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能力的二阶多维模型——模型构建及量表开发
2011-01-05王祎
王祎
(汕头大学商学院,广东汕头 515063)
企业动态能力的二阶多维模型
——模型构建及量表开发
王祎
(汕头大学商学院,广东汕头 515063)
基于对动态能力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重新界定动态能力的基本概念内涵,提出动态能力是一个二阶多维概念模型,由市场响应、组织学习、协调能力、整合能力四个一阶能力构成其维度。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动态能力量表。来自于中国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证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通过备择模型比较方法验证动态能力二阶多维概念模型更符合动态能力的内涵,具有较好的解释力,从而为动态能力理论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证基础。
动态能力;量表开发;二阶多维概念
一、引言
在探索企业竞争优势本源的过程中,动态能力理论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理论视角。动态能力理论将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视野扩展并聚焦至动态变化的环境,指出企业适应动态变化环境的能力才是竞争优势的真正源泉。这一理论沿续了资源基础(resource-based view,RBV)理论的逻辑基础,即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归结为企业内部的资源或能力优势。而在对这种优势资源或能力的描述上,动态能力理论展现了其对RBV理论的改良,基于进化经济学[1]的理论视角,将惯例、路径依赖、组织学习的概念融入其中,由此发展出能力动态化的基本概念,并将这种动态性与企业在环境中的适应和演化直接联系起来,形成动态能力的核心观点。
虽然在逻辑上彰显缜密,但动态能力理论仍然备受质疑,焦点问题之一即在于动态能力是否概念上属于自明之理(truism)或者自我循环的套套逻辑(tautology),“动态能力贡献于企业竞争优势”这一命题是否具有天然的恒真性。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动态能力这一抽象概念以及相关理论能否获得实证分析的验证,动态能力的操作性定义和测量量表能否确立。基于此,本文将对30余载动态能力理论相关文献进行细致梳理,确定动态能力的概念、操作化定义,构建动态能力二阶多维概念模型,进而取样于中国企业的数据以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所构建的动态能力概念模型。
二、理论基础
(一)动态能力理论
由于受到资源刚性的制约,传统RBV理论在解释动态变化环境中企业竞争优势来源时渐显乏力。为解决这个难题,Teece等学者[2]突破这种静态战略理论的视角,引入“动态能力”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企业整合、建造、重新配置内部和外部竞争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动态能力理论认为企业要在动态环境中获得成功,必须具备根据环境需要调整和重构现有资源及能力的灵活性。
在企业的能力系统中,动态能力具有“元能力”的基本性质,其特性归纳如下:(1)以适应环境变化为目的,(2)对资源和能力的改变,(3)企业层面稳定的行为模式。
首先,动态能力的目的是帮助企业应对外部环境中的变化;这是动态能力之所以“动态”的根本原因。“动态”的本质是指企业行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动态交互过程。企业所处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的动态性为企业带来诸多挑战,同时也创造了机遇。企业在与外部环境因素的交互过程中,必须不断调整自身的行为和决策才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因此,动态能力的主要作用在于提升企业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力,这是动态能力区别于一般组织能力的显著特征。[3]
其次,无论动态能力表现为何种具体形式,其本质是施加于资源和基础能力的一种作用,是对资源和基础能力重构的能力[4],也就是具备“元能力”的本质属性。具体而言,就是企业搜索和选择合适的资源和能力,改变这些资源及能力的存在形式,并有效利用它们以适应环境变化。具备动态能力的企业能够通过改造现有资源并获取外部资源而支持快速增长的需求。动态能力的这些功能内嵌在企业控制管理资源和能力的过程中。
第三,动态能力可以出现在组织的不同业务流程和职能活动中,但本质上是一种性质稳定、属于组织层面的集体行为模式。组织在长期的运营过程中积累形成这套行为模式,通过这套深度内化的行为模式,组织能够系统性地调整和重构现有资源及能力以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动态能力的稳定性是其为企业创造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这一特性是动态能力的最根本属性,也决定了动态能力能够为企业创造卓越绩效,使之获得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
动态能力的这三项特征属性为动态能力维度的识别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二)动态能力的维度识别
