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学研合作助推模具产业转型升级

2011-01-16翟万江

中国科技产业 2011年6期
关键词:宁海宁海县产学研

■ 本刊记者 翟万江

产学研合作助推模具产业转型升级

■ 本刊记者 翟万江

模具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研讨会近日在宁海产学研基地召开。宁海县政府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联合申报“中国模具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特别邀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秘书长王建华、常务副会长丁玉贤,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主任张德祥教授一行来到宁海进行实地考察。

宁海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志来、宁海县政协副主席张水仙、宁海模具城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继跃、宁海模具行业协会秘书长蔡能平、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谢一风、副校长姚奇富以及华宝公司董事长胡仁宝等参加了研讨会。

王继跃首先介绍了宁海模具的产学研合作情况。宁海模具起始于建国初期,上世纪70年代,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开始在宁海出现并逐步成为宁海县的重要加工业,并带动了塑料制品工业的发展。80年代,一些模具专业企业开始向铜等金属制品的模具制造发展,拓展了产品领域。90年代,宁海已经能够生产大型、高精度模具,并且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规模。到2009年,宁海县拥有模具技师2万多人,模具加工企业25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5家,拥有数控机床1500台,其中数控铣床300余台,从业人员5万人左右,年产模具近4万套,是宁海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宁海工业经济的一大亮点和特点。模具产业已具有开发、生产十大类模具的能力和水平,其中的大型塑料模、精密模、冲压模、压铸模等在国内外有很大的影响力,2010年,模具产业总产值达到60亿元,步入国内模具产业领域前列。

宁海模具产业构建了从政府宏观调控层面到企业微观操作层面的完善的产学研合作体系,为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公共服务。2004年,宁海县政府、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签署协议,共建宁海产学研基地,作为县域经济内的产学研合作工作运作实体。宁海产学研基地自2007年组建以来,围绕模具产业,着力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开发、企业服务三大平台,实现了政府、学校、行业的“共建、共管、共享”,成为宁海模具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谢一风院长在发言中说,模具产业的产学研合作,在模具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宁海模具产业将在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之路,促进传统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深度融合,逐步形成以产学研合作创新为途径的模具产业链,推动模具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发展。

在听取了宁海县模具产业的产学研合作情况介绍后,王建华充分肯定了宁海县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并就建立模具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提出了指导意见;张德祥教授介绍了国内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趋势,并向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赠送了职业教育管理软件。

猜你喜欢

宁海宁海县产学研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宁海县黄坛益良五金厂
宁海县黄坛益良有限公司
宁海县潘天寿中学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宁海县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