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小企业筹资的困境与对策
2011-01-01张利强
经济师 2011年5期
摘要:文章分析了中小企业的筹资困境及原因,提出了正确认识中小企业筹资现状和妥善解决中小企业筹资难的对策问题,以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应对激烈的竞争。
关键词:中小企业 筹资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265-01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性的地位,在增加就业机会、技术创新、活跃市场及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中小企业要想长期稳定地发展和获利,资金是必需的,是最需要的,然而最缺的也是资金。
一、中小企业面临的筹资困境
由于中小企业大多数成立时间短、规模较小,自身积累不足,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又加上往往缺乏有效的筹资管理机制和足够的抵押贷款担保等原因,使其常常面临资金短缺、筹资困难的窘境。主要表现在:
1、筹资金额不足。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为扩大生产,更新技术,维持正常生产,归还贷款,进出口资金需要等,中小企业企求筹集更多的资金,中小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资金的严重不足。虽然国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意图通过外部筹资环境的改变,达到改善中小企业筹资难的问题。然而,目前效果还不理想,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筹资数量不足以满足发展的需要。
2、筹资渠道单一。中小企业筹资数量的不足,主要原因是筹资渠道的不顺畅、筹资渠道的单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筹资渠道,按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自筹资金,企业间的信用贷款,中小企业间的互助机构的贷款,以及一些社会性基金的贷款等等。总体来说,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其目前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即企业自筹资金,外源融资比重过低。
3、筹资成本高昂。融资成本是指包括利息支出和相关融资费用。与大中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借款方面不仅与优惠利率无缘,而且还要支付比大中型企业借款更多的浮动利息。同时,民营企业的贷款多采取抵押或担保方式,不仅手续繁杂,而且为寻求担保或抵押等,民营企业还要付出担保费、抵押资产评估等相关费用。正规融资渠道的狭窄使许多民营企业为求发展不得不从民间高利借贷
二、紧缩环境下中小企业改善筹资困境的对策
目前,央行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使得原本贷款难的中小企业贷款变得更加困难,一些企业将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结合上述分析,中小企业想要改善筹资困境,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从企业角度看。(1)重自筹、提效益。既然货币紧缩政策使得从银行贷款更难,中小企业更应该注重内部筹资这一渠道。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企业内部筹资的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为此,应全面提高中小企业对管理的重视,改变中小企业长期以来重经营、轻管理的思想;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使中小企业的财务、生产、质量等管理工作正常化、规范化,提高企业管理等级;企业的发展和投资方向,必须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具有较高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当企业具有增长潜力和发展后劲时,企业就可以更多地从内部筹集到发展所需资金。加强中小企业的筹资管理,合理选择中小企业筹资方式,应根据在不同发展阶段而选择不同的筹资方式。在研究解决中小企业筹资渠道问题时,应当区分中小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筹资渠道的不同特点和不同规律,找到相适应的解决路径,进而确保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重品牌,树形象。树立现代化企业形象,创造良好的筹资信誉。从一定意义上讲,市场经济也是一种信用经济。因此,无论是吸引投资者向本企业投资,还是向金融机构借款或向社会进行融资,都必须以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商业信誉为首要前提。首先,企业的经营管理,必须符合科学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要求,并以良好的经营业绩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求得较高的社会信誉。其次,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必须讲求信用,如果企业经常拖欠债务,就会丧失企业的信用,势必给筹措资金带来困难。保持良好的贷款信用记录,增加经营透明度,良好的会计记录,准确的财务信息,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差距,减少银行对企业的信用危机。同时及时还本付息,以保持同银行的良好关系,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维持企业信誉。
2、从金融机构角度看。从金融机构贷款是企业从外部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是一般中小企业经常使用到的筹资方式,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银行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1)转变经营观念。转变金融机构的经营观念,消除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存在的偏见,端正对中小企业的态度,改变商业银行在信贷发放中偏离商业原则,对中小型企业敬而远之的态度。对待大型企业和对待中小企业的态度应该一致,对待国有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中小企业应一视同仁,使更多的信贷资金流向中小企业。(2)提高服务水平。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提供多种贷款方式供企业选择,扩展服务领域,开发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方便中小企业筹资。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应当改善信贷管理,扩展服务领域,开发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调整信贷结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结算、财务咨询、投资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在其业务经营范围内采取多种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3、从政府角度看。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存在的缺陷,要其完全按市场化运作解决融资问题是不现实的。同时,中小企业又对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采取措施帮助中小企业筹资,政府应从多方面着手方便中小企业筹资。(1)完善资本市场。目前,从资本市场上进行筹资逐渐成为各企业筹集资金的一个重要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完善资本市场一方面要对主板市场进行有效的调节,避免过多的资金停留在主板市场,而中小企业板市场则缺乏资金;另一方面,可以从中小企业板市场完善着手。目前在中国的中小企业中,不乏业绩好、大有潜力的企业,但主板市场门槛太高。中小企业板市场可以让有实力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市场上市融资,为企业提供一种高效率的融资平台。(2)加大扶持力度。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政府可以有选择性地对一些中小企业加大扶持力度。中小企业数量多,类型不一,涉及行业广。政府不可能顾及到每个行业,每个中小企业。因此,政府在向中小企业提供扶持时应有所偏重,突出重点。国家对社区服务型企业、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城镇中小企业等,应当重点支持,以保障科技的发展,社会就业压力的缓解。
总之,资本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一种基本要素,是企业创建和生存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一个企业从创建到生存发展的整个过程都需要筹集资本,企业只有在坚持效益性、合理性、及时性与合法性原则的基础上,利用有效的筹资渠道与筹资方式,为企业筹集所需的资金,企业才能够得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燕.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出路[J].国际金融,2005(8)
2.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沈杰,张济建.政府在中小企业资体系建设中的作用[J].技术经济,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