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砖引发的勾股定理万能证明
2011-02-01430079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彭翕成张景中
430079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彭翕成 张景中
地板砖引发的勾股定理万能证明
430079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彭翕成 张景中
笔者曾经撰文介绍如何用两个三角形拼摆,得出了勾股定理的多种证法.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计算机,给出勾股定理的多种证法.这种设计来自毕达哥拉斯的启发.
在西方,勾股定理又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相传,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是在观察地板图案时发现了勾股定理.由于地板图案都是一样大小的正方形,所以毕达哥拉斯最先发现的是勾股定理对于等腰直角三角形成立(图1).
图1
图2
十分巧合的是,我国古代也有类似的图形(图2).不过这个图形不是从地板图案而来,而是将一个正方形纸板分成7份,然后重新进行组合.这算是益智游戏七巧板的一个应用吧.
设计一种地板图案如图3所示,您能从中发现勾股定理么?您若一眼就能看出该图蕴含了勾股定理的三种证法,那就恭喜您有不错的几何直觉!
其实,图中的奥妙远不局限于此.假如设计一种由一大一小正方形铺成的地板,然后我们拿一个正方形纸板(其边长的平方等于原来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平方和)随手往上一扔,一扔就得到一种证法.扔到特殊位置,面积分割起来就比较简单一点;而扔到一般位置,面积分割起来就需要多一些功夫.
图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我们用动态几何软件——超级画板制作了一个课件《勾股定理的万能证明.zjz》.此课件使用很简单,只要拖动屏幕上两个点,就能批量产生勾股定理面积分割证明.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到网上去下载,只需在百度上搜索“勾股定理的万能证明”即可.该课件用超级画板打开.
打开课件后,出现界面如图4所示,这本身就是一种证明.为了让演示有序进行,我们先保持红点不变,拖动黄色点,使之从左上方顶点开始,逆时针绕一圈(图5~图16).
图4
图5(5块)
图6(7块)
图7(6块)
图8(5块)
图9(7块)
图10(6块)
图11(5块)
图12(7块)
图13(6块)
图14(5块)
图15(7块)
图16(6块)
黄色点在周界上绕完一周后.我们拖动它从左上顶点出发,在内部缓慢移动(图17~图18).
拖动黄色点调整三角形形状,此时黄色点在直角边上较大正方形内.我们仍然从左上方顶点开始拖动黄色点(图19~图21).
图17(7块)
图18(8块)
图19(5块)
图20(6块)
图21(6块)
图22(6块)
以上只是截取的部分图片,只要有时间,可以得到更多的证明.称之为万能证明,一点都不为过.
以上的变化,都是斜边上的正方形平移作分割.如果考虑旋转则复杂很多,譬如图22的情形可不大容易看出来,还得进一步分割.
勾股定理的证明已经足够多了.多几种、少几种,影响并不大.但利用计算机软件批量生成证明,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这也是过去难以想象的.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用探索发现的心态去研究数学,能够看到更多的精彩.
另外,我们也不能忘记是古老的传说故事给予我们的启发,踩在脚下的地板砖看似地位卑微,但却充满智慧.它能给我们灵感,解答我们心中的疑惑.譬如拿破仑定理,从任意三角形三边出发向外作三个等边三角形,而这三个等边三角形的中心构成一个新的等边三角形.这是难倒很多数学爱好者的经典问题.让地板砖来告诉我们怎么做吧.
图23
如图23,假定黑色三角形是最初的任意三角形,以其中一边向外作好等边三角形,再以该等边三角形的中心为旋转中心,将原三角形分别旋转120°和240°,然后以三个非等边三角形向外作等边三角形.这样的操作是可以持续做下去的,直到铺满整个平面.而若我们连接其中的几个中心,就能构造出一个正六边形.这也就得到了拿破仑定理的一个无字证明.
这又给我们启发,单独看某个事物,可能难以看出什么门道.而若将其放之特定环境,从整体来看,很可能就能发现内藏的规律.
201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