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翁照垣将军和《淞沪血战回忆录》

2011-01-05李韧之

关键词:血战淞沪战事

李韧之

(汕头大学文学院,广东 汕头 515063)

翁照垣将军和《淞沪血战回忆录》

李韧之

(汕头大学文学院,广东 汕头 515063)

《淞沪血战回忆录》记叙了作者和十九路军一五六旅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的经历和感受,记录下日寇在上海的残暴和凶恶,触及了参战各个部队和战事的各个方面,再现了这场战事开始、发展和结束的全过程,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中国军民携手抗战的历史画面。其行文通俗,语言简洁,接近于说话,有口语文体特点,读来朴实、真切、感人,是20世纪早期出现的一部不可多得的描写抗战、叙记国难的白话纪实文学。

翁照垣;“一·二八”;《淞沪血战回忆录》;白话文;纪实文学

一、引 言

1932年1月28日夜,日寇侵犯上海闸北,中国军民奋起抵抗,震惊世界的淞沪抗战爆发。这次抗战历时33天,参战部队有十九路军、第五军、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宪兵团、税警团、独立炮兵第一团山炮营、吴淞炮台守军和上海市民义勇军等,打得日寇三易主帅,几番增兵,重挫日寇侵华野心,大长国人抗战志气。

战后,位于上海汉口路二十四号的《申报》馆编辑发行的上海《申报月刊》,在第一卷第三号至第六号,分期刊登一篇长文,约六万字,标题是《淞沪血战回忆录》。同年11月1日,《申报月刊》社把它出版成书,由上海东熙华德路余庆里的美成印刷所印刷,开本小32,计136页(含前言和跋等),定价二角五分,从1933年1月起,发行全国,在海内外引起很大反响。

在封面书名的右侧,印着作者的姓名:“翁照垣述,罗吟圃记”;在书名左侧,写着“纪念为国难牺牲之同胞”。[1]1-130在过去大半个世纪里,中国大陆再也没有完整重印过这本书,因而它淡出了人们的记忆,在现代纪实文学和文学史中更不见提及。本文旨在介绍本书的作者,回顾其出版背景,归纳各章节的内容,探讨其主要特点,向人们推荐一本不可多得的中国早期描写抗战、叙记国难的纪实文学作品。

二、作者和出版背景

《淞沪血战回忆录》用第一人称叙述,书中的“我”即翁照垣,1892年12月16日出生在广东潮汕地区惠来县葵潭镇的一个贫苦石匠家,小名阿锦,又名嘉添、辉腾,年幼时虽进过学堂,但不久辍学,基本上没有读过书。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翁照垣曾在家乡参加暴动,推翻满清地方势力。后入伍当兵,任特务班班长,在汕头周围打土匪。1917年转到陈炯明的粤军,任排长,投身于孙中山发动的护法战争。1918年,升任连长,参加过粤军参谋处长蒋介石指挥的大埔战役,又在防守朝天岭和夜袭永泰城的战役中立下战功。1920年夏,粤军奉孙中山命令开赴广州,驱逐桂滇军,翁照垣升为营长。1921年春援桂,在懋林接受李宗仁团副投顺。后任旅长、支队司令。到1926年春止,任粤军中将指挥官,时年34岁。[2]他在这十多年的战乱岁月和戎马生涯中,学会了读书写字。

受“军事学东洋”的影响,翁照垣在1926年冬赴日本东京留学。1929年夏,以术科和品行第一的成绩,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骑兵科。参观日本航空制造业时,深感飞机在未来战争和建设中的重要性,决心赴欧洲再学航空。回国后蒋介石要他进中央警卫军任旅长,他拒绝了。后赴法国巴黎近郊维拉果伯勒(Villacoublay)的摩拉纳(Morane)航空学校学飞行,成绩斐然。1930年7月24日,翁照垣驾驶的飞机因发动机故障突然坠落,他腰背受伤,但幸免于难,法国小巴黎人报和我国著名报人邹韬奋先生报道了这件事,称他为“勇敢的中国人”,[3]年底从该校毕业。在20世纪中国各政治和军事集团中,像他这样官至中将后留学东西方两所学校、学完军事又学科技、历时四年圆满毕业的实不多见。

