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引擎——法国索非亚科技园
2011-01-16
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引擎
——法国索非亚科技园
为加速科研成果转换为产品的过程,法国于1969年建立了索非亚·安德波利国际智慧、科学与技术园,简称索非亚科技园或尼斯科技园。它位于法国东南部尼斯市以西十五公里处,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之间的地中海边,占地2300公顷,是欧洲最大的科技园区。由于该园区便利的交通,且集产品生产、科研、技术开发和教学为一体,成为高技术交流及人才交流和新兴企业培植的高科技园区,而被世人称为欧洲的“硅谷”,与英国的剑桥、德国的巴伐利亚齐名。
1969 年,出于非盈利性目的,一家企业创建了这家科技园并开始商业化运作。科技园创办初期规模很小,周围只有尼斯大学、国家科研中心、巴黎矿业学院、法国石油研究院、邮电学校、尼斯地区商会以及一些私营企业。到1980年,园区总共才有13家企业。为了加快园区建设速度,1984年园区成立了基金会,大力投入公共设施建设,积极促进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兴建了扶植科技企业创业的孵化中心。此后,法国政府为提高国际竞争力,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大力扶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1990年园区成立了西噶公司,政府通过该企业每年提供1000万法郎专门帮助其他企业在该城“落户”。今天,经过40多年的持续发展,它已成为法国最具国际化的地区,25平方公里范围内聚集着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的1300多家高科技机构和研发型企业,拥有来自60多个国家的科技人员3万多名。索菲亚科技园是欧洲的第一个技术科技园区,最重要的技术枢纽核心,每年营业额44亿欧元。该科技园区有100万人口。那里有很多研究部门,还有其他机构,有负责互联的,还有一些学术机构、大学、工程学院和管理学院以及其他一些不同的工程学院和大的公司,诸如德州机械、西门子等等。
多渠道聚集外部资源
索非亚科技园位于法国南部滨海昂蒂伯地区的一个小镇,从资源禀赋的角度来看,这里缺少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基本备件,科技和工业基础几乎是空白,除了尼斯以外,没有其它高校、产业和任何科研资源。1969年,在巴黎矿业大学生校长的倡议下,一批科研人员在当地有关方面的支持下,成立了索非亚协会,利用1200公顷松树林和里昂信贷银行提供的贷款,开始筹建科技园。几乎是白手起家,因此在创立初期,主要是以多种渠道吸引并聚集外部科技资源。如以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的人文环境,吸引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入驻。
发展高端、高附加值产业
索非亚科技园主导产业突出,信息通信业成为园区主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信息通信类产业占据重要地位,企业数占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80%,有300多家著名IT公司的地区总部设在这里,聚集了50多个国家的1.6万多名工程师,成为法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地。
园区企业主要从事创新和研发环节,以及少量的小批量生产,以创新和研发活动为主,制造、物流、市场和销售等环节相对滞后。由于缺乏产业发展配套环境和产品市场需求,对园区进一步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
电信产业是索非亚科技园的主导产业,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电信和电子产业。这类企业占园区企业总数的25%,雇员数量超过园区总量的50%,电信产业成为园区的主导产业,成就了著名的“电信谷”产业集群,构建了嵌入全球及本地不同分工体系的产业链,相关企业涉及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应用或服务提供商等三个环节。
创新性高科技资源本地化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科技园创新高科技资源的本地化阶段。首先,尼斯大学积极参加到科技园的建设中,学校的教学、研究与科技园建立保持了非常密切的联系,同时也为科技园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尼斯大学也从科技园的发展中受益,如今,尼斯大学已经成为法国第二大综合性大学。
其次是采取多种途径支持本土企业创业发展。包括:引入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成为法国高校和研究机构最为集中的地区,为园区提供技术创新源泉;充分利用国内国际资源,大力发展支持企业创业发展的孵化器和风险投资;活跃的非政府组织,建立大量协会和俱乐部来为各种机构的交往提供中介服务和平台。
索非亚科技园每年有大量企业诞生。园区年均新增企业120~160家(企业总数1276家),每年大概有80~120家企业退出,年净增40~80家企业。
国际化程度高
索非亚科技园集中了多家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外国人拥有的公司有170家,占园区企业数的13%,工作岗位占园区创造的直接工作岗位总数的24%。
索菲亚科技园非常强调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和国际交流。园区技术人员分别来自50多个国家,园区中有大量的国际学校,招收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
风险投资来源国际化。目前,向索菲亚地区投资的风险投资公司中50%左右是外国企业,主要资金来源是美国、新加坡、英国和德国等国,体现了园区国际化的特点。
政府政策主导与驱动
在科技园的发展过程中,政府不太直接参与园区的创建活动。1977年,索非亚科技园在遇到资金困难时,政府将其从民间管理转为公共管理,并在随后组织了大规模、有计划的电信基础设施的建造,在上世纪80年代末,当地政府在科技园内投资修建了先进的国际通信中心智能设施,90年代初,基于互联网的经济与技术迅速发展,这些设施成了最适合大企业电信技术试验、小企业创业的温床,成为促成科技园电信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因素。法国把国内第一大、欧洲第二大的电信运营商“法国电信”迁入园内,直接带动了电信产业相关企业的聚集,为园区创造性了一个关键的比较优势。
总之,索菲亚科技园的创建,建立在三大支柱上,企业、研究机构、大学和培训机构,最重要的就是这三个支柱交叉培养,让人们相互合作,特别是在创新和协调政策方面。从政策支持到索菲亚基金的支持,能够使来自不同背景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人共同在一起讨论。这种交叉培养和交叉培育的方式,使得很多创新型活动和项目得以开展。园区项目和产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生命科学、环保和新能源等领域,代表着当今世界的研究方向和先进技术水平。
可以看出,崇尚自然这一理念在园区内得以充分体现。现在,索菲亚—安堤波里模式依然有效,它所承载的是创造性的精神动力,不断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