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众的草根性——《父老乡亲》版创办十一年的点点滴滴
2011-01-26殷国荣
□ 殷国荣
(秦皇岛日报社,河北 秦皇岛066001)
关注民众的草根性
——《父老乡亲》版创办十一年的点点滴滴
□ 殷国荣
(秦皇岛日报社,河北 秦皇岛066001)
中国社会80%的人口是农民,看形势、看人心、看精神,主要还是看农村、看农民。农民富裕起来了,奔小康了,中国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又好又快了。
《父老乡亲》版以“三农”作为报道主体和服务对象,努力做好引导“三农”、服务“三农”的文章,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大发展。11年间,《父老乡亲》版以关注民众的草根性和反映民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深受读者的好评。《父老乡亲》版曾两次被评为河北省优秀专刊奖,成为《秦皇岛日报》一个品牌专版。
运用农民语言讲述农民故事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我们很多人没有学好语言,所以在写文章做演说时没有几句生动活泼切实有力的话,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不像一个健康的人。这句话放在现在,仍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
《父老乡亲》版从文章到标题再到栏目的设置,充分运用农民语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
农民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父老乡亲》版把普普通通的农民作为报道的主角,拉近了报纸与读者的距离。于是,一些农民读者从最初的“看客”渐渐成为了《父老乡亲》版的“土记者”。这些“土记者”一手拿锄耕耘,一手拿笔写作,用朴实、通俗、生动的语言讲述邻里之间的故事,让受众感觉亲近,这也增强了报纸与受众的沟通力、感染力。
记者深入基层,运用农民语言记录乡村热点问题。如果《父老乡亲》版仅仅报道农民生产、生活的小事远远不够,还必须拓宽新闻的广度,挖掘新闻的深度,思考、调研“三农”的热点问题。于是,编辑与记者经常带着感情走进乡村,看养殖场,钻田间大棚,体会农民的辛劳,倾听农民掏心窝的话,记录折射时代风貌的“闪光点”和反映问题矛盾的“求实篇”,围绕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小城镇建设等,策划了一个个系列报道,在报道立场上始终站在农民的角度考虑问题,在表达方式上运用生动活泼的农民语言,这些有深度、有见地、鲜活的新闻报道,为受众津津乐道。
标题和栏目的口语化,增强了亲和力。常言道:题好一半文。《父老乡亲》版的标题制作追求口语化,做到平易自然、准确简洁、通俗易懂,让人读来亲切。正是因为亲切、通俗,易于理解,易于记忆,标题才引人注目。同时,《父老乡亲》版设置了农民耳熟能详的栏目,如“老槐树下”、“来钱的道儿”、“咱村能耐人”、“大喇叭”等,这些口语化的栏目同样具有鲜明的贴近性、可读性、服务性,吸引了受众的眼球。
根据农民需求奉上信息大餐
《父老乡亲》版坚持以读者为本的理念,广大农民读者需要什么,想了解什么,编辑就要满足什么,并以最大的信息量告诉农民读者,当然这不仅是信息量上的增加,更重要的是信息质的提高,也就是说要把信息服务做活做透。
传达政策信息,通俗易懂。农民种地纳税的千年惯例被废止,还领取了种粮补贴、良种补贴、母猪繁育补贴、计划生育奖励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党中央、国务院连续8年就“三农”问题下发一号文件,农民从中受益匪浅。为此,农民越来越关心、关注党的富民政策。《父老乡亲》版根据农民朋友的接受习惯,没有刊登长篇、枯燥的条文,而是从反映农民心声和从农民的视角出发进行政策解读。如2011年刊发了《解读一号文件,看水利亮点》的报道,并链接秦皇岛市“十一五”水利建设成就和“十二五”水利建设规划的相关内容,以加深广大读者对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领会。在解读2009年一号文件时,先用关键词的方式进行解读,接着又刊登了通讯《春风化雨润心田》。记者深入农民之中,捕捉一号文件给农民带来的鼓舞,把他们的所想所求以真实的笔触鲜明地呈现出来,农民读者不必费力破解政策条款,只需要从故事性的新闻报道中就可读懂。
奉上科技信息,简洁实用。调查显示,农民在增收路上缺乏科技信息、渴求科技知识。针对农民需求,《父老乡亲》版邀请了市、县和乡镇的林业、畜牧、农业技术人员撰写简洁、实用、易懂的技术,并根据当地时令向农民传授管理技术、病害防治等。农民读者觉得这些知识很实用,把报纸剪贴起来,互相传阅,他们说《父老乡亲》成了乡亲们致富的好帮手、好参谋。
传递供求信息,帮富一方。现阶段,一些山区仍存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民增收速度缓慢的问题。面对供求信息闭塞阻碍农民增收,好东西卖不出去,《父老乡亲》版及时为农民传递信息,解决了销售难题。一次,《父老乡亲》版刊登了抚宁县茶棚乡南山村《10万公斤山楂盼买主》稿件,很快引来东北一些客商和本地一些罐头加工厂,10万公斤山楂几天内销售一空。此后,南山村和这些客商、加工厂建立了稳固的联系,山楂销售不再难。
细化增收信息,启迪智慧。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新闻报道都是服务,这就要求《父老乡亲》版的新闻报道要更有针对性、实用性,使读者真正感到既服务了生产,又启迪了智慧。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最关心一些非常具体的问题,如技术要领、种子品质、价格产量、市场前景等,在报道方式上细化这些内容,让农民受益良多。
为农民说话替农民解忧
报纸是党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这两者是有机的统一体。实践证明,报纸不能停留在“传声筒”的作用上,它应该成为党、政府与群众的一座桥梁,既帮助政府部门搞好服务工作,又要帮助群众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
《父老乡亲》版作为农民的“代言人”,及时反映农民的利益诉求。面对农民在增收路上遇到有关部门设置的“路障”,《父老乡亲》站出来,为农民说话,清除了“路障”。
2000年秋天,山海关区石河镇晓营村大白菜丰收,农民进城卖菜时遭到交警的拦截。当天下午,农村部和摄影部记者到村里实地采访,一篇题为“放我们一马,行吗?”的文章刊登在《父老乡亲》版。稿件刊出后,引起市领导和市公安交警部门的高度重视,立即给三区四县农民开通了“绿色通道”,方便农民进城卖蔬菜、水果。从此,每到秋季农产品收获季节,全市公安交警部门主动为农民开通“绿色通道”。
正是《父老乡亲》版与农民同呼吸共命运,才赢得了持久的生命力,赢得了广大农民读者的支持和信赖。
《父老乡亲》版常记责任在心间,一腔热情为乡亲,为乡亲记录,为乡亲说话,为乡亲解忧,千方百计帮助乡亲增收致富。
(本栏编辑:吕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