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制中资产重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1-01-01陈涛
经济师 2011年5期
摘要: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资产重组是搞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环节。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因此,当前,必须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推动企业间的兼并、联合、重组,促进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关键词:国企改制 资产重组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272-02
一、当前国有企业资产重组面临的主要障碍与存在的问题
当前资产重组热中暴露出许多问题,有些甚至会对企业发展带来负面效应:如受市场基础条件的限制(包括市场法规、交易规则、投资结构、市场监管、交易主体条件等)、违反客观经济规律将一些毫无关联的企业用行政的办法捆绑在一起、资产重组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比较严重、资产重组过程中重筹资轻改制的现象十分普遍、逃避银行债务形成金融风险、借资产重组之名将某些负担抛向社会等。
1、政企不分,国有资产出资人缺位的情况严重。产权关系清晰,是企业进行资产重组的基本前提条件。由于受我国目前所处历史阶段、经济水平、法律环境的制约,虽然新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已建立,但是政企不分、国有资产出资人不到位和国有资产多头管理的状况暂未得到根本改观。本来企业资产重组应以市场为导向,重组行为是企业行为,而大多数的国企资产重组都是由政府操刀直接出面安排企业的资产重组,甚至是“拉郎配”。地方政府为维护地方经济的整体融资能力,产生一批区域经济集团,也需要依靠行政来帮助完成。这种重组不是完全市场意义上的企业行为。极易挫伤企业的积极性,往往适得其反。
2、重组目的和动机的偏差必然导致重组效果不尽人意。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重组具有强烈的报表效应,能带来可持续的长期效应的重组并不多见。收购兼并或企业重组的内在动因是交易双方的管理效率的差异和管理资源的剩余。高效率并且有剩余管理资源的公司兼并低效率的公司并通过提高目标公司的效率而获得收益。这种效率和资源剩余体现为在某个特定行业的特殊地位、所拥有的核心技术、特殊的经验和人才、专有的品牌、商标等无形资产等等,通过重组、收购、兼并可以实现低成本扩张、谋求规模经济、减少竞争对手、扩大垄断、提高竞争力,或者通过重组、兼并获得某种特殊资源,进入某个特定行业等。基于这种理念的重组行为一旦成功,必然给双方都带来无限的商机。遗憾的是,在我国目前轰轰烈烈的重组、兼并浪潮中,虽然也不乏基于以上理念的成功的案例,但更多的是为了报表增盈目的而参股到完全不具备这方面管理经验和技术的陌生的领域或是通过关联交易的急救行为。这种重组行为根本谈不上什么长期的战略利益。
3、重组的形式意义远远大于实质意义。为了迎合二级市场而对这种形式意义上重组的过分挖掘有演变成违法行为的危险。如果说单纯为了不致摘牌,使亏损企业能苟延残喘而进行的重组行为,在某种程度还可以接受的话,那么和庄家联手操纵市场谋取惊人暴利的行为却让广大投资者难以忍受。这种行为在国外成熟市场是很难见到的。
4、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改制的过程不够规范。有些企业重组过程中财务审计不严、资产评估不实,虚构虚增成本、转移企业资产;有的产权转让不规范、不透明,出现了国有资产被低估贱卖的问题;有些企业的改制行为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和职工的合法权益。造成债务悬空;也有些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发生了内外勾结、隐匿转移、侵占私吞国有资产的违纪违法行为,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二是改革的推进方式有欠缺。有的改制方案没有采取多方案比较,缺乏周密考虑;改制方式单一;有些地方推动改革的积极性很高,但采用了下指标、限时间、赶进度的行政办法。然而这种简单的推进方式会人为地制造出一个供过于求的国有资产的买方市场,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贬值和损失。
二、优化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对策
1、鼓励优势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资产重组。除了在证券市场开展收购、兼并、买壳等活动外,应当着重鼓励上市公司中的优势企业利用其资金、技术、品牌、管理、市场营销等优势,对其他合适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重组活动。一些地方以上市公司为龙头在对其他企业进行重组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企业集团,这种作法可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予以借鉴。要重视解除企业重组中的条条块块和所有制等方面的障碍,鼓励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重组活动,特别对全国市场乃至国际市场的优势企业来说,打破条块和所有制等方面限制的资产重组应成为重点。政府应在税收、债务处理、职工安置、银行贷款、工商注册登记等方面出台必要的支持政策。
2、积极发展支持企业重组的投资银行业务。企业重组是一种专业性较强、需要高智力投入和多种资源支持的活动,在发达国家一般是由投资银行提供相关服务。发展投资银行业务需多管齐下,一是改造,即对已有证券、信托机构进行业务转轨,可考虑逐步对这些机构进行股东多元化改造。二是新建,从总体上说,我国这类机构还有一定数量扩展空间,但新建机构起点要高。其机制、素质和业务水准应有较高档次。三是对外合作,可与上述改造、新建结合起来,合作伙伴应选择国外同行业中的高水平机构,并注意国际经验与中国现阶段实际的有效结合。
3、完善以企业资产的流动和重组为核心的产权交易市场体系,为国企战略性重组创造必要的市场机制。从总体上看,我国产权制度改革还相对滞后。要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一是应尽快制定一部规范化、权威性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产权交易法》,了解国内外产权交易的发展情况,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适应当地产权交易需要的地方法规,以保证产权交易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市场网络体系,逐步形成全局统一、纵横结合的格局。
