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尘暴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初探*

2011-01-26李锋

灾害学 2011年4期
关键词:灾体风蚀沙尘暴

李锋

(国家林业局荒漠化监测中心,北京100714)

沙尘暴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下垫面条件下,由特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各种不同尺度的天气系统叠加所诱发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作为一种自然灾害,沙尘暴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如1993年5月5日发生在中国西北地区的特强沙尘暴直接经济损失达5.5亿元[1],而且对大气产生严重污染,造成空气质量下降[2-3],影响大气酸碱平衡[4],同时伴随大量微生物的侵入,可能影响到城市生态安全[5]。沙尘暴携带的大量粉尘形成的气溶胶对全球气候变化也具有重要影响[6-7]。由于其光学厚度大,分布范围广,不仅通过辐射强迫作用对地球系统辐射平衡和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直接影响[8],而且还通过控制输入海洋的风成铁等营养元素控制着海洋的生物产率,进而影响海洋对CO2的吸收,间接对气候造成显著影响[9-14]。

全世界有四大沙尘暴多发区,分别位于中亚、北美、中非和澳大利亚。中国是中亚沙尘暴多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球现代沙尘暴的高活动区之一[15]。每年中国沙尘暴携带的粉尘总量约为800 Tg,约占全球粉尘排放总量的一半[16-17],且约有一半被输送到中国海区和遥远的北太平洋[17-18],可见中国沙尘暴对全球气溶胶组成具有重要贡献。目前,国内外关于沙尘暴时空分布[19-32]、成因[23,33-44]、源地[45-63]等方面的研究比较成熟,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从灾害系统理论角度去研究沙尘暴灾害及其风险性评估的成果还不多见[64-65]。本文以灾害系统理论为基础,从沙尘暴灾害风险发生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出发,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三个方面分析了沙尘暴灾害风险构成,并根据其风险构成特点对每个方面的评估指标进行了探讨。

1 相关概念

1.1 沙尘暴

广义的沙尘暴是气象学中浮尘、扬沙和沙尘暴的合称[41]。浮尘是指尘土、细沙均匀地漂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多为远处沙尘经上层气流传输而来,或是沙尘暴天气过后细粒物质在空中持续悬浮的现象;扬沙是指由于大风将本地沙尘吹起,水平能见度在1~10 km的天气现象;沙尘暴是指由于强风将地面大量沙尘卷起,水平能见度小于1 km的天气现象,其中强沙尘暴水平能见度低于200 m,特强沙尘暴水平能见度低于50 m,俗称“黑风暴”[63]。

1.2 灾害

灾害是由某种不可控制或没有采取控制的破坏因素引起的,突然或在短时期及一定时期内造成一定规模人员伤亡和物质财富的毁坏现象。根据灾害系统理论,灾害是孕灾环境、承灾体、致灾因子综合作用的产物[66-69]。

1.3 风险

风险一词最早于19世纪末由西方学者在经济学领域提出。此后,风险被逐步引入到自然灾害研究领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而严格的定义。最常用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指某个客体遭受某种伤害、损失、毁灭或不利影响的可能性[70],二是指某种可能发生的危害[71]。风险具有三种基本属性,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72]。

1.4 沙尘暴灾害

根据灾害的定义,凡是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的沙尘暴事件都可称为沙尘暴灾害。按照国家林业局颁布的《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预案》中沙尘暴灾害应急管理要求,沙尘暴灾害分为4级(表1)。

表1 沙尘暴灾害分级

1.5 沙尘暴灾害风险

根据风险的概念,沙尘暴灾害风险包括两种含义:①沙尘暴灾害发生的可能性;②沙尘暴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可能损失。前者为沙尘暴灾害致险可能性;后者为沙尘暴灾害风险损失。

2 沙尘暴灾害风险构成

从灾害学角度看,沙尘暴灾害由其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共同相互作用形成。其中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和孕灾环境的稳定性构成了沙尘暴灾害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承灾体的脆弱性构成了沙尘暴灾害可能的损失。

2.1 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构成

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是指引起沙尘暴灾害的致灾因子强度及概率特征。从沙尘暴灾害的成灾过程和危害方式来看,沙尘暴灾害的主要致灾因子是大风和风沙流。因此,大风发生频率和风沙流强度决定了区域致灾因子危险性的大小及沙尘暴灾害可能发生风险的概率。

