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与作用

2011-01-23陈雅轲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均分体育锻炼频率

陈雅轲

(洛阳师范学院 公体部,河南 洛阳 471022)

大学生在校期间会面临学习、就业等很多问题,心理压力逐渐增大,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而体育锻炼是进行心理渲泄、改善心理状况、维持和增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进行调查,分析不同体育锻炼目的、时间、频率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总结最佳的锻炼状态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旨在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洛阳师范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洛阳理工学院不同年级的本科生600人作为研究对象,专业涉及文科、理科、工科等,平均年龄20.3岁.

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收集和查阅有关的资料,为本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问卷测试法.心理健康水平测试卷采用国内学者修订、效度较高的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它由九个因子组成:分别是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采用团体测试,由教师进行统一语言指导,学生自填.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98份,回收率为99%.有效问卷587份,有效率为97.8%.

统计法.所获取的原始数据在Excel和SPSS14.0软件包上进行相应统计,并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课余运动习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表1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SCL-90得分的运动目的差异

通过调查发现,如表1显示,在体育锻炼的目的中,出于爱好和健身目的参加体育锻炼与参加比赛达标和复习课堂所学为目的参加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是有很大差别的,爱好与健身的总均分和阳性数都远远的低于比赛达标和复习课堂所学,并且均具有极显著性的差异(P<0.001).前者各因子的均值与标准差也都明显的低于后者,同时差异也具有极显著性(P<0.001).同时发现因比赛、达标与复习课堂所学而参加体育锻炼也有区别,后者各项因子分均高于前者,除了强迫因子的得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它因子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从中说明,以爱好和健身为目的自愿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时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更好,而相比之下,带有一些强迫性质的课余体育锻炼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欠佳.

3.2 不同周运动频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分析

由表2得知,在课余健身运动频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中可发现,在一周之内,随着运动频率的增加,总均分和阳性数呈一个明显的下降趋势,并且SCL-90各因子的均值和标准差也都有明显的下降.表明心理健康水平会随着运动频率的增加而不断地提高.但是,我们运动频率也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如果周运动频率达到七次,反而会增加各因子和总均分及阳性数的得分,影响到心理健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通过本次调查笔者认为,每周5~6次的运动频率能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表2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SCL-90得分的周运动频率差异

3.3 不同运动时间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分析

本调查在次运动时间对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上基本与周运动频率相似,如表3显示,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总均分和阳性数都有一个下降的趋势,各因子的均值和标准差都有明显的下降,各因子间均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但是,每次运动的时间超过90分钟以上,各因子的均值和标准差及总均分反而会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会下降到次运动时间60~90分钟以下的水平.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并不是次运动时间越长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最佳的运动时间为60~90分钟.

表3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SCL-90得分的次运动时间差异

3.4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分析

(1)体育锻炼对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机制.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的积极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体育锻炼有助于非认知因素的发展;第二,体育锻炼可减轻心理压力;第三,体育锻炼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四,体育锻炼能产生充实感、满足感.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使自身注意、记忆、反应、思维和想象等智力功能得到提高,还可以使情绪、性格等这些非智力成分对人的智力功能起到促进作用.大学期间学生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和任务,当任务和压力超出个人的承载能力时,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很快产生疲劳,这时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缓解生理疲劳,还可以舒缓学生消极的情绪、紧张的心理压力.

(2)主动的锻炼目的能够更好的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在运动目的的调查中可以看出,课余运动目的不同造成的心理健康水平亦不同,爱好与健身是出于一种兴趣性目的的运动,比赛、达标与复习课堂所学是带有强迫性的体育锻炼(强迫因子的得分明显高于爱好与健身目的).如果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带有强迫性的目的,很难想象课余运动能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正如许多学生所反映的,每次课外锻炼活动是他们放松心情的重要机会,减轻了心理的压力和紧张.如果带着强迫或者是任务的心情参加体育锻炼会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承受着心理上的困惑和压力,从而在认知、感受上背负烦恼.学生面对名目繁多的考试、相互间竞争以及对未来工作压力,经常会产生忧虑、紧张、压抑等情绪反应,轻松的体育锻炼则可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

(3)合理运动频度和运动时间对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从运动频率和运动时间来看,运动时间、运动频率的增加,体现愉快的时间增多,维持心理健康水平越高,有心理问题的可能就越小.每次活动超过1小时,产生抑郁症状等心理问题的可能也就变得非常小.每周活动超过3次,不仅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而且身体机能水平也较高,有心理问题的几率也就较小,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就非常好.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度”的问题,如果周运动频率和次运动强度超过了某一点(周运动频率6次,次运动时间为60~90分钟),心理健康水平就会发生逆转,这可能是课余运动习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发生变化的“临界点”.究其原因,是由于长期频繁的课余运动频率和次运动时间过长,加之缺少周期性的调整与休息,易造成生理和心理疲劳,致使心理健康水平下降.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不同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也不同,出于爱好和健身目的参加体育锻炼的总均分和阳性数都远远的低于比赛达标和复习课堂所学,说明主动、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在一周之内,随着运动频率的增加,总均分和阳性数呈一个明显的下降趋势,并且SCL-90各因子的均值和标准差也都有明显的下降.表明心理健康水平会随着运动频率的增加而不断地提高.同时也应该注意“度”的问题,即周运动频率达到七次,反而会增加各因子和总均分及阳性数的得分,影响到心理健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体育锻炼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程度因体育锻炼强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并不是次运动时间越长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最佳的运动时间为60~90分钟.

4.2 建议

(1)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应该建立在爱好和兴趣的基础上,教师应该摒弃强迫的态度要求学生去参加锻炼或者是完成任务,而应该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锻炼,以更好的提升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2)尽量增加课余时间,为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创造条件.

(3)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体育锻炼的知识、原理,以正确的运动理念、知识去指导体育锻炼,从而更好的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邱新宇.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30(1).

[2]林宋荣,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影响作用的调查[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18(4).

[3]张公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及成因[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02).

[4]苏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索与建议[J]. 中国成人教育,2008(8).

[5]林乐香.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析与调适[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 (8).

[6]历彦军,丁颖.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对策探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9).

猜你喜欢

均分体育锻炼频率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柔性喂丝机均分盘CFD分析和优化设计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振动与频率
面积均分线的推广
无线电频率的特点
一类非线性离散动力系统的频率收敛性
单簧管基础练习新探
导航频率源的同步与控制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