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学文本走向茶诗经典
——论《七碗茶》在后代的传播与接受

2011-01-11吴昌林陆海银

终身教育研究 2011年6期
关键词:茶歌饮茶茶文化

吴昌林,陆海银

从古至今,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后代可考的茶诗就有几千首,然而在众多茶诗中,最为后代所广泛流传的莫过于卢仝的《七碗茶》:

日高丈五睡正浓……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七碗茶》在后代广为熟知,从文学本体角度看,主要基于其本身独到的思想精髓。第一,别具一格的思想艺术境界,将品茗推到了前所未有的哲理层面。整个品茗过程可以说是一种对宇宙生命的深层感悟,对人生情感的不断净化,全诗展示着昂扬庞大的气象。[1]151第二,在创作上打破常规,以酒之气入茶之魂,开创了极为独到的艺术创作思维。自古就有酒豪茶雅之说,品茶饮超过三杯则是驴饮。然而卢仝却冲破了传统饮茶古训规则,毫无顾忌一喝七大碗,完全突破了“品茶三杯恰到好处的品赏之雅”这一传统束缚。[2]50-51从文化传承视角看,《七碗茶》从普通的文学文本走向茶诗经典,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后代各类爱茶群体对其的广泛传播与深层接受。

一、《七碗茶》在后代的传播范式

《七碗茶》在古代的传播以文人墨客的推崇、引用,平民百姓的吟咏、流传等传统范式为主,即书写传播范式与口头传播范式。

1.书写传播范式

(1)杂记、诗话、丛话等选本的传抄、记载及其评价。

文人杂记、历代诗话、丛话等各种文学选本的不断选录,扩大了《七碗茶》在后代的传播与接受。“文学选本不仅是一种保存和传播作品的媒介,也是一种特殊的批评方式。中国古代绝大多数诗文作品,都是经过选本选择后才为一般读者所熟悉和认同。对于一般读者而言选本比别集影响力要大得多。”[3]例如:南宋文学家洪迈的《容斋随笔》,其中有两则茶事,一则《玉川子》,是记载唐代诗人卢仝的事。[4]笔者对文学选本评录《七碗茶》的情况进行了整理,见表1。

表1中显示,宋、明、清等各个诗话、丛话选本,都一一入选和记载了卢仝的《七碗茶》,尤其是对《七碗茶》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和评价。如:明陈沂《拘虚诗谈》将卢仝的《茶歌》与乐天的《琵琶行》《长恨歌》,元稹的《连昌宫词》并举称为绝唱。[5]这些选本对《七碗茶》进行记载和评价的同时,也扩大了其影响力。

(2)诗句的化用与模仿。

在诗句引用方面,比较常见的是化用《七碗茶》中的诗句。此外,不少诗人是仿照《七碗茶》,化用《七碗茶》诗中的卢仝煎茶、饮茶形象,写了类似的饮茶感受等。

表1 选本简介表

表2中列出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后代诗人对于《七碗茶》的传播与接受情况,以宋代文人对《七碗茶》的化用与接受最为突出。宋代茶诗词多达1 000多首,而苏轼一人就有近百首茶诗词,其中近50首专门咏茶。而在这50首专门咏茶诗词中,就有将近10首化用了《七碗茶》中的名句与典故。后代文人的这种传播仍属于传统的书写传播范式,表现为一种广泛的再传播,对扩大《七碗茶》在后世的影响有重要作用。

(3)引用《七碗茶》题材进行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创作。

第一,以《七碗茶》的题材进行绘画。自宋以来的历代画家,同样以卢仝及其《茶歌》为题材,创作了许多绘画作品。卢仝《茶歌》千年传唱不衰,一代又一代的画家为他立画。其中南宋四大家之一的刘松年,绘有一幅《卢仝烹茶图》是目前能见到的传世最早的作品。宋朝画家钱选特以《七碗茶诗》为意境,创作的“卢仝烹茶图”现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第二,通过书法表现《七碗茶》。清朝擅长书法的画家汪士慎,在品茶之后写下了“一瓯瑟瑟散轻蕊,品题谁比玉川子”的隶书条幅。陈鸿寿自镌的《纱帽笼头自煎吃小印》、徐渭的《煎茶七类》行书刻贴等都是通过书法方式传播《七碗茶》。第三,通过楹联纪念卢仝《七碗茶》。杭州西湖之畔的“茶人之家”,“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的楹联使人驻足吟唱,入座品茶。现在天安门西侧的中山公园内“来今雨轩”茶楼曾有一楹联:“三篇陆羽经,七度卢仝碗”,“七度卢仝碗”指的就是卢仝的《七碗茶》。

