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交稻甬优9号 “3414”肥效试验初报

2011-02-01施丽珍陈江丽姚岳良丁文汤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3期
关键词:缙云缙云县粒数

施丽珍,陈江丽,姚岳良,丁文汤

(1.浙江省缙云县农业局,浙江 缙云 321400;2.缙云县东方镇农技站,浙江 缙云 321404)

杂交稻甬优9号 “3414”肥效试验初报

施丽珍1,陈江丽1,姚岳良1,丁文汤2

(1.浙江省缙云县农业局,浙江 缙云 321400;2.缙云县东方镇农技站,浙江 缙云 321404)

在缙云县东方镇有代表性的潴育型水稻土进行“3414”肥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地单季稻主栽品种甬优9号的最佳施肥量为氮肥 (N)180 kg·hm-2,磷肥 (P2O5)36 kg·hm-2,钾肥 (K2O)135 kg·hm-2,此时产量 8 976.3 kg·hm-2。

甬优9号;“3414”试验;最佳施肥量

甬优9号系浙江省2008年水稻主导品种,因其穗大粒多增产幅度大、综合性状佳,深受农民喜爱,推广面积逐年增加[1-3]。2010年缙云县种植面积约占全县单季晚稻面积的40%。

随着化肥成本不断提高,节本增效,促进粮农增产增收,测土配方施肥成为首要措施。

为探讨氮、磷、钾三要素对杂交稻甬优9号经济性状、产量的影响,提出最佳施肥量,建立施肥指标体系,于2010年在缙云县东方镇进行杂交稻甬优9号“3414”肥效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东方镇靖一村进行,试验地平坦、整齐、肥力均匀,是种植水稻主要土壤类型 (潴育型),前茬为空闲田。供试土壤pH值5.2,有机质33.5 g·kg-1,碱解氮 150.2 mg·kg-1,有效磷27.3 mg·kg-1,速效钾 79 mg·kg-1。

供试杂交稻品种为缙云县主栽品种甬优9号,购于种子公司。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3414”方案设计,设氮 (N)、磷 (P)、钾 (K)3个因素,每因素4个水平,共14个处理组合。4个施肥水平中,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推荐施肥量,1水平 =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

试验小区设置保护行,各小区间田埂用地膜覆盖分隔,小区面积30 m2,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各小区单灌单排。

施肥:氮肥中碳酸氢铵作基肥、尿素作追肥分2次施用,磷肥作基肥,钾肥作基肥、追肥施用(表1)。5月8日播种,6月7日移栽,6月14日第1次追施苗肥,8月4日第2次追施穗肥,10月10日收获,各处理间病虫防治均相同。

各小区实收计产,考查经济性状。

2 结果与分析

2.1 经济性状

从表2看出,不同施肥处理组合对水稻经济性状均有不同的影响。

增施氮肥可增加株高、有效穗数,有效穗以N3P2K2最高,N2P2K2次之,分别为 230.5万·hm-2和 221.1 万·hm-2,株高以 N3P2K2最高,N2P3K2次之,分别为117.2 cm和115.6 cm。

每穗总粒数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先增后减,千粒重随氮肥用量增加而降低。增施磷肥可增加每穗总粒数、千粒重,每穗总粒数以 N2P3K2最高,N2P2K2次之,分别为223.8粒和221.3粒,千粒重以N2P3K2最高,为26.0 g,对有效穗影响不大。

增施钾肥可提高结实率、每穗总粒数,结实率以N2P2K3最高,为89.2%,每穗总粒数随钾肥用量增加而增加。

2.2 产量

从产量 (表2)情况看,各处理组合均比无肥处理组合 N0P0K0高,N2P2K2组合产量最高,为9 000.5 kg·hm-2,比无肥区增产29.0%。

从不同施氮水平产量分析,N1比 N0增产13.7%,N2比 N1增 产 5.7%,N3比 N2增产1.2%。

从不同施磷水平产量分析,P1比 P0增产9.5%,P2比P1增产0.2%,P3比P2增产8.3%。

从不同施钾水平产量分析,K1比 K0增产8.7%,K2比 K1增 产 1.5%,K3比 K2增产4.8%。

表1 甬优9号“3414”试验方案各小区用肥量

表2 不同处理组合对甬优9号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肥料用量与配比对水稻产量产生影响,氮肥主要影响株高、有效穗数,磷肥主要影响每穗总粒数、千粒重,钾肥主要影响结实率、每穗总粒数,而增施氮肥增产作用最明显。根据试验结果,N2P2K2处理组合产量最高,其肥料配比较合理。经综合分析,结合本地实际,甬优9号最佳施肥量为氮肥 (N)180 kg·hm-2,磷肥 (P2O5)36 kg·hm-2,钾肥 (K2O)135 kg·hm-2。实际生产中要考虑不同的地力条件和产量水平,合理施肥,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1] 吕振街,李方华,应书礼,等.晚稻甬优9号在永康的种植表现及栽培要点 [J].浙江农业科学,2009(3):519.

[2] 倪日群,金进海,朱震宇.播期和密度对连作晚稻甬优9号产量的影响 [J].浙江农业科学,2010(3):519-520.

[3] 王宏辉,江立斌,张仙平.杂交粳稻甬优9号密度、氮肥用量试验 [J].浙江农业科学,2010(5):984-985.

S 511.3+1

B

0528-9017(2011)03-0563-02

文献著录格式:施丽珍,陈江丽,姚岳良,等.杂交稻甬优9号“3414”肥效试验初报 [J].浙江农业科学,2011(3):563-565.

2011-03-08

施丽珍 (1964-),女,浙江缙云人,农艺师,从事农技推广工作。E-mail:jnzbtfzs@sina.cn。

(责任编辑:吴益伟)

猜你喜欢

缙云缙云县粒数
抽吸参数对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粒数和粒径的影响
“缙云烧饼”火了
小麦穗顶部和基部小穗结实粒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紫薇小学五(6)羲之中队
做精特色产业的探索和实践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Renown and Her Roots in Rural Jinyun
丽水风物志
缙云县团结小学
马尾松球果各标志值与出种粒数回归分析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