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城市跨江发展战略的思考
2011-01-06丁家云雷勋平
丁家云 雷勋平,2
(1.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 南京 211106)
皖江城市跨江发展战略的思考
丁家云1雷勋平1,2
(1.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 南京 211106)
文章立足国内外城市跨江发展成功经验、模式及其研究现状,从缩小城市南北差距、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加速城市化进程方面剖析了皖江城市跨江发展的必要性,从政策驱动、示范区推动、经济实力带动和交通格局触动阐述了皖江城市跨江发展的可行性,提出了制定跨江发展总体规划,理清跨江发展思路;统筹规划,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加快构建皖江城市交通设施,做好大桥经济等六个方面的发展战略和对策。
皖江城市;跨江发展;战略;对策
2006年中共中央提出“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决定中部地区将以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为重点,形成支撑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城市群,带动周边地区发展[1]。皖江城市群也称之为皖江城市,作为国家规划发展的中部四大城市群之一,包括沿江的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巢湖、宣城、滁州八市及所辖29县(市),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0.3%[2];2010年,皖江城市GDP为5511.50亿元,占全省GDP的44.94%;实现财政收入832.63亿元,占全省总额的40.34%;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80.80亿元,占全省的38.0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8.72亿美元,约占全省FDI利用额的57.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82.56元,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12倍;农民人均收入5866.35元,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11倍。由此可见,皖江城市在安徽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国内其他沿江城市一样,皖江城市占据了天然的沿江地理优势。然而,江河具有便利交通和阻碍交流的双重作用[3],即在提供便利交通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发展在用地上的限制。纵观国内外沿江城市发展历程,都在考虑或经历了走跨江发展的道路,国外如圣彼得堡、首尔、新德里、伦敦、巴黎等,国内如南京、上海、武汉、重庆、兰州、天津、广州等均为跨江河发展城市[4]。经验表明,跨江发展已成为沿江城市拓展生长空间、优化内部结构、充分利用岸线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皖江城市作为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主战场,研究其跨江发展战略,对缓解城市发展与用地的矛盾、改善用地结构、协调城市地域结构与城市规模等级不成比例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扩展是城市在内外动力作用下的一种空间推进和内涵提升。城市扩展过程不是简单的物理过程,而是由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非线性的有机增长过程。而滨江城市扩展[5-7]是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城市跨江发展历程及特点。夏非(2011)探讨了南京城市跨江发展的历史过程,认为依据江北地区行政区划、地貌环境、交通运输格局及工业发展等的历史变迁,可将南京的城市跨江发展大致划分为4个历史时期,即沿江发展时期、跨江发展的萌芽期、跨江发展的初期和跨江发展的全面与加速推进期。李俊峰等(2010)通过对上海市跨黄浦江发展过程进行分析,依据上海发展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以及跨江发展程度,指出上海跨江发展经历了萌芽(1840—1949年)、发育(1950—1989年)、加速发展(1990—2005年)和稳定发展(2006年至今)4个阶段,研究表明:上海跨江发展各阶段在空间形态、产业发展与布局、空间拓展强度等方面有较大差异。(2)城市跨江发展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杨亮(2005)指出,大桥是跨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桥梁在跨江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诱导作用,大桥对城市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大桥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李俊峰等(2010)以上海市跨黄浦江发展为研究对象,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城市跨江发展的驱动机制:外国资本入侵和民族工业的发展共同影响着黄浦江东岸的发展格局、国家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为跨江大开发奠定基础、内生因素(如城市发展需求、自然条件、市场机制等)和外生因素(全球化、国家发展战略、政府引导与调控等)共同推动城市跨江大发展,最后得出发展需求是城市跨江大发展的原动力的结论。邵波等(1993)指出,城市腹地发展是城市跨江发展的主动力、交通运输条件是城市跨江发展的加速器、城市CBD发展是城市发展跨江发展的内迫力、产业类型的拓宽和架构转换是城市跨江发展的催化剂。(3)城市跨江发展模式。沿江城市跨江发展能做大做强沿江城市,这是国内外这种类型城市发展的普遍模式。在国外如俄罗斯涅瓦河边的圣彼得堡,乌克兰第聂伯河畔的基辅,韩国汉江边的汉城,印度恒河边的德里,美国密西西比河边的明尼阿波利斯、孟菲斯、圣路易斯、匹兹堡等。在国内长江沿岸的武汉、南京、重庆,黄河边的济南、兰州,海河边的天津,珠江边的广州等。孙都光(2010)提出了国内城市跨江发展有三种典型模式[8]:杭州模式、南京模式和江阴模式(包括演变的宁波模式)。王兴平(2006)认为城市跨江发展的模式因为各城市的具体情况而各不相同。从地域扩展方式分析,归纳为三种模式[9]:中心市区扩张型、中心市区兼并型和区域城市联合型。
