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艺术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探析——兼及艺术职业教育改革思考
2011-01-25马晓岚
文/马晓岚
一、艺术职业教育和价值取向的内涵
(一)艺术职业教育前景广阔
艺术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各类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相关专业理论、技能和实践教育。在我国当下专业艺术教育的格局中,艺术职业教育占了相当的比重。在目前我国的大学分类中,所谓的高等艺术职业教育是相对于本科以上的专业艺术教育而言的,从学历层次上,通常是大专及以下的学历。从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大幅度扩张,同时也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艺术职业教育同其他职业教育一样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全国各地中专层次的艺术学校纷纷升格为大专层次的艺术职业学院。相较于综合性院校所设立的艺术类学科,这些艺术职业学院在技能性和实践性层面上,即在其“术科”的属性上,更符合于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宏观政策推动下,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随后又不断出台有关艺术教育的指导性政策和意见,对我国艺术职业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明确地提出了职业教育要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其在办学规模、专业设置上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在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行程中,职业教育已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的高等艺术职业教育在优化专业艺术的结构布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艺术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一个战略主题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于国家与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高等艺术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的价值取向上尤其要与这样一个战略主题相对应。价值取向是伴随着人类超越本能活动水平,摆脱物质基本需求的束缚,进而为争取实现精神层面的需求,不断进行形而上的探索和创造而产生的。如果从哲学意义上说,价值就是客体的存在、属性及其变化对于特定主体(如艺术欣赏者、消费者)需求的满足程度。艺术是人类高层次的精神活动,同时,它也是表现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载体。精神活动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精神风貌和情感趋向,影响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方向,并反映社会风气、民族底蕴。从某种意义上说,正确的艺术价值及其取向还将影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艺术职业教育本身又有其特殊性,然而,目前不少学校的艺术职业教育的功利色彩仍很明显,没有将正确的价值取向设定为培养学生的首要目标,而是把艺术职业教育等同于技术教育,急功近利地将艺术职业教育视为纯技术层面的传授,以“谋一口饭吃”为艺术职业教育的基本目的,以“造星运动”为艺术职业教育的终极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必然会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个问题上发生偏颇。
二、艺术职业教育应有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艺术职业教育的成败,影响着艺术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说,正确的价值取向是艺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正确的价值取向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弘扬正确健康的审美理念
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下,要实现人生和人性的全面协调发展,弘扬民主意识、科学精神、审美情怀,克服现代化发展给人生及人性带来的不良影响,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理念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艺术教育恰是树立正确的审美理念的直接途径,它通过全面实施艺术素质教育,培养健全的现代人格,实现人的精神的自由与解放。从某种意义上说,审美理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在审美理念指导下形成的审美情感把道德引向与个体感性和欲求相结合,它们有机融合从而使道德的“他律”化为“自律”。我们要通过艺术职业教育,弘扬并拓展其在实践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审美理念的巨大作用,使他们能在审美活动过程中能做出客观的、科学的判断。要将艺术融合在学生现实的学习生活中,以此来培养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由艺术职业教育所培养的艺术工作者,不仅能培养和谐个体,积攒内凝力,促成和谐结构,而且能直接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希望通过艺术职业教育实使每个个体都能以美的标准来塑造自己的形象及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成为德艺双馨、内心和谐的人,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二)培养集体人格的魅力
“集体人格”是人之为人的一个基本素养,是将个体生命与社会整体融合的一种能力。因此,艺术职业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如何与人交流、与人沟通及与人合作。在艺术教育特别是音乐教育中,学生要多参加集体表演,作为合奏团、合唱团等各种艺术团体的成员,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及创造,为听众们及观众们呈现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一个优秀艺术作品的形成,从生疏到熟练,从粗糙到精美,这整个过程与每个人的倾情投入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每个人在无形中都积蓄了对美的理解力,增强了对美的认知力及感悟力。在这样的情感过程中需要有较强的集体意识,要求每位成员恰如其分地发挥自我,体会平等交流、平等分享、共同合作、共同创造的精神实质,使人与人之间的精神需求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得到沟通和满足,从而自然而然地形成具有大局观念的集体性思维——集体荣誉感及责任感。我们要在艺术职业教学过程中慢慢培养学生的自律及自信,让他们学会如何理解、欣赏、接纳及关爱他人,强化每个学生的责任心和道德感,为学生的社会品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倡导个人的艺术素养