大风是沙尘暴灾害致灾的必要条件,对于沙尘暴灾害多发区而言,其危险性主要取决于发生频率的多少。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73],沙尘暴灾害多发的内蒙古中西部、甘肃北部和新疆东北部,大风日数空间分布与沙尘暴灾害发生频次空间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沙尘暴灾害发生频次与大风日数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因此,大风发生频率越高的地区,沙尘暴灾害可能发生的风险越大。

风沙流是由于大量沙尘物质被卷起形成的携沙气流,其危险性主要体现在强度的大小。风沙流强度实际上反映了沙尘暴灾害发生程度,沙尘暴灾害造成的灾情损失往往也与发生程度成正比。因此,对于沙尘暴灾害多发区而言,强和特强沙尘暴灾害发生频次越多,造成的灾情损失越严重,沙尘暴灾害的风险也越大。目前,用于描述沙尘暴灾害发生程度的指标有两类,一类是按瞬时风速和能见度作为判定标准的沙尘暴强度指标[74-75],另一类是以沙尘含量作为判定标准的沙尘暴强度指标[76],从两者之间关系看,沙尘浓度实际上是对沙尘暴灾害能见度的定量描述。

2.2 孕灾环境的稳定性构成

孕灾环境的稳定性是指沙尘暴灾害形成或影响区域环境要素及其变化特征,包括地形地貌、植被(组成、结构、覆盖度)状况、土壤(结构、质地、含水量、侵蚀程度、表面粗糙度)状况等因素。因此,这些因素的差异决定了区域孕灾环境稳定性的强弱及对沙尘暴灾害可能发生风险的影响程度。

从大地貌分布看,我国北方地区地貌类型多为高原、盆地,地形开阔,来自西伯利亚—蒙古高压区的冷空气可以长驱直入,使这些地区成为我国沙尘暴灾害多发区、频发区[41-42]。不同地形地貌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沙尘暴灾害发生频率的差异。有关研究表明[77],不同地形地貌沙尘暴灾害发生频率大小依次为:沙漠和沙地及其边缘>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可见不同地形地貌沙尘暴灾害发生风险具有一定的差异。

植被状况的稳定性主要体现在植被覆盖度对沙尘暴灾害发生风险的影响。有关研究成果显示[78-79],春季和上年夏季植被覆盖度与沙尘暴发生日数和持续时间呈负相关,植被覆盖的年季变化是造成我国西部地区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发生频次年季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植被覆盖程度越差的地区,沙尘暴灾害可能发生的风险越大。

土壤状况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土壤可蚀性和土壤湿度对沙尘暴灾害发生风险的影响。土壤可蚀性不仅与土壤颗粒粒径有关,而且与其质地密切相关。Chepil[80]通过风洞实验将土壤粒度的抗风蚀能力划分为三类,即粒径小于0.42 mm的高可蚀颗粒,粒径0.42~0.84 mm的半可蚀颗粒,粒径大于0.84 mm的不可蚀颗粒。不同质地的土壤可蚀性大小依次为:沙质>砾质>壤质>粘质[81]。土壤可蚀性直接影响土壤风蚀状况,土壤风蚀严重的地区往往是沙尘暴灾害多发、频发的主要区域。因此,土壤越易侵蚀的地区,土壤风蚀越严重,沙尘暴灾害可能发生的风险越大。

关于土壤湿度对沙尘暴灾害发生风险的影响,有关研究认为[82-83],土壤水分与沙尘暴灾害发生频次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但在一定土壤水分含量范围内,沙尘暴灾害的发生并不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而发生明显变化,只有当土壤水分低于一定程度时,才随着土壤水分的降低而增加,即土壤水分有明显的阈值反应,且不同地区的阈值上限存在差异,阈值越高的地区,抵御沙尘暴灾害风险的能力越强。

2.3 承灾体的脆弱性构成

承灾体的脆弱性是指沙尘暴灾害对其发生区或影响区存在的社会经济系统造成的伤害或损失程度,主要包括人口、经济状况、交通设施、农业生产、牧业生产、工业生产等方面的损失程度。这些承灾体的脆弱性大小综合反映了沙尘暴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