表2 诗句化用传播介绍表

(4)间接性的书写传播。

间接性的书写传播是一种多重的传播与接受,即传播接受后的再传播、再接受。后代文人接受《七碗茶》之后,将其转换成绘画、篆刻艺术,再有后人对这类绘画篆刻作品再次加以题诗、题句,进行了二次接受与传播。比较典型的有:后代文人对卢仝煎茶等各种绘画的题诗,如宋代周季《题<玉川煎茶图>》“但知两腋清风起,未识捧瓯春笋寒”;以及后代才士为“卢仝煎茶篆刻作品”所作的序跋,如:徐谓《煎茶七类》行书刻贴跋云:“是七类乃卢仝作也。中夥甚疾,余临书稍改定之。”

2.口头传播范式

(1)歌乐演唱。

宋代就有《七碗茶》的配乐演唱。在王观国的《学林》、王十朋的《会稽风俗赋》等著作中,都称《七碗茶》为“卢仝茶歌” 或“卢仝谢孟谏议茶歌”。《七碗茶》由诗转向歌,更易于后人进行口头的唱和,有利于人们的接受和传播。

(2)宴会上的吟咏、唱和。

宋代社会上至皇家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文人墨客都形成了独到的饮茶之风。尤其是爱茶,好茶的文人才士常常聚在一起举行宴会,品饮唱和,如苏轼、黄庭坚等人,就经常聚在一起饮茶唱和。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吟唱卢仝的《七碗茶》,向往、追求“两腋习习清风生”的羽化成仙境界。

(3)杂剧唱词。

元代是戏曲最为繁荣的时期,《七碗茶》进入了戏曲演唱的视野中。最为典型的是马致远的杂剧《陈抟高卧》中,就有“润不得七碗枯肠,辜负一醉无忧老杜康,谁信你卢仝健望”这样的唱词。

3.其他传播范式

(1)学术载体的传播。

目前学界对于《七碗茶》、卢仝本人、卢仝诗歌等方面的学术研究,事实上也是对《七碗茶》的传播。学者们在研究、交流的过程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卢仝的《七碗茶》。笔者认为,学术传播是《七碗茶》在近现代传播的新载体之一。最为典型的代表是曹望成、周巨根先生的《得知天下苍生命 且尽卢仝七碗茶——唐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评释》[6],文章认为诗人喝“七碗茶”过程中每一碗都有不同感受,有不愿谄媚权贵的“茶”之精神,有对茶农生计的深切关怀。针对这些观点,竺济法先生进行了相关的学术反驳,在《空灵与想像是文学艺术的生命——与曹望成、周臣根先生评释卢仝“七碗茶”商榷》一文中[7],竺先生认为曹望成、周巨根先生的大作对读者理解全诗有一定帮助,但对于其中“七碗茶”的句解不敢苟同,七碗应是虚指,而并非《评释》作者所写的从“一碗到七碗”。

(2)品牌载体的传播。

在茶文化领域,名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饮茶爱好者的休闲生活中。“七碗茶”已经是中国香茗品牌,其名字就来源于唐代诗人卢仝的《七碗茶》。以卢仝《七碗茶》来命名品牌茶,也是一种传播《七碗茶》的新鲜途径。通过这一茶品牌的传播,使得购买者能够了解卢仝的《七碗茶》。品牌载体是当今时代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七碗茶》接受范围与接受效果

西方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作品只有经读者阅读后才能实现其价值和意义。而且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一部作品在不同时代或同时代的不同读者那里,其价值和意义、影响和作用是不同的。作品的增值或减值,读者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8]因此,在研究《七碗茶》从文本走向经典的话题时,不仅要研究其创作与传播过程,更要重视其接受范围与效果。

1.提升《茶歌》艺术规格的上层接受群体

谈及上层贵族群体对卢仝《茶歌》的接受,自然而然想到的是宫廷茶文化圈,这一群体主要包括:帝王将相、皇亲贵族等。宫廷茶文化的接受与传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宫廷文学形式,盛大茶道仪式,书法、绘画等艺术品。中国茶文化学者余悦先生认为:“茶文化一旦宫廷化,它就在物质和礼仪等等方面上升为最高规格的一种形式。”[1]47在上层贵族群体中,对《七碗茶》接受最为典型、规格最高的代表是:康熙皇帝命画家王原祁为总裁纂集的书画类书《佩文斋书画谱》卷八十四选录刘松年的《卢仝烹茶图》,提升了《七碗茶歌》的艺术规格。

