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及实践研究
2011-01-29黄欣加李绮
黄欣加,李绮
(扬州职业大学,江苏扬州225009)
高职教育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稳占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使受教育者不仅有一技之长,顺利就业,而且还具备潜在的发展后劲,增强其职业迁移能力,成为新形势下高职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美国校园文化》作者亨利罗索夫斯基,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介绍,美国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特别重视通识教育,即便是本科大学也不例外。他说,如果你进大学的目的是想得到一张职业证书,以便找到一份好工作的话,那就错了;因为“美国的四年大学生活对多数学生来说是接受通识教育的最好机会”。因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职教育必须将通识教育纳入其中。
1 通识教育概述
“通识教育”是高校教育中区别于“专业教育”的一个概念,源于英文“GeneralEducation”的译名,体现的是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通识教育作为近代开始普及的一门学科,其概念可上溯至先秦时代的六艺教育思想,在西方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博雅教育理念。近代高等学校中的通识教育思想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业、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并提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善于辨别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学习和认识的能力,并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自从20世纪,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我国的通识教育与实践,始于五十年代中期,代表人物为著名教育家,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等。他认为大学教育应该是通识为本,专识为末;本末兼赅,通重于专,由此创出了清华校史上培养一流人才的黄金时代[1]。梅贻琦通识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实践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2 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我国高职学院数量增多、招生规模扩大,教育质量亟待提高。与综合性大学相比,高职院校建校大多时间短,历史文化积淀不足,人文氛围较弱,加之初始建校培养高职学生的目的单一,以至于出现了通识教育的“盲点”。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一些潜在的问题和矛盾逐渐显现和暴露了出来,尤其当前较为突出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学非所用,用学脱节的现象较为严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问题出在哪里,虽然因素很多,以笔者之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不相适应。高职院校的确要培养专业人才,但是,社会发展瞬息万变,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大学专业培养不可能完全跟着跑,我们要培养的是大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宽度、持续的学习能力、健全的心智去适应未来职业的发展,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的需求。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2.1 实现教育目的的需要
“育人而非制器”,这是先贤育人的古训。通识教育是培养学会思考的人,即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先做文化人,再做专业人。不管是文学、社会学、自然科学还是其它领域的心智锻炼,都将增强人的学习其他学科领域的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学会以较全面的、辩证的方式来思考问题,是一种非常必要的素养。即使以后并不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却可以以一个严谨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来思考工作问题,并拥有超越一般从业者的思维能力。因此,不能因为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使我们的教育目的偏向,而将高职教育片面地变成生产“机器人”的工厂。
2.2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的需求变化、岗位的频繁变更,不断对职业者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呼唤着全面发展的人才涌现,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人的二重性,决定了人与社会的紧密关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特别是人认识社会的程度,时下我国社会正在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化,因此,高职教育不但要重视培养人、培养职业人,还在于让受教育者了解不同知识的内在统一性和差别性,了解不同学科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从而达到对客观对象的更高境界的把握。通识教育的一个最大追求,是使学生在融会贯通中汲取智慧,获得心智的训练和提升,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教会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让他们在感受探索科学的奥秘和愉悦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和敢于创造的习惯。
2.3 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
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着重动手能力的技能培训,有过专的工具性倾向,有较为严重的知识割裂和异化现象,为了让技术真正造福于人类,并使其自身获得长足发展。我们必须反思:技术过度发展带来的不良后果及其化解方式。摆脱技术对人的奴役不能只依赖技术自身来解决,只能通过技术之外的教育途径来解决,实施通识教育是必由之路。因此,高职教育必须改变以往狭窄的专业划分,在强调必要的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尽可能地让受教育者有宽广的知识视野和良好的文化素质。
2.4 学会自身选择的需要
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多样化的人才。通识教育为实现共同要求与个人选择提供了途径,通过通识教育开阔视野,拓宽眼界,更多更好的领略人类认识的深度,接受心智的训练并感受其中的愉悦,最终形成健全而有力的人格。毫无疑问认识社会发展,它既表达了对人才的共同要求,又给个人留下了选择的空间。在多大程度上求同,在多宽的范围内允许选择,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哈佛大学曾经要求学生在核心课程的选修中,选择一个与自己未来专业期望最远的门类,可谓用心良苦。学会选择,这本身就是通识教育的一个目标。
2.5 终身学习与职业迁移的需要