与其他自然灾害一样,人类也是沙尘暴灾害最主要的承灾体。其脆弱性的大小主要体现在区域人口分布的多少,即人口密度。人口密度越高的地区,受沙尘暴灾害影响的人口越多,造成死亡的几率越高,沙尘暴灾害风险程度也越高。

经济状况的脆弱性大小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达程度。经济状况越好的地区,沙尘暴灾害造成的破坏越严重,由此产生的可能经济损失越大,沙尘暴灾害风险程度也越高。

农作物或经济作物是农业生产方面主要的沙尘暴灾害承灾体。往往一般的沙尘暴灾害就会造成农作物或经济作物较大的损失,特强沙尘暴灾害常常造成农作物或经济作物绝产绝收,直接经济损失巨大。其脆弱性的大小主要体现在区域农作物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沙尘暴灾害多发区农作物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越大的地区,灾情损失的风险程度越高。

牲畜作为牧业生产方面主要的沙尘暴灾害承灾体,与沙尘暴灾害发生区或影响区是我国传统的牧业区或农牧交错区有关。其脆弱性的大小主要体现在区域牲畜分布的多少,即牲畜密度。牲畜密度越大的地区,受沙尘暴灾害的影响造成的牲畜死亡几率越高,可能的经济损失也越严重,灾情损失的风险程度也越高。

沙尘暴灾害对交通设施、工业生产的影响,由于空间定量化比较困难,其脆弱性尚无法准确研究。

3 沙尘暴灾害风险评估指标构建

沙尘暴灾害风险评估指标的构建既要考虑继承性和系统性原则,又要考虑可操作性和简单性原则。继承性和系统性原则就是充分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尽可能包括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的稳定性和承灾体的脆弱性各类指标;可操作性和简单性原则就是能够全面反映沙尘暴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布,各类指标数据易于获取,便于指导沙尘暴灾害应急工作。基于以上原则,根据上述沙尘暴灾害风险构成的分析结果,笔者提出以下指标作为沙尘暴灾害风险评估的主要指标。

3.1 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指标

根据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构成特点,选择沙尘暴灾害频次、沙尘暴灾害强度和大风日数作为致灾因子危险性的评估指标。

3.1.1 沙尘暴灾害频次

沙尘暴灾害频次实际上反映了区域过去一定时间范围内沙尘暴灾害发生概率,发生概率越大,沙尘暴灾害发生的危险性也越大。有关研究表明[84-85],近50年沙尘暴灾害发生频次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根据沙尘暴灾害发生频次的多少,可将沙尘暴发生区划分为影响区、易发区、多发区和高频区4个区域。可见沙尘暴灾害频次能够反映不同区域沙尘暴灾害的危险性大小。

3.1.2 沙尘暴灾害强度

沙尘暴灾害强度往往与灾情损失具有直接关系,根据灾情损失统计,沙尘暴灾害强度越大,造成的经济损失越严重。因此,致灾因子中,沙尘暴灾害强度能够全面反映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可作为沙尘暴灾害危险性的主要评估指标。

3.1.3 大风日数

由于大风日数与沙尘暴灾害发生频次具有明显正相关关系,因此大风日数对区域沙尘暴灾害发生的危险性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大风并不是沙尘暴灾害发生的充分条件,如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沙尘暴灾害发生的高频区,但却是大风日数分布的低值区[73]。因而大风日数可以作为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的辅助指标,应与其他指标共同应用。

3.2 孕灾环境的稳定性指标

根据孕灾环境的稳定性构成特点,选择植被覆盖度、土壤湿度、土壤可蚀性、土壤风蚀模数和土壤风蚀强度作为孕灾环境稳定性的评估指标。

3.2.1 植被覆盖度

植被覆盖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土壤风蚀强度,进而影响到沙尘暴灾害发生强度。风洞实验表明,在实验风速12.7 m/s的条件下,随着植被覆盖度降低,土壤风蚀量具有明显的指数递增关系[86-88]。因此,植被覆盖度可作为孕灾环境稳定性的重要评估指标。

3.2.2 土壤湿度

与植被覆盖度类似,土壤湿度也主要对土壤风蚀强度产生影响。风洞实验表明,风沙土含水率越大,风蚀量越小。在任何大于临界风蚀风速的条件下,风沙土的风蚀量随含水率的增加呈二次幂函数减少[86,89-90]。因此,土壤湿度也是孕灾环境稳定性的重要评估指标。

