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砂汉语的标记被动式

2011-01-07鲁美艳李启群

怀化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土家代词被动

鲁美艳, 李启群

(湖南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他砂乡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的东南部,距县城90公里。全乡共有人口10 253人 (2005),其中土家族占99%。他砂乡土家族在村组活动场所、家庭内部一般使用土家语,上学读书、墟场交易、外出打工等同汉族人打交道的场合则使用汉语。不过,据我们研究,这种汉语不同于周边汉族人所说的汉语,而是一种在语音和语法上都带有土家人母语的特征而且还夹杂着土家语词汇的汉语。

被动式是指说明主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是被动者的语法格式。汉语的被动式有两种表示法:一种不带形式标记,例如“他选上了。”“麦子收割了。”这类句子句中没有表示被动的标记,称为意念被动句;另一种带有形式标记,如“钱被小偷偷走了。”“哥哥被骂了一顿。”句中有“被”作被动标记,这种含有被动标记的句子称为“标记被动句”。他砂汉语的标记被动句有“着”字句、“各”字句和“着……各”字句等三种类型,其中除“着”字句与周边西南官话相似外,其余两种在周边西南官话中找不到类似的用法。本文在全面描写这三种被动句的同时,重点探讨“各”字被动句及被动标记“各”的来源。他砂汉语系笔者鲁美艳的第二语言,本文所用的语料取自他砂乡齐心村,发音合作人有:胡三妹,土家族,女,55岁,小学文化;鲁顺花,土家族,女,29岁,初中文化;鲁自强,土家族,男,11岁,小学文化。

一、“着”字句

(一)“着”字句的格式

他砂汉语“着”字句的格式为“名受+着+ [名施]+动”,这类被动句在他砂汉语中使用得很普遍。被动标志“着”音 [tsho21],阳平,其用法跟普通话的“被” “叫”“让”“给”相当,主要用于引进动作的施事者,同时标明句中的主语是句中动词的受事。如:

(1)他的作业着人家抄了。他的作业被别人抄袭了。

(2)他到外头出门着人家骗了两回。他在外面打工被别人骗了两次。

(3)我的脚着狗子咬伤了。我的腿被狗咬伤了。

(4)那条蛇着我打死了。那条蛇被我打死了。

在施事明确或不必指出的情况下,被动标志“着”可直接用在动词前,表示前面的主语是受事,构成“名受+着+动”的格式。如:

(5)他的衣服着打湿完了。他的衣服全被淋湿了。

(6)阔下屋的鸡着偷了好几次了。阔下家的鸡被偷过好几次了。

(7)伢伙不在行要着打家伙。孩子不听话要挨打。

(8)钱没得,屋都要着卖。没有钱,房子都要被卖掉。

“着”字句的谓语动词多带有状语、补语或宾语,其后或带有动态助词“了”,如例 (8)带有关语,例 (5)(6)带有补语,例 (7)带有宾语,例 (1)动词后直接加助词“了”。

(二)“着”的来源

汉语方言表被动义的“着”的来源及其演变过程,学者们已做了大量研究 (李蓝,1998;[1]荣晶、丁崇明2004;[2]郑宏,2006等),并得出了一致结论:表被动义的“着”是从“着 (著)”的“遭受”义演变而来的。“虽然在现代汉语共同语中‘着 (著)’字句并没有像‘被’字句那样沿用下来表示被动,但是,‘着 (著)’字句表示被动这种现象却在现代汉语方言中保留了下来。主要保留在西南官话的部分地区,如四川、云南、湖南、湖北的部分地区。……在上述各方言中,‘着’字被动句施事者的有无、动词后是否有宾语、与处置式的结合等这些现象在近代汉语中都有实例,说明现代汉语方言的形成是受到近代汉语影响。”[3]“着 (著)”属澄母宕摄入声。澄母入声字在他砂汉语有读“tsh”声母的,如“辙、秩、泽、择、轴”等,宕摄入声字在他砂汉语多读作 [o]韵母,如“索、恶、博”等,入声字在他砂汉语多归入阳平,如“割、缺、俗”。从语音演变规律来看,他砂汉语被动标志“着”今读“ [tsho21]”,是符合他砂汉语古今音变规律的。

二、“各”字句

(一)“各”字被动句

“各”字被动句的格式为“名受+名施+各+动”。这是他砂老一辈土家人很常用的一种被动式。“各”音 [ko21],阳平,在语义上同上文的“着”,即与普通话的“被”“叫”“让”“给”相当,但位于名施之后。如:

