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缔造教育云

2011-01-16

中国教育网络 2011年10期
关键词:服务教育

缔造教育云

2011年

教育云

我们不需要空谈“云”,我们需要实实在在的效益,这需要一些条件,让“云”落地。

以人为本、随需获取资源、超算能力、无限大存储、低成本租用、绿色节能、智能、动态等,是云计算接连打出的王牌。这足以令万人瞩目,何况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云计算被定位为实现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真可谓前途无量。

云计算从2007年开始以新兴的商业应用服务模式的身份受到人们的关注。2008年和2009年,它成为IT界最热门的词汇,很多业界的厂商,比如Google、Yahoo、微软、IBM、HP等,纷纷表示自己已经拥有云计算的产品、技术或服务。以后,业界在“云计算是炒作还是IT的未来”的争议声中不断验证其可行性。2010年,“云”飘进校园,高校的人们开始描绘教育云。到了2011年,人们进一步思考的是如何将云计算更好地与校园服务相结合,云服务成就“云”的落地。教育云渐成气候。

风起云涌

在云计算被提出来之前,人们曾经研究过网格和网络计算机(NC)。网格的理念是将所有的计算节点联网,NC 的理念是采用价格低廉的芯片,不装配(或是装配容量较小的)存储设备,能够在互联网上储存和提取数据,进行各种应用,将“服务”发挥到极致。但是网格一直在象牙塔里缓慢发展,NC沉寂多年,而云计算一开始就很“火”,原因无他,“云计算恰逢其时。”CERNET 国家网络中心副主任李星说,“云计算的本质是分布式计算,并不是崭新的概念。以云计算的方式把分布式计算呈现老百姓面前。”

云计算的“亲民”以及与未来计算思想的契合,让它在2007年一出现就获得轰动。“将超级计算从象牙塔推向大众,使得普通百姓能更便捷地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与资源,这是云计算的最大价值。”李星表示。你只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剩下的工作就可以交给计算机或者其他终端,这比以往的用户“不仅要知道自己要什么,还必须懂得如何去做”大相径庭,这吊起了所有人的胃口。

当时,智能手机、3G手机、平板电脑等层出不穷,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这为云计算的推广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云集校园

随着时间的推移,云计算被人们普遍认可为是一种理念,“云计算更多的是一种理念或者可以说是商业需要,并非是全新技术。”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金海教授说。

云计算被推到风头浪尖后,业界各方忙碌起来。亚马逊、Google、IBM、Microsoft、DELL等一批信息产业界的领衔企业联手开展研究,并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云计算在高校等学术机构也成为信息化主管与研究人员的话题。话题引起的争议不断,对云计算的质疑之声至今不绝于耳。云计算到底是不是炒作,只能依靠时间来证明。

无论如何争议,云计算作为发展战略,被许多人关注。传统的数据中心、超级计算中心、个人、中小型企业、政府都将在云计算浪潮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事实上,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地方政府已经着手或计划建立拥有海量存储和庞大计算能力的“云”中心。

从2008年开始,教育界就一直探讨如何让云计算落地为云服务,这是云计算的一个发展方向。

图书馆最早应时而动。2008年云服务最先写入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CALIS到2010年11月之前,为1800多个成员馆提供服务。宁波市将面向区域联盟图书馆的应用——“区域云”列入宁波市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中。

各大高校也在实践中书写云服务的篇章。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都在教育云上进行尝试。

敏捷开发的优势也让云计算在实验、软件测试等领域散发魅力。DRAGON-Lab是一个具有云计算特征的远程教学和科研实验平台。只要使用一个专用客户端程序就能够以可视化的方式远程定制实验环境,还可以实现可编程实验。上海交通大学也开发了一个基于云计算的测试平台,专门为软件开发人员提供分布式的测试环境。

化云为雨

从2010 年开始的一个重要改变是,业界已经开始摆脱对其的炒作,走向了更加具体的实践层面。

市场对云计算的发展势头也一片看好。IDC宣称,从2011年到2012年,云计算在技术领域的净增长率将达到25%,从2012年到2013年这种增加率将达到30%。IT厂商,如锐捷、惠普、DELL等,以云计算为看点,面向教育行业推出各种“云”产品。

2010年9月13日,TMTI(安全计算工作组)公布了旨在为云计算安全性提供公开标准框架的工作方案。该框架将为服务提供商、用户和代理商提供安全产品。

我国也已经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了云计算作为新兴技术的重要性,提倡以整体规划、区域示范为原则,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建成覆盖全国的教育资源共享服务体系。

虽然还没有形成一朵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云”,但是随着各种阶段性成果浮出水面,教育云逐渐具备“化云为雨”的气候。“雨”是“云”的应用效益,是人们实实在在能享受的服务。

教育云能够“化雨”,需要具备一些条件。第一,必须形成一定的“云”规模。第二,推动云计算的发展必须要有开放的公共标准,包括基础设施价格、网络和互联网应用等都需要基于开放标准,这样才能使得用户尽情享受云计算应用和服务标准。第三,数据安全技术、计算机系统技术、并行计算技术、海量数据的挖掘技术等存在障碍,还需要有新思路、新方法来建立保障体系。第四,加强云计算人才培养的力度,包括并行编程人员和海量数据处理人才等——这些人才奇缺。厂商已有所动作。从2008年,Google开始与中国的大学进行合作,首先的合作对象是清华大学,之后逐渐扩大合作高校。

另外,如何平衡知识产权保护与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隐私问题,寻找一种对参与方都有利的运营模式,加强软件平台的开发力度等,也是教育云稳定运营和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云计算还将渗透物联网,成为新产业的焦点。

云服务还可以解决图书馆中的IP验证的问题。浙江大学图书与信息中心信息化支持与推进的童华章博士告诉记者,目前CALIS和ZADL等数字图书馆都已开始身份认证云的建设,将有更多的图书馆加入这个身份认证云中。

不仅如此,云计算可以与IPv6结合起来研究。很多人都认为云计算具有非常重要的前景,但是并没有意识到IPv4的地址已经不够用,他们认为用IPv4地址,甚至用私有地址可以提供云计算。“其实不行,云计算是非常大规模的服务器环境,需要为互联网上的用户和物联网的设备提供服务,IPv4地址是不够用的。2011年2月,全球IPv4地址池已经耗尽。所以,如何把云计算和IPv6结合起来很重要。”李星说。

猜你喜欢

服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什么是“好的教育”?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