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酯增塑剂产品中微量DINP杂质的测定

2011-01-30刘秀玲曾宪海刘鑫业吴爱芹刘美娟

质谱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标样增塑剂邻苯二甲酸

刘秀玲,曾宪海,刘鑫业,吴爱芹,刘美娟,郭 健

(青岛迪爱生精细化学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101)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常用的塑料增塑剂,约有14种被大量使用,大部分对人体有害,其对环境的污染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相继出台了有关PAEs使用的限制标准。因此,目前聚酯类增塑剂需求增长,用绿色催化剂生产的聚酯增塑剂本身无毒,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即便是聚酯类增塑剂,由于担心原材料和加工过程会带来PAEs杂质,仍需要监控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含量。有关定性和定量检测PAEs的方法[1-2]有:气相色谱法[3-4]、高效液相色谱法[5-6]、GC/MS法[7]和 LC/MS 法[8]等。有关聚氯乙烯塑料和玩具中增塑剂的分析方法较多,但未发现聚酯增塑剂产品中微量增塑剂的分析报道。由于聚酯类增塑剂是一种成分复杂的聚合物产品,基体产生相当大的噪声干扰,准确测定比较困难。在这些PAEs中,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是分析的难点,主要是由于高分子质量的DINP是许多异构体的混合物。本实验将针对聚酯型增塑剂中DINP的测定方法进行探讨。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Alliance LC/ZMD4000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美国 Waters公司产品;超纯水器:美国密特勒公司产品;GL Inertsil CN-3色谱柱(4.6 m×250 mm ×5μm):日本 GL Sciences公司产品。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标准品(纯度大于99%):美国Aldrich公司产品;正己烷、三氯甲烷和异丙醇(色谱级):德国Merck公司产品;碘化钠(分析纯):上海凌峰化学有限公司产品;聚酯增塑剂产品:由某公司提供。

1.2 实验条件

1.2.1 液相色谱条件 色谱柱:GL Inertsil CN-3色谱柱(4.6 m×250 mm×5μm)柱;柱温40℃;流动相:V(正己烷)∶V(三氯甲烷)=96∶4的混合溶液,等度洗脱,流速 1 mL/min;分流比为4∶1;检测波长(UV)254 nm;进样量20μL;运行时间 40 min。

1.2.2 质谱条件 电喷雾(ESI)离子源,正离子电离,电离电压3.5 kV;脱溶剂温度350℃;离子源温度100℃;脱溶剂气流速350 L/h;锥孔气流速80 L/h;选择离子方式(SIM):m/z 441[M+Na]+,内标 m/z301[M+Na]+;锥孔电压40 V;延迟时间1 s。

1.2.3 标准溶液的配制 分别准确称量0.05 g DINP和DIBP标样于100 mL容量瓶中,用正己烷溶解,并稀释定容为标样溶液和内标溶液。将上述两种溶液分别配成 10、5、2.5、1、0.5 mg/L 5种不同浓度标样,其中内标含量均为2.5 mg/L。

1.2.4 样品的前处理 准确称量1 g聚酯增塑剂样品于10 mL容量瓶中,先用3 mL氯仿溶解后,再用正己烷定容,摇匀,并用0.5μm针头过滤膜过滤。在样品前处理和标样配置过程中避免使用塑料制品,尽量降低背景污染。

2 结果与讨论

2.1 色谱质谱方法的选择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反相色谱和反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得到的DINP色谱峰很宽,示于图1和图2。这必然使DINP的检测灵敏度降低,谱峰太宽会包夹杂质,造成测定不准确,所以对于微量DINP含量的准确测定上述方法均不合适。正相色谱所用的固定相为极性键合相,DINP各个异构体相对于极性键合相来说,极性相差不大,可同时被洗脱出来而不被相互分离。因此DINP在正相色谱上形成较为尖锐的色谱峰,这样大大增加了检测的灵敏度,而基质为聚酯类物质,极性较弱,几乎不被色谱柱保留在DINP色谱峰前就被洗脱出来,基本能够与聚酯基质分开,示于图3。相对于色谱来说,质谱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因此正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为最佳选择。在对流动相的配比优化时,V(正己烷)∶V(三氯甲烷)=96∶4时能达到最佳分离效果。

图1 DINP标样的 GC/MS图Fig.1 GC/MS of DINP standard

2.2 质谱条件的优化

图2 DINP标样的反相LC/MS图Fig.2 RPLC/MS of DINP standard

图3 聚酯样品加入一定浓度内标物的正相LC/MS图Fig.3 NPLC/MS of the sample with added internal standard

