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创业促进就业活动中的作用机理分析
2011-01-12叶继红
顾 桥,吴 磊,叶继红
(1.武汉工业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23;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通过创业促进就业,既能够获得经济的持续增长,又能够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近几年来各地政府不断探索创业促进就业的途径和方法,力求改善政府支持创业促进就业的政策绩效。然而,政府在创业促进就业活动中的作用机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政府提供创业促进就业的支持政策和不同创业活动和创业人群的实际需要的契合以及政府创业促进就业的支持政策在一定的创业环境中作用方式和政府创业促进就业政策如何通过特定的创业环境的传导机制而发生作用的。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对于不断完善政府创业促进就业的支持政策,对提高政府创业促进就业支持政策的针对性和政策绩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 政府活动影响创业促进就业途径和作用机理分析
1.1 政府活动影响创业与就业的途径
政府行为影响创业活动主要是通过对创业环境的影响来实现,大致通过直接和间接两个途径展开。
一是政府行为直接影响创业环境。政府行为通过对保护性职能、生产性职能和调节性职能的实施直接构成了创业行为与创业活动的外部环境,这也就是本文所说的政策性创业环境。政府直接干预市场,见效快、周期短,但是无法预见长期效果和对整体格局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有可能妨害市场机制的发育,比如加大对初创企业融资力度可能带来市场流动性过剩。但是在市场经济建立的初级阶段,政府行为通过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改善创业环境仍是促进创业活动的有力“助推”手段。
二是政府行为间接影响创业环境。政府行为通过对商务性创业环境和公共性创业环境的影响来间接影响创业环境。这是一种较为缓和的手段,政府将自己的影响通过传导的方式施加于创业环境,比较适合市场经济发育比较完善的状态下使用,其效果也更加长效,但在短期内效果可能并不明显。促进创业活动不可抱急功近利之心,一些地方政府总喜欢“大力度、出重拳”,短时期内的优惠政策十分诱人,形势也一片大好。但优惠期一过,企业就难以为继,大起大落让企业和地方经济受损不小。
1.2 政府活动影响创业促进就业效应的机理
政府通过创业促进就业效应的机理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来分析。
从宏观层面来说,政府行为通过改善创业环境影响全社会创业活动的活跃程度和效率。具体地说是依循“政府行为——创业环境——创业活动——创业效应”的路径。图1表示政府活动影响创业与就业的途径。
图1 政府行为在创业活动的路径
相对于通过成本变化直接影响创业企业,政府行为的这部分影响往往是通过一些间接的途径施加的,尤其是在公共性创业环境领域比较常见,比如政府可以通过在社会文化中倡导创业精神的培育进而激发民众的创业意愿。图中两条路径在“创业活动”环节汇合,最终创业活动的活跃将带来创业效应的实现。
而经济增长、就业增加、产业结构调整等效应则意味着政府行为目标的实现,如此形成政府行为促进创业活动的完整路径。其中,改善创业环境是整个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点所在,环境对于解释任何创业现象都是一个合理的出发点(Covin&Slevin,1989)。政府行为往往也是通过改善创业环境来达成促进创业活动的目的,因此创业环境是重要的中间变量。
从微观层面上来说,政府行为通过改善创业环境以降低创业成本,使得企业(即个体的“创业行为”)的创业绩效得到增进,企业存活率提高、初创企业数量增加,促使全社会的创业活动呈现活跃状态,进而带来相应的创业效应。具体地说是依循“政府行为——创业环境——创业绩效——创业活动——创业效应”的路径。
综合起来,政府行为在创业促进就业效应中的运行方式见图2。
图2 政府行为创业促进就业效用的运行模式
1.3 政府行为对创业过程的影响分析
创业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创业意识形成阶段、创业准备阶段以及企业初创及成长阶段。我们可以通过对三个阶段中政府的角色来分析其对创业过程的影响。
在创业意识形成阶段,政府行为通过引导、培育先进的创业精神,营造追求财富和吃苦耐劳的创业文化,体现了与市场经济开放、创业自强、平等、竞争、敢冒风险、勇于竟争等基本特征创业文化和氛围。
而创业准备阶段包括寻找创业机会、提升创业能力和获取创业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三个环节。在各环节政府所起的作用如表1所示。
