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肉鸡肠道内环境的影响

2011-01-27杨在宾王兆凤潘存霞

饲料工业 2011年7期
关键词:肠段脂肪酶不饱和

杨在宾 张 哲 王兆凤 杨 云 王 杰 潘存霞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肉鸡肠道内环境的影响

杨在宾 张 哲 王兆凤 杨 云 王 杰 潘存霞

选用1日龄AA肉仔鸡96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研究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多不饱和脂肪酸(0、150、250、350 mg/kg PUFA)对肉鸡肠道内环境的影响。试验期为35 d:1~7日龄为预试期,饲喂基础日粮;8日龄进入正式期,于肉鸡28日龄和42日龄每个处理分别抽取5只鸡进行屠宰试验,测定消化道中pH和消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肉鸡饲料中添加不同梯度的PUFA,与对照组相比,能够降低消化道pH值,提高肉鸡各肠段消化酶脂肪酶、胰蛋白酶、淀粉酶的活性,改善肠道环境;尤其在250 mg/kg添加量下对各肠段脂肪酶的活性的影响效果最为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肉鸡日粮中添加PUFA具有优化肉鸡肠道环境的作用,其最适添加水平为250 mg/kg。

多不饱和脂肪酸;肉鸡;肠道内环境

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是重要的营养组成成分,不仅具有氧化供能作用,而且是细胞膜磷脂的基础成分,与动物健康密切相关[1]。有研究表明,多不饱和脂肪酸可提高家畜繁殖力[2],提高生产性能,改善肉品质[3],并具有疾病治疗作用[1]。但关于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肉鸡生产的作用机理的研究较少,因此,本试验选用1日龄AA肉鸡,探讨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肉鸡肠道内环境的影响,为多不饱和脂肪酸在畜牧生产中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紫苏籽提取物,主要成分是α-亚油酸、亚油酸、黄酮、维生素E;由重庆市优胜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2 试验动物及试验设计(见表1)

表1 试验设计

选取1日龄AA肉仔鸡96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处理1: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不添加PUFA);处理2、3、4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0、250和350 mg/kg PUFA。

1.3 试验日粮

基础日粮采用全价配合料,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33—2004)鸡饲养标准推荐量平衡日粮中的能量、脂肪和各种营养物质(见表2)。

表2 试验日粮组成与营养水平

1.4 屠宰试验和样本采集

1~7日龄为预试期,饲喂基础日粮;8日龄进入正式期,饲喂实验日粮。于肉鸡28日龄和42日龄清晨,每个处理分别抽取5只鸡进行屠宰试验。迅速打开腹腔,测定胃、十二指肠和空肠、回肠各消化道段的pH值;马上取适量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食糜,液氮冷冻保存,用于测定消化酶活性。

1.5 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按商品鸡场常规程序进行,保持鸡舍干净和干燥,每天观察鸡的精神状况、活动状况、采食和腹泻疾病情况等。

1.6 测定指标

1.6.1 消化道pH值

测定腺胃、肌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各消化道段的pH值。

1.6.2 消化酶指标

测定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各肠段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

1.7 统计分析

用SAS(1990)软件包的GLM程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水平PUFA对肉鸡肉鸡消化道pH值的影响

不同水平PUFA对肉鸡28日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pH值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见,在日粮中添加150 mg/kg PUFA,28日龄肉鸡肌胃pH值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7.44%(P<0.05);添加 250 mg/kg PUFA,肉鸡肌胃、十二指肠pH值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6.86%、2.81%,效果显著(P<0.05);添加水平为350 mg/kg时,肌胃pH值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6.27%(P<0.05);消化道其他段pH值,除回肠略有升高外,其他均有降低,但不显著。

表3 不同水平PUFA对28日龄肉鸡消化道pH值的影响

不同水平PUFA对肉鸡42日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pH值的影响见表4。表4可见,在日粮中添加150 mg/kg PUFA,42日龄肉鸡,十二指肠、空肠pH值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76%、3.88%,效果显著(P<0.05);添加 250 mg/kg PUFA,肉鸡肌胃、十二指肠、空肠pH值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5.29%、6.26%、3.23%,效果显著(P<0.05);添加水平为 350 mg/kg 时,十二指肠pH值比对照组降低了8.81%(P<0.05);消化道其他段pH值不显著。

表4 不同水平PUFA对42日龄肉鸡消化道pH值的影响

2.2 不同水平PUFA对肉鸡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添加PUFA肉鸡28、42日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各肠段脂肪酶量有不同程度增加(见表5、表6)。在日粮中添加150、250和350 mg/kg PUFA,肉鸡各肠段脂肪酶活性均较对照组更好,其中在250 mg/kg添加量下可显著提高各肠段脂肪酶的活性。

由表5、表6可知,在肉鸡28日龄,在日粮中添加150、250和350 mg/kg PUFA,肉鸡十二指肠中脂肪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2.02%(P<0.05)、4.87%(P<0.05)、4.56%(P<0.05),空肠脂肪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 2.31%(P>0.05)、3.24%(P<0.05)、1.43%(P>0.05),回肠脂肪酶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5.03%(P<0.05)、6.19%(P<0.05)、1.09%(P>0.05);在肉鸡 42 日龄,十二指肠脂肪酶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9.59%(P<0.05)、16.85%(P<0.01)、6.78%(P<0.05),空肠脂肪酶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 4.91%(P<0.05)、6.04%(P<0.05)、0.57%(P>0.05),回肠脂肪酶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1.38%(P<0.05)、4.28%(P<0.05)、1.83%(P<0.05)。

表5 不同水平PUFA对28日龄肉鸡脂肪酶活性的影响(U/mg)

表6 不同水平PUFA对42日龄肉鸡脂肪酶活性的影响(U/mg)