1931年初,翁照垣从巴黎回国,受广东省主席陈铭枢邀请任广东保安队第四团团长。四、五月间,宁粤分裂,陈济棠掌控广东,翁照垣反抗失败,之后随陈铭枢赴南京,被蒋介石委任为中央警卫军第二师第四旅旅长。7月,陈铭枢请他赴江西吉安,担任十九路军七十八师一五六旅旅长。11月,十九路军突然调防京沪线,一五六旅进驻上海。1932年1月21日,十九路军在龙华召集军事会议,翁照垣力主抗战。同月28日夜,日寇突袭闸北,挑起战端,翁照垣不待军命,下令抗击,打响了“一·二八”淞沪抗战的第一枪。[4]尔后移守吴淞,血战一月。淞沪停战后,全国各地来函询问战事经过者,日必数十起。翁照垣为了酬答各界人士的热情,请部属一五六旅政治部主任罗吟圃执笔,写《淞沪血战回忆录》,同年6月5日完成于无锡,之后便在上海《申报月刊》连载,是反映“一·二八”淞沪抗战的重要历史文献。

此后,翁照垣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航空建设协会”。9月,他离开驻闽的十九路军,去南洋宣传抗日,并为发展中国空军募款。1933年元月,获青天白日勋章。3月,又北上抗日,在张学良的东北军一一七师任师长。之后,返回十九路军任福州城防司令。十一月,“闽变”发生,任闽南民军司令。1934年初,出走香港;春,赴欧洲考察。1935年夏回国,在广西招募原十九路军旧部,成立广西第一师,后出任第四纵队司令,下辖三个师。1936年秋,驻扎北海,杀日人中野顺三,引发“北海事件”。“七·七”事变后,被程潜司令长官委任为第一战区督战司令,在河北邢台被日机炸伤。伤愈后受余汉谋副司令长官委任为第四战区潮汕游击指挥官,在粤东潮、梅一带与日寇展开游击战。[4]1945年抗战胜利后,翁照垣解甲归田,在惠来葵潭从事农牧工商业,后来居住汕头市,担任过汕头救济院董事长。1949年移居香港新界大埔墟,直至1972年10月17日逝世。[4]

三、中心内容

《淞沪血战回忆录》共有七章,内容丰富,结构严整。它记叙了作者和十九路军一五六旅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的经历和感受,记录下日寇在上海的残暴和凶恶,触及了参战各个部队和战事的各个方面,再现了这场战事开始、发展和结束的全过程,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中国军民携手抗战的历史画面。

第一章是“前言”,抒发作者对战争与和平、失败与胜利的看法。其中写到,战争是可耻的,我们崇尚和平,但一百多年来外国列强压迫和侵略,中华民族危亡,我们不得不起而反抗,战争难以避免。甘为奴隶、甘受宰割比战争更为可耻;为自由平等而战比和平更为可贵。战争破坏了和平,但只有通过战争,和平才能恢复,民族才可解放,国家才有尊严,人民才会幸福。战争必有死亡,但为自由与和平战死是无上光荣的。与其痛苦地活,不如光荣地死。失败使我们惭愧,但绝不使人懊悔。失败是国魂的试啼,是成功的阶梯,是胜利的开端,是复兴的希望!面对日寇侵略,反抗就是胜利。作者和他的战友就是以这种精神,在1932年1月28日夜,奋起抗日的。

第二章是“战事的酝酿”,写“一·二八”淞沪抗战发生的背景。1930年前后,日本已经实际控制了沈阳、长春等地,“九·一八”事变后公然占领整个东三省,国人悲愤交加,反日声浪高涨,军队跃跃欲动。在经济中心上海,市民抵制日货,与日侨之间的纠纷爆散开来。驻沪日军借口闸北日侨众多,主张派兵到该地,维持秩序、保护侨民,要求中国军队撤退。上海民众哗然,群起反对;上海市府苦心孤诣、委曲求全;但日本驻军狂妄自大、一意孤行、步步紧逼。调防京沪线的十九路军决定“如日本军队确实向我驻地部队攻击时,应以全力扑灭之”。翁照垣率领的第七十八师一五六旅分驻闸北、吴淞等地,他们摩拳擦掌,积极备战。淞沪的冬天寒风刺骨、阴云密布,一场大战即将到来。

第三章是“一月二十八夜”。这个标题看似描述开战的那个夜晚,但实际上涵盖了28日下午、29日全天、直至30日拂晓在上海闸北发生的事。1932年1月28日下午,翁照垣意外接到上级命令:将闸北防务移交给宪兵一团,然后撤离闸北。可是交接未及,当日晚上十一点半,响起密如连珠的枪声,“一·二八”淞沪战事爆发。一方面是装备整齐、杀气腾腾的日军,配备以飞机、舰船、大炮和铁甲车,分由虬江路、广东路、宝山路、横浜路、天通庵路、青云路等处,如潮水般向我闸北发起进攻;另一方面是装备简陋、誓死卫国的翁照垣一五六旅和宪兵团一个营,只配有步枪、机关枪、手榴弹和刺刀,在各个路口工事和店铺楼上,顶着敌人飞机大炮的轰炸,短兵相接、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反击日寇的侵略,一直持续到29日晚,上级指示停战时,零星战斗持续到30日拂晓。

