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制度 提高能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2011-01-18刘利
刘 利
加强校级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决策能力
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学校党委始终把提高理论思维能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重点突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习,先后组织了科学发展观理论、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现代大学管理等一系列专题学习,集中探讨学校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等重要问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30余次,班子成员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中国教育报》等重要媒体发表理论文章100多篇。
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学校制定了《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实施办法》,修订了《党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和《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不断完善党委议事和决策机制;制定了《关于改进学校领导班子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见》,不断改进领导班子作风;制定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规范了理论学习;制定了《重要决定、事项督察督办工作办法》,加大督办督察力度,保证决策的落实。
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学校坚持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座谈会,及时向民主党派负责人、离退休人员通报学校情况。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联系3个~5个院(系、所)等基层单位,每学期到联系单位调研1次~2次。学校坚持校务公开,完善了校领导电子信箱管理,及时收集和反馈师生意见;通过工会、教代会、学生会等渠道,组织教师代表参与学校改革发展重大专题的意见征询。学校精简了各种会议,加快公文审批速度,设立督办员负责督办学校决定并及时汇报执行情况。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执行能力
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建设。修订完善了《北京师范大学处级干部选拔任用实施办法》《北京师范大学干部职数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为学校中层领导干部选拔的重要形式,确立了“三推荐”和“四公开”的干部选拔机制,改善了干部结构,提高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学校党委积极落实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制定了学校《干部教育培训“十一五”规划》,每年投入100万元作为专项基金,用于干部教育培训。通过专题班、暑期党建工作会、研讨会等形式,对新上岗干部、分党委书记、学院院长、机关干部等进行分类培训;组织中层干部培训团赴美国、英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开展培训;举办“求是讲堂”,定期邀请上级领导、校内外专家为干部讲课;同时,依托中组部、北京市设在学校的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将开设的所有课程全部向学校干部开放,供大家进行“菜单式”自主选学。多形式的国内培训和境外培训相结合,大大提升了干部战略思维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拓宽了国际视野,借鉴了先进经验。
加强对中层干部的管理。2007年以来,学校党委制定(修订)了《关于加强领导干部管理的若干规定》《学院行政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不断健全和完善责、权、利相统一的干部管理、监督、运行和考核机制,提高干部管理水平和执行能力。领导干部收入申报与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轮岗交流、民主评议、届满考核等制度逐一落实到位。同时,立足学校长远发展,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积极选拔干部到地方政府和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区挂职锻炼,使后备人才在实践中锻炼成才。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学校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一级抓一级”的原则,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和干部培训等形式,认真开展廉政教育。制定了《加强校级领导干部党风建设和廉洁从政的若干规定》《处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北京师范大学企业管理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北京师范大学招标工作管理办法》等文件,加强监管,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责任编辑:蔡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