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样玩?能玩多癫?——国内眼镜设计师的出路讨论
2011-01-12BY1980
BY 1980
最近与QQ群里的一群国内眼镜设计师朋友聊天,不知谁把话题引到“国内眼镜设计师的出路问题”,顿时打开了很多在线和隐身群友的话匣子,围绕这个话题讨论了4页多聊天记录的篇幅,这其中很多真实的观点和声音我们平时听得并不多。虽然应他们的要求,在刊发时一定隐去讨论者的姓名和所在公司甚至是QQ名,但对于颇有价值的讨论内容,在这里还是非常有必要对广大关注国内眼镜设计领域的读者进行一次真实呈现。
A: 我想知道来这个群的,现在都在具体做什么工作?或者说下行内的走向? 据我所知,像W以前是P公司做设计总监的,后来离开了,成立了自己的团队,而现在的P旗下有两个子品牌,其中一个还是由W的团队来主理的,大家从雇佣关系成为了合作关系。从眼镜设计师的方向来看,是否喻示这是一条可以走的路呢?打个比喻,你要自己成立一个设计师品牌,推广力度和范围肯定没有很多品牌供货商大,而如果他们的品牌都是通过“招安”一些设计师的方式来做的,那这种合作应该是有做头的。设计师虽然不能玩得太癫,但相对的还是能做自己想做的东西,而且还能无后顾之忧(因为供货商自己会解决销售/市场/推广等各种问题)。当然,有没有这个能力去做那又是另一回事, 想各位设计师都说说自己的情况,不一定非得回复我说的,我只是抛砖引玉。
B:我想算是一种出路吧,就算大部分供货商没有这个眼光,其实大家也可毛遂自荐,反正问一问也不算什么,失败了就算了,如果对方点头了,那说不定就算是一个转折点呢,毕竟现在国内的眼镜越来越重视款式和时尚,这是谁都知道的。
C:我只想说这最多算权宜之计,但绝不是起步的方式,有条件的眼镜设计师今后的出路还是要自创品牌,只要起步阶段能扛得住,就有很大的希望。最近接触了几个这样的朋友,发现即使在如今比较糟糕的市场环境里,还是有一些人敢想敢做的,我也想快点加入这个行列。
D:自创品牌不是不可行,但在眼镜行业里面,失败的案例一大把,成功的好像还没怎么听说。我觉得要自创品牌,要么你是富二代,要么你能拉到赞助,眼镜设计太恐怖了,以前我只以为就是简单的结构学加配色花纹图案一类,后来才晓得这么麻烦。现在甚至觉得眼镜设计也算是服装设计中的一个项目(不晓得你们懂不懂我说的什么,我表达能力差)。我最近接触了一些拿白T恤做涂鸦的设计者,虽然这些人可能跟国外顶尖的服装设计师还没法比,但是我觉得在服装领域的自主设计和自主时尚已经步入正轨了,但我们眼镜行业还是在摸索当中,我觉得现在国内的眼镜设计师首先要看自己的能力,再看造化。看认识的人多不多,认识的同行多,认识的媒体多,认识的工厂多。不过真的自己本身有料的话,自己拿着东西去拉赞助,我相信肯定可以的。
A:设计师不能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起码在成名之前不能。
E:不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便不能成为真正的大师,王一杨如果不浸在他所理解的时装里面,根本不可能被陈逸飞挖出来,不过也有可能你说的世界和我说的世界不是一回事吧。 另外对于C同学,奉劝一句:细心大胆,别太一时冲动,自创品牌这行没那么简单的,当然如果你有钱就另当别论,可以全部请人做,请人做策划做市场做推广做渠道,但那样的话,只是牌子属下的物质是你的,其他所有的东西都不是。
F:我觉得眼镜设计这东西,大家都不是从小就学的,但就算是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学,都不一定能学得很好。当然,现在说起时尚,有很多人开始拿配饰类设计的花边打主意,就觉得自己很时尚了。我觉得这样不好。眼镜是时尚产品,但也不完全是时尚产品,它有自己该有的物质特性和功能性,这才是主要的属性。要尊重这样的属性,最关键的还是你得热爱你的职业。
G:这类问题我也想过很久,最终发现,当你把一个爱好变成职业的时候,有两方面的结果:一是你发现你的爱好会被折磨,因为你要靠它挣钱了。另一个是,你获得成就感,因为你靠爱好就挣到钱了,但最重要的是,当你回头看的时候,要能够发现你虽然靠爱好挣钱了,但你的爱好至少还是创造出了某种独特的东西,这就够了。不过最好的办法是,你不指望你的爱好能够挣钱,但是你希望把它做到最好。
D:E同学我不太同意你的说法,眼镜终归是矫视工具,要说爱好我们中的很多人可能都达不到那样的程度,我听说设计师McQueen讲过,“所谓的向市场“妥协”,我从来不觉得是个错。”因为对于他自己来说,或许根本就不算是妥协,只是旁人太自作多情罢了。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在这之前他还没做得出一个完美的结合体或者说还没修炼到那个地步,既可以赚大钱又可以保持自我。现实就是现实,我并不认为适应的让步是一个错误,而且我更认为那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有些棱角是一世都不能磨掉的,但有些是刚升中学就会明白自己应该丢弃的。我既希望自己做到最好,我也希望自己能赚钱。
