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分析及教育途径的探索*

2011-01-25胡俊秋陈伟洪潘春瑶卢志豪陈明彬广州医学院从化学院广东省从化市510925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13期
关键词:医学生问卷人文

胡俊秋 李 清 黄 诚 余 虹 陈伟洪 潘春瑶 卢志豪 陈明彬 广州医学院从化学院,广东省从化市 510925

1 高职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包括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近年来,人文素质教育在本科院校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但是在高职院校,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成效亦不明显[1]。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医学生如何做人,如何解决自己与专业、与同事、与病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病人的内在品质[2]。医学是一项与人密切接触、充满人性关怀的职业,因此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是这一职业的必然要求[3];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社会、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年制的高职院校,不能完全模仿和复制本科院校的人文教育模式,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本,培养具有较强综合素质,又有医学专业技能、还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实用性人才,本文力图通过调查研究,为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途径。

2 高职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在质量上发展参差不齐,尤其是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正确的认识,忽略了人文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阻碍了学校向高层次方向发展。

2.1 对高职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 笔者以三所院校的一、二、三年级的高职高专医学生、临床护理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进行了调查。

2.1.1 方法。问卷1,分为(1)对人文素质的态度与整体认识,(2)人文课程情况;(3)人文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4)伦理道德与人生价值取向等四个方面。问卷以医学生为对象,闭卷、不记名形式随机抽取完成,共发出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2份,回收率98%。问卷2,分为(1)对人文素质教育等相关概念的了解情况;(2)对加强医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必要性的认识;(3)是否有必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等3个方面。调查的对象是县医院、乡镇卫生院临床护理工作人员,共90名,在统一的时间,共发出9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0份,回收率为100%。以14名应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的访谈会上,主要反映临床实习过程中所感受到学校在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哪些方面欠缺?毕业生对学校有哪些方面的建议?

2.1.2 结果与分析。问卷1的调查结果见表1,问卷2的调查结果见表2。在对人文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程度调查中,能否清楚地向他人口述自己思想,应付日常书信来往或书面写作方面:有69.6%的学生认为能,略有困难;21.7%学生能,非常轻松;4.6%的学生不太能,经常有障碍;4.1%的学生认为不能。对于艺术和文学语言知识兴趣浓厚,对于国内外名著、名家有一定程度了解,但对作品的内涵和背景掌握不够,哲学知识贫乏并不感兴趣。

2.1.3 总体评价。调查显示,医学生对自身人文素质认识清楚,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相关概念有比较统一的认识,对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认同度较高,对于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在预料之中,渴望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自身修养和文化品位,实现理想与人生价值的要求比较迫切。在人生价值取向上,主流方向是积极向上的,是符合社会发展对医学生的要求的。同时,受社会、经济、多元文化等因素影响,当前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样暴露出许多令人堪忧的问题,人文素质相对弱化并非危言耸听。从调查情况看,医学生对人文教育的期望值与实际教育现状之间反差较大。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对人文素质教育进行实质性的调整和完善。特别要强调的是,医学生在职业道德、价值取向、人生态度上的茫然不容乐观,从“传道授业”的教育层面来讲,必须予以正本清源的引导和纠正[4]。

2.2 高职院校医学生人文教育的现状的成因

2.2.1 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时存在偏差。在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片面强调“就业教育”会使学校工作偏离了人才培养这个重心,并导致学生创新能力缺失、适应职业需要的能力差[5]。3年的学制,增加了在校期间专业教育的难度,一些院校偏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学习和提高,挤压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空间和时间。如果太急功近利、对现实亦步亦趋就会把自身变成简单的职业培训所[6]。

表1 问卷1的调查结果〔n(%)〕

表2 问卷2的调查结果〔n(%)〕

2.2.2 高职院校缺乏深厚人文的底蕴。高职院校的起步发展较晚,人文精神尚处于雏形的塑造中,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缺乏文化内涵,也未把人文教育列入学院整体规划。把人文教育作为“软任务”而少有精力去抓,造成人文教育的边缘化和弱化。

