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大学生运动性猝死的调查与预防研究

2011-01-05李效凯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10期
关键词:运动性体质运动

程 杰,李效凯

(上海大学体育学院,上海 200444)

我国大学生运动性猝死的调查与预防研究

程 杰1,李效凯2

(上海大学体育学院,上海 200444)

围绕运动性猝死这一影响高校体育运动开展的难题,经过近两年的调查研究,在较全面地掌握了我国大学生运动性猝死发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预防不同身体机能状况人群发生运动性猝死的评价方案;医体结合的健康跟踪指导服务网络平台建设的构想;大学生运动性突发事故应急处理急救方法;以及在大学生中设立体育运动意外伤害保险的建议。对当前大学生安全有效地开展体育活动,实现早期预防及突发事故应急处理有着重要意义。

大学生;运动性猝死;调查;预防;急救

运动性猝死是运动医学领域所面临的严重的问题之一[1],每年都有大学生运动性猝死的悲剧发生,使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出现了尴尬的现象:一方面大学生体质逐年下滑,需要加速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增加运动量,提高运动强度;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在溺爱中成长,各项体育素质不能达标,稍微增加运动量,轻者运动损伤,重者晕厥,极个别猝死。加之各种相关法规不健全,当出现运动猝死,家长不能接受现实,产生诸多纠纷。本文试想通过对大学生运动性猝死发生机理的研究,从而寻找和建立合理有效的预防大学生运动性猝死的方法,为学校科学化的体育运动,合理的预防大学生运动性猝死的发生,提供帮助与建议。

1 大学生运动性猝死现状

1.1 人群分布

从2000年到2010年在全国调查的29例(不完全统计)大学生发生运动性猝死人群中,大学一年级新生所占比例较大,为44.8%,共计13例,女生相对于男生猝死的比例小,总计4例女生(见表1)。分析其原因可能是高中阶段学校重视学习忽略体育教学,学生缺乏锻炼,运动不足有关。上大学以后高考压力一下得到了缓解,以前在家有父母监管,相对规律的生活方式变得自由起来,熬夜,上网玩游戏,抽烟喝酒,不吃早饭等不良生活方式随之而来,这样可能会导致在大一、大二高发运动猝死现象;另外大三、大四发生运动猝死似乎变得很少,可能是由于大三、大四忙于专业课程,也没有体育课的硬性要求,因而没有时间去参与各种剧烈的体育活动,使得大三、大四发生运动性猝死的发生率变得隐匿了。

表1 运动性猝死病例年龄及性别分布

1.2 身体状况及生活习惯

在发生运动性猝死的29人中有46.7%属于正常体重,有26.7%属于肥胖前期,20%属于I度肥胖。6.6%是低体重。家长反映平时有心脏杂音2例;生前同学以及寝室友反映平时身体状况一般者11例;校医院记录8例经常因季节感冒看病;家族有心脏病高血压者4例(能够了解到的);运动中胸痛者3例。在调查猝死回顾中有不少同学平时运动较少;未体检就参加比赛;经常感冒;熬夜、抽烟喝酒者;运动中出现胸痛、头昏眼花,恶心,想吐者没有停止运动等等不良现象。这些确实是目前学术界公认的健康不利因素,不论这些现象对运动猝死有没有直接意义,但是毕竟是在死者身上有所表现,所以我们在研究中要加以重视。

1.3 运动项目(内容)分布

29例运动性猝死中,参加体育测试9例、台阶测试1例、体育课上5例、军训2例、篮球4例、田径3例、足球4例,排球1例,其中有运动中死亡25例,运动后24小时内死亡4例。运动中反映头昏,眼花者没有立即终止运动者9例;猝死发生前有恶心,想吐5例。研究表明,运动性猝死几乎出现在所有的运动项目中,没有规律性分布。运动性猝死的发生与运动项目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目前尚未有令人信服的结论。但是运动性猝死的危险性随运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高强度运动,特别是有竞争性的高强度运动更易引起运动性猝死的高发生率。

1.4 运动猝死的原因

在调查的运动性猝死29例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为心源性猝死,有22例占75.9%;高温天气运动致使中暑2例占10.3%,原因不明4例占13.8%,由于纠纷进行尸体解剖者4例诊断经尸检证实为心源性猝死,脑源性猝死未见有资料证实(见表2)。

1.5 急救措施以及课前、赛前伤病预防教育

在29例中,猝死发生后老师做人工呼吸和心外按摩8例;同学立即进行做人工呼吸和心外按摩2例。老师课前伤病预防教育很少,进行运动伤害事故教育约占10.6%,赛前严格要求体检约31%。发生猝死的学校进行人体伤害发生急救知识宣传的占17.2%。体质测试后对学生进行健康评价的占17.2%。

表2 运动猝死原因(临床诊断和尸体解剖)

2 大学生体质与运动性猝死关系

2.1 大学生体质状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对17 154名大学生(男生9 106人,女生8 048人)体质调研结果显示:男性超重检出率为20.8%,女生超重检出率为15.1%,低体重现象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女性为18.3%,男性为12%。出现这一结果笔者认为,首先是运动不足带来的不利影响,由于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课业负担较重,学校又怕出运动伤害事故,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要求不严,缺乏运动,导致人体机能下降。其次,营养过剩带来的不利影响,造成体重超标,引起消化不良、精神困倦、动脉硬化等不良后果。还有营养不足造成的结果,许多学生为了达到减肥瘦身的目的,使体内必要营养物质严重缺乏,其后果是轻者食欲不振、头昏眼花、四肢乏力,重者出现贫血、低血糖甚至有人因此患上厌食症,给身心带来严重的影响。

