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2例子宫畸形HSG和MRI对照分析

2011-01-2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广东广州510405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1年3期
关键词:夹角肌层宫腔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广东 广州 510405)

林宜圣 王芳军 鲁琳 温凤媚 吕江

女性生殖道畸形中,子宫发育畸形较为常见。子宫畸型的类型与妊娠结局和围产期并发症直接相关[1,2]。因此正确诊断子宫畸型的类型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诊断子宫畸形的方法很多,其中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作为临床首选检查,诊断特异性较高[3]。但由于HSG仅显示生殖道内腔形态这一局限性,仍有部分子宫畸形不易鉴别。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可多参数、多切面显示子宫肌层、结合带和纵隔等结构,在子宫畸形的定性方面有独到的优势[4,5,7,8]。笔者观察了有完整HSG和MRI检查资料的22例患者的影像表现,对比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22例2009年6月-2011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育龄妇女,年龄21-39岁,平均28.3岁。所有患者均完成HSG和MRI两项检查。其中19例先行HSG检查,后行MRI检查;3例先行MRI检查,因需要检查输卵管情况再行HSG检查。

1.2 影像检查 HSG:所有病例均于经净后3-7天进行检查。病人取截石位,消毒铺巾后应用双腔子宫造影管置入宫腔,连接高压注射器进行造影。对于妇检或插窥阴器过程发现阴道或宫颈发育异常者,改为锥头连接注射器推注造影。若有阴道纵隔或双宫颈口等,则需双侧同时插管造影。

MRI:采用PHILIPS 1.5 T全身磁共振扫描仪,体部阵列线圈。检查序列包括矢状、冠状、轴位快速自旋回波(TSE)T2WI(TR/TE,5400ms/132ms,矩阵512×512)和快速小倾角成像(FLASH)2DT1WI(TR/TE,115ms/4.8ms,矩阵256×256),短时间反转恢复法(STIR)(TR/TE,2800ms/90ms,TI 2000ms,矩阵256×256)及

图1-3双子宫:HSG示双叶状子宫壁(图1)。MRI示双侧宫体具有各自独立的宫腔、完整的宫壁(图2、3)。图3-6完全纵隔子宫:HSG示宫腔中央纵行充盈缺损影(图4);MRI可见宫腔中央被低信号隔膜分隔(图5、6)。图7、8不完全纵隔子宫:HSG示宫底向下突的充盈缺损影,占据约2/3宫体高度,子宫腔呈“V”形,夹角<90°(图7);MRI脂肪抑制序列示子宫外形完整,宫底无凹陷,双侧宫腔中间为低信号间隔(图8)。图9、10双角子宫:HSG示子宫腔呈浅“V”形,夹角>90°(图9);MRI T2WI-TSE示宫底稍凹陷,双侧宫腔间隔可见肌层结构(图10)。 图11、12 不完全纵隔子宫HSG误诊为双角子宫:HSG所示双侧宫腔夹角亦较大(图11);MRI示子宫外形结构完整,宫腔中央为低信号间隔(图12)。 图13、14 残角子宫HSG误诊为单角子宫:HSG示子宫呈梭形(图13);MRI脂肪抑制序列示子宫残角存在,其内有高信号少量积液(图14)。 图15、16 完全纵隔子宫HSG误诊为双子宫:MRI示宫腔中央纵行低信号间隔,子宫外形完整(图15);HSG操作时可见2个宫颈口,导管交叉呈“X“形(图16)。FLASH-T1WI-脂肪抑制(FS)(TR /TE,155ms/4.8ms,矩阵256×256)。检查前患者常规憋尿。

表1 子宫畸形HSG和MRI诊断结果(例)

表2 HSG诊断子宫畸形分布

表3 子宫畸形MRI诊断分布饼图

1.3 分型标准 子宫畸形的分类及诊断标准:参照美国生殖学会(AFS,1988)分类方法和诊断标准[6]。

结 果

本组资料22例HSG和MRI诊断结果如表1。其中HSG和MRI检查诊断一致者18例(图1-10),符合率为81.8%。有2例HSG诊断2为双角子宫,MRI所示宫底无明显凹陷,双侧宫腔间隔无肌层信号,即不完全纵隔子宫(图11、12)。有1例HSG诊断为单角子宫,MRI检查发现有与宫腔不连通的残角存在(图13、14)。有1例HSG诊断为双子宫,MRI检查可见双侧宫腔位于完整的宫体肌层结构内,即完全纵隔子宫(图15、16)。

本组资料诊断子宫畸形情况分布,HSG诊断中以纵膈子宫最为常见,占36%(8/22),其次为双角子宫27%(6/22),其余单子宫为23%(5/22),双子宫14%(3/22);具体分布见表2。MRI诊断子宫畸形分布基本同HSG,其中MRI诊断一例残角子宫5%(1/22);具体分布见表3。

讨 论

子宫畸形是由于双侧副中肾管(苗勒氏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 发育停滞在不同阶段形成[7]。每年因不孕或自然流产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HSG检查的2000余患者中,约有90例发现子宫畸形,发生率较高,约4.3%。不同的子宫畸形类型其妊娠结局差异大,临床处理亦差别较大[1,2]。因此,子宫畸形类型诊断的准确与否,决定了对此类患者的临床干预是否真正使患者获益。

