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族与藏缅语族16个族群体质特征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2011-01-05张兴华郑连斌陆舜华许渤松罗东梅
张兴华,郑连斌,陆舜华,许渤松,罗东梅
(1.天津师范大学a.生命科学学院,b.细胞遗传与分子调控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7;
2.内蒙古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呼和浩特 010022)
独龙族与藏缅语族16个族群体质特征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张兴华1,郑连斌1,陆舜华2,许渤松1,罗东梅1
(1.天津师范大学a.生命科学学院,b.细胞遗传与分子调控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7;
2.内蒙古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呼和浩特 010022)
调查了200例(男97例,女103例)独龙族成人的10项指标值,初步分析了独龙族与藏缅语族16个族群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聚类分析表明,独龙族与拉祜族、彝族、基诺族较为接近.(2)主成分分析研究显示,独龙族男女在藏缅语族中具有身体高度小、头部长度小、面部的宽度和高度小的特点.
独龙族;藏缅语族;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人类群体遗传学
中国境内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民族有17个,即藏族、土家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纳西族、羌族、景颇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基诺族、门巴族、独龙族、珞巴族.总人口2 000多万.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以及长江三峡流域的丘陵山区.
民族间的语言关系越相近,他们在历史上的文化联系就越密切.藏缅语诸民族的历史渊源与上古时期活动在西北地区的氐羌人有密切关系.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藏缅语族内部形成了三大文化区.青藏高原是藏文化区;云贵高原是彝语支民族文化区;而横断山脉则是这两大文化与汉文化互动形成的一条民族走廊,羌、普米、纳西、怒族、独龙、门巴、珞巴等人口较少民族就是这条被称为“藏彝民族走廊”中的族群[1].
独龙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独龙族人口为7 426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北角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是独龙族的聚居区.独龙族的名称,始见于《大元一统志》,被称为“撬”,明清时期称为“俅”、“俅子”等,新中国成立后才正名为“独龙族”.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独龙江地区特殊的、近乎与世隔绝的地理环境使得独龙族长期生活在高度封闭的状态下.独龙族以农业生产为主,兼采集、渔猎[1-2].本文从体质人类学角度,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来探究独龙族与藏缅语族另外16个族群的亲缘关系.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006年9月,在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调查了200例(男为97例,女为103例)独龙族成人10项指标值(头长、头宽、额最小宽、面宽、形态面高、鼻宽、鼻高、口裂宽、下颌角间宽、身高).被调查者均为农民,身体健康.其父母均为独龙族.男性平均年龄(35.7±13.0)岁,女性平均年龄(36.5±13.2)岁.
本文选取藏缅语族17个族群(独龙族、纳西族[3]、拉祜族[4]、阿昌族[5]、怒族[6]、普米族[7]、白族[8]、景颇族[9]、基诺族[10]、傈 僳族[11]、藏族[12]、珞巴族[13]、门巴族[13]、土家族[14]、羌族[15]、哈尼族[16]、彝族[17])的10项指标值(头长、头宽、额最小宽、面宽、形态面高、鼻宽、鼻高、口裂宽、下颌角间宽、身高)进行主成分分析,采用类间平均链锁法(Between-groups linkage)进行聚类分析,以期从体质人类学角度分析独龙族与这些民族的关系.
2 结果与讨论
藏缅语族17个男性与女性族群的比较见表1,表2,17个族群的聚类图与主成分分析图分别见图1—3,图2和图3中的编号与表1和表2中的编号一致.
表1 藏缅语族17个男性族群的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17populations of Zang-Mian group of male mm
续表
2.1 聚类分析
男性资料聚类结果显示(图1(a)):17个族群分为3个小组:(1)怒族、羌族、景颇族、土家族、哈尼族、傈僳族6个族群为第1组.(2)独龙族、拉祜族、彝族、基诺族4个族群为第2组.(3)白族、门巴族、阿昌族、藏族、纳西族、珞巴族、普米族7个族群为第3组.独龙族男性位于第2组内,与拉祜族、彝族、基诺族较为接近.
图1 17个族群聚类图Figure 1 Dendrogram of 17 populations
女性资料聚类结果显示(图1(b)):17个族群分为4个小组:(1)白族、珞巴族、羌族、藏族、阿昌族、门巴族6个族群为第1组.(2)纳西族、普米族为第2组.(3)独龙族、拉祜族、彝族、基诺族4个族群为第3组.(4)傈僳族、土家族、景颇族、哈尼族、怒族5个族群为第4组.独龙族女性位于第3组内,与拉祜族、彝族、基诺族较为接近.
根据男女资料聚类分析:在藏缅语族17个族群中,独龙族与拉祜族、彝族、基诺族较为接近.
2.2 主成分分析
2.2.1 男性主成分分析
前5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37.2%,21.2%,12.7%,10.5%,7.9%,累计贡献率为89.4%.PC I载荷较大的项目有身高(0.449),头长(0.443),面宽(0.417).PC I主要反映出身体的高度、头部长度和面部的宽度.PCⅠ值越大,则身体的高度越高、头部长度和面部宽度越大.PCⅡ载荷较大的项目有口裂宽(0.555),下颌角间宽(0.453),鼻宽(0.377).PC Ⅱ值主要反映了五官的宽度.PCⅡ值越大,五官宽度越宽.PCⅢ载荷较大的项目有形态面高(-0.609).PCⅢ主要反映了面部的高度.PCⅢ值越大,面部的高度越小.
