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谈拿来主义

2011-01-17李辰

电子知识产权 2011年9期
关键词: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专利

文 / 李辰

“拿来主义”首次出现在鲁迅先生于1934年6月4日的《拿来主义》一文中。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是针对当时“发扬国光”的复古潮流而提出的,提倡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有继承、有吸收、有改进、有抛弃,吸取外国文化的精华,所谓拿来是有选择的拿、为我所用的拿。

本文借用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谈谈笔者对于专利如何更好促进发明创造的应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方面的一点看法。

几年来,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中国企业越发重视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以专利的形式加以保护,这与过去只“重视”科研不重保护的做法相比有了实质上的进步,国内很多企业正在由“生产加工型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型。那么,在加大研发投入并寻求专利保护的时候,我们是否还应当再谈拿来呢,我们所说的拿来是什么呢?

在今天,“拿来”一词在专利的运用方面可能包含较为广泛的概念,例如:专利文献在研发中的应用、对进入公有领域技术的使用、专利的规避设计、专利权的转让和实施许可等。而本文所说的拿来是其中的专利权的转让和专利的实施许可,那么笔者为什么认为在这个时候要谈“拿来”呢。

“拿来”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拿来”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所谓“拿来”本质上是对技术的拿来,专利是对实施这项技术的法律保护形式,因此,专利的“拿来主义”本质上也是技术的“拿来主义”。当市场得到了充分的竞争、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现市场参与者的技术相互产生依赖和互补的情况,因此技术的“拿来”是不可避免的,这样,在技术得到专利的保护时就不得不涉及本文所说的“拿来主义”。

进而,“拿来”有助于推动发明创造的应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符合专利制度的根本目的。如同鲁迅先生的“拿来”一样,本文倡导的“拿来”是将专利技术中好的技术为我所用,并且这种为我所用是以合法的形式实现的。这样的为我所用能够帮助企业避免重复研发,降低技术实施成本、提高产品性能、进入新技术领域等,最终结果是使得专利技术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如果“拿来”确实具有上述重要的作用并且成为必然,那么现在客观环境是否支持“拿来”的实现呢。

支持实现“拿来”的有利因素

(1)专利数量的积累为“拿来”提供了选择空间。

近年来,科技成果的专利保护数量大幅提高,科技成果中专利技术的权属更加明确,专利申请的数量以及专利授权的数量逐年显著增长。国内外申请量从2003年的308487件增长至2010年的1222286件,增幅接近三倍。据统计,自1985年至2010年底,我国专利申请受理量达到了7037574件;另一方面,自1985年至2010年底,国内共授权专利达到3897359件,有效专利数量共计2216082件。

可以预见,我国的授权专利数将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有效专利数量也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这为“拿来”提供了更多选择的空间。另一方面,伴随专利申请普及和专利水平提高的是数量更多的高质量专利的产生,专利淘金的价值已经初步显现。

(2)专利技术更具实施价值。

具有产业再现性是授予专利权的条件之一,不仅如此,之所以采取专利的形式对技术进行保护成为普遍选择,本质在于申请专利的技术被认为更具有应用价值,更适于产业实现,更适应产业发展需要,代表了某个技术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这样的科技创新成果更需要得到专利的保护。

(3)专利文献为专利淘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专利文献有专门的分类体系,构成专门一类信息源,专利文献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内容详实、格式统一、查找方便的信息源。通过对专利文献的检索和分析能够获得更准确的技术信息。

如何做好“拿来”

(1)加强科研投入,提高创新能力。

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自我创新能力不足的企业由于缺少技术优势,在专利技术的转让和许可中通常处于被动或弱势的地位,这种情况实质上阻碍了“拿来”的产生。

另一方面,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善于对“拿来”技术的消化吸收,善于对已有技术(无论是拿来的还是自有的)的改进创新,从而不断有技术的积累,能够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甚至领导技术的发展。这样的企业在面对“拿来”时也有条件更加积极主动,从而对专利技术的实施和促进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善于对专利文献的利用。

基于专利文献的特点,做好专利技术跟踪,为“拿来”做好充足的准备。

(3)加强对专利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建立可信客观的专利评估体系能够提供衡量专利价值价格的重要参考,能够避免专利权利交易的盲目性,降低交易的风险,有利于建立好的市场环境,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促进权利交易促进拿来的行为。

进一步,作为无形资产的专利价值评估相比传统的资产评估具有自身的特点,技术实施的不确定性、技术的先进性、权利的稳定性、专利技术对市场收益影响的非显而易见性等等诸多方面使得传统的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的资产评估方法并不能完全满足现有市场对专利评估的要求,因此在传统的评估方法上进行突破将是必然;并且,专利的评估必然是包含对技术、市场、法律的研究甚至包含对政策和金融的研究,作为较新兴的事务,专利评估必然需要不断的完善以满足市场环境的需要。

如何为“拿来”创造外部条件

(1)增大违法成本,加强执法力度。

较低的违法成本不能促使主动合法的获得技术的实施许可,更无益促进拿来的推广;增大违法成本和加强执法力度才能保护专利权人以及专利实施的被许可人的权益,从而为“拿来”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2)转变观念。

专利工作的目的归根结蒂是为了技术的进步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专利战略的实质是为企业技术和市场的发展服务,选择何种专利战略应从实际出发,尊重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条件等各方面因素,可以是完全自主创新,或者是将创新与“拿来”相结合,或是其他的形式。“拿来”与自主创新不应被理解为一对矛盾,而应作为推动技术进步的不同手段,并在不同发展阶段加以善用。

(3)加强政策引导。

给予包括使用经济工具等一系列的政策促进专利的运用和实施,促进研究单位的技术成果转化,这种引导和促进应当是恰当并且有力度的。

(4)提高专利从业者的工作水平。

缺少专利业务水平的保证,将阻碍拿来的实施,使“拿来”变得十分盲目。例如:专利申请是否有合理的技术布局和较好的申请策略;专利申请文件使得专利对技术确实起到保护作用;专利从业者是否具备较高的对专利分析的能力,是否具备技术合同的实操能力等等。

综述

本文的“再谈拿来主义”看似与当前所提倡的“自我创新”一词有视觉上的冲突,然而客观上,“拿来主义”与自我创新一样是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我们不能忽视对“拿来”的善用。专利制度的目的在于推广发明创造的应用,如果缺少科技创新,则对发明创造的应用无从谈起,同样,如果缺少发明创造的应用,科技创新和进步则没有存在的理由。

猜你喜欢

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专利
专利
防爆电机专利技术发展综述
全新充电专利技术实现车队充电
镁冶炼专利技术研究
唑啉草酯中国专利申请分析
发明与专利
曲面显示器的专利技术分析
专利申请审批流程图
专利申请三步曲
专利申请审批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