综上所述,国内外城市跨江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特点、跨江发展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跨江发展的模式对皖江城市跨江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将通过分析皖江城市跨江发展的必要性和实施跨江发展的战略机遇出发,探讨皖江城市实施跨江发展对策和措施。
一、皖江城市跨江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一)跨江发展是缩小皖江城市南北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
统筹城乡、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优化全省城镇空间布局,加快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一直以来,尽管皖江城市经济总体实力在安徽省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内部差距一直存在。以2010年为例,皖江城市中,人均GDP最高的铜陵达到63054.05元,而最低的滁州只有15431.46元,仅为铜陵的24.47%;铜陵人均财政收入达到11978.38元,约为巢湖的7.29倍,其他城市两项指标详见图1。由此可见,打造承接产业示范区,首先应该缩小皖江城市南北的差距。差异的持久和悬殊化将导致区域发展的区域空间失衡,带来较多的社会经济问题,不利于区域整体现代化,通过跨江发展,实现江南江北统筹、联动、融合、平衡发展,无疑可以解决皖江城市南北差距问题,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10]。
图1 2010年皖江城市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
(二)跨江发展是提升皖江城市竞争力、快速融入长三角的最佳选择
安徽十二五规划指出,坚持开放发展,进一步强化开放合作意识,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推动东向发展,全面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皖江城市的马鞍山、芜湖和铜陵作为东向发展的“桥头堡”和纽带,首先必须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能辐射皖东南,对接长三角。近年来,城市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城市要想在竞争中赢得胜利,提高自己在区域中的中心城市地位,就必须增强自己的积聚与辐射功能,扩大自己的经济腹地[10]。跨江发展正是构筑江北地区集聚和辐射新平台、促进皖江城市群形成、争取产业升级和梯度转移的重要手段,是皖江城市乃至整个安徽快速融入长三角的最佳选择。
(三)跨江发展是突破皖江城市行政分割、加速安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计划经济下的条块分割,使得我国的城市严重地受到行政区划的束缚,因而发展缓慢。安徽沿江的马鞍山市和芜湖市与对岸的巢湖地区,铜陵市与对岸的安庆市和巢湖地区,安庆市与对岸的池州地区,行政区划上均属同级不同区,城市发展形成了明显的封闭状态[11]。江阴和靖江跨江的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发展必须打破行政区域规划,使城市连同城中的产业及企业的发展跳出行政分割,跨江发展将成为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此外,皖江城市跨江发展,将会真正发挥“一轴双核两翼”的功能,促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早日建成,从而加速安徽城镇化进程。跨江发展是城市扩张的捷径,不仅有助于把先处长江一侧的老城区进一步做大做强,而且能使目前尚无城区的长江对岸迅速出现新城区。通过跨江发展在长江两岸同时推进城市化,加速其进程。
跨江发展还便于统一规划和合理建设沿江各类基础设施,提高设施利用率。跨江发展之后,沿江城市可以在长江两岸进行生产力布局,不适合在老城区发展的,可以到对岸发展,在对岸新区进行增量安排,在老城区进行存量调整,这将有利推动安徽工业化进程。为此,建议省委省政府尽快考虑先在安庆、芜湖实施跨江发展、联合开发的试点。
二、皖江城市实施跨江发展可行性分析
(一)政策驱动皖江城市跨江发展
安徽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沿江城市群发展[12]。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在国家政策指引下,相继出台文件和政策支持皖江大开发、大发展,在政策上对皖江跨江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引导和支持。