表1 创业准备阶段政府的作用
第三阶段为企业初创及成长阶段,政府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如下图3所示。
图3 政府对创业企业初创及成长阶段的支持与服务作用
2 政府介入创业促进就业的角色定位
从我国的现状来看,属“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由于我国的市场进程起步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主体的发育不全,不可能充分有效地实现资源配置,政府在相当程度上承担了培育市场的责任。因此在构建创业环境这个问题上,我国的政府行为是“主角”,但是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如何选择好政策工具,尽可能好地履行政府职能成为关键。
创业环境与创业活动的互动表现为当大多数创业企业能够有效、有序地维护和建设创业环境时,创业环境将反作用于个体性的创业行为,通过技术平台、知识平台、政策平台等为创业企业提供诸多帮助和支持,同样,创业企业的绩效亦可回报于创业环境并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当处于一定创业环境中的创业企业违反游戏规则,试图破坏创业环境时,则创业环境同样会阻碍创业企业的发展,创业绩效降低,创业环境进入恶性循环。
但是,创业环境与创业活动互动时有形成挤出效应的可能,因为良好的创业环境可能会引发越来越多的创业企业融入创业环境中,而创业环境的容量是有限的,有限的创业环境建设投入在不能保证创业环境容量增加的条件下,必然会导致创业的回落;其次,创业环境的改善诱发了创业的积极性,但可能会导致创业企业对于创业环境的过度依赖性,而忽视了创业企业自身生存能力的培养,若创业环境不具备绝对有效的优胜劣汰机制,则创业环境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侵蚀和破坏。
因此,当创业活动对于创业环境具有正外部性影响时,创业环境将使得创业企业所需支付的创业成本降低,创业绩效得到提高;反之,当创业活动对于创业环境具有负外部性影响时,创业环境将使得创业企业所需支付的创业成本增加,创业绩效亦会有所降低。
3 政府创业促进就业的政策契合点的选择
根据Lundstrom和Stevenson(2005)对促进创业政策的理论分析,创业活动的实现和完成需要同时具备创业动机、把握创业机会和掌握创业技术,三者缺一不可。政府应当使用各种政策工具来分别满足创业活动对“动机”、“机会”和“技术”三个维度的要求。政府创业政策措施包含以下6个具体方面:(1)创业促进。(2)创业教育。(3)减少进入和退出障碍。(4)对初创企业的商业支持。(5)初创或种子融资。(6)目标群体政策。以上创业政策措施的实施,分别通过“激发创业动机、提供创业机会和培育创业技术”三个维度中的至少一个来促进创业活动。如创业促进措施主要是培养社会的创业氛围和创业文化,激发人们的创业动机,而并不能直接增加创业机会和培养创业技术;而创业教育则同时有利于创业动机的激发、创业机会的提供和创业技术的培育。通过激发创业动机、增加创业机会和培养创业技能等方面来实现增加“想创业、会创业、能创业”人群,以此来促进就业增长和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
因此,政府创业促进就业的政策契合点的选择应重点把握政策供给与创业需求空间和时间的契合。结合不同的创业类型、创业人群以及不同的创业地区提供相应的创业促进就业的支持政策,使创业促进就业支持政策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创业促进就业的支持政策在空间上与创业需求相契合。同时,依据创业活动过程的资源需求规律,不断培育和丰富创业资源,使创业促进就业的支持政策在时间上与创业过程契合。
4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理论上,应加强政府在创业促进就业活动中的作用机理研究,分析制度供给、制度需求、环境变量之间关系以及环境变量传导问题。实践中,创业促进就业的支持政策供给和需求在空间和时间的契合、创业促进就业政策的途径选择等需要一系列的模拟试验和大量的实际数据支持。
[1] 顾桥.中小企业创业资源的理论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188-191.
[2] [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M].肖琛.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06-320.
[3] 简新华,魏珊,产业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2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