对于动态能力的多维性,中外学者已达成共识。然而由于理论视角和研究情境的不同,理论界尚未形成广受认可的动态能力维度。Teece等[2]曾提出资源协调、整合,学习以及资源重构的过程决定企业的动态能力。Wu[5]将动态能力的维度识别为资源整合能力、资源重构能力、学习能力和响应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Pavlou等学者[6]研究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业务流程中所体现的动态能力,识别并验证了动态能力的四个维度,分别是环境感知,学习,协调和整合能力。Prieto等[7]则认为动态能力由知识生成、知识整合、知识重构三个维度构成。西方学者对于动态能力的研究虽然着眼于不同的研究情境和分析层面,但大多基于Teece[2]早期的理论观点来识别动态能力的维度。
同样,我国学者基于各自的理论视角,对动态能力的维度进行梳理。例如贺小刚等[8]识别了企业动态能力的6个维度,分别为客户价值导向、技术及其支持系统、组织机构支持系统、制度支持机制、更新动力、战略隔绝机制。曹红军和赵剑波[9]认为更新企业资源的能力、动态收集、分析和利用环境变化的信息的能力、动态的内部组织和整合的能力以及动态的协调其外部关系和进行资源释放的能力这5个维度是动态能力贯穿于企业战略管理过程的微观层面的具体展现。
本文根据动态能力的概念内涵和特征属性,认为动态能力由四个维度构成,即市场响应、组织学习、协调以及整合能力。
首先,在动态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要义是快速感知和响应外部市场的变化。市场响应是指企业感知、识别以及应对外部环境和市场变化的能力。[10]外部环境的变化表现为顾客需求、竞争者行为以及由社会文化技术等外部环境因素引致的市场趋势变化。在快速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对这些变化的感知和识别能力显示出不同的程度,从而影响企业在面对市场机遇或挑战时的决策和行为。市场响应能力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企业应对环境变化和不确定性。持续性扫描环境,保持对客户需求和竞争者活动的高度认知,才能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在最短时间内作出有效决策,调整业务活动和战略。
市场响应本质上反映了组织重构资源的能力。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意味着企业能够快速有效的制定和实施相应战略决策。例如,在最短时间内开发出满足客户新需求的产品,建立新的商业模式,为客户传递新价值,或者进入全新的细分市场。这样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要求企业能够快速调整内外部的资源和能力,包括人员配置、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等。市场响应是一种组织层面的能力,存在于组织的各个职能部门和业务单元。除营销部门之外,其他职能部门,包括研发部门、生产制造、客户服务、销售等部门都需要具备这样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市场响应能力极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跨职能部门的沟通和协同。
其次,组织学习是动态能力的第二个维度。学习是广泛内嵌于组织活动的过程,通过学习,组织在不断的重复和试验中提高业务活动的效率和有效性。[2]
组织学习是具有目的性的活动。新环境、新问题需要更新的知识和解决方案。组织学习是企业在变动环境中新旧知识体系交替的自然过程,反映了企业通过知识更新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内在需求。
从学习过程本身来讲,是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开发和创造过程。组织的学习能力反映了组织识别信息及其价值,在业务流程和战略设计过程中消化吸收信息和知识,并利用信息和知识解决问题[11]的能力。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企业所掌握的知识资源会产生变化,旧有的知识资源得到更新,新的知识会积累和传播于企业系统中,并通过学习的过程转化为更先进的知识,应用于企业的实践活动。因此组织学习能力也具备“元能力”的特征,成为动态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维度。
组织内部的学习活动具有多层次的特性,而组织学习是指组织整体对知识的获取、积累和利用的过程,包含个体学习的内容,却又突破个体学习的限制,从学习的过程和效果来看,都是对个体学习的超越和进化。因此组织学习能力同样也是企业层面的能力的反映。
协调能力是组织动态能力的第三个维度。它所反映的是企业调配资源和任务的能力[12]。协调能力被视为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基本活动[13],其主要目的是最小化目标冲突,采用新程序,建立共同的语言和规范。重新组织资源和任务以形成新的工作方式[6]。协调能力能够帮助企业减少不同对象之间的信息沟通、物资交换和工作流的障碍,从而帮助企业实施战略活动以应对环境变化。同时,协调能力直接施加于企业的各项资源。有效的协调使得企业的资源配置更趋合理,符合新环境的需要。协调能力是组织层面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职能。
整合能力是企业汇聚不同资源或竞争力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2]。通过整合,组织能够将个体分散的贡献汇聚于共同的目标下。帮助企业及时作出战略调整,允许各部门打破正规的工作程序,以保持工作的灵活性。例如,形成跨职能部门的整合,形成跨部门团队,让具有不同背景、不同利益主张的个体共同解决问题,实现共同的目标。这种凝聚力通过体制化的组织整合能力得以实现,从而持续性的维持企业的灵活性和适应环境变动的能力。