如1990年7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开发皖江的重大决策;1992年6月,国务院对长江开发做了统一部署和规划,并将以浦东为龙头的长三角洲和长江沿江地区作为国家90年代开发开放的重点地区;2004年,安徽省委、省政府为配合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决策,安徽省及时制订了“861”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东向发展”的重大战略;2006年8月,《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皖江城市带作为“全省对外开发的门户”的战略定位,要求“主动迎接长三角辐射,推进基础设施、产体系、市场体系、管理体制的全面对接,成为率先接轨长三角、接轨国际的开发型经济区域;2010年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利于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区域产业分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同年11月,《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将芜湖作为全省次中心城市,努力建设现代化滨江大城市。加快推进芜马同城化、铜池一体化和跨江联动发展,与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共同构建现代化滨江组团式城市发展格局,努力建设成为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城市群。确保2015年皖江城市带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推动皖江城市带率先崛起等等。
(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推动皖江城市跨江发展
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提出之际,2010年1月,安徽首个进入“国字号”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示范区将涵括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池州、宣城、滁州、巢湖9个城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占安徽总面积的40.3%[12]。根据《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示范区将“依托中心城市,突破行政区划制约,在皖江沿岸适宜开发地区高水平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推进沿江城市跨江联动发展[13]。这必将着力推动皖江城市跨江发展。
(三)经济总体实力带动皖江城市跨江发展2010年,皖江城市总体经济实力见表1。
表1 2010年皖江城市总体经济实力
长三角地区省会城市杭州,在开始全面跨江发展的2001年,全市GDP、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分别为1568.01亿元、25000元和3004.76亿元[3]。从表2可以看出,皖江城市中,芜湖、马鞍山、铜陵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已经远远超过杭州当年的水平,尽管部分城市未能达到杭州当时水平,主要原因在于皖江城市经济总量小。但总体看来,皖江城市已初步具备跨江发展实力。
(四)即将形成的交通格局触动皖江城市跨江发展
安徽省到十二五末,皖江将形成由公路和公铁两用大桥组成的、间隔50公里左右的11处过江通道。分别是:过江通道既有3座:芜湖长江大桥(公铁两用)、铜陵长江公路大桥、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在建3座: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安庆长江铁路大桥、铜陵长江二桥(公铁两用,合福铁路);规划建设5座:望东长江公路大桥、池州长江公路大桥、芜湖长江公路二桥、芜湖长江三桥(公铁两用,商合杭铁路)、安庆长江公路二桥(市政)。此外,在没有运输机场的省辖市、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山区和主要旅游景点规划建设若干通用机场,完善航空机场网络布局,开展公务飞行、应急救灾、水上救援、旅游观光等通用航空业务。到2015年,区域内开通民航运输机场4个,形成以合肥机场为枢纽,池州、安庆、芜湖机场为支线,若干通用机场为补充,干支协调、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覆盖全区、联通全国的航空运输网络。这些举措势必促进皖江两岸跨江发展。
三、皖江城市实施跨江发展对策
从文献[3]可以看出,总结国内外城市跨江发展的成功经验,大致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第一,战略意识与交通保障;第二,政策引导下的体制创新;第三,双向互动与区域协作;第四,区划调整下的功能整合;第五,外部发展机遇带动跨江建设与发展;第六,综合整治环境,建设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尽管安徽省委、省政府早在1990年就做出了开发皖江的重大决策,但受制于各种主客观条件而未能很好实现。如今,皖江城市跨江发展依然可以带来无法估量的城市收益和战略胜势[3]。
(一)制定跨江发展总体规划,理清跨江发展思路
尽管安徽省委、省政府早在20世纪90年初期就做出了开发皖江的重大决策,但迄今为止,仍缺少关于皖江城市跨江发展的总体规划,目前只有个别城市出台了本市的跨江发展规划。因此,当务之急是制定皖江城市跨江发展总体规划。规划可以考虑以下建议:(1)发展区域规划。武汉三镇的分分合合以及武汉的发展清楚地表明,行政区划的突破是实现跨江发展的重要前提。结合皖江城市实际,江南城市普遍土地资源缺乏,具有一定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江北城市发展空间广阔,因此,跨江发展可以考虑打破行政区划,即江南江北城市突破体制制约和行政分割,构造“行政有区划、发展无界限”的格局。在秉承区划、体制、权限“三个不变”政策的前提下,通过工作机制、管理模式、协调方式的创新,让稍落后的皖江城市加速融入马芜铜三个核心城市的步伐。(2)发展模式规划。