单角子宫形态结构简单,不易误诊;HSG表现为梭形宫腔、仅1侧宫角发育,该宫角向一侧偏屈并发出1条输卵管;MRI经不同切面观察,均仅见1个宫角,对应1条输卵管。双子宫HSG表现为:由2个梭形宫腔构成双叶状,似两个单角子宫向盆腔两侧偏屈,各发出一条输卵管(图1);两侧宫腔的发育程度可不同而显得不对称;少数合并双阴道(阴道纵隔)。双子宫MRI冠状位显示子宫呈2个完全分离的梭形结构(图2),轴位则呈类圆形的宫体、宫颈分离;两侧宫体均各有完整的肌层、内膜信号,各自的结合带显示清晰(图3)。完全纵隔子宫HSG表现为两个紧邻的宫腔,间隔以上宽下窄的带状充盈缺损影(图4);MRI冠状位则表现为宫壁形态正常,宫腔内可见纵行带状低信号分隔;间隔组织无肌层结构(图5、6)。不完全纵隔子宫(图7)和双角子宫(图9、10)HSG均表现为双侧宫腔呈“V”形,但后者2个宫腔夹角相对较大;两者的MRI鉴别点主要为:①不完全纵隔子宫的宫底浆膜面不凹陷,双角子宫宫底明显凹陷;②不完全纵隔子宫中央间隔组织无肌层信号,而双角子宫则有肌层信号。

本组22例病例中,HSG检查时2个不完全纵隔子宫误诊为双角子宫,其两侧宫腔夹角均>90°,较难与双角子宫鉴别。通过对照HSG和MRI表现,本组4例双角子宫和6例不完全纵隔子宫中,两侧宫腔夹角<90°者,HSG诊断为不完全纵隔子宫诊断准确;两侧宫腔夹角>120°者,HSG诊断为双角子宫诊断准确;而两侧宫腔夹角为90°-120°者(图11、12),HSG易误诊。从HSG的成像原理可见HSG极易将残角子宫误诊为单角子宫;尤其是与宫腔不连通的残角子宫(图13、14),HSG误诊率基本为100%。HSG检查时如果表现为上述难以鉴别的征象时,建议MRI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因双子宫的特殊形态HSG诊断准确率高,笔者呈诊断过9例双子宫病例,结果均与MRI、腹腔镜及手术等相符。但本组有1例完全纵隔子宫被误诊为双子宫,原因可能为:①患者妇检可见双阴道、双宫颈口;②插管时,经左侧宫颈外口插入的导管进入右侧宫腔,经右侧宫颈外口插入者则反之,因此考虑为分离的2个宫腔。但MRI检查可见宫体外形正常,宫腔、宫颈和阴道中央可见纵行低信号影,宫颈段纵隔不完全连续(图15),考虑可能存在纵隔有部分节段缺损,以至于从两侧宫颈口插管时2条导管可以交叉呈“X”形(图16)。

通过本组病例的HSG和MRI表现对照分析可见:对于因不孕、自然流产等到医院就诊的患者,HSG具有直观,诊断准确率较高,可同时查看输卵管形态等优势,其作为子宫畸形首选的检查方法,目前暂不可替代。对于HSG显示“V”形宫腔夹角为90°-120°者或单角子宫病例,建议进一步MRI检查,通过子宫长轴的冠状位观察子宫大体形态、内膜、结合带、宫底浆膜面以及双侧宫腔间隔是否含有肌层等确定子宫畸形的分型。

1.王世军, Mandakini Oli, 蒋励, 等. 女性生殖管道发育异常225例临床分析[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8,43(7):493-496.

2.李婵娟,余焕豪. 残角子宫妊娠晚期自发破裂1例[J]. 罕少病杂志,2004,11(1):50-50.

3.林宜圣,周伟生,王芳军,等.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优势与限度[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8,5(4):261-264.

4.The 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 classifications of adnexal adhesions,distal tubal occlusion, tubal occlusion secondary to tubal ligation, tubal pregnancies, mü llerian anomalies and intrauterine adhesions[J]. Fertil Steril,1988,49:944.

5.杨毅,孙道谱,王润榕. MRI在先天性子宫畸形分型诊断中的价值[J].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30(1):219-220.

6.Olpin JD, Heilbrun M. Imaging of M üllerian duct anomalies. Clin Obstet Gynecol[J]. 2009, 52(1):40-56.

7.胡茂清,龙晚生,张朝桐,等.输卵管与卵巢脓肿中的SCT及MR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 2008, 6(6):46-49.

8.张素艳,桑雅荣,赵宏宇,等.子宫腺肌病的MRI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05,3(2):49-51.

猜你喜欢

夹角肌层宫腔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把脉向量中两类夹角背景下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
探究钟表上的夹角
求解异面直线夹角问题的两个路径
子宫内膜癌的ADC 值与肌层浸润深度的相关性研究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如何求向量的夹角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