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中造园艺术手法的实践
——以方舟公园景观改造工程为例
2011-01-18车代弟
王 鹏 车代弟 杨 华
(1.东北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哈尔滨 150030;2.天津市远成景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
1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景观日新月异,园林设计施工已逐渐成为热门行业,园林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之势,居住区、道路、广场、公园等各种形式的园林工程层出不穷,而且其规模日趋加大,许多施工队伍纷纷涌入园林行业。由于园林工程施工的严谨性、技术性都比建筑施工低,导致许多人误认为园林工程不过是种种树,铺铺草而已,不懂得造园的艺术性,单纯地按图施工,把各种园林要素生硬地拼凑一起,从而未能充分体现工程的设计理念,以至竣工后的园林景观效果不佳。
2 园林造园艺术概述
园林是一种艺术景观,其艺术性就在于各个景观的组成形式,如园林中的山水、植物、建筑等,按一定的艺术手法组成种种美的景观。要使这些元素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景观产生美感,就须采用园林艺术的种种手法,否则建造出的景观效果不佳,甚至不堪入目。造园艺术是园林艺术的一种传统称呼。古今中外,都习惯把园林创作的建造活动称之为造园,把造园的艺术称之为造园艺术。若从狭义理解,可指园林艺术创作技巧,涉及园林之相地立基、规划布局、地貌创作、掇山理水、种植配置、园林建筑及为实现这种艺术创作的园林工程[1]。
园林中的造园艺术手法可谓是因地而异,因人而异[2]。笔者在此阐述的是在宁河县方舟公园景观改造建设中所采用的一些造园艺术手法。
3 方舟公园改建前概况及改建后布局
3.1 方舟公园改建前概况
方舟公园位于天津市东北部的宁河县,东临商业街,南临文化路,周围为居民住宅区及事业单位。占地面积约50 151m2,其中水域面积17 171m2。
公园始建于1987年,是城区最早的综合性公园。建设初期,园内建有凉亭、石桥、游乐场等休闲娱乐设施。但随着城市环境建设的发展,公园的各项设施已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休憩娱乐的需求。
3.2 方舟公园改建后布局
基于公园中大面积水域,而水又是环境空间艺术创作的一个要素,可借以构成多种形式的园林景观,因地制宜,艺术地再现自然。设计以“水空间”为主题,充分利用现状中的大面积水面,将水体的形式丰富化,以湖水、叠水、浅水喷泉、溪流等多种形式,借助于驳岸的形式,材质砌筑方法以及小桥墩、水生植物及水中的游鱼等来加强,能使水体生辉,从而也使得周围的景观充满灵性,空间丰富多变。宜人的、生态的景观,使得远离自然的人们身心在此得以放松。
一、入口景观区
1.地面浮雕
2.喷泉水景
3.方舟雕塑
4.林下广场
二、中心水景区
1.滨水舞台
2.音乐喷泉
3.春桥丹亭
4.悦心台
5.抗震纪念碑
6.临水雕塑
7.观景台
8.游船码头
9.玉带锦桥
三、园中园景区
1.绿都榭影
2.临风亭
3.知鱼亭 4.水映长廊 5.碧波介亭 6.临水平台 7.绿荫叠水
四、生态景观区
1.水中折桥 2.临水平台 3.碧波介亭 4.林中栈道
五、运动健身区
1.晨练活动 2.健身器械 3.休闲花架 4.林中棋盘
5.运动中心 6.林下休闲 7.儿童活动
全园布局图
4 方舟公园改建中造园艺术手法实践
4.1 主题多样
公园中园路分两个等级:3米、2米装样式各不相同,大小桥10余座及林下栈道1条使园中所有景观一览无余。水榭、码头、亲水平台等8处景区让游人能更好地亲水嬉水。植物配置上,规则的行列式栽植、矩阵式栽植、自然式的群落栽植、盆景式的塑形等使园中的软质景观丰富多样。供人休憩赏析的亭子有4处分布全园。大小广场6处为游人提供了娱乐健身的开敞空间和私密独处的封闭空间。5个景区各有独自的主题,又有相似之处,使整个公园的景色变化又统一。
4.2 欲扬先抑
在进入园中和主要景区之前,先用狭小、晦暗、简洁的引导空间把人们的尺度感、明暗感、颜色的鲜明度压下来,运用以小衬大、以暗衬明、以少衬多的手法使游人达到豁然开朗的效果。
入口景区是一个小面积的铺装广场,与其他景区相比显得很小,在于方舟塑像后面以微地形上配置高大乔木及雪松栽植做屏障将其前后分割开来,使游人进园后不能一眼看穿整个园区,这里做了一个障景。道分两路绕过于方舟塑像,后面的景色一片豁然开朗,大面积的水域展现在人们眼前,使游人心情舒畅开来。
4.3 突出主景
在园林空间中,景观有主体景观和从属景观,即主景和配景。只有主从搭配适宜才能达到景观丰富多彩,使游人游兴盎然,印象深刻。元代《画鉴》中说:“画有宾有主,不可使宾胜主。框景、障景、抑景、借景、对景、漏景、夹景、添景,有宾无主则散漫,有主无宾则单调、寂寞。”[1]这里将主、配景的关系和作用给予了明确的诠释。
方舟公园得名于于方舟烈士,入园一眼就能见到于方舟塑像。塑像处于人视线最易集中的中心位置,起到了突出作用。其后栽植了雪松及高大乔木用以衬托,使之更加肃立。抗震纪念碑是为纪念唐山大地震中宁河县遇难的人民群众及抗险救灾中牺牲的英雄们而建造的,其坐落在正七边形台阶式基座平台上,是全园最高的构筑物。“鹤立鸡群”的独特感觉,引人注目,体现出了其主体性,高的优势得以体现。平台周围以矩阵式栽植21棵雪松,使之更加庄严。
