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消防 ◎拾趣

2011-01-27本刊整理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1年4期
关键词:巡警救火消防队

文/本刊整理

年老的更夫穿着更衣,走在幽幽古巷里,一边敲着锣,一边高声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在古装剧中常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场景。其实,这并非杜撰,在我国,“喊火烛”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有了防火意识。据《周礼》记载,仲春二月,当天上的火星行将出现之日,宫廷中掌管用火的官员要敲着木铎在宫中走动,以做好防火的宣传工作,这便是我国喊火烛的由来。从西周至清2000多年,民间喊火烛经久不衰。每到冬天,时近黄昏,街上就会传来一阵阵“寒冬腊月,火烛小心,水缸满满,灶仓清清”的呼喊声。这时,人们就会去看一看灶门口有没有火种,并将柴草收拾干净。古代没有钟表计时,人们把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两个小时,又把一夜分为五更天,请专人按时辰报更喊火烛,以敲打竹制响器发出信号。

除了喊火烛,官方还会设立一些专门的消防机构,周代称司煊、司耀,宋代称防隅、潜火军,元代、明代称救火兵丁,清代初年称防范火班。虽然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消防历史,但“消防”一词其实是舶来品,最早并不是我们创造的,而是清朝末期从日本引进的。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专职消防部队大约出现在北宋年间。宋仁宗赵祯即位后,制定了严密的防火措施,在京厢军中挑选精干军士,建制为专职消防机构——军巡铺。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城中,“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房一所,铺兵五人”。这些军士都经过严格训练,责任心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夜间巡警”,督促居民按时熄灯,消除火灾隐患。为及时发现火警,军巡铺还在“高处砖砌望火楼,楼上有人卓望”。一旦发生火灾,这些军士便立即携带消防器械,奔赴失火地点进行扑救;同时迅速报告失火地段的军政长官厢主、开封府尹及负责京都卫戍的马步军殿前三衙,“各领军级扑灭”。在扑救中,各支部队配合密切,有的警戒弹压,维持秩序;有的救护,安置受伤居民;有的抢救财产;有的运水灭火,丝毫不乱。因此,“每遇火发扑救,须臾便灭”,“不劳百姓”。

1131年,宋高宗赵构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市),此时的消防机构更趋完善。据《梦粱录》记载,临安“官府坊巷,近二百步,置一军巡铺”,主要街道均设有“防隅官房”,全城的“防隅巡警”达2300多人,建立望火楼20多处。为了激励防隅军在灭火中奋力向前,将损失控制在最小限度,宋朝还制定了严格的奖惩制度。对那些听从号令,“并力扑灭者”,“支给犒赏”;对那些在灭火中受伤者,“差医诊治”,给假疗养;对个别“不竭力,诸如玩忽职守,不听命令,贪生怕死者,定依军法治罪”。

▲古代消防车

到了清末,八国联军侵占天津后,在天津划分了租界。为防租界内火灾,意大利侵略军招募华人组织了官办救火会,随后英租界也组织了天津志愿消防队。1902年,清朝廷在天津成立南段巡警总局后,救火会便交由我国监管,改称南段巡警总局消防队。这便是我国第一支消防警察队。次年,北京也组建了消防警察队,随后哈尔滨、保定、南京、昆明、广州、沈阳、长沙等地相继建立消防队。这些消防队初建时均由当地警察厅、局直接管辖。

清朝廷还设立了皇家消防队,队员是从年轻力壮、忠于皇帝的太监中挑选出来的,其职责是驻守皇宫、西苑和颐和园,保障皇家安全。紫禁城内的殿宇楼阁均为砖木结构,很容易着火,一旦发生火灾,不及时浇水扑救,火势会迅速蔓延。为此,每座宫殿前设置有大水缸,称之为“门海”,每尊可贮水3000多升,由几十个太监专门负责管理,每天派劳役从井内吊水,一担一担把缸储满。夏天要保证水质干净,没有异味;冬天除在缸口加盖之外,还在大缸外围包上一层棉絮外套,在特别严寒的季节里,要把缸架在特制的石圈上,下燃炭火,昼夜不熄,以免缸内的水冻结。

猜你喜欢

巡警救火消防队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从“嘴吹式救火”看当前企业的应急演练
厦门的“奶奶”消防队
漂亮的还击
电视机起火了
救火
吴学华编著《中国消防百年图录》选登上海迎解放消防展新貌
微型消防队
雪孩子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