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翻及窄拉类练习对挺举提铃能力的训练作用分析

2011-01-03刘北湘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杠铃本例幅度

刘北湘,周 瑾

●研究报道

高翻及窄拉类练习对挺举提铃能力的训练作用分析

刘北湘1,周 瑾2

研究目的:了解举重训练中常用的高翻及窄拉类练习对挺举提铃的训练作用。研究方法:运用影像测量结合动力学测量,对高翻、窄速拉、窄硬拉等练习动作进行量化分析,重点研究了“人/杠”重心的运动轨迹和速度曲线,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典型实例进行数据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与结论:发现这3种练习动作对于挺举提铃训练具有不同的作用特征,而且受完成动作质量的影响。训练中应将这些特征与训练目标相结合有针对性的进行安排,并且要有练习要求,才能较好的达到训练目的。

挺举;提铃能力;高翻;窄拉;运动生物力学

查阅近年来在举重运动研究方面的文献资料可以发现,绝大多的研究工作都集中在针对举重技术的诊断方面,而忽略了对举重练习方法(或称练习动作)的研究。事实上在举重运动训练中,有效的训练手段是获得良好专项技术及能力的保证,并决定运动成绩。因此,对于运动训练中的练习动作的研究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举重运动中提拉杠铃是挺举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员提拉杠铃能力、动作状况、发力特征直接决定技术效果的好坏。在举重训练实践中教练员常常采用高翻、窄速拉、窄硬拉等练习方法来培养运动员在这些方面的能力[1-4]。本文根据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5],以及作者近年来在运动技术分析与评价方面积累的经验[6],提出一个研究思路:练习方法的动作结构及发力方式与挺举技术动作结构及发力方式应有较好的相似性,这是保证这些练习方法能有效促进挺举提铃专项技术的基本条件。尝试以量化分析这3种常用练习动作过程中所涉及的“杠/人”重心运动轨迹、位移、速度、发力特征等基本动作要素数据,并将在这些数据所具有的特征与挺举提拉杠铃技术动作相应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寻它们之间的内存关系,加深对这些练习方法的认识,为更合理的应用这些练习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训举重运动员10人,其中男子7人(运动健将2人,一级运动员5人,级别从56至85 kg级);女子3人(运动健将1人,48 kg级,一级运动员2人,分别为58、63 kg级)(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Tab.1 Research object's basic circumstance

1.2 研究方法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运动学测量和动力学测量同步进行。其中运动学测量用2台JVC9800录像机做三维拍摄(外光源同步),拍摄频率50帧/s,用美国APAS_2000系统做数据处理,其中杠铃重心取整个杠铃系统的中心点;动力学测量采用美国BERTEC及瑞士KILTLER系统,采样频率2 000 Hz,采样精度0.5 N。拉力数据通过“逆向动力学方法”获得[7],再用实测动力学数据进行修正。各受试者均用日常训练中常用的最大承载能力的90%重量完成动作[8],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进行数据处理。获得动作幅度、动作速度、用力状态等数据,这些数据是分析评价动作技术常用的重要指标。

所有数据均由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数据表达方式采用“平均数±标准差”。各项数据经过方差齐次性检验,显著性概率均为P>0.05,说明方差具有齐次性,符合进行均数多重比较的条件。分析组间差异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显著性标准为P<0.05。并将统计学数据反映的共性特征问题结合典型实例进行分析讨论。

2 实验结果

2.1 动作幅度

杠铃重心变化幅度数据显示,窄速拉和窄硬拉提拉杠铃的幅度要低于挺举,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高翻提拉杠铃的幅度略高于挺举,但均数差异无显著意义。人体重心变化幅度数据显示,3种练习的人体重心变化幅度与挺举比较没有太大变化,表现为人体重心均数间差异不具显著性。肩关节角度数据显示,窄硬拉肩关节运动幅度要远低于挺举,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窄速拉和高翻提拉杠铃的肩关节运动幅度略低于挺举,但均数差异无显著意义(见表2)。

表2 动作幅度数据Tab.2 Data of range of motion

2.2 动作速度及拉力

杠铃重心最大速度数据显示,窄速拉和窄硬拉提拉杠铃达到的最大速度要低于挺举,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高翻提拉杠铃的最大速度要高于挺举,均数差异具有显著意义。人体重心变化速度数据显示,窄硬拉人体重心最大速度低于挺举,均数差异具有显著性;窄速拉和高翻人体重心最大速度接近挺举,均数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差异。拉力数据显示,3种练习产生的上拉力都要高于挺举,均数差异具有显著性;窄速拉和高翻产生的惯性力要高于挺举,窄硬拉产生的惯性力要低于挺举,均数差异都具有显著性差性(见表3)。