3.2.3 土壤可蚀性

孕灾因子中,土壤可蚀性也主要对土壤风蚀强度产生影响。据研究,粒径在0.08~0.40 mm的易蚀范围内,风蚀量随粒径的增加呈二次幂函数减少[91]。董治宝等研究认为[92],风成沙的风蚀可蚀性随粒度的变化服从分段函数,0.09 mm粒径者最易被风蚀,在相当粒径的条件下,混合沙粒较均匀粒径者易风蚀。因此,土壤可蚀性也应作为孕灾环境稳定性的重要评估指标。

3.2.4 土壤风蚀模数

土壤风蚀实际上是风力、植被覆盖、土壤湿度及土壤可蚀性等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孕灾因子中,土壤风蚀模数更能够真实反映孕灾环境的稳定性,可作为沙尘暴灾害发生风险的主要评估指标。但由于土壤风蚀过程的复杂性,目前还没有公认的土壤风蚀模数估算模型。

3.2.5 土壤风蚀强度

土壤风蚀强度与土壤风蚀模数相似,也是反映沙尘暴灾害发生风险的主要指标,但并不是直接获得定量数值,而是通过植被覆盖、土壤质地等指标综合评价间接获得区域风蚀状况及程度[93]。在无法准确获取土壤风蚀模数的情况下,土壤风蚀强度指标对于评估孕灾环境的稳定性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3.3 承灾体的脆弱性指标

根据沙尘暴灾害承灾体的脆弱性构成特点,选择人口密度、地均GDP、耕地面积比、牲畜密度和灾情损失作为承灾体脆弱性的评估指标。

3.3.1 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反映了区域人口分布程度。与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不同,沙尘暴灾害致死率较低,但受影响人口范围较大,特别是北方大中城市居民,每年春季常常身受沙尘暴造成的空气污染之苦。因此,人口密度应作为承灾体脆弱性的主要评估指标。

3.3.2 地均GDP

地均GDP反映了单位面积上的财富聚集水平。对于沙尘暴灾害多发区而言,地均GDP越高,沙尘暴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大。因此,地均GDP是沙尘暴灾害承灾体脆弱性的重要评估指标。

3.3.3 耕地面积比

耕地面积比反映了区域耕地面积的比重。沙尘暴灾害多发区耕地面积比重越大的区域,受到沙尘暴灾害影响的几率越高,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大。因此,耕地面积比是沙尘暴灾害农业方面承灾体脆弱性的重要评估指标。

3.3.4 牲畜密度

牲畜密度反映了区域牲畜数量的多少。沙尘暴灾害多发区牲畜数量越多的地区,受大风和冻害的影响,致死率越高,经济损失也越重。因此,牲畜密度是沙尘暴灾害牧业方面承灾体脆弱性的重要评估指标。

3.3.5 灾情损失

灾情损失定量描述了沙尘暴灾害造成的损害程度,直接反映了区域的脆弱性,因此是承灾体脆弱性的主要评估指标。灾情损失需要收集多年历史资料,才能对区域的脆弱性做出准确评估。但由于统计标准不同,灾情损失往往相差很大,使该指标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4 结语

沙尘暴灾害产生的大量粉尘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这方面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科学界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但沙尘暴灾害风险性评估的成果还不多见[64-65]。本文从国家沙尘暴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考虑到编制北方沙尘暴灾害多发区风险评估与区划图的需要,按照继承性、系统性、简单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提出了一套沙尘暴灾害风险评估指标。由于影响沙尘暴灾害风险的因素过多,本文的一些观点和认识难免有不妥和片面之处,但希望能够对沙尘暴灾害风险评估研究方面有所裨益。

[1] 钱正安,胡隐樵,龚乃虎,等.“93.5.5”特强沙尘暴调查报告及其分析[C]//方宗义.中国沙尘暴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37-43.

[2] 王式功,杨民,祁斌,等.甘肃河西沙尘暴对兰州空气污染的影响[J].中国沙漠,1999,19(4):354-358.

[3] 张国勋,吴意跃,钱天鸣,等.北方沙尘暴对杭州大气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0,12(S0):49-50.

[4] 王玮,王英,苏红梅,等.北京市沙尘暴天气大气气溶胶酸度和酸化缓冲能力[J].环境科学,2001,22(5):25-28.