(9)她路好生不看,岩头各要绊倒。她不好好看路,会被石头绊倒的。

(10)东西外头放倒,强盗各偷起去完了。东西放在外面,全被小偷偷走了。

(11)我的手刺各抓了一下。我的手被刺扎了一下。

(12)我屋的菜人家的牛各吃了。我家的菜被别人的牛吃了。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各”主要也是用于引进动作的施事者,同时标明句中的主语是句中动词的受事,但它同“着”又有区别:“着”对施事者进行介引时,是位于介引对象之前的,而“各”则用在施事者之后;“着”字句中的施事者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不出现,而“各”字句的施事者则必须与被动标志“各”同现。上文例 (1)(2)(3)(4)均可转换成“各”字句,转换后句子基本意思保持不变。如:

(13)他的作业人家各抄了。

(14)他到外头出门人家各骗了两回。

(15)我的脚狗子各咬伤了。

(16)那条蛇我各打死了。

在缺乏语境的情况下,少数“名受+名施+各+动”格式有歧义,这是因为句中的“各”既可以看成被动标记,又可以看作人称代词“自己”,当看成“自己”时,整个句子就成了一般的主动句。如例句 (16),既可以理解为“那条蛇被我打死了”,又可以理解为“那条蛇是我自己打死的(没有他人的帮助)”。也许由于表被动义的“各”与人称代词“各”同形的缘故,“各”字句中名施是不能省略的,因此,上文例 (5)(6)(7)(8)是不可转换成“各”字句的。

“各”字句谓语动词的使用情况跟“着”字句相同,上面例句可以证实,此处不再赘述。

(二)“各”的来源

通过对周围西南官话的考察,我们发现“各 [ko21]”是他砂汉语特有的表被动的标志。我们认为这一标志应该跟他砂汉语中的人称代词“各 [ko21]”有关。

1.人称代词“各”

作为人称代词,“各”大致相当于普通话的“自己”,主要有以下三种用法:

1)复指句中已出现的人,与“别人”相对,又可分为两个小类:

①与人称代词或人名结合起来做主语、宾语。如:

(17)让我各来搬。让我自己来搬。

(18)你像这么的,只会害了你各。你像这样做,只会害了你自己。

(19)舍妹各不好,她话没讲清楚。舍妹自己不好,她没把话说清楚。

②单用,作主语、宾语或定语。如:

(20)我学了几年,各都还不会,人家□po21给哪么教?我学了几年,自己都还不会,怎么教别人?

(21)我只有各帮各。我只有自己帮自己。

(22)你好生搞,这个各的事情。你好好做,这是自己的事情。

2)泛称句中未出现的某个主体。如:

(23)困难都给各留到。把困难都给自己留着。

(24)各的事要各做。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3)复指句中已出现的事物。如:

(25)屋后头关倒的鸡它各飞起去了。关在屋后面的鸡它自己飞走了。

(26)索子各断的,我它没扯。绳子自己断的,我没拉它。

(27)有些事,你不要管,它各会了结。有些事,你别管它,它自己会了结。

2.被动标记“各”的产生

通过对周围西南官话的考察,我们没有发现“各”作为被动标志使用的现象。那么,他砂汉语中“各”来自何处呢?通过与当地土家语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他砂汉语的被动标记“各”的用法与土家语的被动标志“to21”相似。请看下面的土家语例句:[4](P75-76)

菜别人被几棵偷走了

我背篓我们哥哥被坐坏了

他总是人被打

在土家语的被动句中,“to21”作为被动标志,是位于其所介引的施事者之后的。因为土家语属SOV型语言,动词宾语及介词宾语均是前置的。

他砂汉语是土家、汉双语人使用的汉语。他砂土家人学习和使用汉语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事。土家人的语言使用经历了土家语单语到土家、汉双语的过程。按第二语言习得的一般规律,对初学者来说,实词之间的转换相对要容易得多。因为实词具有词汇意义、较具体,而虚词缺乏词汇意义,较抽象,转换起来也就更难。[5]我们猜想他砂土家人在初说汉语时肯定也遇到过类似情况。初学汉语的土家人在转译土家语的被动句时,对其中的被动标志“to21”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汉语词去代替。而土家语中,被动标志与人称代词“自己”同音,都读“to21”。土家语的人称代词“to21(自己)”在说汉语时被译成汉语方言的“各 (自己)”,于是他砂土家人也就把土家语表被动的标记“to21”译成了“ko21(各)”,这样,他砂汉语的“各”就又产生了表“被动”的意义,如上面例 (28)—(30),他砂汉语分别说成“菜人家各偷几棵去了。”“我的背篓我哥哥各坐死了。”“他几时都人家各打。”

由于“各”本来是一个代词,跟别的代词或名词结合使用时,通常是位于代词或人名之后的 (这在上文已举例说明),而在“各”字被动句中,其被动标志“各”亦位于名词或代词后,即施事者之后。这样,在缺乏语境的情况下,多数“名受+名施+各+动”格式往往有歧义,其中的“各”既可理解为代词“各”,又可理解为被动标志“各”。这种现象在上文已做了分析,这里再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31)他砂汉语:他的钱人家各偷起去了。

