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共建开发区 推动产业大转移

2011-01-01吴芳

经济师 2011年5期

  摘要:在全球经济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境下,涌现跨区域、跨省界甚至跨国界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合作共建开发区模式,在国内外都相当普遍,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历史产物。湖南郴州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巩固已有成果,开辟新的天地,构建新的平台,合作共建开发区,推动产业大转移。实现郴州经济新的腾飞。
  关键词:共建开发区 共建模式 产业大转移 经济腾飞 郴州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205-02
  
  自1984年中央决定在14个沿海城市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全国各地开发区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1988年12月29日,省政府以湘政办函[1988]420号文批准设置的郴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首家省级开发区之一,2003年1月又被省政府批准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需要土地、资源、资金、人才、科技、市场和政策等综合要素,而这些要素往往不聚集于一个区域,造成各地经济建设发展不平衡,出现了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并且引起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开发区之间在吸引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竞争十分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涌现了跨区域、跨省界甚至跨国界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异地共建开发区模式,在国内外都相当普遍,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历史产物。
  
  一、合作共建开发区的基本情况
  
  交流才能沟通,合作方可共赢。在开发区发展和产业转移过程中,合作开发悄然兴起,近年来在上海、江苏等地甚至蔚然成势,受到各方面的高度关注。成为开发区建设和产业转移的新趋势、新潮流之一。
  2003年,江苏省为推动苏南产业向苏北转移。在国内率先复制中国政府与新加坡政府合作共建苏州开发区的成功经验,首开我国地方政府跨区域共建开发区的先河,设立了江阴、靖江两地合作共建的“江阴开发区靖江园区”。2006年。江苏在试点的基础上,出台《关于支持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政策措施的通知》,全面推进苏南苏北共建开发区。目前,共建区正处于大规模开发和发展阶段。截至2009年底,苏北每一个市县区都有一个省级开发区,苏南苏北合作共建的开发区或园中区已达20个,另有数十个待批,开发区对苏北的GDP的贡献率达到50%,贡献了67%的外贸进出口、70%的利用外资,每年带动400-500亿元的产业规模由苏南向苏北转移。
  2008年,开发区共建进入跨省区发展的新阶段。江苏盐城—上海、上海外高桥—江苏启东、湖南衡阳—广东深圳、西安高新区—汉中经济开发区、广东—香港、皖江城市带—沪苏浙、山东德州—天津红桥、江苏—新疆等地也纷纷开展合作共建开发园区,掀起了—轮合作共建高潮。其中,仅盐城和上海就共建了11个省级开发区。不少地方还积极探索CZ5xSkc5llzB8ywbIL9+RA==与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开发区,如恒天集团中国服装股份有限公司与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05年签署协议,合作开发服装产业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世界500强公司SK中国有限公司于2007年签署协议,携手兴建文化创意产业园;扬州经济开发区与西安交通大学于2009年签署协议,合作建设西安交大(扬州)科技园;中科院与北京市于2010年6月签署协议,共建中国科学院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等等。
  合作共建开发区是两个不同开发主体为发挥自身优势、弥补各自不足,依据协议在开发区的发展定位、规划制定、资金筹集、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合作,并分享税收、GDP等经济指标的特色园区。合作共建开发区现象兴起的内因,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在产业转移中结成利益共同体、共享产业转移的效益。发达地区在产业转移中面临着两难选择,一方面本地发展空间不足、劳动力成本偏高、环境压力加大,迫切需要推进产业向外转移,腾出发展空间,大力发展现代高端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又担心产业空心化,出现税收减少、产业竞争力下降、就业不足等问题。而欠发达地区产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渴望借鉴和利用发达地区的经验、资源为本地服务,通过与发达地区携手共建国区承接产业转移,并分享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成果。
  
  二、合作共建开发区模式示例
  
  1、援建模式。即由欠发达地区政府划出一块园区,与发达地区政府共建,发达地区政府或园区提供资金、人才、信息援助,协助谋划园区发展思路,负责招商引资,参与共建园区的管理工作。苏州一宿迁共建园即采用这种模式,苏州在多个方面提供无偿援助。为了调动苏南对苏北援建的积极性,江苏省政府还特别规定:共建园的新增增值税、所得税省、市、县留成部分,全部由省、市、县财政补贴给共建园,用于共建园滚动发展;省财政对用于园内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进行适当贴息;对共建区中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规划要求的企业生产用电,自投产之日起连续3年给予补贴。援建模式适合省、市政府在其辖区范围内采用,主要目的是帮助本行政区范围内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主要手段是行政命令,同时辅之以优惠政策。
  
  2、托管模式。即委托方在开发区内划出一块园区,托管给具有管理、资金和产业基础等优势的受托方,全权委托其操作,包括园区发展定位、产业选择、招商引资、基础和公共设施建设等。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托管协议。要求受托方编制共建园的总体规划。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负责产业招商,甚至承担一定的社会管理责任,并同意受托方获得园区前期开发所有收益(一般为5年),后期收益由合作双方按比例分享。如,铜陵市开发区与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龙头企业集团及其旗下的中国服装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区中园即属于这一模式,铜陵方面将4000亩土地委托给恒天集团进行招商和运营管理,建设纺织工业园。这一模式适合欠发达地区与资金实力雄厚、园区开发经验丰富、急需拓展发展新空间的发达地区政府或园区、大企业之间的合作。
  