随着各种新知识、新问题、新情况的不断涌现,人们必须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处理新信息以应付工作或学习当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而通识教育为再教育提供了认识基础和技能,它更注重学习思考能力、批判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并扩充了学生学习生活的经验。因此,通识教育是非常适合终身学习过程的。而一个人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对职业岗位的转换来说,在当今社会己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在工业发达国家,一个人在业期间内平均更换4—5次工作岗位。在我国也出现了这样的趋势,迫使高职教育要注重培养有学习能力,有较强发展后劲的人,以适应职业岗位频繁变换的要求[2]。
3 实施通识教育应采取的途径及方法
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最紧缺的是技术应用性人才,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最注重的是专业技能,即具有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操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但实际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才”与通识教育“通才”的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矛盾。如何处理好这一矛盾,适应社会、高职院校“必需、够用”的原则,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需要我们亟待研究和探索。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教授说:“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可总结为三条:一是结合已开设的专业课来实施素质教育;二是开设相当于西方通识教育课程的素质教育课程;三是校园文化和课外活动。”通识教育的实现途径实际上也可借鉴和拓展这三种渠道:
3.1 建立通识教育的管理体系
从国内外的通识教育实践来看,通识教育目标从总体上讲必须符合社会和企业发展的现状、拓宽学生知识和职业能力,帮助学生适应社会、适应职业、适应未来的发展变化,因此,通识教育不能简单地被认为是高职教育的基础教育,应该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能在通识教育的模式下进行,在专科阶段培养和谐健全的人格;将通识教育纳入专科教育体系,使其成为专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识课程作为全校性的课程,应由学校统一管理。通识课程作为一个有机的课程整体,是跨学科的,因此,在组织上需要设立专门的及相关的机构,成员应包括:各教学、行政部门的主管领导,师生代表,行业企业专家,课程督导等;在内容上统筹安排通识教育范围,制定通识课程内容;在制度上规范通识课程管理,建立科学完整的评估体系,完善通识教育的实施方法。
3.2 构建适宜高职教育的通识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应该是与专业教育互为补充均衡知识的大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见图1。除了开设大量的通识选修课程和经常性的各种通识教育学术讲座之外,还应该在所有专业课程中渗透这一理念,即强化对通识教育内容的融会贯通。这样的话就必然对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评价标准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教材内容的调整,教学形式的创新,教学评价制度的改革等等。通过这样一种课程体系使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趋于合理:博中有专,专中有博,博专结合,为未来职场打拼和自我发展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
通识课程体系建设要做到与专业课程的衔接,构建由通识必修课、限选课及任选课组成的通识课程体系。任选课是根据学生兴趣或专业需要而设定的课程,结合课程实际,遵循三个原则:
原则一:少而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综合高职教育特点和培养目标、学生发展需求,应选择最能代表该专业核心内容的课程,使学生通过学习对该专业主体精神有所把握,课程形式实现小型化、多品种。鼓励开设1学分甚至0.5学分的超小型课程,这一原则是针对通识教育选修学分有限的情况提出的,能够养成学生对广泛求知的兴趣和习惯,使学生有机会修读更多的选修课。
原则二:综合性。课程的设置体现综合与广博性相统一。综合既要整合课程内容,重组课程内容体系,分类课程范围;广博即充分体现深浅适当、高低合理、广博兼容的非专业性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要求。其中导论型课程、方法经验与技能型课程则应是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部分。
图1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
原则三:渗透性。除了对课程体系、教育内容、规章制度进行硬性管理外,还要通过开设文理科之间的渗透和学校校园人文环境的熏陶,经通识教育贯穿全过程,包括文科与理科之间基础的交融,校园人文环境的渲染,校园文化与课程教学结合等等,这些方法都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路径。
3.3 设立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科学的评价制度既是检验大学通识教育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大学通识教育实施的有效措施。因此,要改革原有的考核内容与方法,从注重对学生知识记忆能力的测评为主转向注重对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建立健全通识课程实施保障体系,在学生成绩评定中,首先要做到评价内容多元化:既要考核显性课程,又要考核隐性课程;既要考核能力(专业、非专业),又要考核素质。其次,做到评价方式多元化:观察与测试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独立与合作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等方式,注重评价方式的综合性、发展性、差异性,充分发挥评价体系对学生职业发展的导向作用。
4 结语
总而言之,推行通识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逐渐形成趋势,这反映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普遍要求。高校承担着民族文化精神继承和创新、为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一代新人的神圣职责,培养具有品学兼优,健全人格,敢于担负社会责任的学生是大学的首要使命。针对通识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我们要从整体上把握和设计,只有了解自身的特点,优化整合资源,才能推动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加强通识教育的力度,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和水平。[3]
[1]冯惠敏.梅贻琦的通识教育观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4):17-19.
[2]罗军强.我国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概况[EB/OL].(2010-12-19)[2011-08-21].http://www.worlduc.com/blog.aspx?bid=843285.
[3]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