在对30名男生进行血脂抽检发现,有约20%多的人已达到正常参考值的上限,事实上这正是亚健康的表现。

为了观察大学生心肺功能状况,还对这些学生台阶实验时候的恢复期脉搏血压进行了检测。测试过程发现在台阶实验时有15%左右的同学不能很顺利测完,有的面色苍白终止测试,有的降速勉强测完,尤其是体重超标者。发现部分学生收缩压升高明显,恢复期延长。台阶实验是个中等强度的实验,一般健康成人中等强度运动后在六分钟左右收缩压恢复正常水平。出现这一结果,笔者认为是平时运动强度不足所致[2]。

大学生体质与运动猝死两者之间相互联系,在某种意义上存在因果关系。从运动猝死的病因来看似乎与体质没有直接的关联,大学生运动性猝死主要死于心源性疾患。但是近年来学生体质普遍下滑,已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从上述调查不难看出,体质下降导致的各种疾病的发生对运动猝死的出现有着一定的关系。

2.2 运动性猝死对高校体育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现在由于学生体质下滑,运动伤病、猝死的发生,导致纠纷时有发生,不少学校都对体育课做了“简化”,凡是有安全风险的体育课程,尽量简化甚至取消。特别是那些有猝死发生的学校甚至停办了体育竞赛。对发生过猝死病例的高校管理部门、老师、学生以及比赛组织单位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有90%学校要求老师不要大强度运动,以免发生危险;运动猝死发生后周围60%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恐惧;有78%的学生带着畏惧心理上体育课;家长到学校追究学校责任的有70%以上;学校出钱安抚家长将近90% (包括赔款);记者参与报道达90%以上。运动猝死事件发生对整个学校体育及社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3 预防大学生运动性猝死的对策

3.1 建立合理有效的大学生身体机能检测机制

从了解学生健康状况入手,要求新生入校时提供三甲医院提供的包括心脏功能及结构检查和脑部影像学检查的体检报告以及家族病史调查。从新生入校开始由校医院和体育部联合进行体质调研,每年进行一次,确保每位学生每年在校体检一次。校医院与体育部联合建立体检数据库,实现学生的体质状况“一卡通”,使老师和本人能够随时了解到学生和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在体育比赛和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时,对高危人群进行筛选,尽量避免有潜在危险的学生参加。学生参加体育比赛报名时出示健康信息卡,进行健康确认,做到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及竞赛,为开展各项体育活动保驾护航。

3.2 加强学生健康知识教育

发给学生人手一册“预防运动损伤、校园猝死应急手册”,组织学习,定期组织运动医学专家讲授有关健康知识,分析当前疾病流行趋势和体育干预手段,开设体育与健康、体育伤病救治、体育健康评价等课程,把体育与医学充分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确体育的重要性。结合学校体质测试,评价学生自身身体素质及技能状况,寻找自己合适的运动项目、运动量和强度,不盲目从事不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使学生明确运动猝死的发生并不是因为运动本身造成的,消除恐惧心理。完善学校安全法规,明确学校、老师以及家长的责权,减少纠纷,消除影响。养成正确和良好的运动习惯对身体百利而无害。

3.3 建立科学有效的高校体育运动实施方案,制定合理可行的体育锻炼的方法

学校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质情况,科学地提出运动实施方案以及制定合理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的方法。根据学生体育基础的不同,选择既有一定运动负荷和强度,又兼顾兴趣爱好的教学内容,既要考虑身体活动掌握技能,又要考虑身体的耐受能力的锻炼,把兴趣和强度结合起来。在学生已经了解各种伤病预防和猝死知识的基础上,把体能类的课程恢复起来,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保证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健康有效地开展。

3.4 掌握有效的大学生运动性猝死的急救方法

制定有效的大学生运动性突发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与急救方法十分必要。运动性猝死常发生在运动场、宿舍或公共场所,现场急救对其复活有着重要的价值。首先让参与体育运动的人学会急救方法,当事故发生时第一时间采取急救,在急救的同时,要派人通知校医院、急救中心或呼叫救护车,以便去医院继续诊治。现场急救一般都缺乏复苏设备和技术条件,这时主要任务是迅速有效地恢复生命器官(特别是心脏和脑)的血液灌流和供氧。采用人工复苏的方法,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是初期复苏时的主要措施,应使教师、学生熟练掌握其方法,能够运用。

3.5 建立大学生体育运动意外伤害保险

在当前形势下对大学生在校的各种运动伤害险种的开发更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在做好各种预防的同时,也给校园做一个责任负担的转移,在开展的各项体育活动中都能够建立预防大学生运动伤害保险,使广大学生在比赛中都能享受到充分的保险保障,也还他们一个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1]Maron BJ.Sudden Death in Young Athletes[J].Circulation,1982,62:218.

[2]于芳,巫国贵.大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6):91-93.

Investig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University Students'Exercise-related Sudden Death

CHENG Jie,LI Xiao-kai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200444)

Exercise-related sudden death is a difficult problem that imposes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activities in universities.After two years of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the authors provided some useful suggestions in terms of exercise-related sudden death for university students,such as evaluating scheme of exerciserelated sudden death's rate by different body functions,setting up the net to follow up health by combining medicine and sports,providing first-aid methods for exercise-related sudden death and setting up insurance for the unexpected injuries in sports.These suggestions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venting accidents,providing first-aid and developing sports activities safely in universities.

university students,exercise-related sudden death,investigation,prevention,first-aid

G804.5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1-9154(2011)10-0082-03

G804.5

A

1001-9154(2011)10-0082-03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项目(项目编号:06AZ114)。

程杰(1961-),男,河北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学校体育与运动健康。

2011-08-02

猜你喜欢

运动性体质运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语言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不正经运动范
“一个元素的面孔” 两位大家的灵魂
运动性血红蛋白降低的机理及营养防治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