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数据管理新秩序
2011-01-16
构建数据管理新秩序
2007年
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是一个现系统的集成和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提供有效决策支持数据的平台。这说明,数据中心要建立的是一种集中、有序的数据新秩序。
当高校信息化建设步入以用户为核心的信息集成阶段时,数据中心的建设需求日益强烈。2007年,以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开始着手建设自身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帮助高校实现了系统的集成和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提供了大量有效的决策支持数据。一种集中、有序的数据新秩序在我国高校中形成。
在学校信息化建设初期,通常都是由学校各职能部门根据自身业务的需要,自主开发和运行各自的业务系统,配置各自独立的IT基础保障环境(包括机房、空调、UPS、网络、服务器、存储等),每个应用系统都具有特定的操作系统和支持人员,通常还需要一个开发和测试环境。
当开发一个新的应用时,通常需要重新部署一套新的系统,由此造成了服务器、存储设备部署数量过多,物理位置分散,不仅系统的灵活性、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差,而且增加了整个学校IT基础设施的总体拥有成本(TCO)、运行管理成本和技术支持成本,也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导致了各个系统的运行水平较低。
这种各自为政的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需求,甚至成为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因此,大多数学校在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开始合并各职能部门的小数据中心,以建设学校集中统一的数据中心,从物理上,将各职能部门的业务系统集中起来,运行在统一的IT基础设施上,学校还从管理上设置了专门的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的机构。
对于部门众多、业务繁杂的各大高校来说,数据中心的建成,有效地减少了以往多头管理、重复管理的拖沓现象,使大学管理变得精炼。复旦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宓表示:“建立数据中心之后,部门之间交叉或重复修改数据的现象少多了,这减少了许多无谓的争执。建立数据中心之后最大的变化是,信息办一下子很‘抢手’。因为只有这里才有全校最全的数据库。”
优点还体现在更深层次。宝贵的数据资源在一个集中的环境中,才可以更便捷地实现数据挖掘等深层次利用,从而推进高校有效决策,推动高校的整体进步。从更高层面上来说,数据中心的建成推动了高校打破信息孤岛,建立一个融合贯通、井然有序的“数据大陆”。
目前,数据中心在高校中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不过信息化建设中环境与背景的差异使各校数据中心的建设模式大相径庭。或者“大集中”,如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山大学。在物理层上,基本集中了绝大多数业务部门的服务器、系统等。在逻辑层上,建立了集中、统一的数据库。或者“小集中”,如复旦大学。在建设数据中心之前,学校成型系统非常多,它们在逻辑上彼此独立。于是,他们通过数据交换中心使数据得以共享。
最早期的数据中心信息系统处于计算与存储一体化模式,计算资源与存储资源紧密结合在一起。信息系统要解决如何进行业务连续性保障的问题;当空间不够用时,如何进行空间扩展;如何实现多系统间的统一数据管理共享等。在这个阶段,存储和网络的关系并不大。但随着需求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体化技术已经难以满足高校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今天的数据中心里,存储和计算已经分离为两个独立的部分,独立进行扩展和维护。在计算和存储分离之后,早期系统在容量、共享等方面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并能提供一定的数据安全保护。
在下一代数据中心里,将会出现更多的虚拟化技术和应用整合技术。虚拟化技术将底层的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的物理空间虚拟成一个存储池,并通过虚拟化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并且赋予这些分离的,多个厂商的存储以统一的安全技术(镜像、容灾、复制等),最终进行标准化输出。通过数据中心虚拟化技术的实施可以将管理进行整合,通过虚拟化技术对空间进行统一管理。将多个存储的空间进行整合,提供给用户,存储空间可以跨越阵列,更容易进行空间的充分利用和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