首先,要建立全国产权交易中心,形成一体化格局。对产权交易所实现规范运作,并负责组织开展全国性的大型产权交易活动。其次,在纵向层次上,可以在市场便利、工业发达的地区建立几个大型的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负责组织一定区域范围内产权交易的运作。再次。在实现纵向层次化的同时,还要根据产权交易对象的性质建立各种不同类别的专业性交易市场。以实现交易市场的横向专业化。如企业兼并市场、资产拍卖市场、闲置资产调剂市场、租赁市场等。
4、通过国企重组推动市场重组。国企重组的实质是市场要素的重组,加快国企改革目标的实现,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通过国企重组来实现市场要素的重组,进而实现国企问题的根本解决。而市场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一是国企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困难和问题;二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多数生产领域出现了生产能力过剩的实际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国企改革与重组,来实现对市场主体格局的重组,来实现国企现存问题地有效解决。国企重组的实质,就是国家将逐步把具有一定实力和发展前途的国有企业通过跨地区、跨行业进行重组,强化其市场竞争能力,进而引致市场格局的变化。将打破国有企业相互竞争所带来不必要的内耗,将会形成国有企业新的竞争格局和市场垄断,进而使大量不具备市场竞争能力的中小企业被淘汰出局,优化资源配置。使少数最具实力、最有前途的大型国企集团真正成为市场的中坚力量。
5、资产重组要以增量盘活存量。企业资产重组是构成资本运动各要素的整合与优化的过程。在企业资产重组方案设计中,简单地定位于已有存量资产重组,往往难以产生效益。在资本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发育条件下,如何通过增量的投入盘活现有存量,是利用市场手段进行企业资产重组的重点。企业资产重组中的增量投入,并不仅仅是资本增量,还包括管理增量、技术增量。为了实现这三个增量的有效投入,各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银行、中介机构等应积极努力、协调配合,要把企业资产重组与资本市场培育、资本运营、产业结构调整、银行债权重组、企业债务重组、人力资本开发等结合起来,为企业资产重组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6、资产置换应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一是改革国有资产投资体制,确保国有股东确实到位,并通过国有股的科学运营,来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二是改革现有的企业人事任免制度。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国有股代表推选董事、监事。通过董事会聘任经理人员,并将经理人员的职权严格控制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通过层层产生、层层制衡,来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三是加快产权交易方面的立法工作,用法律来保证产权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从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7、借鉴国外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成功经验。一是通过设立特殊股的方式来确保国家利益不受损害。通过法令确立特殊股份,即“金股”,它不受时间限制,但政府可以通过法令消除“金股”。“金股”赋予政府一定的权利,国家拥有的股份为特殊股:即当公司董事会做了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利益的决定时,政府有一票否决权。二是要为国有资产战略重组建立“资金蓄水池”:将现有国有资产和土地出让收益的全部直接进入“资金蓄水池”,解决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中的困难和问题,完成国有经济的战略布局。
总之,资产重组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成为实现这一战略性调整的主要形式,也已成为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方向。因此,当前必须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推动企业间的兼并、联合、重组,促进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提高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要通过资产重组进行结构调整,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积极推行股份制,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重要的企业要由国家控股,进一步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
参考文献:
1.李荣融.继续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在并购重组国际高峰论坛上的发言[EB/OL].http://www.Sasac.gov.cn/,2003—11-19
2.李荣融.国有经济的主导力量正在增强,明年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工作将全部推开[EB/OL].http://www.Sasac.gov.cn/,2004—10-25
3.国资委研究室坚持国企改革方向,规范推进国企改制[EB/OL].http://www.sasac.gov.cn/,2004-9-29
4.陈林,邱冬阳.法国国有资产重组、产权管理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