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命科学的探索者
——记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徐彦辉研究员
2011-01-16刘晓梅
■ 刘晓梅
现代生命科学的探索者
——记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徐彦辉研究员
■ 刘晓梅
徐彦辉,1977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1995年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开始本科学习,2004年,获得博士学位,师从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教授。同年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在施一公教授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年回国于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组建结构生物学实验室,先后任职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结构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主流前沿方向,对于解决一系列生命领域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生命现象本质,指导新药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结构生物学研究团队在与国际学术界的深入交流合作中,经过多年发展,已成功建立了完整的结构生物学科研体系,并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徐彦辉研究员凭借其在结构生物学领域的科研成果和突出贡献,成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徐彦辉研究员主持与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上海市科委项目、“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等十几项课题。迄今为止,徐彦辉研究员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包括深受关注并具有较高学术声誉的期刊Cell及其子刊Molecular Cell,Genes & Development, 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Cell research等。同时已经就“结构的应用与抗肿瘤药物的开发”申请发明专利1项。
目前,徐彦辉研究员率领的科研小组主要致力于综合利用结构生物学、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等手段,深入理解生物大分子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和结构基础,尤其是针对和人类疾病密切相关的重要蛋白质及蛋白质复合物,并以药物靶标结构为基础,开展药物设计和筛选工作,包括染色质组装和修饰的调控机制、肿瘤发生信号转导通路、药物先导化合物的设计和筛选。
徐彦辉研究员在回国于复旦大学工作的3年时间里,迅速地建立起了完整的结构生物学科研体系,使结构生物学实验室初具规模,已成为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为复旦大学培养十多名研究生。实验室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部分成果的研究论文已发表在Genes &Development,Biochemistry等学术杂志上。
徐彦辉研究员同时积极探索科研协同机制,与生物医学研究院其他课题组及国内外几个著名的实验室建立了长效科研合作机制,为交叉学科的科研工作机制探索提供了有效的实践和经验。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是教育部为鼓励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学术带头人,支持他们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为培养他们成为优秀学科带头人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徐彦辉研究员成功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代表我国对自主创新人才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也是我国坚持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