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存在焦虑症状儿童自我意识及行为问题研究

2011-01-25黄广文苏林雁苏巧荣耿耀国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3期
关键词:检出率障碍因子

黄广文 苏林雁 苏巧荣 刘 军 耿耀国 李 飞

1.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湖南长沙 410008;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11;3.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心理学系,浙江绍兴312000;4.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理科,广东广州510011;5.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河南郑州 450001;6.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理科,湖南长沙 410008

焦虑障碍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以过分焦虑、担心、害怕为主要体验,存在相应的认知改变、行为改变和躯体症状。苏林雁[1]报道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为10%~15%,早期有焦虑病史者在青少年和成年早期发生重性抑郁障碍的风险增高,因此早期干预至关重要。为了解存在焦虑症状儿童的自我意识及行为问题,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笔者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2004年4~6月长沙市某小学2~6年级的全体在校学生395人,调查年龄为7~13岁,平均(9.97±1.60)岁;男201人,女185人。有效样本386人,有效应答率为97.7%。

1.2 方法

由家长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及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conners parent symptoms questionnaire,PSQ)[2]。前者包括儿童姓名、性别、年龄等一般人口学资料,儿童所在班级、父母职业和文化程度。后者包含有48个条目,归纳为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焦虑5个因子和多动指数,适用于3~17岁儿童。由父母根据儿童情况如实填写。采用四级评分法(0,1,2,3),得分越高,表明父母认为孩子存在的问题越严重。儿童有焦虑症状判定参照苏林雁等[3]修订的中国城市常模,焦虑因子得分大于正常值范围(2SD)为存在焦虑症状。

儿童填写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iers-harris 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PHCSS)[2],包含 80个项目,分为“行为、智力与在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6个分量表,适用于8~16岁儿童。分量表得分越低,表明儿童在该方面对自己的评价越低;总分越低,表明儿童自我意识越低。对于2年级的学生,考虑到问卷中的生词过多或答卷项目理解有些困难,采取参加研究者或协助研究者允许学生提问后作答的方式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包处理数据,进行t检验、x2检验与Wilcoxon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有焦虑症状儿童的检出率

本次调查386例儿童,其中男201例,女185例,有焦虑症状99人,焦虑症状检出率为25.65%。其中男性儿童焦虑症状检出率26.87%(54/201),女性儿童24.32%(45/1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26,P>0.05)。对照组:为同班级中与有焦虑症状儿童相邻的下一学号(并不一定是紧相邻的前后学号,主要要求与有焦虑症状儿童年龄、性别相同),其中男54例,女45例,排除了有焦虑症状的学生。

2.2 有焦虑症状儿童与对照组儿童PHCSS及PSQ评分比较

有焦虑症状儿童自我意识水平低于对照组儿童,其中PHCSS行为、焦虑、合群分量表评分及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t=-4.228~-2.368,P<0.05)。见表1。有焦虑症状儿童PSQ各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t=3.355~5.364,P<0.01)。见表2。

表1 两组儿童PHCSS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儿童PHCSS评分比较(±s)

PHCSS 焦虑症状组 对照组 t P(n=99) (n=99)行为 12.18±2.78 13.27±2.25 -3.034 <0.05智力与学校 9.89±3.50 10.81±3.22 -1.921 >0.05躯体外貌 7.03±3.19 7.47±3.27 -0.967 >0.05焦虑 8.34±2.86 9.97±2.54 -4.228 <0.05合群 8.14±2.37 8.86±1.86 -2.368 <0.05幸福与满足 7.44±1.72 7.56±1.69 -0.460 >0.05总分 53.03±12.29 57.94±11.15 -2.943 <0.05

表2 两组儿童PSQ各因子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儿童PSQ各因子评分比较(±s)

注:不包括焦虑因子,以下同

PSQ 焦虑症状组 对照组 t P(n=99) (n=99)品行问题 7.81±4.87 4.86±4.53 4.411 <0.05学习问题 3.65±2.17 2.18±1.64 5.364 <0.05心身障碍 1.69±1.84 0.86±1.62 3.355 <0.05冲动-多动 3.31±2.00 2.24±1.99 3.777 <0.05

2.3 男性有焦虑症状儿童与对照组儿童PHCSS及PSQ评分比较

男性有焦虑症状儿童自我意识水平低于对照组儿童,其中PHCSS焦虑分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t=-2.982,P<0.01)。见表3。经正态性检验,Shapiro-Wilk检验 (W检验)显示,两组男性儿童PSQ各因子评分不服从正态分布(P<0.01),故采用秩和检验。结果显示,男性有焦虑症状儿童PSQ各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Z=-4.647~-3.345,P<0.01)。见表4。

表3 两组男性儿童PHCSS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男性儿童PHCSS评分比较(±s)

PHCSS 焦虑症状组 对照组 t P(n=54) (n=54)行为 11.93±2.86 12.83±2.46 -1.766 >0.05智力与学校 9.96±3.26 10.52±3.40 -0.868 >0.05躯体外貌 7.07±3.06 7.26±3.56 -0.290 >0.05焦虑 8.80±2.70 10.30±2.52 -2.982 <0.05合群 8.00±2.59 8.78±1.96 -1.759 >0.05幸福与满足 7.63±1.69 7.37±1.67 0.802 >0.05总分 53.39±11.56 57.06±11.74 -1.636 >0.05

