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乞大》四种版本方位短语“X+方”作状语时构成情况考察

2011-01-16涂海强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方位词构式介词

涂海强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老乞大》是14世纪中叶高丽、朝鲜族学习汉语的会话课本。本文选用李泰洙先生《〈老乞大〉四种版本语言研究》[1]9文末后附的语料:古本《老乞大》、《老乞大谚解》、《老乞大新释》和《重刊老乞大》。它们分别是A、B、C和D本,代表元明清三个时代的语言现象。本文将方位短语看作一个构式,记作“X+方”,“X”代表方位构式的前附加成分,“方”是方位词的简称。“介+X+方”代表“介方”构式,是方位构式的扩展,“介”是介词的简称。“介+方”是中介语。本文主要从共时层面考察近代汉语语料《老乞大》四种版本中方位短语“X+方”构式作状语的构成情况,分析“X”成分的构成和“方”的语义特征,以期对现代汉语和对外汉语的教学提供参考。

一、《老乞大》四种版本中“X+方”作状语之“X”考察

《老乞大》中方位短语“X”的构成成分相当复杂,“X”的构成可以是词和短语,“X”的语法成分主要有名词性的、动词性的、形容词性的、代词性的以及数量性的词语五类,偶尔还有副词性词语。其中名词性词语占主流。具体情况如下:

1.“X”是名词性词语(名词或名词短语)。

1)指具体的处所,如:你家里、这黑地里、这大门旁边车房里、车房里、家里、这店里、好房子里、房子里、这车房里、草地里、汉儿田地里、高丽田地里、羊市角头、这棚底下、自己睡卧房子里、这后园里、侧屋里、这门前车房里、俺车房里、旱地里、路上、这路旁边、壁子上、这早晚黑地里、这饭店里、这后园里、我车房里、唱的人家里、东厕里、饭店里、这样黑地里/这般黑地里、这纯土炕上、(兀)那西南角上、这般精土炕上、茅房里、别个店里、座子人家里、高丽地面里/汉儿地面里、一路上。

(2)指事物,如:豆子上、这间壁肉案上、锅子上、冷水里、这槽/槽儿里、这饭里、罐儿里、火盆上、布袋里、银子上、这药里头、这钞/这银子里头、舡里、水里、馒头馅儿里、芭子门/芭篱门南边/南壁、免帖上、糴来的米里头、一个签筒儿里、两个荆笼子里。

(3)指人,如:太医/大医根底、伴当其间、火伴中间、师傅上、别人根底、汉儿人上、官人每(们)前面、你三个里头。

(4)指时间,如:明日五更头、丙戌已后、这个月底、七月初头、这个月初一日间。

(5)其他名词,如头、体例。

能出现在“X”上的名词性短语主要是定中偏正短语 ,如“旱地”、“冷水”、“汉儿田地”等。定中偏正短语中一种较为普遍的情况是常用人称代词“你”、“自己”或指示代词“这”、“这样”、“这个”、“这般”作定语。如“你家里”、“自己睡卧房子里”、“这银子里头”、“这样黑地里”等。这些方位短语在语音停顿上 ,如果“两分”如“你/家里”、“这/银子里头”,那么两类代词就成了后面方位短语的定语了。我们认为这类方位短语在结构上应是两类代词分别修饰后面的名词,构成定中偏正,然后定中偏正加上方位词构成方位短语,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如下[2]9-16:

2.“X”是动词性词语,其中以短语形式居多,光杆动词较少。如:动词带助词:死的后头、死了后头;联合短语:捉拿其间、商量其间 ;述宾短语:成交之后;偏正短语:元(原)定价钱内中;主谓短语:那客人去了后头、爷娘亡没之后。

3.“X”是代词性词语,主要是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如谁根底、俺下处、我下处、那壁厢、那边、那的之后。

4.“X”是数量词语,主要是时间性的名词,如五月里、十月里。

5.“X”是形容词性词语,主要是状态形容词。如劳困里、更困里。

“X”还可以是副词性词语 ,数量极少,A B本各一例。如小人每(们)骤面间厮见(160A/B)。

二、《老乞大》四种版本中“X+方”作状语之“方”及其语义考察

1.方位词。依据《老乞大》中作状语的方位短语“X+方”出现的语言环境,本文考察了单纯方位词9个,合成方位词12个,特殊方位词6个,共27 个 ,即 :单纯方位词 :里 、底、上 、行[3]1-15、前 、间、边、内、头 ,合成方位词 :前面、面前、里头、旁边、底下、后头、内中、下处、中间、之后、已后、南边 ,特殊方位词:根底、根前、其间、角头、南壁、壁厢。