3 分析讨论

表2和表3数据反映的是实验对象总体的共性特征,以下结合有代表性的典型实例,深入分析讨论这些共性特征。由于不同性别、级别运动员在完成这些基本练习时只与个体训练水平、技术运用状况有关,而与级别、性别无关,因此以下的分析讨论对级别、性别不加区分。

表3 动作速度和拉力数据Tab.3 Data of movement speed and tension

3.1 动作幅度分析

图1中显示,窄速拉的杠铃重心上升最大高度要比挺举低,达到最高点的时间要比挺举早(本例的杠铃上拉幅度差异为9.2 cm,时间差异为0.2 s);窄速拉人体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及时间与挺举差异不大。图中还可以看到,挺举在完成提铃后人体重心有较大的向下运动,窄速拉没有这种情况,这是因为挺举提铃后需要迅速下蹲撑铃,而窄速拉不需要下蹲的原故。

图1 窄速拉与挺举重心位移轨迹Fig.1 Rapid Narrow grip to pull up and Clean and jerk center of gravity moves a track

图2中显示,窄硬拉杠铃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要比挺举低得多,达到最高点的时间也比挺举早许多(本例的杠铃上拉幅度差异为23.13 cm,时间差异为0.41 s);窄硬拉人体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比挺举稍大,达到最高点的时间要比挺举迟(本例的高度差异为5.22 cm,时间差异为0.42 s)。图中还可以看到,窄硬拉的提铃动作过程中,杠铃重心和人体重心都是持续且平缓的向上运动,这是因为窄硬拉动作也不像挺举有下蹲撑铃动作的原故。

通过上述典型实例的分析结合前述实验数据方差检验结果,可以认为:窄速拉与窄硬拉在练习过程中,人体提拉杠铃的作用幅度均不如挺举的作用幅度大,特别是窄硬拉提拉杠铃的作用幅度相差更大。因此,在采用窄速拉、窄硬拉练习发展挺举提铃能力时,对动作幅度的促进有一定的局限性。要避免这两种练习动作在幅度方面的缺陷,建议采用两种措施:一方面可在练习过程中向练习者有意识的强调加大动作幅度,通过练习者的主观努力来避免动作幅度的不足。从测量数据中还发现,每个受试者完成这两种练习的动作幅度差异是不一样的,练习比较认真的运动员幅度差异要小一些,反之大一些,这证明了个人的主观意识可以影响动作幅度;另一方面可通过在运动员脚底加垫一定厚度的物体,迫使动作幅度增加。训练实践中常有教练员采用这种办法,这是有道理的[3]。

图2 窄硬拉与挺举重心位移轨迹Fig.2 Tough Narrow grip to pull up and Clean and jerk center of gravity moves a track

图3中显示,高翻动作杠铃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要比挺举高(本例的幅度差异为8.28 cm),达到最高点的时间相差不大;高翻动作人体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及时间与挺举相比差异不大。图中还可以看到,高翻与挺举在完成提铃后人体重心都有较大的向下运动,但是高翻的运动幅度没有挺举大,这是因为二者都有下蹲撑铃的动作,只是挺举的下蹲撑铃动作要更明显的原故。结合前述实验数据方差分析结果可以认为:高翻练习过程中,人体对杠铃的作用幅度要比挺举的作用幅度稍大,而且杠铃重心、人体重心的运动轨迹也最为接近。因此高翻提铃练习对于提铃动作幅度的促进有一定的训练优势。

图3 高翻与挺举重心位移轨迹Fig.3 High clean and Clean and jerkcenterofgravitymoves a track

人体完成提铃动作涉及髋、膝、踝关节的伸展动作,以及上肢的肩、肘关节运动,从本研究的测量数据来看,这4种动作在提铃阶段人体髋、膝、踝以及上肢肘关节动作幅度相差不是很大,唯独肩关节运动幅度的差异较为明显,因此肩关节运动幅度的数据有一定的分析价值。图4所示是典型实例在窄速拉、窄硬拉、高翻和挺举4种动作提铃阶段肩关节角位移对比情况。图中显示,挺举提铃时肩关节仍然具有最大的运动幅度,与它最为接近的是高翻提铃(本例的角位移只相差7.8°,时间相差0.12 s);其次是窄速拉提铃(本例的角位移相差8.7°,时间相差0.21 s);差异最大的是窄硬拉,不但肩关节的角运动轨迹几乎完全不一样,而且数据差异也较大(本例的角度相差达31.6°,时间相差0.85 s)。

