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Bcl-2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

2011-01-24

关键词:组织化学淋巴瘤阳性

朱 锋 周 丽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山东 泰安 271000)

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DLBCL) 是最常见的一类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约占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 hodgkin lymphoma, NHL)的30%~40%。是一组恶性程度不一的异质性肿瘤,在形态学和临床特征上都表现出异质性。尽管联合化疗能使 40%~50%的患者达到持续缓解,但仍有许多 DLBCL患者不能缓解或缓解后很快复发。其临床特征、治疗效果与多种因素有关。研究表明,Bcl-2 是一种凋亡抑制基因,与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1]。本研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 Bcl-2在26例DLBCL 中的表达,以探讨它的表达与DLBCL 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等因素的关系。

1 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26例 DLBCL 病例来自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2004~2010 年活检标本。其中男性18例,女8例,年龄在 21~79岁, 平均年龄 71 岁。26例DLBCL 患者中中心母细胞性淋巴14例,免疫母细性淋巴瘤9例, 间变性大B 细胞性淋巴瘤3例,26例患者均行R-CHOP方案正规化疗。患者诊断及疗效评价参照《血液病诊疗指南》(张之南主编)。

1.2方法与试剂 26例病例均行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诊断符合WHO标准。免疫组化染色采用Elivision法,鼠抗人单克隆抗体(DAKO及试剂盒购自华美生物工程公司上海分公司。

1.3结果判断 阳性结果采用定性判断:>10%肿瘤细胞浆内出现清晰的棕黄色或棕褐色颗粒定为阳性。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Pearsonχ2检验比较各组间阳性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临床及病理结果 26例患者原发于淋巴结内17例,单纯累及结外9例,主要以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扁桃体多见。临床多表现为局限性肿块,部分病例出现远处播散。病理形态学大多表现为典型的大细胞,弥漫增生、浸润。淋巴瘤细胞形态多样,核呈圆形、不规则折叠或锯齿状,染色质呈粗颗粒状或空泡状,可见一个或多个核仁,核分裂像易见;胞浆量中等或丰富,透明、淡染或嗜双色。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Bcl -2阳性主要表达为细胞质着色,阳性细胞可呈灶状聚集或弥漫分布。阳性率约为46.2%。(见图1)

2.3统计分析表明Bcl -2蛋白表达与年龄、原发部位无关,与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Ann Arbor分期及临床疗效有关(表1)。

表1 Bcl-2在DLBCL中的阳性表达与其临床特征的关系

注:*连续性校正χ2值。

图1 Bcl -2在DLBCL中的表达

3 讨 论

DLBCL是最常见的一个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约占所有NHL的 30%~40%。5年生存率在25%左右,而低危者可达70%左右。根据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及细胞遗传学特征, 可将DLBCL分为多个亚型。不同组织学亚型淋巴瘤病例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相差甚远,临床异质性显著,联合化疗可使40%~50%患者持续缓解,但仍有许多患者不能缓解或缓解后复发[2]。虽然临床用来判断预测DLBCL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的指标有多种, 但都不十分理想。

