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点检定修制的设备管理在A企业的运用实践

2011-01-04纪国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210016

天津冶金 2011年2期
关键词:全员检修设备

纪国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 210016)

基于点检定修制的设备管理在A企业的运用实践

纪国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 210016)

介绍了A企业点检定修制的设备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通过点检定修制的基本理论,采取四项措施,构建具有竞争力的设备管理体系。使设备维修费用逐年下降,故障率得以有效控制,设备管理效率得到提升。

点检 定修 设备 管理 信息 系统 运用 措施

1 前言

点检定修制是以点检员为责任主体的全员设备检修管理体制,可以使设备在可靠性、维护性、经济性达到协调优化管理[1],在点检定修制中,点检员既负责设备点检,也负责设备全过程管理。点检、运行、检修三方面之间,点检处于核心地位,同时它是一套以制度化的、比较完善的科学管理方式。它要求按规定的检查周期和方法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取得准确的设备状态信息,制订有效的维修对策,并在适当的时间里进行恰当的维修,以有限的人力完成设备所需要的全部检修工作量,把维修工作做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前,使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其实质就是以预防维修为基础、以点检为核心的全员维修制度。在冶金企业点检定修制得到有效运用与推广,并在吸收和消化国际的先进设备管理经验,在保证设备状态与满足生产能力提升的要求,对其进行持续改善与提高,利用诊断手段、推行状态管理,深化点检管理的内涵、优化维修资源、采取多种维修策略,最终达到设备综合效率提升与设备维修费用降低的目的。

2 基于点检定修制的设备管理现状

2.1 实施点检定修制的前提

2.1.1 “三全”理念的统一

全员、全系统、全效率是基本前提。全员是指从公司领导到具体的操作员工,无一例外;全系统指各级管理体系的全面覆盖;全效率指流程的顺畅与设备综合效率OEE(产能的提升系数、设备的开动系数、产品质量系数三者的乘积),他引导三方(操作方、设备点检方、检修方)持续改进的目标导向。

2.1.2 “五制”配套

五制配套指预算制(计划值)、作业长制、点检定修制、标准制、自主管理,五制中点检定修制是重点,配套同步协同推进,缺一不可。

2.1.3 集中一贯制

设备作为企业基本的生产设施,构成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资产角度又分为土地、构建物、机器设备、检验设备、计量设备、炉窑设备等。从设备专业技术角度又可以分为机、电、仪、液等。从设备管理角度必须配套推进技术与管理两个轮子协调运转。基于点检定修制的设备管理模式下,形成从技术角度的一贯到底的服务与支撑,从管理角度必须分层分级集中归口管理,进而集中一贯制的思路得以贯彻始终。

2.1.4 体系化与标准化管理

设备管理体系在不同的区域、行业各有特点,其体系遵循“八大原则”但在实际运用中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自有的体系,它的主要体现为以制度文件规程的约定来实现。基于点检定修制的设备管理,它也有综合管理体系,通过体系文件的形式运行,并不断完善固化,形成标准化。体系化与标准化本身有“PDCA”的小循环,通过年度的评审逐年又形成大的“PDCA”循环,与质量体系的运作思路不谋而合,这是点检定修制推进改善的方法与要求。

2.1.5 专业化检修队伍

点检定修制的核心是专业点检,从点检的层次上来看,通常日常操作点检、值班巡检、专职点检员分别承担不同层次的点检业务。精密点检、倾向点检就必须依托专业化的队伍,如无损探伤、放射源检定、特种的检验等有专业队伍的配置资源,这样专业化检修队伍资源必须具备,是深化点检内涵的保证,这是对检修资源的补充。

2.1.6 点检员核心队伍的建设

点检定修制是一套加以制度化标准化的科学体系,其执行的主体是人、对象是设备;人员结构中核心是专业技术人员也就是点检员,点检员除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工程经济知识、现场点检积累的经验、办公软件的熟练使用、生产工艺常识等。在宝钢点检还必须通过任职资格的培训取得上岗证,可见点检员的重要程度,点检队伍的建设也成为实施点检定修制的重要资源。

