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城要坚持姓“科”
2011-01-16
科技城要坚持姓“科”
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样,科技城从概念到规划,成为国内科技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更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杭州的青山湖科技城、未来科技城推介会前不久在北京隆重举行,贯通两大科技城、连接杭州主城区和西部的科技大道已经通车。本期《杭州科技》也聚焦科技城。
学界对科技城没有确切定义,大多以高科技园区为样板。远的有美国硅谷——市场主导型的高技术产业园区,那里有斯坦福等一批高层次大学和众多的高科技企业;近的有日本筑波科学城——政府主导型的研究园区,从东京迁入40多家国家级教育和研究机构;更近的有北京中关村,从电子一条街到科技园,再到科学城,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
本期“借鉴”栏目,介绍了一批全球知名的高科技园区(科学园、科学城)。经验值得借鉴,造法应该创新,“城”毕竟不同于“园”。作为一个集聚科技资源、产生创新成果,形成新兴产业、宜学宜业宜居,物理的、政策的空间,科技城建设是否应该有以下目标?
是一个智力资源密集区。高校院所和高素质科技人才是科技城的基础资源。看看中国各地正在建设的科技城,都在努力引进大院名校,期望通过人才与技术的集聚,带动经济的发展。同时,在规划布局、功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要体现以人为本,集聚人气。别忘了,宽容失败、开放包容的创业文化,是硅谷成功的因素之一。
是一个资本要素密集区。资本同样是科技城的基础资源,政府投入、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产业投资等不可或缺。硅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充裕的风险资本和宽松的融资环境。两大科技城要不断推进科技金融创新,着力聚集各类科技金融主体,加快资本市场服务体系建设。
是一个新兴产业集聚区。科技城之所以得到重视,在于创新与产业化的结合。成为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策源地,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集群,是两大科技城的重要任务。在规划上,专业分区、各具特色,配套完善,集聚发展;在路径上,通过研发,形成成果;通过孵化,转化成果;通过园区,形成产业。筑波科学城今天也在制度变革,要打通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商业化生产的路径。
是一个政策创新先行区。圈地垒墙,堆积资源,建不好科技城。既要用好国家、浙江省给予的优惠政策,也要敢闯新路,加强本级政策创新。要有激活和释放科技生产力的动力机制,要构建有效的组织运行方式。特别是人才,其作用最关键,流动性也最强,两大科技城要吸引、培养和使用大量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必须创新机制,努力成为人才特区。
是一个绿色低碳生态区。两大科技城位于杭州城西,临近天目山、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和西溪湿地,青山湖、南湖宛如两颗明珠,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在规划布局、院所招引、产业定位和设施配套等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和切实保护自然风貌。独特的新城魅力,需要坚持生态环境良好、土地节约集约、生产生活和谐、城乡统筹发展。
两大科技城要承载太多的功能,首要的是建设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创新引领功能。目标宏伟,建城维艰,但是,科技城一定要坚持姓“科”。
杭州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