艺术不能也不应该仅仅是一项技术,我们指引学生的也不应仅仅是职业,而更应该是事业。艺术职业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基本的技艺,更要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我国古代把学校教育内容规定为礼、乐、射、御、书、数六个方面,称为六艺。礼,指做人的政治的、道德的、伦理的规范;乐,指广义的艺术;射,即射箭,也就是军事技术;御,实际上是指骑术,同战争、交通都有关系;书,指《尚书》,是一种社会文化的综合知识;数,指算术,也就是计算。这六方面的内容,既有做人的要求,又有做事的要求,还有总体的文化艺术素养的要求。这说明我国在古代就非常强调素养的重要性。我们要通过音乐等各种艺术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记忆力及多种器官的协调运作能力,提升他们的个人素养、艺术修养和群体协作水平。现在的艺术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入学后对新环境往往不能很好地适应,人际关系比较紧张,对自己的评估不够准确,特别是不能很好地面对各种挫折,不会掌控自己的情绪,缺乏应有的个人素养。我们应该通过艺术职业教育把艺术表演打造成一种自觉的精神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与人交流、认识自我的机会和平台,使学生充分感受精神活动中的自由、平等、和谐,在超功利的审美体验过程中感受美的自由境界。通过这种人性“善”和“美”的养育和滋润,自觉地形成尊重、友善、关心、分享、合作和奉献等良好的个人素养。特别是对于个别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的同学,当他们最终体会到与他人交流并不是那么困难,从而表现出生活于其中的乐趣之后,他们的自信心便会大大地增强,他们参与集体活动及各种表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随之大大提高。
三、实现艺术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途径
实现正确的艺术职业教育取向,是每个艺术职业教育工作者所要面对的一个课题,也是每一个艺术职业院校的领导者所要承担的责任。当前,我们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改革,寻找实现艺术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有效途径。
(一)注重教师、教材带动
当前,从事艺术职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毕业于各个艺术院校和艺术师范院校,他们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是比较扎实的,但文化修养方面则相对比较欠缺。我们要鼓励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完善专业知识结构,不仅要加强业务理论学习,而且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争当一个合格乃至优秀的艺术学科教师,适应现在艺术职业教育的需要。同时,要组织强大的专业力量,编写符合现代艺术职业教育发展的艺术课程教材,从内容和讲述的方式上要针对当前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设计。在内容的安排上,应广泛地将艺术理论与作品的介绍与学生们对哲学、历史、文学等领域知识的兴趣结合起来,使学生们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开阔视野,加深对社会文化和人生价值的理解,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参与的意识。
(二)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并重的原则
艺术是通过艺术形象来抒发感情,并以此来教育和感染学生的。在艺术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利用各种辅助感知手段,使学生置身于整个艺术天地之中,可以以描绘、想象、入境、入情、动情等各种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体验艺术所表达的细致的情感,让他们参与到切身的艺术感知和体验中来。但是在目前的艺术职业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注重作品的艺术性,大讲特讲作品的技法和艺术表现力等,反而没有深入挖掘作品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我们应该坚持思想性和艺术性并重的原则,应多选择一些形式完美、思想健康且情趣高尚的艺术作品来对学生们进行艺术教育,使学生在艺术审美中不知不觉地接受这样的教育。要随时创造机会组织学生们参加讨论,相互谈自己的感想及启发,紧密结合学生的感知过程和体验过程,让他们真正获得艺术的审美体验。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作品鉴赏和创作的互动过程中来,鼓励其作为欣赏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及理解,对艺术作品进行适当的修改、创作,形成符合自己审美趣味的、理想的艺术新版本。新的艺术版本不仅仅是存在于欣赏者意识中的审美经验,还要经过欣赏者的再创造转化为现实的艺术作品,这样的引导教育才能更充分地体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三)创新艺术职业教学工作
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将音乐欣赏放到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中去讲述,从历史、哲学、文化和社会的各个不同角度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讲解,介绍音乐家的生平以及作品的主题思想、时代背景、表现手法及曲式结构等等,同时把一些欣赏音乐必备的音乐知识,如节奏、音色、旋律以及音乐的结构原理等各方面结合进去讲授,这样能够使学生通过音乐欣赏去掌握音乐技能,增长感性知识,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去认识社会,扩大艺术视野,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同时也增强对音乐的想象力与联想能力,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音乐审美活动过程中去。艺术教育的课堂教学,首先要选定课程,要开设各种不同的丰富的课程。其次,要结合社区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外的一些教育场所,并争取得到社会各界和家长们的支持,积极开展有关艺术教育方面的集体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条件。经济状况好一些的、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来组织教学,将声、图、像、文等并用,给学生营造一种非常直观的、立体的形象,使他们从起初较为被动地听课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参与,从而大大地提高教学效果,真正体现当代艺术职业教育的价值所在。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把快乐教育作为促进艺术教学效果的实现方式。丧失快乐的教育就像浩浩长空没有太阳一样地阴霾,了无生气,因为快乐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退一步来讲,在以学校为媒介的艺术职业教育过程中,特别是艺术的特殊性,要求教育者要跳出和超越传统的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认识到自己的职责不是简单地教会学生在离开学校后有一口饭吃,而在于影响他们的思想,指引他们往积极方向发展,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并发现自己的个性,为其进行自我表现创造条件。教师要使学生在其要求获得满足的基础上,因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感到快乐,并在快乐中继续学习和创造优秀作品。“作为老师本身,你要很仔细地看,认真地听,在看和听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学生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然后和学生共同制定出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京剧家杨春霞语)。坚持以人为本是艺术职业教育的办学精神、教育观念、培养目标及其内涵与形象之所在,也是艺术职业教育生存并谋求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