H:现在行业内一般也把眼镜设计师分为两派——学院派和实用派,因为大多数眼镜设计师的文化水平都并不高,所以实用派的人数要远远多于学院派,这也造成学院派有些被孤立的味道。但我并不认为学院派有多悲哀,首先他们更懂得基本本质的东西,一套东西在外行人眼里过不了关,但内行人还觉得能勉强过得了关,是因为缺少灵气吸引不了外行。俗话说得好: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有多少不做眼镜设计的人,真的明白JF REY的构成与各方面对比是做得多么多么的好呢? 而且,我想一个不喜欢眼镜设计的人,如果不热爱这个行当的话,是怎样也不可能通过非专业出身而挤身其中的。
I:前几天看了一些学生参加国内眼镜设计比赛的作品,寒……他们似乎从来没有想过,眼镜是戴在运动的人群脸上的。应该承认,目前很多眼镜的设计思路依然是平面上的,好像戴着它们的都是尸体。
H:确实是这样的,但有时出于一些表达上的需求而做SHOWPIECES时,会天马行空一些。
但学生们的设计确实有些方面欠缺思考,如正面某处细节是一个四边形的话,那侧面看应该就是一个三角形的结构,但他们或许设计时会忽略这样好看与否。我举的是随便的例子,如果你真做过眼镜设计的话,我上述说的这个“角”的问题其实同行都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的(100个里99个不会,另一个可能是最懒的,连侧面的效果图都没画)。
I:最近一两年从大学走出来的眼镜设计师越来越多了,我总觉得,在学校老师说的东西,无形中就框住了这些新人,很多时候他们想突破的话,这些框框就把他们打了回来。所以我觉得学院派有时就是会为这些东西而痛苦。像我以前学多了配色,想个配色的事情,就会开始想老师说的那些。好的学院派设计师就是有意识地跳出了老师给的框,我不知道我表达的你们会不会懂,当然我没有要攻击谁的意思啦。
J:I同学,碰巧你说到了这个,呵呵,说个实例给你听吧,我自己的。我前阵子也上海某高校去在听了听有关色彩搭配的课程,你会发觉,好的设计作品是每一副都是可以拿来讲解的,
而且每一个颜色都有其作用之处。讲成这样好像有点像迷局,其实不是,最主要的是我发现有时高手讲两句话便多于这几年来你自己摸索出来的东西。“吾尝终日所思,不及须臾所学。”荀子的这两句话再正确不过。前人既然冒着烈日与饥饿种了大树,我们后人不乘凉不摘果充饥,便不是效率的问题,而是笨的问题了。
A:H同学,是的。但别忘了像JF REY的廓形与及它的色彩搭配也都是很好很好的,但为何国内有些品牌做的东西看效果图还行但实物就让人提不起购买欲呢?还是材质与配色的问题。我们都喜欢研究像诗乐、拉方特这些常常在国际上得奖的眼镜设计师品牌,为什么那些夸张款式的能得奖?其实实属正常,因为最起码他们的设计师懂得如何去赢得眼光,别忘了,我们处在的是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大众都不太会看技术上的东西,谁告诉你(而且是有些许权威性的)那是艺术,他们就会去追捧,尽管心底是觉得一点也不美的,但什么也不管,追了再说,不然自己就落后了。
F:我眼中的眼镜时尚其实就是吃了艺术后留下的那摊人见人爱的渣滓,那玩意儿只和欲望有关。不过话又说回来,人生就是由欲望组成的。但是人生的意义不仅如此而已。大家都知道的那个法国眼镜设计师牌子的谁谁,就是那位可爱的老太太,躲在南欧的乡村里当小学老师,顺便做做该牌子的设计总监。如果不爽了可以不做总监,继续当小学老师。心平气和的实力才是有意思的。
J: 看看欧美成功的眼镜设计师品牌,都有很重要的一点,如果你能提供个性化服务,或许就是一条出路,而他们中的很多恰恰符合了这一点,因为设计师品牌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个性化服务。大家都知道溥仪眼镜,很多在溥仪驻扎的设计师品牌并不靠量取胜,专柜里的货品均不是大量销售,很多时候销售小姐会告诉你,这个品牌有5个款,每款只有一到两副,如果卖完了就不会再订货了,特别是价位高一些的设计师品牌更是不接受“补单”的要求,对销售商来说,绝不可能因为这个款很好卖而补到更多的单子,所以大部分设计师品牌会提供非常多的款式,但每款的量却非常少,这就恰恰符合眼镜消费者追求个性的要求,花了很多钱,却在街上遭遇“撞镜”的尴尬将不会出现。正是这些才足以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造就了设计师品牌价值的不可复制性,并赢取很多非常忠诚的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