2.扩大《茶歌》影响力的普通接受群体

(1)知识分子群体——对《七碗茶》的思想认同与自我提升。

从宋代一直到近现代,包括诗人、书画家、文官和隐士等知识分子,他们不仅是《七碗茶》的传播群体,而且也是接受最广泛、最集中的群体。知识分子群体特殊的品性,使他们对茶情有独钟,以茶代酒,以茶喻人,以茶寓志,以茶接风洗尘等都成为知识分子群体对茶钟爱的表现形式。文人饮茶是一种自我身心调节的过程,是对于茶的钟爱,对于宁静淡雅精神境界的追求。[9]卢仝《茶歌》本身表现了文人独到的淳朴自然以及从茶的品饮上升到对宇宙生命的总体感悟,对人生情感的彻底净化。这些因素决定了卢仝《七碗茶》被后代知识分子广泛接受和传播是一种客观必然。宋代的文人名士大量引用《七碗茶》中的诗句,化用茶歌典故。北宋诗人文同的《谢人寄蒙顶茶》:“落落真贤宰,堂堂作主人。玉川喉吻润,莫厌寄来频。”就化用了卢仝《茶歌》中的“一碗润喉韵;二碗破烦闷”。这可以说是文人从思想层面上对《七碗茶》的接受认同转到文人的自我创作,达到了《七碗茶》的最深层性接受。

(2)平民百姓群体——以生活的深度和广度融入《茶歌》。

茶文化在平民百姓中的接受,最为明显的特质是世俗化、生活化、民间礼节化。《七碗茶》在平民百姓中的接受主要体现在民间普遍的风俗、茶联或者是老百姓娱乐休闲的茶楼中。例如,福建闽北地区偏远村落坪坂村,无论是祭祀祖先还是子女嫁娶,都必须用七个大碗,盛满新鲜的茶水进行施礼。《七碗茶》中的“七碗”被该地先人认定为最有礼节性的饮茶形式。此外,后代民间流传的茶联,就常常提及《七碗茶》。如,重庆嘉陵江边有一茶楼联:楼外是五百里嘉陵,非道子一枝笔画不出;胸中有几千年历史,凭卢仝七碗茶引起来。这些说明卢仝《七碗茶》在平民百姓中的接受真正达到了现实的深度与广度。

(3)佛教僧人群体——将《七碗茶》推到了茶禅一味的新境界。

寺庙僧侣与茶的关系极其密切,表现为茶与宗教的一种结合。茶的品性:淡雅、淳朴,进入茶的恬淡境界与进入禅宗、佛境的闲寂有其内在的认同性与一致性。史料记载佛教倡茶的主要原因:一是认为茶有三德,即“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且不发”有助佛规。二是佛教在茶中溶进了“清静”思想。三是僧侣认为在茶中能得到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且饮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与茶便连结起来。[10]正是基于佛与茶的精神境界之同一性,佛教僧人群体在对卢仝《茶歌》的领悟接受过程中将其推至了禅茶一味的新境界。赵朴初在与圣严法师交流时,就提到他的一首《吃茶去》。诗中云:“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整首诗写得空灵洒脱,饱含禅机,将卢仝《茶歌》推到了茶禅一味的新境界。

《七碗茶》的传习接受者具有不同的身份特征,然而这些不同的身份及其所表现出的立体化、多层次的传播接受网,使《七碗茶》在后代的传播范围更为开阔,接受群体更为广泛,接受效果更为突出。

三、《七碗茶》为代表的茶诗之深层历史意义

纵观中国历代茶诗,乃至是整部茶史,无不提到卢仝及其《七碗茶》。那么《七碗茶》的文化价值何在?以《七碗茶》为代表的茶诗对于整个茶文化的传播意义何在?

1.《七碗茶》在茶文化史中的地位

(1)《七碗茶》最早将品茗之道提升至哲理层面,品茗与哲理融合。

唐代是中国茶诗、茶文化繁荣的黄金时期,然而在卢仝之前,从来没有诗人将茶提升到如此高的思想境界,将品茗与哲理如此完美地融合。在品茗中,净化心灵,领悟人生哲理,进而达到羽化成仙,突显道教的哲理追求,这是《七碗茶》在茶史中有重要地位的内在原因。

