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对脐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

2011-01-25广州医学院附属广佛医院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影像中心广东佛山528281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1年3期
关键词:串珠脐部前壁

广州医学院附属广佛医院(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影像中心(广东 佛山 528281)

顾瑞基 范真真 罗 东 覃志颖

脐尿管是一从膀胱前穹窿到脐的管状结构,为泄殖腔与胚胎尿囊等退化组织的残留,出生前管状结构一般会消失退化成无功能纤维条索,长约2-15cm。出生后若不闭合,未闭脐尿管与膀胱相通而造成尿液逆流、感染及尿酸盐类沉积,而产生脐尿管结石。以往检查方法受限,临床上报道病例较少,易与膀胱憩室合并结石或钙化相混淆。随现代螺旋CT高速发展,特别是螺旋CT多种后处理技术广泛应用,能更准确发现脐尿管结石,报道病例较前大幅增多。笔者回顾分析经我院16排螺旋CT扫描及多种后处理技术诊断的23例脐尿管结石CT表现特点,提高对脐尿管结石认识。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搜集、回顾分析近3年(2008年至2010年)经我院16排螺旋CT多种后处理技术诊断的23例膀胱脐尿管结石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共23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5例,年龄31-95岁,平均52岁。临床表现为尿急、尿痛6例,尿频4例,发热1例,无明显泌尿系症状12例,因其它原因就诊检查偶然发现,病史7天-10年。

1.2 检查方法 采用GE Light Speed 16排螺旋CT进行螺旋容积扫描,患者取仰卧位,头先进,扫描前1小时,饮水500-1000ml,待膀胱充盈尿急时上扫描床,扫描范围从脐上3cm至盆腔底部,扫描参数:120 kV,40mAs,层厚5mm,螺距1.375:1,将原始数据重建为1.25mm或0.625mm;增强扫描,对比剂为碘海醇(300mgI/m1)80-100ml,注射速率为3.0-4.0ml/s,分别于25-30s,65-80s,120-180s,肘静脉高压注射后立即扫描,均行两期或多期扫描。将平扫和增强扫描重建图像均传输到GE公司AW4.3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后行多平面重建,应用MPR技术(Multiple planar reformation),以获得多方位、多平面成像,通过从冠状位、矢状位和任意斜面观察,综合轴位和后处理多方位重建图像进行诊断。评价分析16排螺旋CT(MSCT)对脐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

结 果

图1、2脐尿管结石:多发结石呈串珠状骑跨膀胱前壁,大部分结石位于膀胱内,膀胱前壁局限性增厚.图2矢状面重建,结石悬挂于膀胱前壁,最大结石位于膀胱内. 图3、4脐尿管结石:结石位于脐尿管近膀胱段,结石悬挂于膀胱前壁,呈均匀高密度. 图5、6脐尿管结石:多发结石呈串珠状骑跨膀胱前壁,大部分结石位于膀胱内,膀胱前壁局限性增厚,图6为16排螺旋CT MPR斜面重建像,最大结石位于膀胱内.图7、8脐尿管结石:多发结石呈串珠状骑跨膀胱前壁,大部分结石位于膀胱内,膀胱前壁局限性增厚,最大结石位于膀胱内.图9、10脐尿管结石:单发小结石合并膀胱结石、膀胱炎及前列腺多发钙化.图11、12脐尿管结石:单发小结石,膀胱前壁局限性增厚,白箭头所示为矢状面重建退化脐尿管呈条索状与前腹壁脐部相连.

2.1 23例脐尿管结石中,多发结石17例,单发结石6例,结石发生部位在脐尿管与膀胱交界区10例,脐尿管近膀胱段5例,膀胱壁内及脐尿管近膀胱段8例,结石表现为小点状、类圆形或串珠状高密度影,边缘光整锐利,密度均匀,大小约1.1cm×1.5cm-0.2×0.3cm,结石的CT值均>300Hu;9例伴有前列腺钙化,4例伴有膀胱结石,3例伴有膀胱炎。20例因CT表现典型作出诊断,其余3例均系手术、病理证实。

2.2 CT表现 脐尿管结石位于膀胱顶壁前部腹中线或略偏向一侧,上缘一般低于脐部,结石呈小点状、类圆形或串珠状高密度影,边缘光整锐利,密度均匀,大多位于膀胱壁正中前方或膀胱内,膀胱前壁局限性增厚;部分多发结石骑跨膀胱前壁前后呈串珠状分布(见图1、2、5-8),最大结石多位于膀胱内;结石大小不一,大多数大小在0.2-1.0cm之间,有报道结石最大可大于2cm,CT值一般>300Hu,脐尿管环绕结石,壁稍增厚显示,部分病例可见条索状退化脐尿管影与脐部相连(见图12),增强扫描时无强化或轻度强化;膀胱受压一般不明显。