[5] 胡克,吴东辉,杨德明,等.远源沙尘暴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的初步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2001,31(2):176-179.

[6] Genthon C.Simulations of desert dust and sea salt aerosols in Antarctica with a general model of the atmosphere[J].Tellus,1993,44B:371-389.

[7] Joussaume S.Paleoclimatic trancers:An investigation using an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under ice age conditions.1.Desert dust[J].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1993,98:2767-2805.

[8] Goudie A S,Middleton N J.Saharan dust storms:nature and consequences[J].Earth Science Reviews,2001,56:179-204.

[9] Gruber N,Sarmiento J L.Global patterns of marine nitrogen fix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J].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1997,11:235-266.

[10] Martin J H,Fitzwater S E.Iron deficiency limits phytoplankton growth in the northeast Pacific subarctic[J].Nature,1988,331:341-343.

[11] Martin J H.Testing the iron hypothesis in ecosystems of the equatorial Pacific Ocean[J].Nature,1994,371:123-129.

[12] Jiclells T D,Dorling S,Deuser W G,et al.Air-borne dust fluxes to a deep water sediment trap in the Sargasso Sea[J].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1998,12:311-320.

[13] Zhuang G S,Duce R A,Kester D R.The dissolution of atmospheric iron in surface seawater of the open ocean[J].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1990,95(C9):16207-16216.

[14] Zhuang G S,Yi Z,Duce R A,et al.Link between iron and sulfur cycles suggested by detection of iron(Ⅱ)in remote marine aerosols[J].Nature,1992,355(6360):537-539.

[15] Pyke K.Aolian dust and dust deposits[M].London:Academic Press,1987:113-126.

[16] 张小曳.亚洲粉尘的源区分布、释放、输送、沉降与黄土堆积[J].第四纪研究,2001,21(1):29-39.

[17] Zhang X Y,Arimoto R,An Z S.Dust emission from Chinese desert sources linked to variations in atmospheric circulation[J].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1997,102:28041-28047.

[18] Arimoto R,Duce R A,Ray B J,et al.Relationship among aerosol constituents from Asia and the North Pacific during PEM-West[J].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1996,101(D1):2011-2023.

[19] 顾静,周杰,赵景波.西北地区不同等级沙尘暴的空间分布与防治[J].灾害学,2008,23(1):27-31.

[20] 费杰,胡化凯,张志辉,等.1860-1898年北京沙尘天气研究——基于《翁同龢日记》[J].灾害学,2009,24(3):116-120.

[21] 夏训诚,杨根生.中国西北地区沙尘暴灾害及防治[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6.

[22] 赵性存.西北地区是我国沙尘暴的多发区[C]//方宗义.中国沙尘暴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27-30.

[23] 王式功,董光荣,陈惠忠,等.沙尘暴研究的进展[J].中国沙漠,2000,20(4):349-356.

[24] 邱新法,曾燕,缪启龙.我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源地和移动路径[J].地理学报,2001,56(3):316-322.

[25] 张德二.历史时期“雨土”现象剖析[J].科学通报,1982,(5):294-297.

[26] 张德二.我国历史时期以来降尘的天气气候学初步分析[J].中国科学,1984,24(3):278-288.

[27] 张德二,陆风.我国北方的冬季沙尘暴[J].第四纪研究,1999,19(5):441-447.

[28] 张德二,孙霞.我国历史时期降尘记录南界的变动及其对北方干旱气候的推断[J].第四纪研究,2001,21(1):1-7.

[29] 杨东贞,房秀梅,李兴生,等.我国北方沙尘暴变化趋势的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1998,9(3):352-358.

[30] 梁凤荣.青藏高原沙尘暴天气的气候分析[C]//方宗义.中国沙尘暴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16-21.

[31] 史培军,张宏,王平,等.我国沙尘暴灾害及其研究进展与展望[J].自然灾害学报,2000,9(3):71-77.

[32] 王式功,杨德保,周玉素,等.我国西北地区“94.4”沙尘暴成因探讨[J].中国沙漠,1995,15(4):332-338.

[33] 于长水,王静爱,史培军,等.沙尘暴中的能量反馈[J].灾害学,2008,23(4):1-5.