第四章是“停战和停战以后”,从1月30日写起,直到2月3日晚上。此前,在翁照垣一五六旅和宪兵团的强烈抵抗下,日军兵力不敷,便假意谈和,实则待援。日军飞机在天空盘旋侦查恫吓,各国领事和中日代表在英领署谈判。翁照垣认为中日纷争只有战争才能解决,请求上级切勿受骗,应连续作战,加紧消灭眼前的敌人,但未获准。此时各界民众前来劳军,行政院副院长陈铭枢和军师长官亲临视察,翁照垣深入基层,和士兵谈话,总结战斗经验,加固防御工事,全旅上下斗志昂扬。2月1日午夜之后,敌增援兵两个师,谈判破裂。2日下午,敌大炮轰炸,飞机投弹,然后战车掩护,步兵冲锋,进攻我军左翼,十九路军开始全面迎战,激战持续到翌日,此后,战事重心移到吴淞。傍晚,翁照垣奉命将闸北防务交给一二○旅,连夜赶守吴淞,发布《告全线官兵书》,誓与日寇血战到底!

第五章是“吴淞一月”,实则从2月4日写起,直到29日。本章篇幅最长,占全书的2/5,含五小节:第一节是“如何守?”描述当时的战略战术。可归纳为掘地窖、挖战壕、修工事、要点布雷、黑夜造饭、以静制动、以逸待劳、短兵相接。最重要的是他们“但祈战死,不求生还”的决心和意志。第二节是“四日之战”,也涵盖了五、六两日的战况。战斗主要在吴淞炮台一带展开,敌我双方分别在水上和陆地进行枪战和炮战,我炮台被彻底摧毁了,但日军在这里登陆的企图也被粉碎了。第三节是“七日之战”,日军企图占领吴淞,在蕴藻浜附近出动飞机、战舰和大炮,对我守军进行全线轰炸,只见地动山摇,吴淞镇顿成废墟,吴淞东北端一个排被巨弹活埋在壕沟里,执行前哨任务的赵金声连奇袭日军,牺牲惨烈,但翁照垣的一五六旅的阵地整体岿然不动。在本节还可看到,国民政府组建的第五军,开到南翔虹桥间,增援十九路军。本节描述到10日晚上。第四节是“纪家桥之战”,时间从2月11日到13日。日军在吴淞正面碰了钉子,便转向吴淞西南方向,利用烟雾,偷渡蕴藻浜,占领由六十一师防守的纪家桥和曹家桥,并企图由此攻克吴淞。之后,该师张炎副师长组织夜袭,收复失地。17日,植田率日兵三万援沪,张治中军长率第五军迎战。18日,植田狂妄发布所谓“哀的美敦书”。第五节是“20日之战”。该日早上7时,日军向闸北、江湾和吴淞发起总攻,沉重的炮声震聋了士兵的耳朵,我三地守军奋勇反击,打退了敌人。22日始,敌集中全部兵力,重点攻击江湾庙行第五军阵地,连续两日,炮火连天、硝烟弥漫、血肉横飞,闸北吴淞之上战事惨烈,25日后,又在这里连日大战。3月1日上午,日军沿小场庙金穆宅一带向我军发起总攻。翁照垣派一五六旅的五、六两团分别在25和27两日驰援。至此,开战已经1月,日寇的嚣张气焰受挫,中国军人的英雄气概传遍了全中国,震惊了全世界。

第六章是“3月1日”,主要写翁照垣率一五六旅奉命撤离吴淞的过程。3月1日上午接报,日军有进袭我军侧背之企图。下午,敌出动汽船、民船30多艘,袭击翁旅一个排和市民义勇军把守的宝山城东门,翁照垣急调两个排和机枪、自动步枪增援,将其击退。晚上,张治中军长来电:日军已在浏河登陆,命撤离吴淞。翁照垣当夜撤退,翌日早上六点到达嘉定。但第四团执行后卫任务的一个排错走浏河,与日寇遭遇,激战四小时,2日下午才归队。从3日起,又开始行军,4日到达方泰镇,5日到达崑山,7日开至六泾村,开始整补,准备更大的牺牲。此时日寇宣称,目的已经达到,无前进之必要。

第七章是“以后”,也就是本书的后语。作者在这里呼吁全国上下,铭记国耻,深刻反省,总结教训,彻底觉悟,自信自强,痛下决心,加强军备,充实国防,长期抵抗,救亡图存。作者认为,中国人只有从自己的觉悟和奋斗中才能获得平等和幸福,才能创造独立自由的新中国。