三、研究设计
(一)量表开发
根据上文所识别的动态能力的四个维度,从以往文献中收集相关变量的测量项目,形成初步的量表集。研究者通过邮件和面谈的方式与三名相关领域的中外专家进行研讨和分析,确定包含23个题项的动态能力量表(表1)。来源于外文文献的题项经由研究者翻译成中文,并经过反向翻译的比对以保证翻译的准确度。市场响应的测量参考Nidumolu和Knotts以及Pavlou和El Sawy[6,10]的研究;组织学习的题项从信息获取、信息传播、知识的改造和利用三个方面进行测量[14];协调能力的题项主要参考Malone和Crowston[12]以及Pavlou和El Sawy[6]的研究;而整合能力的题项是在Pavlou和El Sawy[6]的工作基础上修改而得。题项的测量采用李克特7点量表评价法,1表示“完全不同意”,7表示“非常同意”。
表1 动态能力量表
续表:
(二)预试
通过香港浸会大学的深圳在职工商管理硕士(MBA)班学员进行预试。研究者现场发放问卷,并即刻回收问卷。根据回收的问卷回答情况对语义模糊的题项语句进行调整,进一步精炼题项语句,以尽量符合调查对象的阅读习惯。其次,多次修改问卷的形式,使其界面更加简洁友好,有利于调查对象的理解和回答率。
(三)量表复测及信、效度验证
为比较分析动态能力概念模型,正式问卷中加入了企业运营绩效量表作为动态能力的结果变量。运营绩效的测量包括企业生产率、运营成本以及客户服务质量三个题项。
正式问卷调查对象包括中国上海、广东和湖北三个地区的企业管理人员。采取方便取样原则,利用香港浸会大学和武汉大学在上海、广东和湖北三地的MBA教学平台,向其在职MBA班的学员发放调查问卷。所有学员都是在职的企业管理人员,大部分在其所属企业中位于中高层管理岗位。共发放了460份问卷,回收323份,其中228份为有效问卷,有效率为50%。制造业企业占41.7%,非制造业企业占58.3%。员工人数超过1000的大型企业占42%,员工数在500至999之间的中型企业占11.4%,员工数低于500的小型企业占46.6%。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PLS(Partial Least Squares,偏最小二乘法)进行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的分析和验证。统计软件SmartPLS被用于数据分析以验证模型。
(一)信度
信度是指潜在变量的多个题项之间的一致性,反映测量结果的稳定性,是检验量表工具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本研究利用两种方式来验证量表的信度。首先,进行相关系数分析,绝大部分题项的项间相关系数大于0.3,分项与总项相关系数大于0.5,表明量表的信度良好。其中,由于测量项IN2与其对应的潜在变量的相关系数低于0.5,将其删除。其次,为进一步验证量表的信度,利用SmartPLS软件计算得出Cronbach’s alpha和CR值(Composite Reliability)。如表2所示,所有潜在变量的Cronbach’s alpha和CR值均大于0.8,说明量表具有很高的信度。
表2 潜在变量的信度
(二)构念效度
本研究通过验证型因子分析(CFA)来检验动态能力量表的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聚合效度是指因子与指标之间的相关程度,可以通过考察每一个测量项指向其因子上的标准载荷是否显著大于0.7检验。表3显示所有测量项的因子载荷都是显著且大于0.7,表明该量表的聚合效度良好。另外,方差析出量(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表示因子能够解释测量项中信息的程度,因此方差析出量也是检验构念聚合效度的一个综合指标。表3所示所有因子的AVE值都大于0.5,说明因子至少解释了测量项50%的信息,进而验证了该量表具有聚合效度。
续:
区分效度指不同构念的测量项之间的差异程度。通常可以通过比较一个构念的AVE均方根与构念间相关系数的大小来检验区分效度。如表4所示,所有构念的AVE均方根都大于构念间相关系数,表明测量项能够被相关构念解释的方差大于测量误差方差(measurement error variance),从而验证了该量表的区别效度。
表4 主要变量相关系数矩阵
(三)模型设定
本文通过模型比较方法验证动态能力的概念模型。设定3个备择模型:(1)一阶单维模型,所有题项反映共同的潜在变量——动态能力,动态能力直接影响因变量运营绩效;(2)一阶多维模型,市场响应、学习能力、协调能力和整合能力作为一阶潜在变量,直接作用于因变量运营绩效;(3)二阶多维模型,在一阶四维模型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二阶构念——动态能力。利用同一数据分析三种备择模型的信、效度,通过路径系数、显著性以及因变量的被解释程度(R2系数)来验证假设的概念模型。
表5 动态能力一阶单维模型的分析结果
续:
首先,如图1所示构建动态能力的一阶单维模型。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CR值验证信度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但是部分因子载荷却低于0.7,甚至低于0.6,表明这种单维因子结构并不能很好的说明动态能力的概念模型。同时,一阶单维模型不能反映各个维度自身的系统变异量,并忽略维度与其测量项之间的关系。
其次,构建如图2所示的动态能力一阶多维模型,将市场响应、学习能力、协调能力和整合能力作为一阶潜在变量直接影响运营绩效。验证结果如表6和表7所示,四个自变量的AVE值大于0.6,具有较高的信度。R2为0.31(大于动态能力一阶单维模型的R2值0.29),说明一阶多维模型的解释力优于一阶单维模型。表7所示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处于中上水平,位于0.42至0.75之间,说明这些变量可能共同反映一个二阶因子。