[34] 高维英,李明,杜继稳,等.2006年中国北方一次强沙尘暴天气的环流模式分析[J].2009,24(1):58-63.

[35] 胡隐樵,光田宁.强沙尘暴微气象特征和局地触发机制[J].大气科学,1997,5:581-589.

[36] 刘景涛,郑明倩.华北北部黑风暴的气候学特征[J].气象,1998,24(2):39-44.

[37] 胡金明,崔海亭,唐志尧.中国沙尘暴时空特征及人类活动对其发展趋势的影响[J].自然灾害学报,1999,8(4):49-56.

[38] 邹旭恺,王守荣,陆均天,等.气候异常对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影响及其对策[J].地理学报,2000,55(S0):169-176.

[39] Joseph P V,Raipal D K,Deka S N.“Andhi”,the convective dust storms of Northwest India[J].Mausam,1980,31:431-442.

[40] Mcnaughton D L.Possible connection between anomalous anticyclones and sandstorms[J].Weather,1987,42(1):8-13.

[41] 申元村,杨勤业,景可,等.中国的沙暴、尘暴及其防治[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0,14(3):11-14.

[42] 王革丽,吕达仁,尤莉.浑善达克沙地沙尘暴气候特征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2,7(4):433-439.

[43] 杨根生.中国西北地区黑风暴与农业减灾措施[J].中国沙漠,1996,16(2):97-104.

[44] 张立功,薛万,许孝霞.西北沙尘暴的成因探讨和防治对策[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7,(1):14-23.

[45] Zhang D E.Synoptic-climatic studies of dust fall in China since the historic times[J].Scientia Sinica,1984,27(8):825-836.

[46] 刘东生.黄土与环境[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47] 张小曳,沈志宝,张光宇,等.青藏高原远源西风粉尘与黄土堆积[J].中国科学(D辑),1996,26(2):147-154.

[48] 张小曳,张光宇,朱光华,等.中国源区粉尘的元素示踪[J].中国科学(D辑),1996,26(5):423-430.

[49] Zhang X Y,Arimoto R,An Z S,et al.Atmospheric trace elements over source regions for Chinese dust:Concentrations,sources and atmospheric deposition on the Loess Plateau[J].Atmospheric Environment,1993,27A(13):2051-2067.

[50] Zhang X Y,Arimoto R,An Z S.Late quaternary records of the atmospheric input of eolian dust to the center of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J].Quaternary Research,1994,41:35-43.

[51] Zhang X Y,Arimoto R,Zhang D,et al.Atmospheric transport of wind-blown mineral particles in dust storm over northwestern China[J].Science geology Sinica(supplementary issue),1995,(1):135-151.

[52] Zhang X Y,Shen Z B,Zhang G Y,et al.Remote mineral aerosol in westerlies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to the Chinese Loess[J].Science in China(series D),1996,39(1):67-76.

[53] Zhang X Y,Zhang G Y,Zhu G H,et al.Elemental tracers for Chinese source dust[J].Science in China(series D),1996,39(5):512-521.

[54] Zhang X Y,Arimoto R,Zhu G H,et al.Concentration size-distribution and deposition of mineral aerosol over Chinese desert regions[J].Tellus,1998,50B(4):317-331.

[55] Zhang X Y,Arimoto R,An Z S.Glacial and interglacial patterns for Asian dust transport[J].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1999,18:811-819.

[56] Zhang X Y,Arimoto R,An Z S.Atmospheric dust loading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rapid oscillations of the Asian winter monsoon climate:two 250-kyrloess records[J].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2002,202:637-643.

[57] Xuan J,Sokolik I N.Characterization of sources and emission rates of mineral dust in Northern China[J].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2,36:4863-4876.

[58] Sun J M.Provenance of loess material and formation of loess deposits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J].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2002,203:845-859.

[59] Wang G.X,Tuo W Q,Du M Y.Flux and composition of winderoded dust from different landscapes of an arid inland river basin in north-western China[J].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2004,58:373–385.

[60] 岳乐平,杨利荣,李智佩,等.西北地区干枯湖床沉积粒度组成与东亚沙尘天气[J].沉积学报,2004,22(2):325-331.

[61] 岳乐平,杨利荣,李智佩,等.阿拉善高原干涸湖床沉积物与华北地区沙尘暴[J].第四纪研究,2004,24(3):311-317.

