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瘤5例报告

2011-02-01韩彦明张新定赵雪灵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1年4期
关键词:海绵状髓内脊髓

韩彦明 张新定 赵雪灵

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瘤5例报告

韩彦明*张新定*赵雪灵△

目的 总结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瘤(Spinal cord cavernomas,SCC)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4年2月至2008年8月经手术治疗的5例SCC,总结其临床、影像学表现,显微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结果 SCC位于颈段2例、胸段2例、腰段1例;临床表现为慢性进行性神经功能减退2例、间断发作性神经功能障碍1例、急性起病且神经功能迅速减退2例;MRIT1WI、T2WI均为混杂信号,且T2WI周围有低信号环;所有SCC行显微手术全切除,患者症状好转3例、无变化1例、加重1例。结论 SCC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特点,MRI对其诊断的特异性高,手术治疗效果好,术前脊髓功能受损程度及MRI水平位SCC的位置是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 显微外科手术

随着MRI技术的进步,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瘤(spinal cord cavernomas,SCC)的检出率虽逐渐增高,但临床仍少见,约占脊髓病变的5%,单纯SCC临床更少见。本文结合文献就我科2004年2月至2008年8月经手术治疗并术后病理确诊的5例SCC,总结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显微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

1 临床资料

病例1:男,56岁,因右下肢乏力1年余入院。体征:右侧髋关节屈肌及内收肌力Ⅳ级;肛周及会阴部皮肤浅感觉减退,右下肢膝关节以下皮肤浅感觉减退;右下肢皮肤营养不良。MRI:T1WI、T2WI示L2-3髓内高低不等混杂信号占位病变,呈桑椹状,大小约2.0 cm×2.1 cm,周围可见环形低信号(图1A)。术前诊断为SCC。手术采取后正中入路,根据磁共振定位打开椎板,见SCC突出于脊髓表面,在脊髓表面可见到蓝紫色异常区域,边界清楚。在显微镜下于病变部位切开脊髓,先行瘤内分块切除部分肿瘤减压,然后沿血管畸形与胶质增生带间分离并完整切除SCC(图1B、C)。病理结果为SCC。随访2年,术后下肢偏瘫症状较术前有加重,6个月后症状均较术前改善。

病例2:女,30岁,因突发四肢乏力并感觉减退20 d入院。双上肢肌力III级,下肢肌力IV级,四肢浅感觉均减退。MRI示:C5-6髓内高信号占位病变,大小约1.2 cm×1.1 cm(图2A)。脊髓血管造影为阴性。术前诊断为SCC。手术采取后正中入路,根据磁共振定位打开椎板,在脊髓表面未见到蓝紫色异常区域,在脊髓膨隆处沿后正中切开,见病变呈紫红色,空针穿刺抽吸出暗红色陈旧性出血,待病变塌陷后完整切除SCC。术后随访2.5年,术后症状完全恢复且复查MRI示全切除(图2B)。

图1 病例1术前MRI及术中图片

图2 病例2术前MRI及术中图片

病例3:女,62岁,因渐进性乏力并感觉减退10年入院。双下肢肌力I级,浅感觉消失。MRI示:T6-7髓内高低不等混杂信号占位病变,病变呈桑椹状,周围可见环状低信号,大小约3.7 cm×2.1 cm。术前诊断为SCC。手术方法同病例1,术后病理确证为SCC。随访3.1年,症状较术前未改善。

病例4:男,41岁,因间断性双下肢乏力1年余入院。双下肢肌力及III级,浅感觉消失。MRI示:T7-9髓内高低不等混杂信号占位病变,病变呈桑椹状,周围可见环形状低信号(图3A),手术采取后正中入路,脊髓表面未见血管畸形,沿脊髓后正中沟切开,可见血管SCC呈桑椹状,与正常脊髓有一边界,显微镜下沿此边界小心分离,分块切除血管瘤,检查瘤床无血管瘤残余后,缝合软脊膜关闭瘤床,分层缝合切口。术后随访1.1年,症状均较术前改善。

病例5:女,32岁,孕6个月,因突发双下肢乏力2 d伴浅感觉减低入院。MRI示:T7-9髓内高信号占位病变,周围未见环形状低信号,水平位MRI示病变位于脊髓腹侧。脊髓血管造影为阴性。术前诊断为SCC。手术情况:手术采取后正中入路,根据磁共振定位打开椎板,在脊髓表面未见到蓝紫色异常区域,在脊髓膨隆处沿后正中切开,见病变呈紫红色,空针穿刺抽吸出暗红色陈旧性出血,待病变塌陷后完整切除病变。术后随访2.5年,术后症状较术前加重。

图3 病例4患者术前MRI图

2 讨论

SCC以往鲜有报道,近20余年来由于MRI的广泛应用,病例报道不断增加。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占全部脊髓血管瘤的5%~12%,约占脊髓病变的5%[1]。可在各个年龄段发病,但以中青年多见,30~40岁为发病高峰。男女性发病率1∶1,以前有报道为1∶2[2],其主要原因病例数量少,且可能由于激素的影响,女性患者临床症状较男性患者明显。本组女性稍多见于男性。脊髓各节段均可发病,其中胸段发生率最高,本组3例见于胸段。