图4 4种动作肩关节角位移轨迹Fig.4 Shoulder joint of four kinds of actions Cape of center of gravity moves a track

上述对典型实例的分析结合前述实验数据方差分析结果,可以认为:窄速拉与高翻练习的肩关节运动角度与挺举最为接近,这两种练习对于满足挺举对肩部运动幅度的需要具有训练作用;而窄硬拉练习几乎没有肩的动作,对于发展肩部运动能力的作用不大。实验数据同时也揭示了肩关节在提铃动作过程中的作用。人体提拉杠铃过程应遵从关节运动顺序性原理[9],正确的发力过程应从腿开始,然后依次是腰、上肢等部位协调的进行。上肢处于发力的最后阶段,而上肢的动作又主要表现在肩部的动作。因此在提拉类练习动作中有意识的强调肩的运动,是获得较好练习效果的重要一环。

3.2 动作速度及力值分析

图5中可以看到,窄速拉练习对杠铃产生的最大速度要低于挺举(本例的速度差异比挺举少23.15 cm/s),均值差异具有显著意义。但是窄速拉一般都能产生较大的速度变化,表现为速度曲线上升段较“陡”,使附加惯性力较大(本例的惯性力为213.88 N,是3种练习动作中能产生最大惯性力的方式)。对其他9例的分析结果也具有类似的趋势,惯性力平均值为218.3 N,与挺举的均值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此外还发现不同受试者之间有较大的差异,标准差为±16.7 N,在4种受试动作中最大。这些结果说明:窄速拉练习对于发展运动员提拉杠铃的加速度有较好的表现,但对于发展最大速度还有一定差距;窄速拉练习产生提拉速度的大小,受运动员完成动作质量的影响,如果不在练习时有意识的强调提拉速度,会使练习效果大打折扣。

图6中可以看到,高翻提铃所达到的最大速度要大于挺举提铃,而且由于速度曲线上升段也较“陡”,产生的附加惯性力也较大(本例的最大速度值超过挺举25.40 cm/s,惯性力值达到160.14 N,仅次于窄速拉),二者的平均值比较,差异也具有显著意义。这说明用高翻练习发展提铃过程的最大速度和加速度都是较为有效的训练手段。

从图7、图8可以看出,杠铃产生的最大速度要明显低于挺举,平均值与挺举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因此可认为窄硬拉对于发展速度力量作用不大。但是窄硬拉练习往往都采用较大的杠铃重量,运动员完成动作需要使用较大的上拉力,这对于发展提拉杠铃的绝对力量有帮助(本例的拉力数据分别为1 268.0 N、2 136.18 N,均为最大),平均值与挺举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窄硬拉练习虽然能产生较大的绝对力量,但由于普遍存在动作幅度较小的情况,使作用区间不能满足挺举提拉杠铃的需要[10]。

窄硬拉练习也是受运动员完成动作质量影响较大的练习动作。比较图7和图8可以看出两例窄硬拉的杠铃重心速度曲线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图7所示窄硬拉1的杠铃速度曲线有较大的上升坡度(本例与挺举的速度差异为28.12 cm/s,速度变化对杠铃附加的惯性力为140.24 N);而图8所示窄硬拉2的杠铃速度曲线上升坡度明显较小(本例与挺举的速度差异达到56.80 cm/s,惯性力只有76.79 N)。二者的差异有近一倍之多,说明练习动作的质量对训练效果影响极大。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每种练习动作有其特点,也有其局限性。因此,作者认为应该有针对性采用“组合练习”方式合理利用这三种练习动作。即在采用这些练习动作时,应该有针对性的按运动员需要发展的特定目标,将这些练习动作进行合理的组合匹配,各练习在组合中的比重应以训练对象的特点而相应不同,才能较好的达到训练目的。例如,如果某运动员当前需要侧重发展提铃过程中的动作幅度和提铃速度能力,在将这3种练习动作进行组合时,可以有目的的加大高翻或窄速拉练习的比重。并且在练习过程中还需要向运动员强调有意识的向上耸肩动作以加大肩角的运动幅度,以及有意识的强调提拉杠铃的速度。只有保证练习的质量才能较好的达到训练目的和收到理想的训练效果。反对不考虑训练目的,盲目的泛泛而练,这样只会浪费运动员有限的体力,不能做到有的放矢。