四、主要特点

“一·二八”淞沪抗战是20世纪中国抵御外国强敌的一次火力试探,在现代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陈铭枢在他的回忆录中曾经说到,翁照垣在这次抗战中,因固守吴淞、闸北之线,开战最早,战绩突出,一时声名鹊起,仅次于蒋(光鼐)、蔡(廷锴)两人而驾于其他师旅长之上。 ”[5]107可见,翁照垣在战事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其《淞沪血战回忆录》对于研究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本书除文字叙述之外,还有12幅手绘图,其中包括不同时期在闸北、吴淞、大场、江湾等地的警备要图、防御要图、兵力配备图、出击准备图和战斗要图。这些图穿插在正文之中,可谓图文并茂。正文之后,有三个附表,第一是淞沪抗战期间一五六旅的武器弹药损耗表,第二是死伤表,第三是俘获表。其中死伤表说明,该旅参战官兵4315人,牺牲394人,生死不明者149人,负伤536人。在淞沪抗战硝烟散去近80年之际,重读这些数据,使人感到无比悲伤和怀念。

在书的正文和三个表后,是史量才①史量才(1880-1934),祖籍南京人,1908年在《时报》担任主笔,1912年出任《申报》总经理,1919年当选世界报业大会副会长,中国报业巨子。“一·二八”淞沪抗战时发起成立了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被推选为会长,积极筹集款项,支持抗战。的“跋”,约一千字,属文言风格,文笔优美,下署的时间是1932年10月。“跋”中说,高兴地看到,十九路军振臂一呼,云合响应,浴血应战,固其金瓯;全国人士,箪食以从,率心效死,战至经月,环宇震撼。他还写道,辉腾旅长(即翁照垣)于事平之后,复以当日所涉历者,一一笔之于书,民族精神勃然涌现于行间字里,为淞沪血战之信史,读者由此以进窥当日战争之迹象。[1]131-133

过去几十年,存在“十九路军在淞沪孤军抗日”一说,但翁照垣在回忆录中谈到,这场战事在第一阶段(即1月28日夜到3月1日晨)就有十九路军之外的部队涉入,前来接防的宪兵第六团两个营先后参战。2月4日,和谈破裂,战火再起,驻扎在京沪、京杭线上的友军便开始行动了。7日,第五军的第八十七师和八十八师接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的命令,开驻上海南翔虹桥间,担任总预备队。接着又有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独立炮兵第一团山炮营、税警团和吴淞炮台守军参战。他们在尔后的抗战中前仆后继,奋勇杀敌,牺牲惨烈,不下十九路军。至于上海民众对我参战部队的支持就更多了。忠于历史事实、真实再现历史是纪实文学的灵魂,在纪实文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是纪实作品最宝贵的质料,这部回忆录在这一重大问题上还原了历史真相。

翁照垣自己认为,本书是一份关于淞沪战事的“报告”。它连载于《申报月刊》,读者对象是众多来信垂询的同胞。因此,其行文通俗,语言简洁,接近于说话,有口语文体特点,读来朴实、真切、感人。第七章的标题“以后”便是典型语例。这种去雕饰、求天成、表现战事原貌的质朴的语言,不仅没有降低这部作品的文学色彩,反倒保持了作品的语言信度,是一种富有表现力的、至美的文学语言,给后来一些热衷对人物和事件做花俏描述、凭想象大段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脱离实际随便拔高的作家,树立了一个榜样。

本书用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例如“如其”表示“如果”;“重量炸弹”表示“重磅炸弹”;“米突”表示长度单位“米”等等;作者喜用感叹词,例如“亲爱的同胞哟”等等,具有鲜明的个性。是研究20世纪上半叶汉语白话文和语言发展演变的好材料。本书虽属过去战事的记录性作品,但又不是“流水账”,在真实人物和事件的串联和描述中,有精心剪辑、艺术加工和形象刻画,譬如二等兵宋德洪受伤夺械和连长赵金声率部退敌。这种通俗性、时代感和剪辑加工造成鲜明的视觉形象,使读者具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受。

