米出口需求旺盛及部分地区气候不利等因素的影响。8月,美国墨西哥湾2号黄玉米离岸价已涨至183美元/t,比6月反弹了19.8%,同比涨20.5%,比年初涨7.8%;芝加哥期货平均价格为167美元/t,比6月反弹了21.0%,同比涨26.0%,比年初涨10.6%。由于2010年美国单产低于预期,全球玉米供求进一步趋紧,库存消费比为2006年以来最低水平,9~10月,国际玉米价格连续大幅上涨。10月,美国墨西哥湾2号黄玉米离岸价为233美元/t,环比涨13.9%,同比涨39.4%;芝加哥期货平均价格为212美元/t,环比涨11.3%,同比涨44.5%。
5.2 2010年中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
2010年以来,除一季度价格走势较为平稳以外,其余月份总体表现为持续小幅上升,并屡创历史新高。8月产区平均批发价格1960元/t,环比涨1.0%,比2009年底涨11.6%。销区平均批发价格2168元/t,环比涨1.7%,比2009年底涨8.3%。进入9月,随着新玉米由南向北陆续上市,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呈季节性回落,但仍高于上年同期。10月,东北产区平均批发价格为1805元/t,环比跌2.1%,同比涨6.4%,比2009年底涨10.49%;华北黄淮产区价格为1935元/t,环比跌1.6%,同比涨9.4%,比2009年底涨7.93%。销区平均批发价格2153元/t,环比跌0.2%,同比涨11.3%,比2009年底涨7.53%。国内玉米价格经过持续上涨,已达历史高位。在国家宏观调控及2010年玉米增产影响下,新玉米上市,国内价格具有季节性回调。但由于国家库存下降较多,加之需求增长和成本推动等因素影响,预计回落幅度有限,国内玉米价格总体上将以稳为主,高位运行。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007-09.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期价格违法行为处罚的特别规定(征求意见稿).2010-07.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关于严格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存储粮油收购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2010-07.
[4]国际谷物理事会(IGC)世界农产品供求报告,2010-09.
[5]美国农业部世界农产品供求报告,2010-10.
[6]美国农业部(USA)官方网站,http://www.usda.gov/.
[7]世界粮农组织(FAO)官方网站,http://www.fao.org/.
[8]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官方网站,http://www.igc.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