根据核心竞争力理论和产业转移理论,跨江发展要充分利用皖江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重大战略机遇,一方面,皖江城市以优势产业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构筑产业集群,另一方面,相对发达的江南城市可以将一部分产业转移到江北,以夯实江北产业集中区的产业基础,支持其建设和发展,同时,江南江北可以利用黄金水道的天然优势,共同投资建设港口、码头和物流园区等,为南北产业发展提供便捷的物流服务。(3)发展资金来源规划。纵观国内外城市跨江发展经验,跨江发展离不开上级政府的持续政策支持。安徽省委、省政府以及皖江城市市委、市政府需要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多元化投入”的城市建设理念[3],以此破解跨江城建资金缺乏这一大难题。同时,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推动、市场驱动调动企业和全社会跨江发展的积极性。此外,为了降低跨江发展的社会成本,还应加快体制机制的建构和完善。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让社会各部门、各单位牢固树立跨江发展的意识,以及合作共赢的意识。
(二)统筹规划,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承接产业转移不可能是发达地区经济结构的复制,而是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消除对土地、劳动力资源粗放式利用的发展瓶颈,形成新的发展优势[13]。在统筹规划上,跨江发展必须遵循科学发展、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对皖江两岸的水域、岸线、土地,第一、二、三产业以及旅游业、交通、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统筹规划,实行双方对接、互补、互利、共同发展,做到空间布局优化与开发重点突出并举,全力打造中部崛起新引擎,突出重点,充分发挥马芜铜的龙头作用,以马芜铜为核心,做强中心城市;南拓北延,做大安庆、池州,形成一轴两翼、多中心开敞式的空间布局结构。综观皖江南北,江南总体呈现以下特点:(1)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管理科学、企业家多。(2)产业优势。以铜陵为例,在有色金属、电子信息、化工、装备制造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3)比较劣势。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价格高、土地资源欠缺和环境欠佳等。基于此,在协调机制上,省委、省政府要加强引导,皖江城市各政府要真正树立皖江两岸区域经济一盘棋的观念,携手打造皖江经济共同体,并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机制,处理好城市区域功能的互补性与独立性关系,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皖江南北应培育自己的核心优势,因此,在制定和实施跨江发展规划方面,可以采取非优势产业完全转移模式、优势产业零部件或初级产品生产基地转移模式以及联合开发江北优势资源建立特色产业模式。企业方面,要引进培育和自主创新并重,做好技术创新,以协调建立产业集群助推皖江城市跨江发展。
(三)加快构建皖江城市交通设施,做好大桥经济
根据国内外专家的经验,实施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战略,实现两岸比翼齐飞,其中关键一环就是跨江交通的建设与完善。国外很多著名的大城市,都因为重视跨江通道的建设而促进了城市经济的腾飞。综观国外著名城市跨江发展历史,其跨江通道数量一般在10座以上,通道间的平均间距不超过3公里[3]。如伦敦在泰晤士河上架了17座桥梁,汉城在汉江上建了24个过江通道,巴黎更是在塞纳河上建了34个过江通道,平均每隔0.4公里就有一座[14]。而皖江城市既有通道仅为3座、在建3座、规划建设5座,致使城市间连接不畅,且这些通道间隔距离为50km,远不能满足跨江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需要考虑在必要地段增加过江通道,优先建设联系长江南北人口密集区的过江通道,服务于皖江城市跨江交通需要。此外,江北地区还需加快完善地区辐射交通网络,实现与跨江通道及其交通设施的无缝对接;继续推行公交优先政策,发展城际公交系统,提高跨江便利性。
当前,一方面要加快在建大桥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步伐,抓紧对拟建过江通道的论证;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好已有大桥的作用,打好大桥牌,做好桥经济。皖江两岸已有三座长江大桥,还有多座大桥在建或者待建,如何发挥好这些大桥的作用,需要充分考虑。“大桥经济”是和相关地区的区域经济紧密相关的一个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大桥建成后的直接经济效益,比如过桥费带来的经济收入;桥梁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劳动力需求、投资需求以及其他各类需求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大桥的建设及建成后对当地以及相关区域的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具有更为广阔背景和长远意义的促进作用。第三方面的内容是“大桥经济”的主要意义所在。由于大桥的建设和建成,改变了有关地区的区位条件,降低了产品和要素的移动成本,进而带来资源重组、要素流动、信息沟通、市场扩张、产业积聚等一系列有利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为区域经济提供发展契机。
但是也应该看到,既然有“大桥经济”,就会有大桥“不经济”。大桥不经济包括:修建大桥的成本太高,建设好大桥以后的直接收益不足以抵消兴建和维护桥梁的成本;大桥建好以后,可能带来的产品和要素流动加速,或者改变了要素和产品流动方向,造成和大桥相关的一些地区资源流失,经济发展受到损失。特别需要关注第二种大桥“不经济”。能否获得大桥经济,避免大桥不经济,关键在于形成本地区发展的内生力量。
(四)合理布局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江南江北协调发展