图5 窄速拉与挺举重心速度曲线Fig.5 Rapid Narrow grip to pull up and Clean and jerk Center of gravity speed curve

图6 高翻与挺举重心速度曲线Fig.6 High clean and Clean and jerk Center ofgravity speed curve

图7 窄硬拉1与挺举重心速度曲线Fig.7 Tough Narrow grip to pull up 1 and Clean and jerk center of gravity speed curve

图8 窄硬拉2与挺举重心速度曲线Fig.8 Tough Narrow grip to pull up 2 and Clean and jerk center of gravity speed curve

4结 论

(1)高翻、窄速拉、窄硬拉3种练习动作与挺举提铃动作之间各有不同的特征。在动作幅度和动作速度特征方面:高翻要比挺举大,窄速拉略低于挺举,窄硬拉则明显比挺举小。在动作发力特征方面:窄硬拉能产生较大的提拉力,但发力的区间却较小;窄速拉和高翻产生的提拉力高于挺举,而且有较大的发力区间。鉴于这些特征,在训练中应根据训练对象的特点和训练目标,有针对性的将这些练习动作安排成适当的训练组合,才能综合发挥这些练习动作的特点,获得较好的训练效果。

(2)练习效果与运动员完成练习动作的质量有很大关系,同一种练习动作在不同的练习质量下,表现出的动作特征相差很大。应在训练中应根据各个练习动作的特征,有意识的强调完成该练习动作的具体要求,充分发挥该练习动作的长处,避免其缺陷。一般而言,高翻和窄速拉练习,应该强调发挥动作速度,通过速度变化达到增加惯性力,弥补提拉力刺激的不足;窄硬拉练习应该强调动作幅度,弥补发力区间的不足。

[1]李永坤,孙晓鹏.中国女子竞技举重运动技术发展的现状及趋势[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21(1):107-109.

[2]张贵敏,张绍礼.我国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技术监测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7):52-55.

[3]胡贤豪,曹志德.提高女子举重运动员上拉力量的训练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5,19(3):58-61.

[4]刘建和.关于田径、游泳、举重运动技术某些共性特征的初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6):73-77.

[5]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37-183.

[6]刘北湘.运动生物力学(运动技术分析与评价)[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97-108.

[7]艾康伟,李方祥.举重抓举和下蹲翻运动学比较与用力特征比较[J].体育科学,2005,25(7):39-42.

[8]谷忠德.关于举重运动员负荷强度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96,32(7):58-59.

[9]李良标,吕秋平.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1:350-353.

[10]黄明详.举重力量训练若干问题探讨 [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22(2):88-90.

Function of High Clean and Narrow Grip to Pull up on the Training of Pull up Barbell Ability

LIU Beixiang1,ZHOU Jin2
(1.Dept of Sports Medicine,Chengdu Sport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China;2.Dept of Graduate,Chengdu Sport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China)

Purpose:Understand the functions of high clean and narrow grip to pull up on clean and pull up barbell in weight lifting training.Methods:Use of image measurement and dynamic measurement,the high-turn,narrow pull-speed,narrow dead lift exercises were analyzed quantitatively.The sport track and speed curve that particularly studied"person and thick"center of gravity,the typical model wa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data characteristic.Results and Conclusions:It was found that they have different functional features on the training of clean and jerk,and was influenced by the movement quality.We should combine these features with the training object,make a special arrangement and have training need,which will get a better training purpose.

clean and jerk;pull up barbell ability;high clean;narrow grip to pull up;sport biomechanics

G 808.14;G 884.2

A

1005-0000(2011)05-0436-04

2010-08-09;

2011-07-20;录用日期:2011-07-25

成都体育学院博士点建设期专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BSZX1010)

刘北湘(1954-),男,湖南吉首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运动生物力学。

1.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四川成都610041;2.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四川成都610041。

猜你喜欢

杠铃本例幅度
单次止损幅度对组合盈亏的影响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西门子S7-1500 PLC串行通信的应用
2019年10月汽车产销总体继续回升 但回升的幅度仍较低
杠铃练习可增肌
2014年中期预增(降)幅度最大的50家上市公司
世界头号大力士拉起524公斤杠铃
绕组重绕数据的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