表6 动态能力一阶多维模型分析结果
表7 动态能力一阶多维模型相关系数矩阵
因此,如图3所示构建动态能力二阶多维模型,将动态能力视为二阶构念,其测量项由四个维度的均值构成,四个维度分别作为一阶因子。表8的分析结果显示因子载荷皆显著且大于0.7,AVE和CR值都符合要求,表9显示从动态能力指向一阶因子的路径系数均显著大于0.7,但不同维度与二阶动态能力之间的关联程度不尽相同。
表8 动态能力二阶多维模型分析结果
表9 路径系数
模型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动态能力的二阶多维概念模型考虑了动态能力与其维度之间的关系,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动态能力的维度结构。
五、讨论与结论
(一)结果讨论
以往的研究文献中,动态能力的维度识别凸显出结构混乱、概念混淆的问题。本文将市场响应、组织学习、协调能力和整合能力纳入动态能力构念范畴。
本文的数据分析表明这四个维度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也就意味着存在共同的深层次影响因素,即动态能力。同时数据分析表明这四个维度紧密关联,但其概念内涵仍能够清晰地区分开来,从而反映动态能力的不同方面。
根据本研究的数据分析,动态能力与企业运营绩效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即动态能力水平越高企业的运营绩效也越高。
(二)研究意义
本文把动态能力的研究从理论推向了实践,从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概念模型,并开发和验证了具有较好信效度的量表工具。
首先,本文对于动态能力理论发展的贡献在于构建二阶多维的动态能力概念模型。动态能力概念的二阶多维性皆从理论和实证中获得支撑。本文采取了系统性的维度识别流程,即在理论概念内涵清晰阐述的基础上,遵循概念内涵一致、吻合特征属性的要求识别动态能力的维度,从而使得动态能力理论的可操作性与概念抽象性得以统一,为动态能力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其次,本文对中国企业的实证分析为动态能力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背景。在动态能力研究抽象与具化相互碰撞的背后,凸显的是研究者对于研究情境和分析层次的不确定。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的基本内涵,确定了企业层面的分析和中国情境下的研究背景,对研究范围给予明确的界定,使研究结果在整个研究领域中具备与其他研究进行对话的基础。
更为微观的,本文构建并验证的动态能力二阶多维概念模型,确定了动态能力作为二阶构念、其维度作为一阶构念的结构,有助于保持动态能力概念本身的高度抽象性,同时也细化了维度层面的分析和认识,重新确定二阶构念和一阶维度之间的关系。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动态环境中的企业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者对于动态能力的认知和理解,促进企业动态能力的培育与重塑。在面临外部环境变动的压力下,企业需要树立正确科学的发展观,应摒弃怨天尤人的悲观消极态度,而应积极从企业现有资源和能力的改变和重塑中寻找发展的机会,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需要。这种动态能力的培养则通过提高市场响应、组织学习、协调和整合资源的过程来实现。企业应从认识上打破被动的“环境决定论”,树立更为科学的“企业环境互动论”,从制度上保障资源的高效管理、合理利用,在员工培训、流程再造、知识管理、基础架构等方面给予有针对性的重视与改革,增强企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三)研究不足及展望
(1)本文的研究依据来自于中国企业的调查数据,在应用本研究结果时需考虑可能对研究情境的影响;(2)本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构建并验证动态能力的二阶多维概念模型,分析的重点在于动态能力的维度识别和验证,但对于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尤其是竞争优势的关系的研究仍显不足,还难以充分验证动态能力理论的解释力。在未来的研究中笔者将致力于从实证角度解决上述方面的不足。
[1]Nelson,R.R.and S.G.Winter,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M].Cambridge,Mass: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2]Teece,D.J.,G.Pisano,and A.Shuen,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7):509-533.
[3]Collis,D.J.,Research note:How valuable are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4,15:143-152.
[4].Eisenhardt,K.M.and J.A.Martin,Dynamic capabilities: What are the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10-11):1105-1121.