普通话:他的钱人家自己偷走了/他的钱被别人偷走了。

(32)他砂汉语:那几本书他各抬起去了。

普通话:那几本书他自己拿走了/那几本书被他拿走了。

(33)他砂汉语:骨头狗子各吃完了。

普通话:骨头狗自己全吃了/骨头全被狗吃了。

不过在一定的语境中,“各”的语义还是很明确的。如:

(34)那伢哭嘞,怎么了?——他的钱人家各偷起去了。那小孩哭得,怎么了?——他的钱被人家偷走了。

(35)这件衣服人家给的不是,我各买的。这件衣服不是别人给的,是我自己买的。

三、“着……各”字句

“名受+着+名施+各+动”格式,“着……各”字被动句也是他砂汉语的一种标记被动句,被动标志“着……各”作为一个整体分别从前后对施事者进行介引,从而使整个介宾结构出现了叠床架屋现象。“着……各”可译成汉语的“被”“让”“叫”“给”,其所构成的被动句的用法与上面“各”字被动句相当,并且它们的施事者都是不能省略的。如:

(36)菜着狗子各吃完了。菜全被狗吃掉了。

(37)我长那么大,着人家各还没打过。我长这么大,还没被别人打过。

(38)我们的田着水各淹完了。我们家的田全被水淹了。

(39)老都老了,还着伢伙各骂。老都老了,还被孩子骂。

“着……各”字句作为一种双重标记结构,与前面两种格式相比,它有强调、突出施事者的意味,表被动的语气要强于前两者。“着……各”字句的形成是前面“着”字句与“各”字句相互影响、整合的产物。与上面的“各”字句格式一样,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名受+着+名施+各+动”也是一个多义格式。如:

(40)他砂汉语:我们的屋着我爹爹各卖了。

普通话:我家的房子被我爸卖掉了/我家的房子我爸自己卖掉了。

据我们的观察,“各”字句、“着……各”字句在他砂乡老一辈土家人中使用得很普遍,其使用频率远超过“着”字句,而年轻的一辈,则更倾向于用“着”字句,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年轻一辈的汉语水平普遍要高,所说汉语与汉族人说的汉语更为接近,另一方面可能跟“各”字句、“着……各”字句本身属多义格式,表意上存在缺陷有关。

四、结语

从共时角度来观察,他砂汉语的以上三种标记被动句是共存的,它们正在并很有可能将继续为他砂土家语人所使用。如果从历时角度作更深一步的探讨,便可发现这三种被动句的产生在时间上应该是有先后顺序的,“各”字句最先产生,然后是“着”字句,最后是“着……各”字句。分析其原因,“各”字句本身就是最好的例证。如果“着”字句的产生先于“各”字句,那么土家人当时就可以直接用“着”字句把土家语的被动句对译出来,“各”字句恐怕也就不会出现了,所以,我们猜想事实肯定不是这样的。在初学阶段,土家人还没有掌握汉语的典型被动句——“着”字句,对母语——土家语的被动句只能用词语替代的方式去转换,我们推想“各”字句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最先产生出来的。后来,随着土家语人汉语水平的提高,所说的汉语与汉族人说的汉语越来越接近,掌握的句式也越来越丰富,其中就包括了“着”字句。“着……各”字句作为“各”字句和“着”字句整合后的产物,肯定是在后两者都出现后才产生的。

从与周边汉语的比较来看,他砂汉语标记被动句的突出特点体现在“各”字句及被动标记“各”上。“各”作为被动标记,如果就从其词形和读音来看,它属于汉语,但它的语义和用法却与汉族人使用的“各”相差甚远,而与土家语的“to21”相对应,此外,“各”构成的被动格式也与土家语的“to21”字被动式有很一致的对应关系。这就证明,他砂汉语的“各”字句和“着……各”字被动句都与土家语的影响有关。它们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土家语的抵抗和改造,属汉语、土家语深度接触的产物。

[1]李蓝.贵州大话的“倒”和“起”[J].中国语文,1998,(2):117-121.

[2]荣晶,丁崇明.昆明话的“着”字及其语法化过程中的历时择一与共时制衡问题 [J].中国语文,2004,(3):247-252.

[3]郑宏.近代汉语“着 (著)”字被动句及其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分布 [J].语文研究,2006,(2):42-43.

[4]陈康.土家语研究 [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5]梁亚兰.母语习得理论下的二语习得研究回顾 [J].怀化学院学报,2010,(8):88-89.

猜你喜欢

土家代词被动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代词(一)
代词(二)
主动句都能转换成被动句吗
土家摆起来
土家摔碗酒
第五课 拒绝被动
土家摔碗酒
这样将代词考分收入囊中
土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