图2(a)与图3(a)表明,男性在17个族群中PCⅠ值、PCⅡ值与PCⅢ值均较小,具有身体高度小、头部长度和面部的宽度小、五官宽度较小、面部的高度小的特点.在图2中,独龙族与基诺族、怒族、土家族位于第3象限,分为一组.在图3中独龙族与怒族、拉祜族位于第3象限,分为一组.
2.2.2 女性主成分分析
前5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43.8%,19.1%,11.6%,10.6%,8.3%,累计贡献率为93.5%.
PCⅠ载荷较大的项目有形态面高(0.425)、头长(0.412)、鼻高(0.363).PCⅠ主要反映出头部长度和面部及五官高度.PCⅠ值越大,头部长度越长和面部及五官高度越大.PCⅡ载荷较大的项目有鼻宽(0.524)、口裂宽(0.456)、身高(-0.390).PCⅡ值主要反映了五官的宽度及身体高度.PCⅡ值越大,五官的宽度越大,身体高度越小.PCⅢ载荷较大的项目有额最小宽(0.526),PCⅢ主要反映了头面部的宽度.PCⅢ值越大,头面部宽度越大.
图2(b)与图3(b)表明,女性在17个族群中PCⅠ值较小,PCⅡ值较大,PCⅢ值较小,具有头部长度较小、面部及五官高度较小、五官的宽度较大及身体高度较小和头面部宽度较小的特点.图2(b)中,独龙族与基诺族、拉祜族位于第2象限,分为一组.在图3(b)中独龙族与拉祜族、土家族位于第3象限,分为一组.
综上所述,独龙族男女具有身体高度小、头部长度小、面部的宽度和高度小的特点.
图2 17个族群第1,2主成分散点图Figure 2 Scattergram of male and female groups based on 1st and 2nd factor scores
图3 17个族群第1,3主成分散点图Figure 3 Scattergram of male and female groups based on 1st and 3rd factor scores
[1] 杨圣敏.中国民族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2] 《独龙族简史》编写组.独龙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
[3] 刘冠豪,余发昌,李明.云南纳西族的体质特征的研究[J].人类学报,1992,11(1):13-19.
[4] 李明,李跃敏,余发昌,等.云南拉祜族的体质特征研究[J].人类学学报,2001,20(1):39-44.
[5] 李明,李跃敏,陈宏忠,等.云南阿昌族的体质特征研究[J].人类学学报,1992,11(1):20-26.
[6] 郑连斌,陆舜华,罗东梅,等.怒族的体质调查[J].人类学学报2008,27(2):158-166.
[7] 李明,李跃敏,余发昌,等.云南普米族的体质特征研究[J].人类学学报,1995,14(3):227-232.
[8] 陈翁良,郭常富,吴融酉,等.白族体质形态的初步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88.
[9] 李明,余发昌,刘冠豪,等.云南景颇族的体质特征[J].人类学学报,1989,8(1):8-16.
[10] 陈翁良,郭常富,魏伟,等.基诺族体质形态的初步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11-29.
[11] 刘冠豪,李明,余发昌.傈僳族的体质特征研究[J].人类学学报,1990,9(2):122-129.
[12] 张振标.藏族的体质特征[J].人类学学报,1985,4(3):250-257.
[13] 郑连斌,陆舜华,张兴华,等.珞巴族与门巴族的体质特征[J].人类学学报,2009,28(4):401-407.
[14] 王桂伦,戴星翼,许自省,等.哈尼族体质形态的初步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21-29.
[15] 庞祖荫,李培春,梁明康,等.广西德峨苗族、彝族体质调查[J].人类学学报,1987,6(4):324-335.
[16] 卿乐怀,胡兴宇,兰顺清,等.四川茂汶县境内羌族男女青年壮年体质特征的调查研究[J].泸州医学院学报,1987,10(4):247-252.
[17] 罗远才,韩承柱,肖冠宇,等.湖南土家族的体质特征[J].人类学学报,1985,4(2):160-172.
Cluster analysi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erung and 16 ethnic groups of Zang-Mian groups
ZHANGXinghua1,ZHENGLianbin1,LUShunhua2,XUBosong1,LUODongmei1
(1a.College of Life Science,1b.Tianjin Key Laboratory of Cyto-Genetical and Molecular Regulation,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7,China;
2.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Huhhot 010022,China)
Ten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investigated in a sample of 200 Derung adults including 97 males and 103 females.The relations of Derung and 16 ethnic groups of Zang-Mian groups are preliminarily analysed.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1)The results of cluster analysis show that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erung are close to Lahu,Yi and Jino.(2)The result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how that Derungs have shorter stature,smaller length of head,smaller breadth and height of face than other ethnic groups.
Derung;Zang-Mian groups;cluster analysis;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anthropologic heredity
Q983
A
1671-1114(2011)03-0088-04
2011-03-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170482)
张兴华(1981—),男,助理实验师,主要从事体质人类学与人类群体遗传学方面的研究.
郑连斌(1948—),男,教授,主要从事体质人类学与人类群体遗传学方面的研究.
(责任编校 纪翠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