[5]Wu,L.-Y.,Resources,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performance in a dynamic environment:Perceptions in Taiwanese IT enterprises[J].Information&Management, 2006,43(4):447.
[6]Pavlou,P.A.and O.A.El Sawy,From IT leveraging competence to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urbulent environments:The case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06,17(3):198-227.
[7]Prieto,I.,E.Revilla,and B.Rodríguez-Prado,Build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in product development:How do contextual antecedents matter?[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9,25(3):313-326.
[8]贺小刚,李新春,方海鹰,动态能力的测量与功效: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3):94-103.
[9]曹红军,赵剑波,动态能力如何影响企业绩效——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8(6):54-65.
[10]Nidumolu,S.R.and G.W.Knotts,The effects of customizability and reusability on perceived process and competitive performance of software firms.[J]MIS Quarterly,1998,22(2):105-137.
[11].Cohen,W.M.and D.A.Levinthal,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1):128-152.
[12]Malone,T.W.and K.Crowston,The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of coordination[J].ACM Computing Surveys, 1994,26(1):87-119.
[13]Cyert,R.M.and G.James,A behavioral theory of the firm[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1963.
[14]Zahra,S.A.and G.George,Absorptive capacity:A review,reconceptualization,and extension[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2):185-203.
A Second-order Multi-dimensional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Dynamic Capability: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Instrument Development
WANG Yi
(School of Business,Shantou University,Shantou,Guangdong 515063)
This article reconceptualizes dynamic capability,and proposes a second-order multi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of dynamic capability,consisting of four dimensions,i.e.,market responsiveness,organizational learning,coordination and integration capability.A measurement instrument is developed and tested by using survey data from China companies.The data analysis results support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measurement instrument.A model comparison approach is used to verify the proposed second-order multi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of dynamic capability,which offers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dynamic capability.
dynamic capability;measurement instrument development;second-order construct
F270·7
A
1001-4225(2011)01-0060-09
2010-09-03
王祎(1980-),女,江苏无锡人,香港浸会大学博士,汕头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育苗工程(WYM09033);汕头大学文科科研基金(SR09009)
佟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