[62] 张兴赢,庄国顺,袁蕙.北京沙尘暴的干盐湖盐渍土源——单颗粒物分析和XPS表面结构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04,24(5):533-537.

[63] 王涛,陈广庭,钱正安,等.中国北方沙尘暴现状及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5:343-348.

[64] 王静爱,徐伟,史培军,等.2000年中国风沙灾害的时空格局与危险性评价[J].自然灾害学报,2001,10(4):1-7.

[65] 马育军,王静爱,李小雁.宁夏中北部沙尘灾害潜在风险区域对比评价[J].自然灾害学报,2007,16(5):1-8.

[66] 史培军.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南京大学学报,1991,(1):37-42.

[67] 史培军.再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自然灾害学报,1996,5(4):6-17.

[68] 史培军.三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自然灾害学报,2002,11(3):1-9.

[69] 史培军.四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自然灾害学报,2005,14(6):1-7.

[70] 葛全胜,邹铭,郑景云,等.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初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71] 刘燕华,葛全胜,吴文祥,等.风险管理—新世纪的挑战[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

[72] 陈伟柯,黄艳敏.工程风险与工程保险[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73] 范一大,史培军,朱爱军,等.中国北方沙尘暴与气候因素关系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6,15(5):12-18.

[74] 钱正安,贺慧霞,瞿章,等.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的分级标准和个例谱及其统计特征[C]//方宗义.中国沙尘暴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1-10.

[75] 钱正安,蔡英,刘景涛,等.中国北方沙尘暴研究的若干进展[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S0):1-8.

[76] 牛生杰,孙继明.贺兰山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特征研究[J].高原气象,2001,20(3):298-301.

[77] 张继权,李宁.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与管理的数量化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8] 范一大,史培军,周涛,等.中国北方沙尘灾害影响因子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07,22(4):350-356.

[79] 徐兴奎,陈红.中国西部地区地表植被覆盖和积雪覆盖变化对沙尘天气的影响[J].科学通报,2006,51(6):707-714.

[80] Chepil W S.Dynamics of wind erosion:Initiation of soil movement by wind I.Soil structure[J].Soil Science,1952,75:473-483.

[81] 朱震达,陈广庭.中国土地沙质荒漠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82] 李宁,顾卫,史培军,等.沙尘暴评估中土壤含水量概率模型研究——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为例[J].自然灾害学报,2005,14(2):10-15.

[83] 李宁,杜子璇,刘忠阳,等.沙尘暴发生过程中的风速和土壤湿度变化[J].自然灾害学报,2006,15(6):28-32.

[84] 周自江.近45年中国扬沙和沙尘暴天气[J].第四纪研究,2001,21(1):9-17.

[85] 周自江,王锡稳,牛若芸.近47年中国沙尘暴气候特征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2002,13(2):193-200.

[86] 胡孟春,刘玉章,乌兰,等.科尔沁沙地土壤风蚀的风洞实验研究[J].中国沙漠,1991,11(1):22-29.

[87] 董治宝,陈渭南,李振山,等.植被对土壤风蚀影响作用的实验研究[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6,2(2):1-8.

[88] 董治宝,陈渭南,董光荣,等.植被对风沙土风蚀作用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1996,6(4):437-443.

[89] 陈渭南.蒙陕接壤区土壤母质风蚀实验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1991,5(1):33-40.

[90] 刘玉璋,董光荣,李长治.影响土壤风蚀主要因素的风洞实验研究[J].中国沙漠,1992,12(4):41-48.

[91] Bagnold R A.The physics of blown sand and desert dunes[M].London:Methuen,1941.

[92] 董治宝,李振山.风成沙粒度特征对其风蚀可蚀性的影响[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8,4(4):1-5.

[93] 国家林业局.中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图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灾体风蚀沙尘暴
延怀盆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风蚀物特征
定格在时光中的沙尘暴
土壤风蚀可蚀性研究进展评述
基于三元链式传递结构的区域旱灾实际风险综合防范机制分析*
可怕的沙尘暴
灾害脆弱性相关概念探讨
近50年新疆地区风蚀气候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秦王川灌区种植春小麦与披碱草对耕地风蚀的影响差异
天外来客:火星沙尘暴
潖江蓄洪区洪灾承灾体脆弱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