SCC临床慢性起病多见,约占62%,急性起病约占38%[3],本组患者慢性起病3例,急性起病2例。可以引起临床症状的原因主要为:脊髓受压和急性脊髓出血,包括弥漫性脊髓出血和病变内出血。根据病情进展,SCC临床表现可呈:①由于反复微小出血或畸形血管内血栓形成,出现间断、反复发作性神经功能障碍,发作间期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这是海绵状血管瘤的一个主要特点。本组病例4属于此型。②由于出血造成血管间隙增厚,导致海绵状血管瘤体积进行性增大,出现慢性进行性神经功能减退。本组1、3例患者属此型。③因为出血造成髓内血肿,患者病情进展快,神经功能迅速减退,可造成截瘫等严重后果。本组2、5例患者发病于此相同。④无症状、偶然发现。Labaug等[3]报道SCC有明显诱因者约占20%,分别为:怀孕、轻微创伤及剧烈运动。本组患者中仅1例有明显诱因(怀孕)。

MRI主要表现为髓内边界清楚的团块状T1WI、T2WI混杂信号,少数为单一的均匀高信号、中等信号或低信号。部分患者随病程延长而出现T1WI、T2WI信号降低,无囊性改变。出血急性期T2表现为高信号,亚急性期由于脱氧血红蛋白转变为正铁血红蛋白而使病变表现为T1、T2均为高信号,病灶内陈旧血栓、钙化及反应性胶质增生使其形成团块状混杂爆米花状混杂信号,病灶周边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形成环形T1、T2低信号,以T2显示最佳。此征象为MRI诊断SCC的特异性表现。本组5例患者均根据影像表现术前诊断。

本病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肿瘤,但仍属生长性病变,可不断使脊髓遭受破坏,引起严重的脊髓功能障碍,且其由异常扩张的血管组成,畸形血管间无神经组织,与周围组织间有明显边界。Sandalcioglu[4]报道有症状的SCC的再出血率为4.5%,所以大多数学者[5-6]主张对有症状SCC行手术治疗。有学者报道急性出血后最佳手术期为出血后4~6周[7]。笔者体会是出血后应尽早行手术治疗,以免有些神经功能缺失不可恢复。SCC的切除应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操作必须轻柔、准确,切忌对脊髓粗暴牵拉和挤压,以免对已十分脆弱的脊髓造成严重损伤。手术取后正中入路,切开硬脊膜后多可见到脊髓表面有一紫蓝色的异常区域,在此将脊髓纵行切开如本组病例1、2、3,若无此特征,则应于脊髓的后正中沟处切开探查,本组病例4、5采用此方法。先对SCC穿刺暗红色陈旧性出血待肿瘤塌陷后完整切除肿瘤,分离血管瘤应在胶质增生层与血管瘤之间进行,而不能在胶质增生层与脊髓神经组织之间进行。有条件者可用术中超声定位和术中神经功能的检测。以前国内外对手术治疗效果虽有报道但结果不尽相同,主要由于病例的纳入标准不同且其病例数较小。近期Labauge[3]通过多中心大宗病例研究表明:髓内SCC症状术后一半以上症状得到改善,且SCC水平位背侧较腹侧预后明显好。本组病例4例位于背侧,术后3例好转,1例位于腹侧者术后症状较前加重,与Labauge等[3]报到结果一致。1例位于腹侧者术后症状未改善主要原因是病变时间较长,脊髓功能受损严重。国内也有相同的报道[8]。

[1] Cosgrove GR,Bertrand G,Fontaine S,et al.Cavernous angiomas of the spinal cord[J].Neurosurg,1988,68(1):31 -36.

[2] Pagni CA,Canavero S,Formic M,et al.Report of a cavernoma of the cauda equina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Surgical Neurology,1990,33(2):124 -131.

[3] Labauge P,Bouly S,Parker F,et al.Outcome in 53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cavernomas[J].Surgical Neurology,2008,70(2):176-181

[4] Sandalcioglu IE,Wiedemayer H,Gasser T,et al.Intramedullary spinal cord cavernous malformations:clinical features and risk of hemorrhage[J].Neurosurg,2003,26(4):253 - 256.

[5] 付洛安,章翔,费舟,等.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3,12(28):1061 -1062.

[6] Cansever T,Civelek E,Sencer A,et al.Spinal cavernousmalformations:a report of 5 cases[J].Surgical Neurology,2008,69(6):602-607.

[7] Conway JE,Rigamonti D.Cavernous malformations:a review and current controversies[J].Neurosurg Quart,2006,16(28):15 -23.

[8] 高进喜王守森王如密,等.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和显微外科手术体会[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9,2(16):29-31.

R651

A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兰州 730030)

E-mail hanyanminglz@163.com)△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2010-12-22)

(责任编辑:甘章平)

·会讯·

猜你喜欢

海绵状髓内脊髓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对比经结膜入路开眶术和内外联合开眶术摘除视神经内侧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
纵隔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比分析(附4例报告)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5例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