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计算机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探索

2011-01-01刘波沈岳曾莹

计算机教育 2011年4期

  摘要:基于高校计算机教学与社会需求存在的矛盾,结合作者多年在计算机教学一线进行教学改革的切身体会,文章阐述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中的优点与不足,并探讨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项目驱动式教学;计算机教学模式;软件工程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信息化的需求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相应地对人才的要求也呈多样化趋势,导致高校计算机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行业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能够在企业从事产品研发的工程型和面向社会各行业使用计算机解决各类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尤其缺乏,因此针对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进行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
  计算机学科毕竟不同于一般的理论学科,它是一门具有较浓厚意义的实践性学科,因此其专业教学应该是一种面向应用与研发型的教学模式,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硬件价格的下降,应用软件多样化及其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计算机更多体现为一种使用工具,而针对这种使用工具的研究开发,更成为当今评价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标志之一。然而在中国,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要让计算机专业的大多数学生能灵活使用并利用这种工具进行各种项目开发还任重道远。
  
  1 当前计算机教学的误区
  
  计算机类课程应用性极强,传统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以“知识点”为核心组织教学,以集中授课为主,辅以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等实践环节。特别是高校依旧广泛采用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上课无压力、老师教学无动力。虽然灌输给学生了一大堆理论知识,但由于缺乏实践知识的支撑,最后难以充分发挥所学知识的价值。这种过分注重理论教学,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不太适应计算机类课程教学,只能把学生培养成考试的机器。
  另外,由于高校扩招,老师与教学资源有限,教师忙于上课,成为教学奴隶,无时间进行教学研究,也是传统教学模式盛行的原因;且多数高校只注重教师的科研项目与论文成果,缺乏对教师授课及实践成果的公正评价,也导致老师把更多精力放在教学外;而高校机制的限制,也使得学校对学生不敢管理、难于管理,计算机教学改革进展缓慢。
  
  2 对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针对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高校大多都在尝试改革,项目驱动式教学成为其中的一个研究课题,如文献[1]中提到了J2EE的教学方法、文献[2]中介绍关于数据库教学的过程、文献[3]中提到项目实训教学方法等。特别是钱昌明利用“六步教学法”来组织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更是将各类教学经验进行了有益的归纳与总结。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是在具备一定的条件与要求下,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任务而进行的多次、分步骤的教学活动。目的是将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使学生能学习一定的知识内容,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值得提及的价值包括:与学生的交互重于填鸭式的理论与考试;综合的实践能力重于完备的课题文档。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自身潜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能力,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深化,对“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模式具有积极的意义。
  这种方法现在高职院校研究较多,除了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外,直接原因是这类学校招收的学生学习能力较低,只能通过教学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喜的是有一部分老师在高职院校的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找出了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并进行优级化,文献[5-7]就是很好的佐证。
  
  3 教学改革实施过程
  
  针对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所需具备的条件和要求,特别是配合我院近几年要求老师大力活跃第二课堂、开办创新实验室的大环境,笔者在教学与创新实验室工作中主要实施了如下教学过程:
  1)在第一堂课授课时说明本课程的地位、学习目标、与社会实践的主题,同时介绍本课程的平时要求及学分构成,特别介绍实践环节要达到的要求。
  2)讲解项目的主题场景与需求,项目需要达到的效果,使学生知道要做什么,怎么样去做,做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问题该怎样去解决。
  3)选定的项目要求具备一定的综合性,要求学生准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在实施项目前,通过案例对重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有系统、有条理地给学生补充相关的知识。
  4)结合创新实验室工作,结合上机实验,除要求学生完成指定的实践环节代码外,还要明确验收标准,根据整个项目的要求,由优秀的学生介绍实践环节的知识及演示操作。特别鼓励那些先完成项目的同学及时与大家交流分享,我们做了什么,实际中碰到了哪些障碍,接下来准备怎么做,以增强学生的互动与成就感,通过优秀的学生影响落后的学生。
  5)通过演示,回顾实践过程,交流分享成功与失败的实践经验,让学生自己总结经验,提升学习兴趣。
  6)最后是完成课程教学要求后,布置相应较大的项目,对学生进行分组,选出小组负责人进行分组开发,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7)最重要的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相应项目要求,及时交流总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4 改革效果及总结
  
  通过近4年的教学总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深切体会到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多么重要,同时学生也非常欢迎有实战经验的老师组织教学,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
  下面是一组对高职生、计算机本科生与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教学效果对比,随着教学经验与资料的不断积累,相信可以更准确地反应这种方法的优点与不足。
  首先是高职两门课程不同时间段的教学情况对比,如表1所示。
  
  表1说明学生通过前一期的教学,后面已适应了这种教学模YCgecw/TDWBk2KN182DuLQ==式。信息学院、东方学院与生物安全学院同一课程效果对比如表2所示。
  
  表2说明大多数学生可以适应课程改革的,但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这种方式的教学适应能力还是有区别的。毕业班电子商务专业与非毕业班电子商务专业相似课程效果对比如表3所示。
  
  表3说明毕业班学生由于临近毕业,找工作、考研,其心思不在学习上,对配合相应教改没有兴趣。电子政务自考专业与NCIE自考专业相同要求效果对比如表4所示。
  
  表4说明不同专业的自考生,适应这个教学模式有不同的态度,但与计算机专业相近的学生适应性要强一些。
  针对传统教学体系存在的弊病,笔者在近十年的教学过程中,致力于探索较好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比、研究,找到一个适合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学方法。
  利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教学,笔者的主要体会是:一是首先要强化对学生的约束;二是要能正确分解项目难度;三是在困难方面要能坚持,特别是刚开始,学生从传统方式转变到项目驱动模式上,由于不太适应,会有较大的抵触情绪;四是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与动手能力。
  总结主要经验如下:首先讲解本教材在学科体系中的位置;穿插其前所学知识进行授课;不限于本教材,要根据项目需求,补充知识点,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根据学生在做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分析,同时进行知识点穿插;重视平时与实训相结合,要求学生多动手,平时也布置动手题;不以考试为中心,更注重平时对知识的运用;打分评价能提高学生的压力与紧迫感,但对落后学生激励不大;选题要适中,太多太难学生做不出,也没有效果,分解应由易到难。
  总结教学中的不足:一是前期学生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抵触情绪较大,需要做工作,但一旦入中,则对教学过程很有兴趣,特别是学生自己能解狭问题,对其促进很大;二是教学需要的时间较多,老师与学生都感觉时间不够,特别是高校教学,老师教学不是连续的,很难在一个年级坚持下去;三是需要学校领导的支持与配合,特别是学生刚开始不愿配合时,更需要支持与鼓励。
  总结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优点: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能从早培养,让学生早动手,提升对计算机知识的兴趣,对知识的理解也较深,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编辑: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