2.语义特征。《老乞大》四种版本中作状语的方位短语,其方位词语义特征丰富,可以表处所、时间、对象、范围、工具、根据/凭借等。

(1)表处所 :里、上、行、前、边、根前、面前、前面、里头、旁边、底下、角头、下处、壁厢、南壁、南边,共16个。又可分为3类:

1)表动作的起点、来源。如“里”表起点义[4]34-38,一般在A、B本中出现。A、B本通常不用介词“从、打、自”等介引动作的起点、来源,C、D本一般在名词性词语前加上介词表示起点义。李泰洙对此有过详细的论述[5]。例如“:恁高丽田地里将甚麽行货来”(303A本)“,你高丽地面里将甚么货物来”(303B本);303C、D本改为“你从朝鲜地方来”,前加介词“从”,后面不用方位词“里”。“那般者,布袋里钞将来都检了,你卖主自检”(363A本)“,这们便布袋里取银子来,着牙人先看,你卖主自家看”(363B本);363C、D本改为“在布袋里”,前加介词“在”,表起点,后用方位词“里”。“我草料、麦都是你家里买来的,你减了些个如何?”(86A本),86B本与A本相同,C、D本改用“你家里卖出来的”,前都不用介词“从”。李泰洙认为“里”表起点或来源的用法是现代汉语的遗留。其实这种“X+方”构式和“介+X+方”以及“介+X”构式的交叠使用,反映了阿尔泰语系作为母语对学习汉语者的渗透“,介+X”作为中介语在汉语学习过程中的潜在纽带作用。

2)表动作的目的地。如“里”、“上”、“下处”、“角头”4个。与元明时期的汉语相比,清代“介+X+方”构式更符合现代汉语书面语的表达,但偶尔也有例外,不用“介”,这是两种语言融合过程中还留着本民族语言的底子。例如“里”、“上”:

526A本:酒带半酣,引动斜心,座子人家里去。

526B本:酒带半酣,引动淫心,唱的人家里去。

526C、D本改为“到唱的人家去”,前加介词“到”。

223A本:俺车房里去无明火,教小孩儿将些个灯来。

223B、C、D本都用“我(们)车房里去”,前不加介词“到”。

75A本:这间壁肉案上买猪肉去。

75B、C、D本与A本相同,不用介“到”。

如“角头”:

299A本:既他羊市角头去呵,又不远,俺则这里等。(古老20b1)

299B本与A本相同,C、D本改为“往羊市角头去”,前加介“往”,介引动作的目的地。

如“下处”:

385A本:你税了契时,到明日,俺下处送来。(古老25b7)

385B本:你税了契时,到明日,我下处送来。(老18a7/163)

385C、D本改为“送到我下处来”,用述补式表达,使“下处”表动作行为目的义更加明确。

3)表动作发生的场所。如:里、前、边、行、上、面前、前面、旁边、底下、壁厢、里头、根前、南壁、南边 ,共 14 个 。

现代汉语里,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场合,一般用介词“在”《,老乞大》四种版本中A、B本不用介词者居多,C、D本有的改为前加介词“在”,有的不用。这说明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原初表达给二语习得带来了表达上的困惑。如“里”、“里头”:

88A本:伴当,你将料捞出来,冷水里拔著,等马大控一会,慢慢的喂著。

88B、C、D 本都用“冷水里”,前不用介词“在”。

131A本:我恰才这槽儿里头拔上两帖落水也,著马吃。

131B本与A本相同,C、D本改为“这槽里”,前不加介词。

如“行”“、上”“、根前”“、前”“、前面”“、面前”:

11A本:每日清早晨起来,到学里,师傅行受了生书。

11B本改为“师傅上”,C、D本改为“师傅根前”,构成“X+方”构式,来表达本民族语言的使用习惯。

14A本:到晚师傅行撤签背念书。

14B本改为“师傅前”,C本改为“师傅前面”,D本改为“师傅面前”,四种版本方位短语前都不用介词,只是替换方位词。这表明了本民族语言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根深蒂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又如“壁厢”、“边”:

457A 本:那壁厢先射过来,人叫唤有:大了也,恰好者射歪了也。

457B、C、D本改为“那边”,前不加介词“在”。

如“南壁”、“南边”:

301A本:他在那个房子里下?兀那西南角上,芭子门南壁,小板门儿便是。

301B、C、D本改为“南边”,前都不用介词。

以上例句中四种版本都不用介词“在”,用方位词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场合,一般出现在语义较明确的语言环境中。

如“旁边”:

153A本:这马都卸下行李,松动肚带,取了嚼子,这路旁边撒了,著吃草者。

153B本与 A本相同,C、D本改为“在这路旁”,前加介词“在”。

如“前面”:

482A本:好教道的成人呵,官人前面行也者。

482B本用“官人前面”,482C本改为“在人前面行走”,前加介词“在”。

486A本:官人前面出不得气力行呵,一日也做不得人有。

486B本仍用“X+方”构式,C、D本改为“介+X+方”构式“,在人前面”,前加介“在”,语义明确表明场合。

以上用例表明“,介+X+方”构式在清代更具有优势,符合汉语共同语的发展趋势。在现代汉语中如果语义具体确定,不用介词的构式就潜伏在方言中使用,如“明早我面前背书”。

(2)表时间的方位词有 :里、间、底、内、头、其间、之后、已后、后头,共9个。

如“里”:

91A本:更困里休饮,等吃一和草时饮。

91B本:劳困里休饮水,等吃一和草时饮。

91C、D本改为“劳苦的时候”,说明“里”表时间。

如“间”:

4C本:既然这个月初一日间从王京起身的,到得半个月,怎么才到这里来呢?

4A、B、D本不用方位词“间”,直接用“这(个)月初一日”表时间,加上方位词“间”语义具体明确。

如“底”:

6C本:你这个月底能到北京麽到不得呢?

6D本:你这个月底能到北京麽到不得?

6A、B本改为“这月尽头”,用时间名词“尽头”表时间。

如“内”:

545C本:你两家不用争,限十日内就照价钱数目兑银,断不短少的。

545D本:你两家不用争论,限十日内就照价钱数目兑银,断不短少的。

545A、B本为“十个日头”,用时间名词“日头”表时间。

如“头”:

312A“本”:俺七月初头离了。

312C本:我从七月初头起身离家的。

312B本改“俺”为“我”,312D本改“离”为“起身”,其他一样,都是“七月初头”,而312C本改用介方构式“从七月初头”。“头”表时间,其前有无介词均可,因为语义一般都是明确的。

如“其间”:

586A:本商量其间,涿州买卖去来的伴当到来 ,相见。

586B本与A本相同,C、D本不用“其间”表时间。

109A本:捉拿其间,那贼便将一个弓手放箭射下马来,那贼往西走马去了。

109B本与 A本相同,C、D本改为“要捉拿他”,不用“其间”表时间,用“要”表将来的动作行为。

如“之后”:

506A本:爷娘亡没之后,落后下的孩儿每不务营生……506B本与A本相同,C、D本改为“到他爷娘死后”,前加介词“到”,表动作行为终止的时间。

如“已后”:

604A本:今年交大运,丙戌已后财帛大聚,强如已前数倍。

604B、C、D本与A本相同,都用“已后”表时间。

如“后头”:

480A本:死的后头,不拣甚麽,都做不得主张有……

480B本与A本相同,D本用“死了后头”,都用“后头”表时间。C本改用“到了那临死”,述宾式表达。

以上例句说明,元明清时期方位词表时间义较确定,前面一般不加介词,这与上古汉语一致。

(3)表范围的方位词有:里头、其间、内中、中间,4个。

如“里头”:

79A本:主人家迭不得时,咱每伴当里头教一个自爨肉。

79B本:主人家迭不得时,咱们火伴里头教一个自炒肉。

79C、D本都改用“咱们火伴里头”,表范围。

126A本:恁三个里头,著这老的看者。

126B、C、D本都用“你三个里头”表范围。

如“其间”、“中间”:

487A本:伴当其间,自家能处休说,休自夸。

487B本:火伴中间,自家能处休说,休自夸。

487C本:火伴们,你们自家有能处,休自夸。

487D本:火伴们,自家有能处,不要夸张。

487A本用“其间”,B本用“中间”,C、D本用“火伴们”,四种版本对比,说明“其间”表范围。

382A本:那般者,你抬出这个马契来,问他每元定价钱内中,除了十两钞做罚钞,毁了文契者。

382B本与A本相同,C、D本都改用“原定价钱内中”,表示范围。

(4)表工具 ,如“里”。

方位短语中“X”是工具名词,构式“X+里“语义是用“X”施行某种行为,如:

