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叶松重茬造林问题探讨

2011-01-18王卫东

关键词:重茬间伐林业局

王卫东 石 磊

(林口林业局,黑龙江 林口 157621)

落叶松是东北林区针叶树种中的速生树种,在造林树种中占有重要比例。林口林业局200万亩人工林中落叶松占60%以上。多年来林业局不断进行间伐、皆伐利用,为企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了林业局其他各项产业的顺利发展。可以说落叶松人工林为林口林业局经济的腾飞产生了巨大经济动力。

无论是间伐还是皆伐,伐后都要及时进行更新造林,特别是皆伐后如不及时更新造林,恢复为有林地,就会导致土地荒漠化。但是具体选择什么树种更新的问题也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是继续营造落叶松还是改换其他树种?如果继续营造落叶松是否会出现重茬现象,影响二代林的生长?据有关资料介绍,落叶松重茬造林生长量会下降,多数专家不主张落叶松重茬造林。而换其他树种,如红松、云杉、樟子松等,由于生长速度较慢或者材质差等原因,将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落叶松以其生长速度快、轮伐期较短等特点在林区的造林工作中占有其他树种无可取代的地位。林口林业局木材生产中如果没有落叶松后续林的接续培育,将会对企业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现在面临重要选择,是重茬造林还是选择替代树种?在此情况下,林口林业局在20世纪90年代初采取针灌混交,扩大营养面积,改善原林地条件的办法,进行了落叶松重茬造林试验,目前已经郁闭成林。2003年冬季,为了总结重茬及不重茬落叶松造林生长情况,我们在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落叶松林地中选择林龄相似的地块,设置样地进行了调查研究。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林口林业局刁翎经营所160林班及曙光经营所95林班。刁翎经营所160林班坡向东,坡度4度,土壤为暗棕壤,林分类型为落叶松纯林,1988年皆伐后于1989年重新造林。曙光经营所95林班坡向西,坡度6度,土壤为暗棕壤,退耕还林地,林分类型也为落叶松纯林。1990年造林,造林年度相差一年。

2 研究方法

在造林地内,选择不同坡位设置样地,样地面积为20m×30m,对样地内的所有落叶松进行每木调查,调查内容为:胸径、树高、株行距、冠幅等,然后根据调查结果选出平均木作树干解析。

3 结果与分析

根据外业调查数据,我们对两块样地内林木生长进行对比统计分析,(见下表1、表2)。

表1直径连年生长量调查表

表2树高生长情况调查表

从表1可以看出,在前5年时落叶松新造林地块连年生长量不如重茬造林,平均后二者相差0.078cm;5年后从第6年—10年新造林直径生长量生长加快,超过了重茬造林连年生长量,重茬造林平均生长量为0.273 2cm,新造林平均生长量为0.315 8cm,相差0.042 6cm,效果不明显。但是从第11年后重茬造林生长量则开始逐渐下降,连年生长量不如新造林落叶松。新造林平均生长量为0.262 5cm,重茬造林平均生长量为0.174 5cm,相差0.088cm,差距比前10年加大。但是相差并不显著。

从表2树高生长情况看,近7年生长无明显差异,新造林平均为70.4cm,重茬造林平均为69cm。从树干解析数据分析,5年至10年期间,重茬造林高生长要略好于新造林高生长,15年时重茬造林高于新造林近50cm。

4 结论与讨论

(1)试验结果表明,在15年之前落叶松重茬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均达到80%以上,能够满足成林的要求。从生长情况来看,无论是高生长还是径生长与新造林相差并不过分明显,重茬造林能够正常生长,并形成稳定的林分。据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试验数据表明,日本落叶松皆伐后二代连茬落叶松能够正常生长,形成稳定的林分。因此可以说落叶松二代连茬造林从以上数据显示是可行的。但是15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林分对养分的需求也会加大,具体生长情况无法预料。

(2)落叶松纯林自我施肥的能力较差已被许多专家认可,长时间营造落叶松纯林会导致土壤酸化,肥力下降,相对比混交林下降20%~30%,连续重茬势必会影响落叶松正常生长,降低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落叶松重茬造林时,应尽量选择肥力较好,地势较平坦的地块。同时造林后要及时抚育,抚育物平铺林地内任其腐烂分解,并保留部分有价值的灌木。林分郁闭后,适时进行间伐抚育,适当加大间伐强度,降低林分郁闭度,使林下有良好的自然植被群落,提高林地养分的自我维护能力。或者在重茬造林时降低造林密度,引栽少量阔叶树种与之伴生,避免树种过分单一造成土壤退化。

猜你喜欢

重茬间伐林业局
老桃园更新再植不怕重茬病 砧木新品种“中桃抗砧1号”对重茬病有免疫力
苹果重茬栽培现状与解决方法探究
梨园间伐改形技术探索与建议
省林业局举行系列活动庆祝建党100周年
不同间伐强度对香椿中龄林生长和干形的影响
森林抚育间伐技术的应用
——以杉木抚育间伐为例
间伐强度对杉木中龄林生长和结构的影响
浅谈大杨树林业局森林防扑火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温室桃树周年管理历
黑枣树周年管理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