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维菌素注射液、浇泼剂与敌百虫溶液治疗新西兰兔疥螨病的效果观察
2011-01-30赵恒亮
赵恒亮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畜牧服务中心,枣庄 277200)
疥螨病是家兔常见病之一,俗称“生癞”,是疥螨寄生于皮肤的一种外寄生虫病,寄生于病兔头部、耳内、脚趾间及嘴、鼻、眼周围部位皮肤的真皮层,一旦发生难以根治,会给兔业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该病特征为患部剧痒、兔体消瘦、皮肤结痂和脱毛,由于奇痒而无法安静,逐渐消瘦和虚弱,严重者导致死亡。伊维菌素(ivermectin)是从土壤微生物阿佛曼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发酵产生的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广谱抗寄生虫药,对兔疥螨病具有良好的驱杀作用,其作用机理是γ-氨基丁酸(GABA)与GABA胺体结合,阻断GABA介质神经信息的传递,导致虫体麻痹死亡。敌百虫为抗胆碱药,能抑制虫体的胆碱酯酶,使虫体内乙酰胆碱蓄积,虫体先兴奋后麻痹至死。为探明伊维菌素注射液、伊维菌素浇泼剂、敌百虫溶液等不同药物组合对兔疥螨治疗效果,作者于2011年6月份在某兔场进行了分组治疗对比试验,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品
1.1.1 伊维菌素注射液 生产厂家:河北威远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10420。
1.1.2 伊维菌素透皮吸收溶液剂(浇泼剂) 生产厂家:河北威远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10215。
1.1.3 敌百虫粉 生产厂家:郑州农田化工有限公司;批号:20110112。
1.2 兔只的选择与分组 某规模兔场新西兰兔患有疥螨病史1年左右。选择体重、年龄、病情相近的100只兔,随机分成A、B、C、D、E 5组,每组20只。5组兔饲养管理条件一致。A组按每千克体重皮下注射0.2 mg伊维菌素治疗,间隔10 d重复1次;B组肉兔用伊维菌素浇泼剂溶液直接喷浇涂抹在患病部位,1日1次,连用3 d;C组先用伊维菌素浇泼剂溶液直接喷浇涂抹2 d后再按每千克体重皮下注射0.2 mg伊维菌素治疗1次;D组用敌百虫粉稀释2%浓度,对患部涂擦,每天2次,连用3 d;E组用2%浓度敌百虫溶液涂擦2 d后再按每千克体重皮下注射0.2 mg伊维菌素治疗1次。
1.3 试验病变记分
1.3.1 观察记录 观察兔只行为和皮肤病变记分,按时观察兔挠痒行为和病变记分及其他行为,用显微镜检查螨虫,并记录皮肤病变情况。
1.3.2 疥螨的病变记分 皮肤病变记分参照Martineau等(1984)方法。0分:病兔无痒觉,无自伤性病变和痂皮;1分:轻度感染,瘙痒,无角质增生性病变;2分:有少量增厚灰白色痂皮,局限四肢及鼻部;3分:皮肤有大块增厚的灰白色粗糙干痂样病变,面积大于1 cm;4分:特重度感染,剧烈瘙痒,四肢、面、尾、脚均有大块增生的痂皮,面积超过2 cm,体重减轻。
1.3.3 疥螨的检查 用小刀蘸50%的甘油轻刮有痂皮部位的边缘至出血为止,放进容器并编号,带回实验室检查。对疥螨的病变记分于实验第0、7、28天各检查记录1次,镜检疥螨于第7天、第28天分别进行。
1.3.4 称重 于试验第28天称重1次。
1.3.5 临床观察 观察试验过程中每组兔的临床精神、食欲、结痂病变等情况。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在给药后第7天,A组疥螨病变记分比未给药前减少62.5%,B组减少53.1%,C组减少93.7%,D组减少51.6%,E组减少90.3%。在给药后第28天,A组疥螨病变记分比未给药前减少97.5%,B组减少99.4%,C组减少100%,D组减少83.8%,E组减少98.4%。镜检疥螨情况,给药后第7天A组有25%兔阳性,D组有40%兔阳性;给药后第28 d D组有10%兔阳性。各组治愈率分别为85%、90%、100%、75%、100%,详见表1。
表1 不同组别新西兰兔疥螨治疗效果
2.2 增重情况 第28天,A组增重14.3%,B组增重18.9%,C组增重20.3%,D组增重11.1%,E组增重20.0%。经方差分析,C组、E组分别与A组、B组、D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C组与E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不同组别病兔治疗前后体重变化
2.3 临床观察 各组兔在试验过程中临床精神表现正常,无中毒、食欲不振等非正常表现。用药10~15 d痂皮开始脱落,挠痒行为消失,后滋生新生红色皮肤。除D组外,其余各组抽样检查活螨为阴性。
3 结论
3.1 不同组合药物治疗兔疥螨病效果不同,以伊维菌素+浇泼剂组和伊维菌素+敌百虫组效果最好。
3.2 药物联合应用,要严格剂量,注意用药间隔时间,以免造成家兔中毒。
3.3 伊维菌素注射液、浇泼剂以及敌百虫联合应用,使用方便,比单一用药效果显著,试验期间未发生家兔异常反应,在实践中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