2.2 点检定修制存在的问题

2.2.1 设备全寿命管理问题

先进的设备管理是全寿命的管理,包含设备本质安全管理、经济性管理、全寿命期内的效率管理。点检定修制的设备管理模式通常作为设备的主人点检员,往往在基本建设项目完成实物交接这个时间点,点检员才开始介入。这是从建设项目减少人员成本考虑的。即使个别企业有早期介入的条件,也是少数骨干而不是全员性的点检员,这势必造成点检员有部分甚至大部分不熟悉工业技术条件与设备选型。这是点检定修制从设备全寿命管理看必然出现的弊端。

2.2.2 点检员一生管理问题

点检定修制最早的雏形出现在中国的鞍钢,传入日本后经过不断地理论提升形成现有的点检定修制的基本理论框架,其核心就是以点检为中心的全员设备管理。在日本人员进入企业后基本终身雇佣制、终身培训制,从点检、操作、维修人员相对固定,对设备一生的管理与经验的积累从始到终。在国内任何一个企业的员工,很少属于终身雇佣制,必然带来经验积累的欠缺。

2.2.3 “欠修”与“过修”问题

在设备管理发展历程中预防维修主导一段时间,定修制中的周期性区域集中检修,在点检定修制中亦能看到预防维修的影子。而预防维修必然导致“欠修”与“过修”。其产生原因主要为:点检工作开展主要依托“四大标准”为检查依据,四大标准的制定本身是不是一定标准,还是需要在生产实践中长时间的积累完善。其次诊断技术的发展虽提供了可靠的诊断数据,但这些数据需要与标准值对比才能针对具体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标准值的取得或设定,尤其是按“五定”制定的标准中的周期预想设定,一旦设定不合理与设备实际运行状态相比,也就造成提前或滞后维修,对设备维修时域角度看也就是“欠修”与“过修”。

3 点检定修制的基本理论

3.1 理论框架

点检定修制是一套以点检为核心、周期进行维修,点检按五定要求对设备进行检查,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是科学的设备管理体系。它具有一般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与要求(本文限于篇幅不细化),同时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一个中心(以点检为中心)、两个轮子(管理与技术)、三方配合(点检、操作、维修)、四个支撑(人员素质、技术创新、信息网络、基础资源)、五制配套(点检定修制、计划值管理、作业长制、标准化作业、自主管理)、六位一体(生产、设备、检修、采购、销售、人事),通过这些措施最终达到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最低的设备寿命周期维修费用,实现设备管理的最佳状态。

3.2 点检制[2]

点检制就是按照给定的标准、周期、对设备特定的点进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设备隐患,并按期进行维修使设备恢复一定的功能与精度,是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它是一种制度与管理方法的结合。点检的活动有规定的活动模型与工作方法,软件的标准化与执行的标准紧密结合。

3.3 定修制

定修制就是采用合理的定修模型,通过检修作业标准固化检修进度、检修安全、检修质量、检修技术标准,明确业务分工前提下开展的一套维修体制。

3.4 TPM的管理

TPM的管理的实质指点检制与定修制的有机结合,它的基本思想来源于全员质量管理,具有理论体制上的相似性;同时具有强调全员、全效率、全系统的整体协调性,从点检的层次上强化推进“五层”防护线[3]。

4 点检定修制在A企业的使用及措施

A公司是一家冶金企业,实施点检定修制始于1992年,从直接引用到改善、形成自有的结合状态维修、多种维修策略并存。通过实施信息管理系统达到高效决策,使维修费用逐年下降、故障得以有效控制,设备管理效率得到提升,形成具有竞争力的设备管理体系,主要有以下几条具体措施。

4.1 设备管理目标明确、目标转化量化指标

设备管理的目标通常是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本身以实现设备综合效率最高、一生寿命期内维修期最短、投入最少的综合性目标。作为定性指标,结合企业的管理目的,细化成可以量化、按月评价、按月总结并制定措施形成行动计划的具体指标。A公司细化为设备综合效率(OEE指数)、主作业线故障时间、吨产品设备维修费、设备油耗指数(HFI指数)、维修物料占维修费的比例、特种设备一次检验通过率等六大指标。推进方式按月按“PDCA”小循环推进,每年度按“PDCA”大循环推进。