根据产业联动发展理论和产业转移理论,产业布局好坏直接关系到跨江发展的成败。皖江城市跨江发展过程中,产业布局要做到“高低搭配,内外结合”。第一,从产业布局高低搭配的角度看,应当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层次的提升,力争江南江北联动发展。一方面,江南应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既包括产值较大、利润率较高的产业,也包括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高端产业,以便同时带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促进江北低端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江南应加强自主创新,及时引入新技术,优化产业结构。为此,江南应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加大对发展使用高新技术的企业的扶持,以便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掌握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第二,从外部产业转移的角度看,为了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江南应该采取措施鼓励承接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同时限制耗能多、污染重的落后产业的发展。皖江城市特别是江北城市需要加快产业升级,要通过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先进产业的移入,限制落后产业的进入,对于已经存在的高污染、高耗能的落后产业,应采取措施促使其退出。从本地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政府应当通过制定和实施支持性的政策和法规推动本地产业的自主发展,要注重培育优质企业,加强产业技术的引进与消化,缩短江南和江北的差距,加快产业自主创新的步伐,争取在关键技术上取得长足的进步。第三,从产业集群的角度看,安徽省及皖江城市政府应给产业的集聚创造有利条件,包括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传统优势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同时还要发展相关的服务业,为产业集聚创造更好的环境;从产业链条的角度,皖江城市跨江发展的长远目标应该是推进经济增长极的建设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自己的产业链条,而且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中形成自己的优势,实现皖江城市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五)建设好产业转移示范区,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要建设好示范区,主要致力于五个方面的探索:一是探索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新机制。围绕承接产业转移,加强与长三角体制机制、基础设施、市场体系、信息平台等方面的对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内实现互利合作共赢,更好地将承接产业转移与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结合起来。二是探索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新模式。坚持高起点引进、高水平建设,鼓励集群式产业转移,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完善配套条件,在汽车及零部件、冶金、化工、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领域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更好地将承接产业转移与推动产业升级结合起来。三是探索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新举措。按照产业向园区集中的思路,加强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承载能力,更好地将承接产业转移与保护土地资源结合起来。四是探索推动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式。通过企业集聚发展、产业集中布局、污染集中治理,以及能源资源、排放物的综合利用,更好地将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节能减排结合起来。五是探索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途径。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更好地将承接产业转移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在实际工作中,将突出把好产业布局关、投资强度关和环境评价关,有序承接符合国家促进中部崛起“三个基地”定位的相关产业,争取早日建成服务长三角的农产品、能源原材料、旅游休闲基地,以及中部地区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高技术产业基地,努力使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为中西部地区体制机制最优、产业集中度最高、投资强度最大、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六)协作治理皖江沿江环境,实施合理功能分区与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从安徽省情看,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皖江城市三次产业结构均呈现“二、三、一”的格局,处于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的发展演变阶段[15]。即:传统工业和资源型工业比重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现代服务业比重低,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将不具竞争优势,难以持续,这是跨江发展必须突破的瓶颈。因此,皖江城市跨江发展需要重点做好长江两岸400公里皖江岸线的空间布局与开发利用,实现沿江合理的功能分区与有序的开发,搞好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让皖江在高度聚集现代服务业的同时还承载深厚的城市文化积淀。