研究表明Bcl -2基因是细胞凋亡调节基因,它通过调节线粒体、控制细胞色素C和其他一些凋亡因子释放使得肿瘤细胞凋亡过程发生异常,在淋巴瘤的发病以及淋巴瘤细胞对治疗的敏感性上发挥重要作用[3]。研究表明,Bcl -2异常表达主要由于t (14 ; 18) (q32 ; q21) 导致Bcl -2基因和 IgH 基因异位使位于18号染色体的Bcl -2基因插入到14号染色体 Ig基因位点,促进Bcl -2转录,使其表达异常增高[4]。该基因表达异常主要见于滤泡性淋巴瘤,但在部分 DLBCL中也见Bcl -2基因高表达。Bcl-2 的过度表达能够抵抗化疗药物如阿糖胞苷、氨甲喋呤、长春新碱等所引起的细胞凋亡[5]。体外研究表明,Bcl-2 基因的表达,使肿瘤细胞对多种药物产生耐药[6]。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 Bcl-2 阳性的淋巴瘤本身具有多药耐药活性;(2) Bcl-2 阳性的淋巴瘤细胞同时存在多药耐药糖蛋白的表达增高;(3) Bcl-2阳性淋巴瘤细胞较多处于G0期; (4) Bcl-2阳性恶性淋巴瘤患者常处于中晚期。我们的研究发现DLBCL患者中 , Bcl-2阳性患者初治CR率明显低于Bcl-2阴性患者,提示Bcl-2 阳性者治疗反应差。也提示我们在治疗Bcl-2阳性的DLBCL患者时,应给予更加强烈的化疗方案,以取得更高的 CR 率[7]。有关Bcl -2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仍存在争议。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Bcl -2基因在DLBCL 中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原发部位无关,而与患者全身症状的有无、Ann Arbor分期及临床疗效有关,与有关文献报道一致[9]。我们认为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发生部位对淋巴瘤细胞的生物学性质无重大影响, 而Bcl -2基因的表达改变了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从而导致DLBCL 患者出现不同的临床特征,Bcl -2基因异常表达时,肿瘤细胞凋亡受到抑制且对化疗不敏感,表现为患者临床分期较晚、病情进展较快、全身症状明显、对治疗的反映较差等[8]。提示Bcl -2基因表达可以用来作为 DLBCL 的不良临床过程、疗效差的指标之一。

[1] 王洁 ,李甘地 ,刘正明 ,等.滤泡性淋巴瘤的 t (14 ;18)染色体易位与 bcl22 蛋白的表达[J]. 中华病理学杂志 , 1995,24 (6) :337-340.

[2] Shinto Y, Morimoto M , Katsumata M , et al . Moloney murine leukemia virus infection accelerates lymphomagenesis in E mu2bcl22 transgenic mice[J]. Oncogene , 1995,11 (9) :1729-1736.

[3] Green DR, Kr oemer G . The pathophysi ol ogy of mit ochondrial cell death[J]. Science, 2004, 70: 626-629 .

[4] Tracey L, Pé rez - Rosado A, ArtigaMJ , et al . Exp ressi on of the NF - kappaB targets BCL2 and B I RC5 /Survivin characterizes s mallB - cell and aggressive B - cell lymphomas, respectively[J]. J Pathol, 2005, 206 (2) : 123-134 .

[5] de Jong D, Rosenwald A, ChhanabhaiM, et al . I mmunohist ochemical p r ognostic markers in diffuse large B - cell lymphoma: validati on of tissue microarray as a p rerequisite for broad clinical app licati ons - a study from the Lunenburg Lymphoma Bi omarker Cons ortium[J].J Clin Oncol,2007,25 (7) : 805-812 .

[6] Soukup J , Krsková L, Mrhal ová M, et al . Large - cell diffuse B - cell lymphoma: heterogenous origin and p rognosis from the as pect of modern diagnosis [J]. Cas Lek Cesk,2003, 142 (7) : 417-422.

[7] 李佩娟,崔全才,王志永,等.伯基特淋巴瘤与 EB 病毒的关系及其p53 和 bcl22 蛋白的表达[J]. 中华病理学杂志 ,1998,27 (4) :258-261.

[8] Gascoyne RD , Adomat SA , Krajewski S , et al .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BCL22 protein expression and BCL22 gene rearrangement in diffuse aggressive non-Hodgkin ’s lymphoma[J]. Blood , 1997,90 : 244-251.

[9] Sanchez E , Chacon I , Plaza MM , et al . Clinical outcome in diffuse large B2cell lymphoma is dependen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cell2cycle regulator proteins[J]. J Clin Oncol , 1998 , 16 : 1931-1939.

猜你喜欢

组织化学淋巴瘤阳性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FOXC2、E-cadherin和vimentin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拟态的关系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大口黑鲈鳃黏液细胞的组织化学特征及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分布
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甲亢病的131I 治疗与甲减关系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在肾活检组织石蜡切片磷脂酶A2受体检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