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氨酰谷氨酰胺在脓毒症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2011-01-23吴海燕

关键词:通透性谷氨酰胺脓毒症

吴海燕

(青岛大学医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00)

脓毒症是感染、创伤、休克等临床急危重症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诱发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重要原因 ,其来势凶猛,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脓毒症患者往往伴有肠道通透性明显增加,造成肠道菌群移位,从而加重病情。肠道是应激的中心器官[1],并且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甚至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始动器官[2]。脓毒症患者除常规治疗外,如何通过免疫营养来改善病人的肠道通透性,改善免疫功能和调理急性炎症反应是近代营养支持研究的重点。 丙氨酰谷氨酰胺是免疫营养添加物之一,国内外多项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其可减少肠道通透性,改善免疫功能,本项研究旨在探讨临床脓毒症患者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后,肠道通透性及炎症反应指标的变化,从而为脓毒症免疫营养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ICU收治的24例脓毒症患者 (56--78 岁 ) 作为研究对象,诊断符合会议提出的脓毒症诊断标准原发病为严重肺部感染8例、坏死性胰腺炎7例,胆囊炎4 例,腹膜炎 3例,糖尿病足感染1例,截肢术后感染1例,将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见表 1,其年龄、营养途径及APACHEⅡ评分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1.2用药方法

两组病人均进行脓毒症的常规治疗并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病人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力太注射液,华瑞公司产品)40g/日,微量输液泵维持24小时静脉输注,连用7天,对照组以同等量生理盐水代替。

1.3观察指标

1.3.1血浆Glu浓度 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晨起采集空腹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Glu浓度。

1.3.2二胺氧化酶 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晨起采集空腹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二胺氧化酶浓度。

1.3.3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 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清晨排尿后,空腹口服乳果糖/甘露醇溶液(含乳果糖10g,甘露醇5g)50ml,2小时后方可进食,留取6小时尿液,测定乳果糖/甘露醇比值

1.3.4C反应蛋白 测定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静脉血c反应蛋白值

1.3.5SIRS、APACHEⅡ评分 两组病人均记录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SIRS、APACHEⅡ评分

2 结 果

2.1血浆Glu浓度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第7天血浆Glu浓度逐渐升高,与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血浆Glu浓度

与治疗前比较△P<0.0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血浆二胺氧化酶 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DAO浓度和尿L/M比值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第7天,血清DAO浓度对照组显著高于治疗前(P<0. 01),治疗组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和对照组(P<0. 01), 尿L/M比值治疗组明显低于治疗前(P<0. 05)和对照组(P<0. 01),对照组结果显著高于治疗前(P<0. 01)。见表3。

表3 血浆二胺氧化酶 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

组间同期比较*P<0.0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0.05,**P<0.01

2.3C反应蛋白 两组患者治疗前C反应蛋白无明显差异,治疗第7天,治疗组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见表4

表4 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测定值(mg/l)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7天治疗组1232.4±4.815.6±3.4*△对照组1230.9±4.422.2±4.1*

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0.01 组间同期比较*P<0.01

2.4SIRS、APACHEⅡ评分 治疗第7天治疗组SIR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及对照组(P<0.01). APACHEⅡ评分治疗组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与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见表5。

表5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IRS、APACHEⅡ评分

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0.01,组间同期比较△P<0.01。

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0.05,组间同期比较P=0.105>0.05

3 讨 论

脓毒症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证实有细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而重症患者的肠道功能紊乱往往是加重感染的重要因素,脓毒症患者肠道通透性增加,使肠道成为机体应激反应的始动器官[3]。近年来,多项研究均致力于减轻肠道通透性,减少肠源性感染,从而起到改善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作用。而免疫营养治疗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脓毒症患者在应激状态下常出现机体免疫功能抑制[4],且常伴随肌肉和血浆丙氨酰谷氨酰胺浓度的显著下降,可显著影响免疫活性细胞的增殖及功能[5],因此,在危重症应激状态下,单纯通过常规营养支持改善机体的氮平衡和维持机体蛋白水平,临床价值有限,不利于改善病人的机体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因而不利于病情控制和康复。

谷氨酰胺是血液循环和组织内游离氨基酸池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种氨基酸,Gln既能为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提供氮源,又能被氧化释放能量,更重要的是,它是应激状态下小肠黏膜细胞唯一能量来源和肠道修复的最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维持消化道正常功能的基础;它的重要功能还涉及免疫系统,可以增强机体的防御功能。它能增加小肠粘膜厚度、绒毛高度,能促进浆细胞产生分泌型IgA,并在肠腔内包被细菌,促进肠壁淋巴细胞产生白介素、干扰素等,对防止肠源性感染有着重要意义.

本研究通过在脓毒症患者营养治疗中加用一定量的丙氨酰谷氨酰胺,观察肠道通透性指标,治疗后患者血二胺氧化酶浓度及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明显低于治疗前,而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前,可以认为丙氨酰谷氨酰胺能够降低患者肠道通透性,改善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炎症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及SIRS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可以认为丙氨酰谷氨酰胺能够改善浓度症患者的炎症反应,但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考虑与样本数比较少,影响因素比较多有关。因此我们认为,在脓毒症患者治疗中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能够改善肠道通透性,减少炎症反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1] W ilmore DW, Smith RJ,O 'DwyerST, et a.l The gut: a central organ after surgical stress[J]. Surgery, 1988, 104(5): 917-923.

[2] 李琪毅,舒建昌.肠黏膜屏障损伤机制研究进展[J].临床荟萃,2006, 21(6): 447-449.

[3] Wischmeyer P E.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L-glutamine:past,present,and future[J].Nutr Clin Pract,2003,18(5):377-385.

[4] 邢静,李锐.脓毒症病理生理变化的研究进展[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9,4(3):175-178

[5] MaeFie J,Reddy BS,Gatt M,Jain PK,Sowdi R,Mitehell CJ.Baeteria Transloation studied in 927 patients over 13 years[J].The 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2006,93(1):87-93.

猜你喜欢

通透性谷氨酰胺脓毒症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甲基苯丙胺对大鼠心脏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初探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谷氨酰胺酶活力研究
红景天苷对氯气暴露致急性肺损伤肺血管通透性的保护作用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精氨酸联合谷氨酰胺肠内营养对烧伤患者的支持作用
猪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基因siRNA载体构建及干扰效果评价
谷氨酰胺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谷氨酰胺转氨酶对鱼肉保水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