4.2 直线型职能管理模式、全员参与集中一贯管理

管理的效率在职能机构的设置与流程的标准化,直线型体现出决策的快速;在业务的职能管理上纵向集中,技术部分横向一贯;纵横之间讲究诚信协同。在A公司实施点检定修制的设备管理模式下,设备管理采用二级机构即公司级与厂部级,二级规程体系通用部分公司级直接覆盖各厂部,专用部分厂部制定公司级备案;点检业务三级点检制即操作点检、巡检、专职点检分层分级点检,实施三位一体点检。

4.3 专业化维修为主、多种维修策略并存

点检定修制的深入发展和要求的提高,尤其在定修中的执行主体检修队伍选择。因检修员工的经验、技能、工具的配备等因素,需要各专业化的队伍来检修,在A公司依托社会化专业化的协作队伍;在对作业线与辅线设备上不同的维修策略,以实现最佳的成本管理,主线根据状态实施集中检修、辅线实施分散检修,合理安排检修负荷。对计量检测、消防设施、摄像监控系统等选择专业化的队伍定期维护。维修资源已从过去自立配备资源到目前设备维护业务外包,从而降低总的维护成本、提高维护的质量、降低企业的风险,同时又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4.4 技术经济两结合、快速决策解难题

技术与经济管理是设备管理的两个轮子,齐头并进才能实现设备管理的目标。技术的体现在A公司主要有两大块的组成,一是经过严格制定的“四大标准”及执行;二是各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的建立,将相同专业技术人员跨部门形成技术团队,一旦有问题跨部门协作制定方案,达到快速解决。

4.5 强化责任保状态、根据状态适时定修

责任意识是设备管理从人的角度出发,强化责任。在A公司强化三种人的责任意识,核心是点检员承担“医生”的职责,使用者即操作工承担“护工”的职责,维修者承担“护士”的责任,并通过全员设备分工协议来明确。检修的方式有“四修”,核心是定修,定修制定年度定修模型,结合点检的状态确定合适的定修时间,并对定修的全过程予以标准化,达到或接近平均维修时间、提高设备的可用性、延长平均故障期[4]。

在A公司从2008年通过实施以上五条措施在设备管理的指标上得到提升,见表1。

表1

5 结论

5.1 点检定修制结合设备状态管理,以状态作为检修定期依据时,有效避免“欠修”与“过修”。

5.2 深化点检定修制的内涵,走“用、养、管”之路是一种可行的方法,经济效益显著,2010年较2009年下降5200万元。

5.3 点检员的地位要充分得到保证并相对固定,形成核心的终身制,故障才能有效降低。

5.4 专业检测数据的不断积累,形成倾向性标准,要有信息化决策系统作为支撑,在定修时间的控制精度上明显提升,定修时间的误差在5%之内,定修的间隔期延长,设备故障也得到控制并逐年下降。

[1]张俊杰,黄正毓.设备点检工程[M].北京:冶金出版社,1992.

[2]王璟,王世真,宋艳华.现代化企业设备管理中的点检管理浅议[J].科学技术,2010(8):108.

[3]刘望东.浅谈设备点检管理[J].科技信息,2010(17):384.

[4]陈荣秋,马士华生产运作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385.

Practice of Equipment Management Based on Spot Inspection and Periodical Maintenance System at Enterprise A

Ji Guoju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equipment management based on routine inspection and periodical maintenance system at Enterprise A. Four measures are taken on the principle of basic theory of the said system to establish an 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 with competitiveness.Equipment repair expenses drop each year. Fault ratio is well under control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efficiency raised.

routine inspection,periodical maintenance,equipment,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measure

(收稿 2011-01-27责编崔建华)

纪国军,高级工程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管学院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现在南通宝钢钢铁有限公司制造和设备管理部从事设备管理与设备技术工作。

猜你喜欢

全员检修设备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全员核酸
图们市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全员培训
检修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的意义及具体检修内容分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500kV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