讨 论

3.1 脐尿管的解剖特点 脐尿管属腹膜外结构,是连结脐和膀胱间的管道,位于腹横筋膜和腹膜之间的Retzius间隙。胎儿在5周时,尿囊根部与泻殖腔相通,后泻殖腔又分化成直肠和腹侧的尿生殖窦,后者参与膀胱和尿道的形成。膀胱扩大时,与其顶端相连的尿囊退化为脐尿管。脐尿管一般出生前即应萎缩、完全闭塞、纤维化而形成脐中韧带;成人脐尿管略呈圆锥状,尖端止于脐部,底部位于膀胱顶壁前;一般长约2.0-15cm,直径约8-10mm,顶部直径约2mm,脐尿管腔不超过1mm[1-2]。脐尿管有时可闭塞不全,尤脐尿管下1/3段,有资料显示镜检证实约1/3脐尿管残余部与膀胱相通;因脐尿管下端与膀胱相通,膀胱充涨时尿液流入,膀胱排空时流出,尿液反复返流,易刺激产生脐尿管炎,加上脐尿管内壁上皮细胞脱落碎屑及尿酸盐类沉积等因素,而形成脐尿管结石[1-3]。

3.2 脐尿管结石的特征性CT表现 以往因检查设备受限,普通CT扫描层距层厚大及后处理功能缺乏,容积效应影响大,且脐尿管结石一般较细小,常误诊为膀胱憩室结石或钙化。虽大多数病例基本无明显特殊症状,误诊为膀胱憩室钙化或结石不会造成太大的不良后果,但脐尿管结石易合并感染,甚至伴发各种良恶性肿瘤,因而提高脐尿管结石的诊断认识仍是十分必要,尤其是年轻影像医生更要了解掌握脐尿管结石的诊断,避免误诊。我院自应用16排螺旋CT及其多种后处理技术后,对脐尿管结石的诊断得到明显提高,近年来发现的病例大幅增多。总结脐尿管结石的CT特征性表现如下:①部位:位于膀胱顶壁前部腹中线或略偏向一侧,上缘一般低于脐部,位置较特殊且固定,矢状面重建部分结石似固定悬挂于膀胱前壁,膀胱前壁局限性增厚;②形状:呈点状、条状或串珠状高密度影,也可见不规则形;最典型的表现是结石骑跨膀胱前壁前后呈串珠状分布(见图1、2、5-8);③大小约在0.2-1.0cm之间;大于1cm结石相对少见,最大结石多位于膀胱内或最靠近膀胱前壁。有时可见结石旁条索状增厚脐尿管影(见图12)。增强扫描,一般强化不明显。

3.3 鉴别诊断 脐尿管结石主要与膀胱结石及膀胱憩室结石或钙化鉴别。脐尿管结石位置特殊且固定,一般位于膀胱顶壁前部腹中线或略偏向一侧,上缘一般低于脐部,典型表现是骑跨膀胱前壁前后呈串珠状分布,矢状面重建部分结石似固定悬挂于膀胱前壁(见图2),位置不随体位改变。膀胱结石因重力作用,卧位CT扫描时结石沉于膀胱底部,位置且可随体位改变,而且膀胱结石一般较大,形状呈椭圆形、分层状,有助鉴别。至于膀胱憩室结石或钙化,其发生位置不固定,膀胱周壁均可发生,但膀胱前壁腹中线少见,两侧壁多发。憩室一般突出膀胱壁外,可见小囊状或较大囊状突出,囊状突出可见通过窄颈与膀胱相通,单发或多发,有时内见结石或钙化,大小可随膀胱充盈状况改变,常伴有膀胱炎。

综上,根据脐尿管结石的部位、形态、范围、密度及邻近组织结构关系等CT的特征性表现,结合多层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同时注意以上所述的鉴别诊断,可做出明确诊断。采用16排螺旋CT的容积数据采集及多种后处理技术的方法,CT图像解剖层次清晰,明显提高密度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在膀胱脐尿管结石的诊断中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值得推广学习。

1.周吉芝,居小兵,华立新,等. 脐尿管腺癌[J].罕少疾病杂, 2005,12,(1):20-22.

2.张华伟,张玉梅,郝洪涛,等.脐尿管病变的CT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 20(5):700-702.

3.殷薇薇,丛振杰,吴恩福等.脐尿管病变的CT诊断.[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39(12):1303-1307.

4.Thali-Schveb CM, Woodward PJ, Wagner BJ. Computed tomograghic appearrance of urachal adenoxcarcinomas: review of 25 cases[J]. Eur Radiol, 2005,15(2):79-84.

5.Milotic F, Fuckar Z, Gazdik M, et a1. Inflamed uraehal cyst containing calculi in an adult[J]. Clin Ultrasound, 2002, 30(4):253-255.

6.沈煜,朱选文. 脐尿管未闭畸型的诊治进展[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4, 24(4):24-26.

7.黎承杨, 林芝, 邓耀良, 等.成人脐尿管疾病7例分析[J].J Modem Urol,2005, 10(6):330-330.

8.姜玉波,李亚林.超声引导介入治疗脐尿管畸形并感染结石1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5, 21(4):600-600.

猜你喜欢

串珠脐部前壁
金刚石串珠绳曲面切石机的设计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探讨个体化干预模式在脐部敷贴法治疗小儿泄泻100例的应用价值
新生儿脐带暴露疗法的效果观察
简易金刚石串珠锯的设计
金刚石串珠绳锯研究现状综述
穿露脐装注意事项
串珠里藏着数学
经闭孔阴道前壁尿道悬吊术与自体阔筋膜悬吊术治疗张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比较
两种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对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