表4 两组男性儿童PSQ各因子评分比较

2.4 女性有焦虑症状儿童与对照组儿童PHCSS及PSQ评分比较

女性有焦虑症状儿童自我意识水平低于对照组儿童,其中PHCSS行为、焦虑分量表及总分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t=-3.047~-2.547,P< 0.05)。见表 5。经正态性检验,Shapiro-Wilk检验(W检验)显示,两组女性儿童PSQ各因子评分不服从正态分布(P<0.01),故采用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女性有焦虑症状儿童PSQ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Z=-3.228~-2.290,P<0.05)。见表6。

表5 女性两组儿童PHCSS评分比较(±s)

表5 女性两组儿童PHCSS评分比较(±s)

PHCSS 焦虑症状组 对照组 t P(n=45) (n=45)行为 12.49±2.68 13.80±1.87 -2.696 <0.05智力与学校 9.80±3.82 11.16±3.00 -1.873 >0.05躯体外貌 6.98±3.38 7.73±2.90 -1.137 >0.05焦虑 7.80±2.99 9.58±2.53 -3.047 <0.05合群 8.31±2.10 8.96±1.74 -1.584 >0.05幸福与满足 7.22±1.74 7.78±1.69 -1.534 >0.05总分 52.60±13.23 59.00±10.44 -2.547 <0.05

表6 女性两组儿童PSQ各因子评分比较

3 讨论

调查长沙市某小学386例7~13岁儿童,有焦虑症状的检出率为25.65%,其中男性儿童为26.87%,女性儿童为24.32%。儿童有焦虑症状的检出率高于有关报道,显示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为10%~15%[1],张晓庆等[4]使用DSM-Ⅳ配套的症状诊断量表进行调查,儿童焦虑障碍患病率为14.4%;周惠清等[5]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调查显示4~6年级小学生中有焦虑性情绪倾向为18.74%,这种差异可能与样本来源及儿童焦虑症状的判定标准不同有关,需进一步研究。调查显示,儿童有焦虑症状的检出率与国内王凯等[6](2001年)、苏林雁等[7](2003年)对长沙市小学生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进行调查,筛查阳性率分别为26.70%及24.18%基本一致,显示出儿童自评存在的焦虑性情绪障碍与父母评价儿童存在的焦虑症状具有一致性,说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自我意识也译作自我概念,是个体对于自身心身状况和价值的认识及评价。良好的自我概念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目标、完善人格特征的重要保证。自我概念决定着个体对经验的解释及经验对个体的意义,最重要的是在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中个体所获得的内在的持续感和统一感,构成了个体最基本的特征,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体的种种行为表现[8]。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性别男女,存在焦虑症状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儿童,提示焦虑症状对儿童的学业、情绪、行为造成不良影响,使儿童自我意识降低,与苏林雁[7]等的相关研究相似。这样的儿童自我评价低,自尊心下降,往往认为自己在各方面都不如别人,自信心不足,自我贬低或自暴自弃,出现消极态度和退缩行为。故而,对儿童焦虑倾向的预防和干预,应不仅仅局限于焦虑本身,还应同时关注儿童的自我意识,注重保护和促进儿童形成积极合理的自我意识,从而有效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研究结果亦显示,无论性别男女,存在焦虑症状儿童PSQ的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儿童。显示出家长对存在焦虑症状的儿童在品行、学习、冲动攻击,逆反对抗等方面报道更多的问题。与苏林雁[7]等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评定,焦虑组学校情况得分低于非焦虑组;行为问题不仅退缩、躯体主诉高于非焦虑组,而且注意问题、攻击和违纪行为也高于非焦虑组相似,这说明存在焦虑症状儿童的行为问题亦为突出,应该予以关注。

本研究结果显示,存在焦虑症状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低,行为问题突出。Otto等[9]发现儿童时期起病的焦虑障碍将预示成年期焦虑和抑郁的发生,并引起社交和工作能力的严重损害。Bittner等[10]研究认为,儿童期的焦虑障碍是青少年期各种精神障碍的前兆,关注儿童的焦虑症状的发生,更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的健康成长,说明关注该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1] 苏林雁.儿童焦虑障碍与抑郁障碍的关系[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7,33(1):63-65.

[2]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52-53,306-307.

[3] 苏林雁,李雪荣,黄春香,等.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的中国城市常模[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9(4):241-244.

[4] 张晓庆,王克明,韦邦贵,等.合肥市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18(10):726-729.

[5] 周惠清,李定国,宋艳艳,等. 全国城市中小学生焦虑情绪流行病学调查[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27(11):1379-1388.

[6] 王凯,宋平,李丽红,等.长沙市206名7~10岁儿童焦虑障碍的特点[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3):352-354.

[7] 苏林雁,殷青云,王凯,等.长沙市小学生焦虑障碍现状调查[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29(5):330-333.

[8] 黄广文,苏林雁,苏巧荣,等.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的自我意识及家庭环境因素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6,32(5):403-406.

[9] Otto MW, Pollack MH, Maki KM, et al.Childhood history of anxiety disorders among adults with social phobia: rates, correlates, and comparisons with patients with panic disorders[J].Depress Anxiety, 2001, 14(4): 209-213.

[10] Bittner A, Eqqer HL, Erkanli A, et al.What do childhood anxiety disorders predict? [J].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 2007, 48(12): 1157-1159.

猜你喜欢

检出率障碍因子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跨越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