  3、股份合作模式。即在现有开发区中设立共建园。交由合作双方成立的合资股份公司管理,公司负责园区规划、投资开发、招商引资和经营管理等工作,收益按照双方股本比例分成。外高桥一启东的合作就是采用这一模式,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和启东滨海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双方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置2亿元,上海、启东各占股本60%和40%,税收等收益按照6:4分成,一期近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建设完毕,正开展面向日本、韩国、美国等的招商工作。这一模式由于引入了股份合作制。运作规范,双方积极性都很高,适合资金实力较强、园区开发经验丰富的发达地区政府、园区或大企业与具有较强园区开发经验的一方开展合作。目前。江苏与上海主要采用这一模式进行两地合作共建开发园区。
  
  4、产业招商模式。即在现有开发区内划出一块区内园,全权委托给第三方,对特定区域或特定产业开展招商。根据协议,委托方提供相当于到位投资的千分之五至千分之八的奖金给予受托方,或将招商项目产生的地方税收的一定比例给予受托方:受托方则按照合作因的总体规划及产业规划要求,负责招商引资工作。如芜湖机械工业园与浙江玉环、乐清的合作即属于产业招商模式。芜湖机械工业园设立专业化的合作园,通过浙江玉环、乐清的合作方,面向浙江特定区域进行“打捆招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仅2004年。玉环县转移的汽摩配企业就有53家;2005年,乐清转移的矿山机械企业超过10家。这种模式适合欠发达地区与产业集群成熟的特定地区开展合作,委托方在承接相关产业转移方面能够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此外,还有综合运用上述模式的。比如:上海一盐城的合作既通过双方成立合资股份公司来共同建设区中国,收益按股本结构分成;又采用产业招商的模式委托上海方开展招商,对于通过上海方引进的项目,受托方除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外。5年内还可对所引项目产出的新增增值税、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获取40%的分成。
  
  三、郴州合作共建开发区的建议
  
  1、调整政策,加大宣传。郴州对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有一套优惠政策,为了进一步引进外资企业来郴州合作共建开发区,需要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补充,因为开发区建立靠的就是特殊政策支撑,这种特殊政策一旦实行,对投资者尤其是外商而言,可靠性和稳定性就成为吸引投资的关键,政策的摆动对开发区的建立和经济增长影响极大。
  郴州是湖南的“南大门”,是湖南对接粤港澳的桥头堡,处于珠三角经济圈与长株潭经济圈的双重辐射区,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珠三角一小时经济圈和粤湘鄂三小时经济圈正式形成,对郴州合作共建开发区增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要加大宣传力度,把郴州的发展基础、投资环境、优惠政策、发展前景和服务设施等,通过各种渠道和多种形式宣传出去,提高郴州在外界的知名度。
  
  2、选择模式,拟定规划。从郴州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前面提供的合作共建开发区模式和国内外成功范例,选择适合郴州且经论证可行的模式。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全面统筹,拟定合作共建开发区的规划。
  
  3、分析地域,对接沿海。将合作共建开发区作为郴州先行先试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郴州毗邻珠三角、受闽三角辐射的地理优势、区位综合交通优势、有色金属资源优势、对外开放平台优势、环境资源容量优势等,大力与广东、福建等发达的地市、甚至区县合作,叠加他们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优势,对汝城、宜章、临武、嘉禾等地的开发区进行扩容共建。争取湖南与广东、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分别设立合作共建开发区并选址郴州,并将合作共建开发区作为湖南对接珠三角、闽三角和承接产业转秽的重要发展战略实施。
  
  4、寻找伙伴,瞄准大企。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尤其是中央企业、各省区的大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拥有较强的产品定价权、标准制定权、行业话语权,拥有很强的对外投资能力、要素资源筹措和配置能力,同时还拥有强烈的扩张愿望、区域化布局愿望。对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最具积极性。相比之下。发达地区政府要么顾虑重重,要么考虑本地区的欠发达区域,积极性偏低。因此,要充分发挥央企、地区性企业和大院大所的作用。使他们成为郴州合作共建园的又一主体,成为主要的合作共建方之一。
  
  5、灵活举措,互利共赢。为调动产业转出地政府与承接地政府合作共建开发区的积极性,可通过纳税环节分置、税收共享等途径,将增值税、所得税的地方留成部分等有条件地让渡给发达地区政府。以减轻他们的税收流失压力。如可承诺将企业的管理营销部门仍留在发达地区,共建园区只承接加工制造部门。这样加工制造部门产生的生产环节增值税在共建园缴纳,而其他税收在发达地区缴纳。或通过奖励、补贴等途径,承诺将企业一定时期内所缴纳的部分税收(主要是地方财政所得部分)有条件地返还给企业。
  
  6、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产业转移。合作共建开发区在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创新包括双方协调在内的体制机制:一是利益回馈机制。二是双方协调机制,三是开发区管理机制,四是内部统筹机制等。
  在全球经济竞争趋白热化的环境下,如何保持经济健康持续增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各国各地区提高竞争力、实现共赢的一种模式。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巩固已有成果,开辟新的天地,构建新的平台,合作共建开发区,推动产业大转移,实现郴州经济新的腾飞。
  
  参考文献:
  1.晏冠亮.后开发区时代的特点和发展方向[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俞永均,蒋乐曼.宁波与衢州资源与产业合作取得重大突破[EB/OL].2007
  3.于秀娟等.工业与生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4.钟奇振,李清谈.产业转移环境问题[M].广州:环境杂志出版社,2008
  5.李东.加快韶关市产业转移园建设的思路[J].北方经济,20