[1]顾文远.皖江城市带调研报告[J].城市,2008,(1):31-34.
[2]刘 晶.皖江城市群产业特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0):185-187.
[3]夏非.南京城市全面跨江发展初探[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129-136.
[4]李俊峰,焦华富,韩玉刚,杨成凤.上海城市跨江发展过程及驱动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2010,(10):1625-1630.
[5]Laurence J.C.Ma.Economic reforms,urban spatial restructuring,and planning in China[J].Progress in Planning,2004,61(3):237-260.
[6]Jan K.Brueckner.Transport subsidies,system choice,and urban sprawl[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05,35(6):715-733.
[7]Soe W.Myint.An exploration of spatial dispersion,pattern and association of socio-economic functional units in an urban system[J].Applied Geography,2008,28(3):168-188.
[8]孙都光,洪绍明.皖江城市跨江联动发展[J].中国城市经济,2010,(3):35-41.
[9]王兴平.我国滨江大城市的跨江扩展[J].城市规划研究,2006,(2):91-96.
[10]吴长兆.加快推进“跨江发展”战略,努力构建和谐南京[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6,(s1):131-137.
[11]王傲兰.实施跨江发展,迅速壮大沿江城市[J].宏观经济研究,2001,(2):45-46.
[12]课题组.皖江城市跨江联动发展[J].中国城市经济,2010,(3):35-41.
[13]徐浩成.借力跨江[J].决策,2010,(4):27-29.
[14]袁华明.中国迈入跨江发展时代[N].观察与思考,2004-05-08.
[15]丁家云,雷勋平.皖江城市带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策研究——以铜陵市为例[J].铜陵学院学报,2010,(2):54-57.
Thought on the Span-Yangtze River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Anhui Province
Ding Jia-yun1,Lei Xun-ping1,2
(1.Tongling University,Tongling Anhui 244000,China;2.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Nanjing Jiangsu 210016,China)
Relying 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model and study condition of river-span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the paper analyzes the need from reducing the North-South gap,promoting city competitiveness and 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 process,and described the feasibility from policy driving,demonstration region promoting,economic strength leading and traffic pattern nudging.At last,it se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from six aspects:formulating the overall plan for span-Yangtze River development,clearing the minds,mastering the overall plan,constructing the system of regional balanced development,quickening the transportation building in Anhui province and doing the big bridge economy well.
anhui province;span-Yangtze River development;strategy;measure
F127
A
1672-0547(2011)05-0054-06
2011-08-19
丁家云(1961—),男,安徽庐江人,铜陵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区域经济。
铜陵学院皖江区域经济课题《皖江城市跨江发展研究》(编号:2010tlxywjz01)成果,主持人:丁家云,参加人:雷勋平,周正平,江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