物质在 GC/MS上主要生成碎片离子,分子离子峰相对较弱;而LC/MS为软电离质谱,主要产生分子离子峰或加合离子峰,且丰度较大。所以定量离子一般是分子离子或加合离子,但由于在正相色谱中流动相是正己烷和三氯甲烷,这种非极性物质使DINP很难电离,必须添加一定浓度的离子型物质促进电离,才能得到DINP和内标的分子离子峰或加合离子峰。本工作添加了一定浓度的异丙醇碘化钠溶液,得到很好的电离效果,相对于分子离子峰来说,DINP的加合分子峰信号更强、更稳定。因此采用DINP加钠离子m/z441[M+Na]+为定量离子。从图3b、3c可以看出,内标物DIBP和DINP信号强度很高,提高了DINP测定的灵敏度;又由于在液质上质谱信号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很大,所以必须严格控制相同的色谱质谱条件和样品的前处理条件,同时采用内标法定量,保证测定的准确性。从图3a上几乎看不到DINP和内标DIBP的HPLC色谱峰,而在质谱的选择离子模式下可以得到很强的质谱峰,且DINP和DIBP能完全分离。所以选择正相色谱-质谱为DINP分析的最佳方法。

2.3 DINP标准曲线的制作

取1.2.3所配制的5种不同浓度标样及正己烷空白溶液,在指定的条件下分析,得到DINP和DIBP内标的选择离子质谱图示于图4。图4中,保留时间为6.6 min的峰为DINP加合离子m/z441[M+Na]+,保留时间为8.4 min的峰为DIBP内标物的加合离子m/z309[M+Na]+,可以看出,标样和内标物能够完全分离,谱峰对称且信号响应大。DINP在浓度为0.1~10 mg/L时,得到很好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为 R2=0.998 6,检测下限为0.05 mg/L(计算公式为 Cmin=CS5(HS/HN)),示于图5。

图4 DINP标样和DIBP内标的选择离子扫描图Fig.4 LC/MS SIM of DINP and DIBP

2.4 方法的精密度

对同一样品分别测定5次,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说明该方法有较高的测量精度,结果列于表1。

2.5 方法的准确度

为了考察方法的可靠性,分别对已知浓度的实际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结果列于表2。由表2可见,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可靠,能够保证聚酯增塑剂产品中DINP的准确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5%~103%之间。

图5 DINP测定的工作曲线Fig.5 Working curve of DINP

次数 DINP/(mg/L)1 8.23 8.39 3 7.99 4 8.30 5 7.85平均 8.152 RSD/% 2.76 2

表2 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实验Table 2 Recovery tests of the sample

2.6 样品的测定

按上述LC/MS方法条件进行聚酯增塑剂样品中DINP含量的测定,结果列于表3。

表3 实际样品的分析结果Table 3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sample

3 结论

本工作针对聚酯型增塑剂产品中DINP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准确测定聚酯增塑剂产品中DINP含量的分析方法,通过简单快捷的样品前处理,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选择最佳的液相色谱和质谱条件,使检测限能达到0.05 mg/L。

[1]陈海婷,魏丹毅,郭智勇.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塑料助剂,2008(1):17-21.

[2]房丽萍,牛增元,蔡 发,等.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分析方法进展[J].分析科学学报,2005,21(6):687-691.

[3]刘振华,丁卓平,杨 勇,等.PVC玩具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分析方法初探[J].现代科学仪器,2007,(4):67-69.

[4]杨左军,张伟亚,潘坤永,等.模拟唾液浸泡塑料玩具溶出的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J].分析测试学报,2003,22(3):34-36.

[5]郑文芝,周勇强,张霖霖.液相色谱-固相萃取联用测定环境中微量增塑剂的研究[J].广东化工,2006,33(2):46-48.

[6]王西奎,国伟林,徐广通,等.环境样品中痕量邻苯二甲酸酯的分离与测定[J].分析化学,1995,23(12):1 425-1 428.

[7]刘 丽,牟 峻,杨左军,等.聚氯乙烯塑料中增塑剂的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J].分析化学,2002,30(3):289-291.

[8]孙 振,姚 进.液相-电喷雾质谱法测定 PVC玩具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J].检验检疫科学,2005,15(6):40-41.

猜你喜欢

标样增塑剂邻苯二甲酸
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钢中硫元素时分析精度降低的原因探究和问题改善
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植物油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
自制标样提高X射线荧光光谱仪压片法曲线的准确度
多菌灵中DAP和HAP含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青菜对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积累和代谢初探
均相催化六氢苯酐与C10直链醇制备环保增塑剂及其性能
橡胶籽油基复合型环保增塑剂用于PVC的研究
基于微纳层叠技术的PVC分子取向对增塑剂迁移的影响
增塑剂对PA6性能影响的研究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收缩血管作用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