2.2.3 来自社会、学校环境的不利影响。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人们更加的“现实”,关注更多是经济生活和物质的享受,学生又是一个很敏感的特殊群体,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思想或多或少地对其思想和意识产生一定的影响[7]。

2.2.4 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认识误区。在教育者中,普遍认为人文教育就是人文社科教师的任务,和专业教师关系不大,造成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缺乏人文社会学的渗透。在被教育者中,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加之受目前大的社会环境和就业形势的影响,医学生在学习知识的选择上,功利性、职业化倾向日益严重[8]。

3 高职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途径的探索

3.1 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 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使学生在成才中成人,把“就业”与“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旗帜鲜明地倡导职业人文教育。

3.1.1 高职院校的课程结构整合。加强公共课、专业课及人文社科选修课教学,在专业教学中重点突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要求,为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既要传授和学习医学知识,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其综合素质包括创新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9]。

3.1.2 高职院校的人文课程设置。要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必要对目前的课程体系加以完善。课程结构应涵盖文化基础、人文、医学科学等类型。同时医学人文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医学生了解医学的社会内涵,学会客观评价某种医学技术和某些医学现象的价值。

3.1.3 高职院校的人文师资的优化。高职院校加强职业人文教育,关键在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学校合理组建人文社科学科的教师队伍。注重非人文学科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专业课教师结合专业知识讲授人文知识,会产生更加良好的效果[10]。

3.2 高职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内化 高职医学生就业困难,并不是单纯的学历问题,人文素质也起着重要作用。高职医学生在缺少学历优势的情况下,要想扭转被动局面,应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作为支撑。假如人文底蕴不足,缺少发展后劲,在激烈的竞争中随时都面临淘汰的威胁。

3.2.1 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调查表明,在高职院校的图书馆中,文、史、哲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的藏书量不大,缺乏可利用价值,教师备课的资料尚难以满足,更不要说满足广大学生的阅读需要。这就需要增加投入,加强人文方面图书的建设,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广阔领域。利用校园的各种宣传阵地,传播人文文化精髓,探讨热点问题,使医学生受到高尚品质的熏陶。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氛围,促使医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修养、品行道德、职业气质等。

3.2.2 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隐性课程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医学生起着潜移默化影响的那部分内容。因此,应当在改革学科理论等显性课程的同时,重视隐性课程的作用,融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于校园文化环境之中[9]。

3.3 加强社会实践,提高学生自主意识 一些院校探索出“工学研结合”模式、“生活体验”模式、“工学交替”模式等等的人文教育就是很好的例子。通过这些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很值得我们去总结和推广[7]。

笔者尝试的做法是和市卫生局、社区等相关部门联合,开放市内的社区医院和门诊、敬老院、福利院为医学生的志愿服务提供认识、熟悉医疗环境的切入点。有利于医学生志愿服务、导医护工、科普宣传、下社区参与健康咨询、参与临床病人问卷调查等环节的实施;更有利于医学生早期接触工作的环境,在实践中感悟患者及其家属的痛苦和人文需求,体验强化医学生的人文情感,逐步培养医患沟通的技巧。旨在使医学人文精神具体化,医疗实践人文化,这是教育教学始终的追求。

[1] 李芳.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能力培养〔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8:4.

[2] 惠爱玲,白振京.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J〕.素质教育论坛,2009,(116):7.

[3] 王旭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N〕.光明日报,2006-10-28(007).

[4] 孙鹏.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功能分析及对策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06.

[5] 彭汉庆.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误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9):91.

[6] 刘运山.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探析〔J〕.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6):44-46

[7] 殷秀丽.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新途径分析〔J〕.经济师,2010,(4):143.

[8] 丛英姿.高职院校学生人文教育的反思〔J〕.中国成人教育, 2008,(10):93.

[9] 王英姿.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科技信息, 2009,(21):243-244.

[10] 李斌,杨圆圆,魏晶晶.医学生人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3):599.

猜你喜欢

医学生问卷人文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转化医学理念结合CBL教学法在口腔基础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人文社科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