4.4 空间渗透
空间渗透是景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深入细致地体会,还有景物之间的仰俯、顾盼等情态联系的意思,也就是空间的整体性和连续性。除园区之间的联系以外,一个园区内各景点、景物之间也要讲究联系,这种联系是更加具体详细的,其内容与多方面美学因素、布局格式,以及蕴藏在园景内的情意互相渗透。在形象上的表现,景物的联系不应是呆板生硬,而应是情态盎然。在我国传统园林中,常常通过空廊、门窗、植物等的运用,使内外空间浑然一体,连成一片,我们称这种手法为渗透。渗透的手法通过借景、对景来获得丰富的空间层次感,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3]。
拱桥将中心水景区一分为二,站在桥上南看古亭,折桥曲直古朴幽雅;北看水榭,岸柳飘逸清新荡漾。站在两处看拱桥犹如一轮明月映在水中,三者间呼应形成了对景。其园中对景造园形式应用较多,其意就是为了创造不同的景观,以满足游人对各种景物的欣赏。
借景是根据造园的需要把园内视线所及的园外的景色组织到园内来,使其成为园内景的一部分。借景主要功能就是让有限的空间无限化。借景可分为远借、近借及应时因借等。远借高山,近借流水,春借桃柳,夏借塘荷,秋借红枫,冬借飞雪。芦阳大厦靠近公园的整个墙面绘以生动的画面,公园既借景于这一画面,整个公园的景色又与其形成一个对景。
框景主要是用景门、景窗等把一部分园林景点诗情画意化,这是人工美和自然美的巧妙结合。在园中园景区中从远处走来的假山瀑布与亭廊是一处对景,走进知鱼亭透过门框看跌水宛然是一种框中画的感觉。
4.5 曲折迂回
在造景中曲折的手法通常是对景物的形状作弯曲变化地布置,但它的运用远不止此,形状的弯曲还给予景物表面的凹凸高低起伏。从岩石纹理表现的曲折变化,以至景物由于曲折所出现的节奏、韵律,进入到园景的情趣、意境。曲折蕴藏着变化、幽深,善于运用,能够有效提高布局造景的质量[4]。
自然风景充满各色各样美妙曲线 ,“山要回抱,水要萦回”是中国山水画、山水园林的通则。方舟公园中的假山瀑布,表面凹凸高低起伏。从整体着眼,瀑布源头溪流的流向,整个园区湖池的轮廓曲折,沿岸局部也有凹凸进退的曲折。园林建筑物上还有曲桥、曲廓。明代计成的《园冶》对曲廊营造的阐述,可见曲折运用的灵活:“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蟠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蜿蜒无尽。”此外,园路的安排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公园于2010年9月27日正式开放,笔者以游人的身份再次踏进公园,深深体会了框景、障景、抑景、借景、对景、漏景、夹景、添景、点景、题景等这些造园艺术手法的应用,感受着现代景观元素营造的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感觉有步移景异、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
5 结语
园林工程产品不只是要按设计完成工程设施和构筑物的建设,还要讲究园林植物配植手法、园林设施和构筑物之间组合搭配的美观舒适以及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协调[5]。这就要求现场施工管理者不能盲目地照搬照抄施工图,要把握内涵,深刻地理解设计思想,掌握造园的原则和手法;灵活运用造园的各种要素,形成山水园林自然和谐的格局,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6]。正如明代造园大师计成在《园冶》中所说:“梧荫匝地,槐荫当庭;插柳沿堤,栽梅绕屋;结茅竹里,浚一派之长源;障锦山屏,列千寻之耸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达此境界,方可称为艺术创作的园林工程。
[1]赵春仙,周涛.园林设计基础[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6.
[2]卓秋芬.西湖园林景观的造园手法[J].引进与咨询,2005,(8):53.
[3]高联红.中国园林造园手法在我院校游园创建中的运用[J].热带农业科学,1998,(6):82~86.
[4]温扬真.园林设计原理概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11.
[5]付军,巢时平.园林工程[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9.
[6]康新民.潍坊市人民公园改建工程回眸——浅析园林改建工程施工控制与实际效果的关系[J].中国园林,2006,(9):35~42.
[7]毕胭.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及艺术特色[J].贺州学院学报,2010,(2):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