2.3 不同水平PUFA对肉鸡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水平PUFA对肉鸡28、42日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各肠段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见表7、表8。与对照组相比,在日粮中添加150、250和350 mg/kg PUFA,对肉鸡28、42日龄各肠段胰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但表现有提高的趋势。

表7 不同水平PUFA对28日龄肉鸡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U/mg)

表8 不同水平PUFA对42日龄肉鸡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U/mg)

由表7、表8可知,在肉鸡28日龄,在日粮中添加150、250和350 mg/kg PUFA,与对照组相比,肉鸡十二指肠胰蛋白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07%、1.02%和0.86%,差异均不显著,空肠胰蛋白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92%、4.18%和-3.78%,回肠胰蛋白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33%、2.96%和1.69%,差异均不显著;42日龄,与对照组相比,十二指肠胰蛋白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99%、2.36%和1.77%,差异均不显著,空肠胰蛋白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0.89%、13.45%(P<0.05)和6.99%,回肠胰蛋白酶活性分别提高了4.90%、4.20%和9.16%,差异均不显著,。

2.4 不同水平PUFA对肉鸡胰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水平PUFA对肉鸡28、42日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胰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见表9、表10。与对照组相比,在日粮中添加150、250和350 mg/kg PUFA,对肉鸡28和42日龄各肠段中淀粉酶活性几乎无显著影响,各试验组有提高的趋势。

表9 不同水平PUFA对28日龄肉鸡淀粉酶活性的影响(U/mg)

表10 不同水平PUFA对42日龄肉鸡淀粉酶活性的影响(U/mg)

由表9、表10可知,在日粮中添加150、250和350 mg/kg PUFA,肉鸡28日龄十二指肠淀粉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93%、2.03%和6.48%(P<0.05),空肠淀粉酶活性提高了1.94%、2.06%和2.06%,回肠淀粉酶活性提高了2.64%、1.58%和1.44%;42日龄十二指肠淀粉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0.56%、0.45%和1.05%,空肠淀粉酶活性提高了0.51%、0.41%和1.02%,回肠淀粉酶活性提高了3.40%、11.09%(P<0.05)和 8.73%。

3 讨论

必需脂肪酸是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而动物在其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粮直接提供。动物机体的许多重要生理功能需要由必需脂肪酸α-亚麻酸(ω-3系)和亚油酸(ω-6系)转变成的 EPA、DHA、AA、PGE等来调节的。本研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成分为α-亚麻酸和亚油酸,在本产品的前期研究中表明,多不饱和脂肪酸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淋巴细胞和红细胞的免疫功能,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并且证实可提高动物血清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等激素水平,可调节机体物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减少脂肪沉积,显著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4]。本试验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肉鸡饲料中添加不同梯度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肠道pH值,提高肉鸡各肠段的消化酶脂肪酶、胰蛋白酶、淀粉酶的活性,改善肠道环境,特别是脂肪酶活性的提高幅度很大。其中在250 mg/kg添加量下可显著提高各肠段脂肪酶的活性(P<0.05),进一步证实了,肉鸡日粮中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可改善肉鸡肠道内环境,进而提高生产性能。

4 小结

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肠道pH值,提高肉鸡各肠段的消化酶脂肪酶、胰蛋白酶、淀粉酶的活性,特别是脂肪酶活性的提高幅度很大。其最适添加水平为250 mg/kg,影响效果最显著。

[1] 吴晓霞,徐亮,綦晓龙.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免疫调节功能研究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9,20(4):220-230.

[2] 陆燕,黄攀,王恬,等.日粮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家禽繁殖性能的影响[J].中国畜牧兽医,2009,36(9):23-26.

[3] 段铭,高宏伟,牛淑玲.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家禽脂肪沉积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02,34(2):20-21.

[4] 潘存霞,黄新华.多不饱和脂肪酸(优生素)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饲料广角,2008,7:48-49.

Effect of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on the intestinal environment in broilers

Yang Zaibin,Zhang Zhe,Wang Zhaofeng,Yang Yun,Wang Jie,Pan Cunxia

Selected 960 Broilers at the age of 1-day-old,and divided them into 4 groups randomly,including four PUFA groups.The experiment was systematically studied for the intestinal environment in broilers,and the results could serve as the reference for drafting the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VA)requirements for the broilers as recommendatory standard.The experiment indicated that:The pH was reduced of the digestive trac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while added different level of PUFA in broiler feed.And the activity of digestive enzyme was improved,such as lipase,trypsin and amylase.Especially at the 250 mg/kg PUVA group,the influence of lipase activity is the most significant(P<0.05).In conclusion,the diets supplemented with PUFA in the broiler can improve the intestinal environment,and 250 mg/kg PUFA to be added is the optimum level.

PUVA;broilers;intestinal environment

S 816.7

A

1001-991X(2011)07-0028-04

杨在宾,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271018,山东省泰安市岱宋大街61号。

张哲、王兆凤、杨云、王杰,单位及通讯地址同第一作者。

潘存霞,重庆市优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11-01-05

(编辑:王 芳,xfang2005@163.com)

猜你喜欢

肠段脂肪酶不饱和
利用近红外-吲哚菁绿成像系统判断急性肠缺血模型缺血肠段的实验研究
TLR4介导克罗恩病不同病变部位淋巴归巢水平的差别
n-3多不饱和脂肪酸改善糖脂代谢的研究进展
脂肪酶Novozyme435手性拆分(R,S)-扁桃酸
槲皮素肠溶PLGA纳米粒各肠段的吸收特性研究
Teens Eating Better and Getting Healthier
脂肪酶N435对PBSA与PBSH的酶催化降解和分子模拟
超声波促进合成新型吡咯α,β-不饱和酮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胃腺癌细胞系AGS的作用
脂肪酶固定化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