169A本:兴儿,你另盛一碗饭,罐儿里将些汤,根著客人去,与那个伴当。

169B本:兴儿,你另盛一碗饭,罐儿里将些汤,跟着客人去,与那个火伴。

169C本:兴儿,你另盛一碗饭,罐取些汤,跟客人去,给那火伴吃。

169D本:兴儿,你另盛一碗饭,罐儿里取些汤,跟客人去,给那火伴吃。

169C本用工具名词直接作状语,A、B、D本用“X+里”构式作状语,表示用“罐”施行取汤的行为。

105A本:年时又有一个客人,赶著一头驴,著两个荆笼子里盛著枣儿,驼著行。(古老8b6)

105B本:年时又有一个客人,赶着一头驴,着两个荆笼子里盛着枣儿,驼着行。(老26a2/5)

105C本、D本都改用“X+方”构式,即“两个荆笼子里”,前不用介“著(着)”(表“用”义),用方位词“里”表工具。

以上例句“X+方”构式表工具义的用法是元明时期的遗留,是学习汉语的外族母语的“正迁移”,不代表汉语的主流表达方式。

(5)表根据/凭借 ,如“里”。

273A本:体例里买主管税,卖主管牙,你各自弄将牙税钱来。

273B、C、D 本改用“旧例”,四版本相对比 ,可证“里”表根据,意思是“根据体例或规定办事”。

另外,表对象的方位词有上、行、根底等,李泰洙[5]有过细致的描写。构式“X+上/行/根底”,表对象义时,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与之相当的介词是对象义的“向”、“对”,组成“介 +X+方”构式,习惯的表达是“向谁报告,跟着谁学习”。元明时期一般采用“X+方”构式,清代则用“介方”构式,组块成整体表达对象义。如果不用“介方”构式,学习汉语的朝鲜族、高丽族就变化语言的表达方式,即由状中式改为述宾式。这表明二语习得过程中自己母语的“正迁移”的强烈影响和语言学习的灵活技巧。

三、小 结

《老乞大》是14世纪中期北方高丽、朝鲜人学习汉语时的会话课本。它反映了“汉儿言语”的语言事实。分析作状语的构式“X+方”的构成情况,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留学生的短语教学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能帮助外国学生警惕自己的母语对学习汉语的语法规则所导致的“正迁移”影响。本文从共时层面对《老乞大》四种版本的构式“X+方”作状语的构成情况作了考察,这也可与现代汉语的语言事实互相参证。笔者认为:

(1)《老乞大》四种版本“X+方”作状语的方位短语,“X”成分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X”的语言成分可以是名词性的、动词性的、形容词性的、代词性的以及数量性的词语,间或是副词性的词语,其中以名词性词语占主流,这与现代汉语的情形比较一致。

(2)《老乞大》四种版本中方位词在元代有许多新的语义表现,如表动作的起点、来源的“里”,表动作目的地的“里、上、下处、角头”,表动作对象的“上、行、根底”以及表工具的“里”。《老乞大》四种版本的语义特征呈现了元明清三代新旧语义发展与消失的并存态势。

(3)在元明时期,A、B本《老乞大》表动作对象、场合、起点一般用“X+方”构式,少用“介+X+方”构式,到了清代 C、D本,多改为“介+X”或“介+X+方”构式,说明清代方位短语作状语前面一般加介词,这符合汉语共同语的发展趋势,也表明朝鲜、高丽族在学习汉语的二语习得过程中,本民族语言的“正迁移”影响慢慢地向着汉语的主流表达形式转移,中介语“介+X”在学习汉语表达中起过渡或桥梁作用。

[1] 李泰洙.《老乞大》四种版本语言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

[2] 唐韵.《元曲选》中方位短语及其功能:上[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0(5).

[3] 江蓝生.后置词“行”考辨[J].语文研究,1998(1).

[4] 汪维辉.方位词“里”考源[J].古汉语研究,1999(2).

[5] 李泰洙.古本、谚解本《老乞大》里方位词的特殊功能[J].语文研究,2000(2).

猜你喜欢

方位词构式介词
介词和介词短语
有讲究的方位词
动物们的聚会
介词不能这样用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汉语方位词研究
基于汉语方位词特点的二语教学策略——以“左”“右”为例
“XV的(不)是Y”构式探微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下)
一种新的“不是A是B”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