这部回忆录带有强烈的评析色彩。其前言几乎全是叙述作者对战与和的思考、对胜与败的看法、对抗战的呼唤。后面几章在形象地再现战事的同时,恰当地穿插议论性的文字,不时抒发自己的感想、抨击日寇的残暴、彰扬我军的英勇、赞赏民众的支持。把客观战事描写、政治评论和内心感慨交错融合在一起,以期与读者相互勉励,具有新闻性、文学性、群众性、和政论性等报告文学的特质,表现出强大的艺术力和思想力,是20世纪30年代初出现的一部不可多得的战争题材白话文纪实文学,在始于此时的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淞沪血战回忆录》由翁照垣口述,罗吟圃执笔。罗吟圃是十九路军一五六旅政治部主任,翁照垣的部下,在淞沪抗战之前写过《纤手》(上海泰东图书局1930年印行),堪称军中才子。他执笔写的《淞沪血战回忆录》所用的第一人称“我”指翁照垣。在本书前言之前,附罗吟圃署名的一段话:“沪战月余中,翁旅长逐日有简单笔记。战事既终,各方来函询问战斗详情者,日必数十起,殊难一一细复。翁旅长因嘱鄙人根据其笔记,并参照当日阵中日记,草为斯篇。间有文字失检,或叙述未妥之处,概由鄙人负责。”[1]2罗吟圃对本书的贡献是非常重要的。

1933年2月17日,英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萧伯纳先生乘坐“不列颠皇后”轮停靠吴淞,之后来到沪上,宋庆龄、蔡元培、林语堂、鲁迅和杨杏佛等出面迎接。萧伯纳是年77岁,白发皓髯、头脑清晰、妙语天下,他同情和支持中国民众,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和侵略,热心了解淞沪战事。翁照垣闻讯,写信给萧伯纳(后刊登在1933年2月18日的《申报》上),信中提到“欣承先生来华,并视察一二八淞沪战役之遗址,照垣以事离沪,不能陪驾,殊抱歉仄。兹谨赠拙著英文《淞沪血战回忆录》一册,为先生来华之纪念”云云。[6]5可见,这本书曾被翻译成英语,出过英文版。笔者曾多方寻找这个英文版,但至今未果。

五、结束语

《淞沪血战回忆录》是20世纪早期出现的一部不可多得的描写抗战、叙记国难的汉语白话文纪实文学,它主要记录了十九路军一五六旅驻守上海经历淞沪抗战直到战事结束的全过程,也提到了十九路军其他部分和第五军等参战部队的英勇战况,展现了民众劳军支援抗战的感人场面,描写了作者及其战友在战事中间及其前后的心理感受和深入思考,将战事的发生、发展及结束完整地再现于人们面前。其中,民情之激昂、将士之英勇、战况之惨烈惊天地而泣鬼神。重读、研究和介绍这本书,对于了解“一·二八”淞沪抗战,缅怀抗日英雄和为国捐躯的将士,激励当今人们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精神,发掘和整理中国纪实文学史,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

[1]翁照垣,罗吟圃.淞沪血战回忆录[M].上海:《申报月刊》社,1933.

[2]李韧之.韩山师范学院“辉腾教室”石匾额与翁照垣将军[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5):6-11.

[3]邹韬奋.勇敢的中国人[J].生活周刊,1930,5(41).

[4]李韧之.翁照垣将军和他的遗留资料[M]//上海档案史料研究:第2辑.上海:三联书店,2006:232-238.

[5]陈铭枢.陈铭枢回忆录[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107.

[6]沈益洪.萧伯纳谈中国[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56.

Gen.Voong Chew-heng andthe Memoirs of the Bloody Shanghai Battles in 1932

LIRen-zhi
(College of Liberal Arts,Shantou University,Shantou,Guangdong 515063)

The Memoirs of the Bloody Shanghai Battles in 1932 is a documentary vernacular Chinese writing published in 1932.It is concerned with the 156th Brigade commanded by Gen.Voong Chew-heng to resist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in the Shanghai war of 1932.It also describes the heroic exploits of other fighters of the 19th and 5th Armies and records the thoughts and feelings of Gen.Voong and his soldiers about the war.This paper studi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the central ideas of the chapters,and the chief features of the text.It contributes to the Chinese history of the anti-Japanese wars and the study of Chinese documentary writings.

Voong Chew-heng;January 28th Incident;the Shanghai anti-Japanese war;Memoirs of the Bloody Shanghai Battles in 1932

I207.5 K 264.31

A

1001-4225(2011)06-0028-05

2011-03-04

李韧之(1956-),男,陕西白水县人,语言学与文学博士,汕头大学文学院教授。

佟群英)

猜你喜欢

血战淞沪战事
血战长津湖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档案聚焦:85 年前淞沪会战中的郭沫若(二)郭沫若对淞沪会战战况的六点意见
上海史料展纪念淞沪抗战89周年
木兰从军
中国最早记载的一场战事竟因盐而起
援越抗美战事回忆点滴
秦淮河水冷,战事几回伤
血战湘江
血战对崮山
血战琼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