(2)《七碗茶》为后代爱茶之文人、名士树立了独到的饮茶风范。

诗人通过饮茶,开拓了自己的精神境界,饮茶不再是单纯地品饮,而是上升为一种精神的寄寓,淳朴的风范。七碗茶,在品饮的过程中表现的是不同的感觉,而诗人在《七碗茶》中所体现的饮茶准则及其饮茶风范,不仅受后代文人的赏识而且也成为他们所共同倡导的一种精神追求。从口腹之欲升华到精神享受,从世俗功利到幻想王国,羽化成仙,是一种对宇宙生命的总体感悟,人生情感的彻底净化。[2]51自卢仝《七碗茶》之后,宋、元、明等各代文人名士,对于卢仝茶诗的引用和推崇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可以说卢仝的《七碗茶》首先开创了品茗是得道的一种方法和途径,将品茗与哲理相融,最早隐涉了中国茶道之思想精髓——淳朴自然。

2.《茶歌》为代表的茶诗对中国茶文化传播的深层价值

(1)茶诗扩大和丰富了茶文化的传播途径与接受群体。

茶诗在丰富茶文化传播途径的同时,也扩大了茶文化的传播与接受群体。茶诗对茶文化的传播,不仅仅局限在茶诗本体的传播,由茶诗的题材、思想内容还演化出了大量其他的艺术形式,如绘画、书法、音乐等,这些演化的艺术形式同样对茶文化的传播有较大的作用。《七碗茶》的思想内容、题材、典故等为其他艺术形式所引用、吸收变换为另一种艺术形式。

(2)历代茶事典籍中的大量茶诗,成为后代茶文化传播的重要文献之一。

唐代茶文献中茶诗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在宋元的茶文献中,茶诗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部分。如,唐代几乎所有写诗的大诗人都留下了茶影诗痕:李白、杜甫、卢仝、皎然等著名诗人都写过茶诗。又如:宋代《全宋诗》,梅尧臣专门咏茶的诗歌就有35首,宋代写茶诗的诗人也不胜枚举。苏轼、陆游、黄庭坚等他们几乎每个人都写了5首以上的茶诗。为后人研究茶文化提供了重要文献以及各种相关的茶事典籍。[2]85

(3)茶诗有利于保存茶文化物质价值与审美价值。

茶诗对于保存茶文化的物质价值有很多作用,如记载了茶叶、茶的品种等。有茶茗诗,包括茗茶、采茶、制茶、煎茶、饮茶等方面的内容;茶泉诗,包括名泉和其他宜茶之水;茶具诗,包括茶具和茶器;诗人茶,包括对陆羽和其他嗜茶之人的歌咏。[2]43-44保存茶文化的文化价值方面:茶诗丰富了茶文化的审美价值。诗歌本身追求的是一种独到的意境和精神境界,同样茶与诗的融合构成的茶诗之意境丰富了茶文化的审美价值,这种独到的审美价值是除了诗歌之外的其他文学形式所不具备的。此外,茶诗有助于茶从自然功能走向精神和社会功能。品茶活动成为能够显示高雅情趣、寄托思想情操、调节自我身心的一种生活的艺术,成为一种美和艺术的创造,成为一种文化。茶诗对茶文化活动的艺术写照,引导茶文化走向了成熟,可以说为中国茶文化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151

《七碗茶》从普通文本走向茶诗经典,除了茶诗本体固有的内在精华之外,广泛性传播与深层次接受是《茶歌》从文本走向经典的关键因素。透过《七碗茶》在后代的传播范式与接受效果,也说明以《七碗茶》为代表的茶诗对整个茶文化传播具有重大历史贡献与文化功用。

[1] 余悦,董文鑫.试论唐诗对茶文化的传播[J].农业考古,2010(5):140-152.

[2] 王河.茶典逸况——中国茶文化的典籍文献[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43-44;50-51;85.

[3] 王兆鹏.寻找经典——唐诗百首名篇的定量分析[J].文学遗产,2008(2):41-52.

[4] 王学铭.茶歌千古真茶人[J].茶世界,2007(8):18-20.

[5] 郑慧霞.卢仝研究(Ⅰ)[D].华东师范大学,2007:86-89.

[6] 曹望成,周巨根.得知天下苍生命 且尽卢仝七碗茶——唐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评释[J].茶叶,2004(3):177-178.

[7] 竺济法.空灵与想像是文学艺术的生命——与曹望成、周巨根先生评释卢仝“七碗茶”商榷[J].茶叶,2004(4):246-247.

[8] 王兆鹏.传播与接受:文学史研究的另两个维度[J].江海学刊,1998(3):142-145.

[9] 李菊月.卢仝茶文化溯源[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10-14.

[10] 吴言生.禅宗诗歌境界[M].北京:中华书局,1998:6.

猜你喜欢

茶歌饮茶茶文化
董长贵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原生态茶歌的艺术价值分析
广西茶歌的艺术特征及其价值研究
四季饮茶与健康
湖北五峰采花乡:阳春三月茶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