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为科学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2011-01-01马祖明

经济师 2011年5期

  摘要:行为科学的产生是管理科学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人的因素在生产中的重要性显得愈来愈突出,“以人为中心”管理思想和思想政治工作便应运而生。
  关键词:行为科学 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文化 “以人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288-01
  
  行为科学是发达国家研究人的行为或人类集合体的行为,它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研究如何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并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缓和劳资矛盾。在学习和研究西方企业管理有益经验的同时,本着“博采众长,洋为中用,以我为主,自成一家”的原则,认真地加以鉴别,舍其糟粕,取其合理的部分,作为改进我国企业管理的参考,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领域里,对其中某些具体做法,经过分析、批判、改造,使之适合我国社会主义企业的特点,在一定范围内加以利用,是可以的。但是,绝不能完全肯定“行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基本方法,更不应采取照抄照搬的态度。
  
  一、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按规律办事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调动广大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使广大职工为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而努力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人的思想是在实践中形成和不断丰富发展的,它的形成是有规律的。人的思想是看不见的,而人的行为是可以看见的,人的行为受人的思想支配,可以从人的行为轨迹去了解人的思想发展过程,可以从人的行为规律中发现思想政治工作一般规律。
  人的行为由动机支配,而动机由需要引起。企业职工思想之源是社会活动和生产实践活动,他们在活动中产生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注意研究职工的需要,尽可能地去满足职工正常的、合理的需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职工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人们的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动机,要使职工产生正确行为,就要从端正动机人手。通过设置恰当的目标来进行引导,目标直接影响动机,是动机的诱因,是动机的核心。目标导向价值越高,职工为实现目标而奋斗的积极性就越高。从动机开始达到目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给予不断的激励、引导和强化,引导职工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只有遵循客观规律,才会使我们的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必然失败。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借鉴行为科学关于人的行为规律理论,重视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自觉按规律办事。
  
  二、要注重研究和重视职工的需要
  
  人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的。马克思说过:“人的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广大员工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与为了满足他们的个人需要有关。而我们所做的工作也都是为了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研究人的思想行为,调动职工积极性,重视研究和尽可能满足职工的个人需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职工利益联系起来。一方面要注意保健因素,以防止职工产生不满情绪;另一方面要注意激励因素,激励职工的积极性、进取心。还要重视精神需要,精神对物质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在重视职工心理需求方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首先是激励,运用激励方法就是要充分肯定职工积极向上的主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充分肯定他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善于发现职工思想和行为的闪光点,不断激发他们的进取心,使其力有所用,才有所施,老有所得,功有所奖,从而自觉地投入到本质工作的实践中。激励引导为主,有利于发扬积极因素,自觉克服消极因素。批评过多容易使职工产生厌烦情绪,造成逆反心理。有时又弄得职工无适从,产生自卑感,伤了前进的心劲。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一些有破罐子破摔思想的职工,往往与过多的批评有关。当然,以激励为主并不排除对职工的某些错误倾向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但应做到实事求是,讲原则,讲分寸。其次是理解。职工各自的政治追求、生活经历、文化修养、觉悟程度及所处的地位和环境的不同,所以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同。对同一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方式也表现出种种差异,这就需要得到更多的理解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理解一是要主动接近职工,了解他们的心理、思想和情感,理解他们的喜乐哀与苦衷,缩小心灵上的差距。二是我们再做职工的思想工作的时候,用换位思考的原则,模拟心理位置的交换,要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去体验,感觉他们的思想认识,考虑青年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这样就能比较准确地把握思想脉搏。再次是关心。对职工来说,一方面对社会有各种强烈的要求,需要越来越多的完善发展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才能,极力想表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他们对社会的复杂性缺乏认识,对自己身体力行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了解得不够深刻,加之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稳定建立,因此,他们的愿望与现实有时会发生冲突,情绪也随之波动,这样就需要我们关怀体贴,以情感人。具体说在政治上关心职工的成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满腔热情地启发他们的思想觉悟,在生活上关心职工的疾苦,真心真意地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
  
  三、要深入实际,提高工作的针对性
  
  人的需要、动机、行为因人、因事、因地、因时不同而表现千差万别,在分析一个人的行为动机时必须在了解个人情况的同时还要分析其所处的特定环境,以及影响人的心理行为的多种因素,才能弄清楚产生这种、那种行为的真正原因。在运用强化原理时也要因人而异,不可千篇一律。对人们的需要满足实现程度直接影响其积极性的发挥,而满足人们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必须提高行政管理手段才得以实现。如,对员工的工资、奖励、住房、福利保健、工作环境条件、晋升、提拔等需要的满足程度对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有着直接影响,而满足上述需要必须通过行政管理途径才能解决。设立恰当的目标能给人以期望,使其产生心理动力,激发热情,引导行为。我们可通过设置恰当的目标把职工的思想行为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设立恰当的目标同样要通过行政管理职能才能实现。运用强化原理进行奖、罚也离不开行政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行政管理紧密结合。否则,思想政治工作便失去物质基础,成为无源之水,显得苍白无力。在实际工作中,充分运用行政手段多解决实际问题,为群众排忧解难,让职工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企业建设和发展中去。
  总之,要全面、准确、及时了解职工的真实情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深入了解职工生活、工作、思想情况,是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条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才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以期达到共同的目标。
  
  四、要掌握需求变化,关注思想波动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时刻把职工的思想和情绪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焦点。每一项工作的布置和落实,每一个人的态度和表现,都在我们关注之中,并从中发现他们,理解他们,为他们解除思想顾虑。
  主动化解矛盾,变阻力为动力。任何事物,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一个不断接触矛盾,不断淡化矛盾、不断疏解矛盾的过程。以疏解矛盾为工作的焦点,解决实际问题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做法。
  主动关心爱护,变冷漠为温暖。如对干部职工子女入学问题,要联系协调,妥善解决;干部职工生病住院,到医院看望问候;对家庭有特殊困难的同志给予长期的关心、关注,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关怀是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除了要同干部沟通思想,找准思想脉搏、问题症结之外,还应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干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做到用情感人、以情动人。
  主动整合力量,变分散为聚合。团结凝聚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目标。我们要始终坚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先进的文化鼓舞人,增强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荣誉感,形成共识,凝聚人心。培育和弘扬奉献精神,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还要必须建立层层负责,人人参与,个个有责的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